门急诊患者接诊流程.doc

合集下载

门急诊患者接诊流程

门急诊患者接诊流程
门急诊患者接诊流程
门诊预诊、分诊护士
急诊医生
急诊护士
候诊
分诊询问、了解病情
门诊诊疗或住院治疗
医生初诊
分诊室
病情轻
分诊台接诊患者
继续留观治疗
严密观察治疗效果
是否需住院
综合会诊意见
完善相关检查
邀请会诊
下病重通知
急诊医生紧急诊治
护送急诊科
病情危重
结束
严密观察病情,书写抢救记录
护送入病区,做好交接
指导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通知医生和责任护士
安排床位,准备接诊
接到急诊科入院通知
讲评总结
检查护理病历
评估接诊质量
指导协调
分工安排护士
展开、管理抢救现场
完善患者信息
执行医嘱
通知辅助科室行床边检查
(清点贵重物品)
建立静脉通路、进行监护
急诊护士执行医嘱紧急就治情
一般新入患者接诊流程
单位名称:临床科室
流程名称:一般新入患者接诊流程
护士长
护士
医生
必要时讲评
评估护士接诊质量
检查护理病历
24小时内访视
床边重点交班
书写护理病任护士入院评估
通知
接诊患者
安排床位、装备接诊工作
接收入院通知
下达医嘱
采集病史
结束
危重患者接诊流程
主任
医生
护士
护士长
组织病例讨论
指挥抢救
改进工作
病例讨论
补开医嘱
书写病历
采集病史
下达口头医嘱、发病危(重)通知
结束
改进工作
接诊患者
书写病历,重点交班
入院评估、宣教

急诊与接诊制度

急诊与接诊制度

急诊与接诊制度目录1.前言2.急诊患者管理– 2.1 急诊患者的定义– 2.2 急诊患者接诊流程– 2.3 急诊医疗资源调配与调度3.非急诊患者管理– 3.1 非急诊患者接诊流程– 3.2 非急诊患者的分类与分流4.急诊与接诊管理– 4.1 接诊台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4.2 急诊医生的职责与要求– 4.3 就诊效率的监测与评估5.急诊与接诊制度的执行与改进– 5.1 与其他科室的协调与合作– 5.2 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 5.3 制度的定期评估与改进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的急诊与接诊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急需医疗服务,同时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急诊科室和接诊台,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2. 急诊患者管理2.1 急诊患者的定义急诊患者是指因意外损害、突发疾病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立刻医疗干涉的患者。

具体包含但不限于心脏骤停、呼吸急促、大出血、骨折、严重烧伤等病情。

2.2 急诊患者接诊流程2.2.1 急诊患者到达医院后,应立刻前往急诊科室的接诊台进行登记,并如实告知本身的病情和相关信息。

2.2.2 接诊台人员应认真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依照急诊分诊标准,将患者快速分流至相应急诊医生或相关科室。

2.2.3 急诊医生应及时接诊患者,并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和处理。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尽快完成诊疗并予以适当的医嘱。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快速布置相应的治疗与检查,并联系相关科室帮助处理。

2.2.4 急诊患者的就诊流程应尽可能精简,避开不必需的等待和耽搁。

2.3 急诊医疗资源调配与调度2.3.1 医院应依据实际急诊患者的情况,合理配置急诊医生、接诊台人员和相关设备。

2.3.2 急诊医疗资源的使用应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调度和调配,确保救治重症患者的优先性。

2.3.3 医院应与其他科室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转诊患者,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

3. 非急诊患者管理3.1 非急诊患者接诊流程3.1.1 非急诊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前往接诊台进行登记,并依照预约或挂号的先后次序进行接诊。

急诊抢救病人的接诊流程

急诊抢救病人的接诊流程

急诊抢救病人的接诊流程英文回答:Emergency medical ca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aving lives and treati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and treating patients in an emergency setting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ensu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care. Let me walk you through the typical process.Firstly, when a patient arrives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hey are immediately assessed by a triage nurse. The nurse evaluate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assignsthem a priority level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theirillness or injury. This helps in determining the order in which patients will be seen by the medical team.Once the patient is triaged, they are taken to a designated area called the "resuscitation bay" for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This area is equipped with all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resources to handle criticalcases. Here, a team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doctors, nurses, and technicians, work together tostabilize the patient.The medical team follows the ABCDE approach, which stands for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Disability, and Exposure. They assess and address any immediate life-threatening issues, such as ensuring a clear airway, providing oxygen, controlling bleeding, and stabilizing vital signs.For instance, if a patient arrives with difficulty breathing, the medical team will quickly assess their airway and provide necessary interventions, such as administering oxygen or performing intubation if needed. They will also check for any signs of circulation problems, such as low blood pressure or abnormal heart rhythm, and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to restore adequate blood flow.Onc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s stabilized, further diagnostic tests, such as blood work, imaging studies, or electrocardiograms, may be ordered to identify theunderlying cause of the illness or injury.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medical team can devise a treatment plan tailored to the patient's needs.For example, if a patient presents with severe chest pain, an electrocardiogram may be performed to check for any signs of a heart attack. If the results confirm a heart attack, the patient may be immediately transferred to the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 for a procedure to restore blood flow to the heart.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are essential. The medical team must collaborate seamlessly to ensure timely interventions and avoid any errors or delays in care. They must also communicate with the patient and their family, providing updates o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nvolving them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In conclusion,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and treating patients in an emergency setting involves rapid assessment, immediate interventions, diagnostic tests, and personalizedtreatment plans. It requires a well-coordinated team effort to provide the best possible care to patients in critical condition.中文回答:急诊抢救病人的接诊流程在挽救生命和治疗危重病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门诊、急诊、住院服务流程和便民服务措施及流程

门诊、急诊、住院服务流程和便民服务措施及流程

门诊、急诊、住院服务流程和便民服务措施及流程一、门诊服务流程门诊开诊时间:专家门诊: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 下午:14:30—17:30普通门诊: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1:30 下午:14:30—17:30急诊门诊:每天24小时为各种急救患者服务。

夜门诊:周一至周日:19:00—21:00门诊挂号:1、挂号:在门诊楼一、二楼、医技楼一楼、二号楼一楼均设有挂号收费窗口,可同时完成挂号和收费。

2、挂号时间:门诊一楼:周一至周日及节假日全天门诊二楼、医技楼一楼、二号楼一楼:周一至周五上午:7:30—11:00下午:14:00—17:003、挂号费及诊疗收费标准:挂号费:0.5元;诊疗费:普通医生:4.00元;副主任医师:7.00元;主任医师:10.00元;挂号须知:按照规定,凡在我院就诊的门急诊病人挂号当日有效,已挂号未完成诊疗程序的门诊病人,当日因同一疾病复诊免挂号;已挂号的门诊专科病人需要专科复诊时应重新挂号。

初诊与复诊:初诊:您需要购买新病历本并填写好您相关的信息,然后按流程挂号就诊。

复诊:您需要出示以前在我院看病的就诊条码(多是粘贴在病历本上)此条码是记载你看病时的相关信息,以便输入电脑查找您的相关信息。

就诊:1、挂号后请您到各楼层相应就诊科室处的候诊厅登记、排队、等候就诊。

2、就诊顺序是以挂号单上序号为准。

3、请您注意分诊护士的叫号顺序进入诊室就诊。

4、医生看诊后,将在电脑上为您处置。

检查:医生开出处方和申请单时请您仔细核对您的姓名及相关信息,申请单左下方有该项检查的地址,拿到检查后可先到检查地址处咨询预约,预约时请仔细核实该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并按时检查。

门诊注射、抽血须知:1、门诊注射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00—22:00,门诊注射请凭处方、病历和收费清单到注射室接受治疗;2、请勿空腹注射(特殊情况外),注射期间如有不适请立即知护士;3、采血时间:周一至周五7:30至10:00,周六、周日7:30至9:30为采血时间,急诊采血上午7:30至11:00,下午14:30至17:00,其余时间在门诊化验室采,节假日不休。

接诊急诊患者流程管理制度

接诊急诊患者流程管理制度

接诊急诊患者流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医院接诊急诊患者的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医院实际情况编制。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急诊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

第三条定义1.急诊患者:指因突发疾病或意外损害等病情需要紧急就诊的患者。

2.急诊科室:指医院内特地用于接诊、治疗急诊患者的科室。

3.医务人员:指医院内具备相应资格、从事诊断、治疗工作的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

第二章急诊患者接诊流程第四条急诊患者就诊前准备1.急诊科室每天提前进行设备、药品等物资的检查和备齐工作,确保急诊患者就诊期间无不必需的耽搁。

2.急诊科室设立特地的急诊护士接待台,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识各项应急处理及相关操作流程。

3.患者因病情急迫无法自行到达医院时,医院应急中心可协调救助车运输患者,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及时性。

第五条急诊患者到达医院1.急诊护士接待台应设置引导标识,确保患者及家属快速找到急诊科室。

2.急诊护士接待台依照先来先诊的原则为患者登记并供应接诊登记表,收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包含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3.接待护士应随时重视对患者病情的察看,及时布置急救并供应相应支持。

第六条急诊医生接诊1.急诊医生应依照先来先诊的原则接诊患者。

对于病情危重、需要立刻处理的患者,应优先处理。

2.急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并填写完整的病历记录,到达医生诊室前无论患者疾病急重与否,不得擅自开展治疗行为。

3.对于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应及时布置相关的辅佑襄助检查,如化验、影像学等,并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第七条急诊科室治疗与察看1.急诊科室应配备必备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保持其有效性。

2.急诊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治疗方案和可能的风险。

3.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急诊医生可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进行叮嘱,确定复诊时间,并予以相应的引导。

院前急救和急诊科交接制度和流程

院前急救和急诊科交接制度和流程
(2)定期组织会议,讨论分析急救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8.2优化培训与教育
(1)根据急救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对院前急救知识的教育,提高整体接诊水平。
九、急救质量控制与监督
9.1质量控制指标
(1)制定明确的急救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反应时间、救治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
(1)急救车辆应配备标准化的药品和器械,以满足不同急救场景的需求。
(2)制定严格的药品和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储存、运输、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确保药品和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七、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信息系统的整合
7.1信息系统建设
(1)建立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患者信息、急救资源、救治过程等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2)流程应涵盖从急救车辆出动到患者交接完毕的全过程,确保急救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5.2院前急救操作规范
(1)急救人员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急救措施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规范应包括现场评估、紧急处理、患者转运等环节,并明确各项操作的优先级和具体要求。
5.3急诊科接诊标准化
(1)急诊科接诊医生和护士应遵循标准化接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迅速而准确的评估和治疗。
三、制度保障
3.1定期培训
(1)急救中心定期组织急救人员培训,提高急救技能和业务水平。
(2)急诊科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接诊能力。
3.2质量控制
(1)急救中心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2)急诊科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接诊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3.3信息共享
(1)急救中心与急诊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患者信息、急救资源的实时共享。

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

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

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急诊科工作流程当患者到达急诊室时,急诊护士会测量其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观察其神志。

然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进行接诊和检查。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轻中症患者可能需要输液、治疗、取药和留观,如果病情加重则需要住院、手术或转入ICU。

而危重患者则需要立即进入抢救室进行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然后进行住院、手术或转入ICU。

急诊服务时限为了提高急诊服务的效率,急诊科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患者在挂号、划价、收费和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超声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30分钟出具。

大型设备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2小时出具。

而血、尿、大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和影像常规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30分钟出具。

生化、免疫和血凝等检验项目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6小时出具,而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4天出具。

急诊与临床医技科室药房等配合流程为了提供更好的急诊服务,急诊科与各临床医技科室、药房等部门密切配合。

当急诊患者需要会诊时,急诊科会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并要求其在10分钟内派出会诊医师。

如果患者需要抢救,急诊科也会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并要求其立即派医师前来共同抢救。

如果患者需要住院或检查,则急诊科会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好病房和检查设备,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药房也会随用随取,先用药后收费,并做好记录。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为了更好地管理急诊患者,急诊科实施了病情分级制度。

该制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占用急诊医疗资源的数量进行分级。

共分为四级,其中第三级包括急症患者和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的患者。

该制度能够更好地分流患者,使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恰当的诊疗。

本文介绍了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和分级流程。

其中,1级为濒危病人,需要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措施;2级为危重病人,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导致严重致残;3级为急症病人,目前没有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4级为非急症病人,无急性发病症状且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

医院接诊管理制度

医院接诊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接诊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行政科室的接诊工作。

第三条接诊工作应遵循患者至上、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

第二章接诊流程第四条患者就诊时,应主动向接诊人员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

第五条接诊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第六条接诊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第七条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接诊人员应告知其住院流程,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第八条对需要转诊的患者,接诊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转诊原因、转诊科室及联系方式,并协助患者办理转诊手续。

第九条对急诊患者,接诊人员应优先接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第十条对需要会诊的患者,接诊人员应及时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并及时将会诊意见告知患者。

第三章接诊规范第十一条接诊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接诊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第十三条接诊人员应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详细记录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

第十四条接诊人员应规范使用医疗设备,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

第十五条接诊人员应积极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第十六条接诊人员应加强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及时处理患者投诉。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医院设立接诊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考核接诊工作。

第十八条定期对接诊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接诊人员业务水平。

第十九条对接诊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反规定的接诊人员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对接诊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医院接诊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转科手续办理流程
流程名犯称:患者转科手续办理流程
医生
办公护士
临床护士
开始
陈述转科目的
了解病人需求
下达转科医嘱
处理转科医嘱
通知患者做转科准备
打印病程记录
核对费用
协助整理物品
审查护理病历
整理医疗病历
整理医疗护理病历
书写转科小结
通知转入科室
转出电子病历
送患者至转入科室
与转入科护士交接
收集科间 反馈信息
通知辅助科室行床边检查 (清点贵重物品)
执行医嘱
完善患者信息
严密观察病情,书写抢救记录
是否需住院
否 继续留观治疗
指导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护送入病区,做好交接
结束
单位名称:临床科室 护士长
一般新入院患者接诊流程
护士
流程名称:一般新入院患者接诊流程 医生
开始 末
接收入院通知
安排床位,准备接诊工作
接诊患者
门诊预诊、分诊护士
门急诊患者接诊流程
急诊医生
急诊护士
病人到院 分诊开始 末
分诊台接诊患者
病情危重
急诊医生
分诊询问、了解病情 护送急诊科 紧急诊治
病情轻 候诊
下病重通知
急诊护士执行医嘱紧急救治 建立静脉通路,进行监护
至诊室 医生初诊 门诊诊治或住院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 邀请会诊
综合会诊意见 严密观察治疗效果
通知出院处审 核住院费用
配药、交代用药 注意事项
审核住院理出院手续
办理出院手续
送患者离开病区
撤销护理标识
终末处理床单位
书写病历并交班
结束
展开、管理 抢救现场
指挥抢救
下达口头医嘱发 病危(重)通知
接诊患者 复述并执行口头医嘱
分工安排护士 指导协调
做好抢救记录
评估接诊质量
补开医嘱
处理医嘱
建立患者信息标识
入院评估、宣教
组织病例讨论
书写病例 病例讨论 改进工作
书写病历,重点交班 改进工作 结束
检查护理病历 讲评总结
单位名称:临床科室 护士长
每月讲评
撤销护理标识 床单位终末处理
交班 结束
患者出院手续办理流程
单位名称:临床科室
医生
办公护士
流程名称:患者出院手续办理流程
药房
出院处
临床护士
开始
提前通知出院
出院宣教
下达出院医嘱
处理医嘱 整理病历
核对住院费 用
审核出院 带药处方
通知病人到药 房记价、扣费
出院宣教 征求意见
告知并协助办理 出院手续
24 小时内访视
通知
采集病史
责任护士入院评估 入院宣教
下达医嘱
评估护士接诊质量
建立患者信息、填写相关 标识
执行医嘱
检查护理病历 必要时讲评
书写护理病历 床边重点交班
结束
单位名称:临床科室 主任
危重患者入院接诊流程
医生
流程名称:危重患者入院接诊流程
护士
护士长
开始
接到急诊科入院通知
采集病史
安排床位,准备接诊 通知医生和责任护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