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合集下载

舞蹈ppt课件

舞蹈ppt课件

06
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提问,老师解答疑惑
解答舞蹈术语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舞蹈术语进行解答,如舞蹈节奏、舞步 等。
动作纠正
对学生舞蹈动作进行纠正,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 蹈技巧。
舞蹈风格
解答学生对不同舞蹈风格、舞蹈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舞 蹈的理解和认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舞蹈表演
表情与情感传递
01
02
03
表情训练
进行面部表情训练,使学 生学会运用眼神、笑容等 表达情感。
情感传递
通过分析舞蹈作品,使学 生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 感,并将其传递给观众。
舞蹈与情感结合
将舞蹈动作与情感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 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
03
民族民间舞蹈介绍及演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红色娘子军》
展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魅力和力量,融合现代舞 元素,呈现出激昂、奔放的舞蹈氛围。
舞蹈作品评价标准和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舞蹈技巧
01
评价舞者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等技巧水平,以及技术
难度和完成度。
舞蹈表现力
02
评价舞者通过舞蹈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表现作品主题
和情感的能力。
舞蹈创新性
03
评价作品在编排、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创新性,以及是否具有
爵士舞
20世纪早期诞生于美国,融合许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元素,以活泼 、性感、力量为特点,具有很强的舞台感染力。
05
舞蹈作品欣赏及评价
经典舞蹈作品展示
《千手观音》
展示中国古典舞的韵味和优美的舞姿,呈现出神 秘、庄重的艺术氛围。
《天鹅湖》

简单的舞蹈知识点总结

简单的舞蹈知识点总结

简单的舞蹈知识点总结一、舞蹈的定义从字面上来理解,舞蹈即为身体的舞动,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情感、故事或意念的表演艺术形式。

而在更广义上的定义中,舞蹈不仅仅限于肢体的动作,还包括音乐、舞台和服装等元素的综合表现,是一种综合艺术。

二、舞蹈的起源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早期。

最早的舞蹈可以追溯到古代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中,它们是一种古老的信仰和文化的表达方式。

在古代,舞蹈也被用作战争、娱乐和社交活动中。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舞蹈发展成为一种高度规范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文化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发展。

三、舞蹈的发展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舞蹈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革和发展。

在中世纪欧洲,舞蹈作为王室和贵族社交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在现代,舞蹈从传统的古典芭蕾、现代舞和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四、舞蹈的类型和风格现代舞蹈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其中包括古典芭蕾舞、现代舞、街舞、民族舞、爵士舞等。

每种类型和风格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术要求。

其中,古典芭蕾舞以其优美的舞姿和高难度的技巧而闻名,而现代舞则更加注重身体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

五、舞蹈的技术舞蹈技术是舞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包括了舞者的身体训练、柔韧性和力量等方面的要求。

在舞蹈中,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动作技巧和表现力,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和演出。

六、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的表现形式包括了肢体动作、情感表达、故事叙述和主题表达等方面。

在舞蹈中,舞者通过身体的舞动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念,同时也可以通过舞蹈来展现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七、舞蹈的艺术价值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能够表达和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成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在现代社会,舞蹈也被广泛应用于舞台演出、电影、电视等娱乐媒体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舞蹈?

什么是舞蹈?

什么是舞蹈?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表达情感、展现美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不同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下,舞蹈呈现出来的面貌千差万别。

那么究竟什么是舞蹈呢?这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展开介绍。

一、舞蹈的概念舞蹈是指人体在特定的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某种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而发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艺术活动。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舞蹈与音乐、节奏密切相关。

在音乐或节奏的感召下,人体会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舞蹈的分类2.1 客观分类从不同的客观标准出发,舞蹈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例如,从舞蹈形式出发,可以分为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民族舞等;从表演形式出发,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群舞等;从舞蹈内容出发,可以分为叙事舞蹈、抽象舞蹈、情感舞蹈等。

不同的舞蹈类型,呈现出来的形式和内涵也有所不同。

2.2 民族分类舞蹈的分类还可以根据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来分。

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舞蹈文化,每个民族的舞蹈风格也因地域、经济、历史、风俗等方面的影响而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比如中国的古典舞蹈、中国北方的秧歌舞、印度的古典舞、非洲的踢踏舞等等,都反映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三、舞蹈的起源人类对于舞蹈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随着智慧和文明的发展,舞蹈成为了人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社会活动的交流方式。

同时,舞蹈也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融入了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四、舞蹈的意义4.1 保持身心健康舞蹈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强肌肉的耐力,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同时,各种舞蹈形式还可以训练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

4.2 表达情感与意义通过特定的舞蹈形式和技巧,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经历和思想。

对于一些困难的情境或者复杂的情感,通过跳舞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调节情绪和思维。

同时,舞蹈还可以传递一些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让观众了解不同民族和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著名的十种舞蹈

中国著名的十种舞蹈

中国著名的十种舞蹈
1.京剧舞蹈:京剧舞蹈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中的一种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身段和动作表
达技巧而著名。

2.花鼓舞:花鼓舞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一种,通过手持花鼓的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和击
打花鼓的节奏,展现民族文化和生活场景。

3.芭蕾舞:芭蕾舞是西方舞蹈形式,但在中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

它注重优
雅的舞姿、技巧性的舞步和音乐表达。

4.扇子舞:扇子舞是一种中国传统舞蹈形式,舞者手持扇子,通过舞动扇子展现优美的舞
姿和节奏感。

5.云南舞:云南舞是中国云南省的民族舞蹈,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格多样,富有地方特
色。

6.彝族舞蹈: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舞蹈形式以彝族传统文化和习俗为基础,舞
姿独特,充满力量和韵律感。

7.西藏舞蹈:西藏舞蹈是中国西藏地区的舞蹈形式,展现了西藏民族文化和信仰的特点,
具有庄严、神圣的氛围。

8.赵氏孤琴舞:赵氏孤琴舞是中国古典舞蹈中的一种,以优美的舞姿和悠扬的音乐演绎故
事情节,被誉为中国舞蹈的瑰宝之一。

9.西安广场舞:广场舞是中国现代流行舞蹈的一种,以欢快的音乐和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
吸引着广大市民参与。

10.越剧舞蹈: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其舞蹈形式注重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舞姿优
美、婉约。

简单易学的舞蹈名称

简单易学的舞蹈名称

以下是几个简单易学的舞蹈名称:
1. 兔子舞: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初学者的舞蹈,动作简单,节奏明快,容易跟学。

2. 恰恰舞:这种舞蹈节奏欢快,动作流畅,需要掌握的步调较少,适合初学者。

3. 爵士舞:这是一种比较自由,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可以通过身体的扭动,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情感,非常适合初学者。

4. 扇子舞:这种舞蹈需要借助扇子进行表演,动作优美,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5. 兔子跳:这是一种简单易学的舞蹈,只需要跟着节奏跳跃和转身即可,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

6. 扇子转身舞:这种舞蹈需要借助扇子进行表演,同时需要掌握转身的动作,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7. 慢三步:这种舞蹈节奏较慢,步调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练习步伐和节奏感。

8. 兔子手拍球舞:这种舞蹈需要借助手拍球的动作进行表演,节奏感强,容易跟学,适合初学者入门。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舞蹈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舞蹈。

同时,学习舞蹈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要急于求成,逐步掌握动作要领,才能跳出优美的舞蹈。

另外,如果想要学习更加专业和有难度的舞蹈,可以寻找专业的舞蹈教练或者参加舞蹈培训班,他们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专业的指导,帮助你更快地掌握舞蹈技巧和动作要领。

对舞蹈的认识

对舞蹈的认识

对舞蹈的认识x一、舞蹈的定义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个人感情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体现自我表达创造力的表演艺术。

舞蹈源于人类深处的感觉,它既是一种艺术表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基于某些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形式,这些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形式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有所不同。

舞蹈可以表达出个人、团体以及社会的情感、思想和心境。

二、舞蹈的类型1. 民族舞蹈:指各民族传统的舞蹈,具有特定的民族特色,例如昆曲、京剧舞蹈等。

2. 传统舞蹈:指前人所传下来的舞蹈样式,这种舞蹈具有一定的固定步法和姿势,如国标舞、勤恳舞、古典舞等。

3. 现代舞蹈:指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舞蹈,与传统舞蹈有所不同,它活泼、动感、抒情等,具有自由呈现的动作,如芭蕾舞、爵士舞等。

4. 街头舞蹈:指一些大众流行的舞蹈,通常是由少数的舞者创造出来的,以表达自我的情感,如街舞、桑巴等。

三、舞蹈的意义1. 健身:舞蹈可以激发心脏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加强身体的对抗力和抗病能力。

2. 表达:舞蹈可以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它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也可以表达一些社会理念和思想。

3. 培养审美:舞蹈通过动作的节拍、活动的灵活性、动作的技巧性、舞蹈的整体表现等元素,可以培养人们评价艺术性的审美能力。

4. 提升性格:可以改善情绪波动,帮助建立良好的信心、自信和自尊心,增强自我实力和优势,使人性格得到提升。

四、舞蹈的表演形式1. 现场表演:是指舞蹈团体在舞台上以实体形式对整体表演,有时也会进行即兴表演,使舞蹈更加生动有趣。

2. 录像播放:是指将舞蹈录制成视频,在影院、酒吧、饭店等公共场所播放,以便大众观看。

3. 网络直播:是指在互联网上直播舞蹈表演,以便让更多的观众可以观看到演练的过程,也能够更好地分享舞蹈的乐趣。

舞蹈鉴赏中的名词解释

舞蹈鉴赏中的名词解释

舞蹈鉴赏中的名词解释舞蹈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势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舞蹈鉴赏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要求观众对舞蹈的各种元素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舞蹈鉴赏中常见的名词。

1. 舞蹈风格:舞蹈风格指的是舞蹈的特定风格或类型,如芭蕾舞(Ballet)、现代舞(Modern Dance)、爵士舞(Jazz Dance)等。

每种舞蹈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动作语言和表现风格,通过了解舞蹈风格,观众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舞蹈作品。

2. 舞蹈动作:舞蹈动作是指舞者在表演中使用的各种姿势和动作。

常见的舞蹈动作包括跳跃、旋转、伸展和转身等。

舞者通过各种动作来传达情感和表达故事情节,观众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舞者的动作来理解和欣赏舞蹈作品。

3. 花腔:花腔是指舞蹈中的装饰性动作,通常包括手指的细微动作、眼神的变化和面部表情的变化等。

花腔的运用可以增加舞蹈的美感和艺术性,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4. 舞台设计:舞台设计是指控制舞台上视觉效果的各种元素,包括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

舞台设计的精心安排可以为舞蹈作品提供更具感染力的背景和环境,增强观众的艺术体验。

5. 音乐选曲:音乐选曲在舞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可以与舞蹈动作相互配合,通过节奏和情感表达来增强舞蹈的感染力。

观众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蹈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

6. 舞蹈编排:舞蹈编排是指将不同动作和舞蹈元素组合到一起,形成一整个舞蹈作品的过程。

舞蹈编排需要考虑节奏、流畅性和表现力等因素,以确保舞蹈作品能够顺畅地传达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故事。

7. 舞蹈表演:舞蹈表演是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向观众传达情感和故事的过程。

舞蹈表演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技巧和表现力,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舞蹈鉴赏是一门需要观众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的学科。

通过学习和了解舞蹈的各种名词和概念,观众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舞蹈作品的深度和美感。

舞蹈ppt课件

舞蹈ppt课件
舞蹈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舞蹈艺术概述 • 舞蹈基本技巧讲解 • 民族民间舞蹈介绍及演示 • 现代舞、芭蕾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展示 • 舞台表演实践与技巧提升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舞蹈艺术概述
舞蹈定义与特点
舞蹈定义
舞蹈是一种以身体动作为主要表 现手段,通过节奏、表情、构图 等要素,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艺 术形象的表演艺术。
舞蹈的鉴赏与评价
学习如何鉴赏和评价舞蹈作品,包括分析舞蹈的主题、形 式、技巧和表演等方面,提升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和理 解。
拓展延伸:跨界融合中的舞蹈艺术创新探索
舞蹈与戏剧的融合
探讨舞蹈与戏剧在表现手法、舞台呈现等方面的相互借鉴与创新,如舞剧、舞蹈诗等跨界 艺术形式的创作实践。
舞蹈与美术的融合
分析舞蹈与美术在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共通之处,研究两者在跨界创作中的相互启 发与影响。
表演个性展示
在表演中展示个人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演个性,体现个人魅力。
技巧运用
合理运用舞蹈技巧,增强舞蹈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个人 表演水平。
合作表演中角色定位和配合
01
角色定位
在合作表演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理解角色特点和情感表达要求。
02
配合默契
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完成舞蹈作品的表演任务。
舞蹈与科技的融合
关注现代科技手段在舞蹈创作与表演中的运用,如虚拟现实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为舞 蹈艺术带来全新的表现空间。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舞蹈特点
包括形象性、感染性、技艺性和 综合性。
舞蹈历史与发展
古代舞蹈
包括原始舞蹈、古代宫廷舞蹈、 民间舞蹈等,具有祭祀、庆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舞蹈基础理论一、舞蹈的概念及特点: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

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

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作用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入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

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舞蹈的风格和美感的形成,直接影响舞蹈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操、风度、气质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等。

舞蹈可以让人身材曲线变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紧实。

是纾解情绪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增强体质,性格变得开朗,身体变得柔软,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

比如爵士舞对小关节、小肌肉的运动较多,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动到的地方。

另外,舞蹈还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使练习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舞蹈当中,连贯的动作节奏很快,一整套动作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对乐感、灵巧度的锻炼很有帮助。

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让人集中和专注,忽略掉运动疲劳。

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运动,通过舞蹈课程,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了自信和气质。

教练们都把健身舞蹈称为“带着笑容去训练的项目”,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1.强健骨骼,减低患上骨质疏松的机会。

2.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3.减少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大肠癌的机会。

4.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柔软度,减少受伤的机会。

5.消耗热量,维持适当的体重。

6.在乐韵声中翩翩起舞,有助消除压力,促进身心的健康。

7.与家人一起参与,可增进感情。

三、舞蹈的种类根据舞蹈参加者与舞蹈的目的作用不同,划分为公众舞(生活舞)和剧场舞(艺术舞蹈)。

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划分为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

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特点,划分为独舞(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舞剧、音乐舞蹈史诗。

根据舞蹈的性质、体裁特点,划分为情节舞和情绪舞。

社交舞蹈又名“交际舞”或“交谊舞”。

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成,主要有“华尔兹(三步舞)”、“布鲁士(慢四步)”、“狐步(快四步)”、“探戈”、“仑巴”等。

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

为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

每一大类又分为五类。

“摩登舞”部分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维也纳华尔兹、快步;“拉丁舞”部分包括:桑巴、伦巴、恰恰恰、帕索多布累、牛仔舞等。

第二节中国舞蹈发展简介舞蹈艺术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内容所决定的。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在有文字记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人类经历了不同的4 历史时代,有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人类的舞蹈艺术正是从这些奢种多样的生万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 现将我国舞蹈发展的历史概述如下:远古时期,那时并没有舞蹈,舞蹈随着火的发明而产生,随着人们有了群居生活的条件后,才逐渐地发展起来。

原始氏族社会的舞蹈有反映为了培养狩猎技能的狩猎舞蹈,它是结合着原始狩猎的生产方式集体性的舞蹈,还有严肃、紧张,众人踏着鼓语的节奏反映战争操练,阵法等原始军事技术的战争舞蹈。

鼓语是原始人传达情感的共同语言,对他们团结御侮,巩固氏族力量,服从共同崇拜的偶像以及生活中的其它内容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此时舞蹈的典型代表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仪式的乐舞,和起始一种庄严的宗教仪式的舞蹈,以后逐渐改为供奴隶主娱乐的巫舞。

西周的奴隶主阶级,以乐舞艺术形式作为礼教手段去培养教育他们的后代。

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认识到乐舞、诗歌等艺术不仅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现,而且反过来也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

而且他还认为舞蹈也是移风易俗最有效的工具,主张用于教育和服务于政治。

所以当时乐舞教育是发展的鼎盛时代,并把乐舞和礼制紧密地结合起来。

当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汉代对礼制乐舞的变革,设立乐府,广泛收集民间歌舞,出现了“百戏”(指民间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亦包括角力武术的竞技和歌舞表演),当时汉代的乐舞不仅宫廷的乐舞和民间的歌舞都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而且表演技术随着汉族男女服饰上的变革也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

如”翘袖折腰,、‘掌上舞”等。

经过乐舞文化大交流的两晋南北朝,使乐舞成为大为丰富和发展的《青商乐》促进了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相互学习交流。

在北朝宗庙的乐舞中还出现了一种“代面”,用假面的舞蹈。

直到歌舞艺术5 鼎盛的隋唐时期,特别是建立唐朝的统治时,社会政局稳定,生产恢复,对外贸易发达,国家强盛,使文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乐舞艺术也出现了繁盛局面。

如唐朝祭祀上歌颂皇帝百战百胜、盛攘四方的武舞是“歌功术也出现了萦《破阵乐》,表示皇帝功成回乡,与民同乐,是“颂德”的《庆善乐》;把皇帝比作上天之子,能管天地治鬼神,应居于万民之上的《上元乐》。

在小型的散乐中又分为舞蹈温婉轻柔多为汉族自己创作的“软舞”,和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健舞”。

还有当时把一些外国传来的乐曲,用它加以改编创作,并配以歌词和舞蹈穿着鲜艳服饰表演的《霓裳羽衣舞》,到了宋代职业艺人发展了,使当时的歌舞艺术活动逐渐向商业化和剧场化过渡,出现了于节日在街头表演民间舞蹈的队伍叫舞队。

元朝又出现了“元曲”,这是一种有歌有舞的戏剧形式。

舞蹈艺术成为美化和深化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的一种要素。

这就是戏曲舞蹈的前身。

从唐代以后到明代,我国的民间舞蹈随着城市的发达,已经得到普遍的推广,而且向着剧场艺术的规模发展起来。

到了清朝戏曲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昆曲和京剧。

戏曲和舞蹈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但两者又有密切的关系。

戏曲是唱,作,念,打的综合艺术,亦是一种歌、舞、剧三者合一的艺术形式。

戏曲演员除了具有歌唱和演剧技能,还要经过严格的舞蹈训练,并且还要具有高度的舞蹈表演技巧。

戏曲中的舞蹈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和表演程式,形成了中国戏曲舞蹈的动作体系。

民间舞蹈是创作于民间,而又长期流传于民间,并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真挚的表现。

他们按照自己生活愿望,理想和审美要求去创作他们所喜欢的舞蹈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

民间舞蹈经过代代流传,不断发展起来,如”秧歌”、”腰鼓”、“花鼓灯”、“采茶舞,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仅汉族地区具有丰富完整的民间 6 舞艺术,而且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兄弟民族,都有他们自己十分丰富多采的传统和独特的舞蹈形式,这是伟大的祖国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财富,我们不仅要很好地珍惜保留,还要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

到了近代,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由于西方经济文化的入侵,使欧美社会所流行的剧场艺术体系也渐渐流入我国,甚至外国的“土风舞”,“社交舞”等也开始传入我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舞蹈也起了根本的变化,从封建的舞蹈文化里开始挣脱出来。

其中具有进步意义的主要是表现在中国儿童歌舞的成就方面。

1920年由一部分文化人士倡导在教会办的中小学开展“优秀舞”活动。

后来在学校里盛行“形意舞”(这是一种根据中国武术、戏曲舞蹈以及西方的土风舞等素材相结合,根据歌词或剧情而编成的歌舞)。

至于三十年代初期,黎锦晖先生创作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儿童歌舞表演,都带有浓郁的反对封建教育制度,提倡少年儿童爱自然,爱民族和爱祖国等进步思想,曾在儿童的美育中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在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旧中国的同时,也把糜烂腐朽的色情歌舞一起带进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

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新的文化艺术,其中歌舞艺术就是当时被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出现了富有革命内容的新歌舞如《苏联海军舞》、《大刀舞》、《梭标舞》等。

1942 年后,延安群众性舞蹈活动更是蓬勃发展,形成了著名的“秧歌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根据地及随军各剧团和宣传队,配合抗日战争创作演出了许多秧歌及活报剧。

如《送郎当红军》《游击队舞》《军民联欢舞》等。

这些歌舞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斗争意志,坚定了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念。

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抗日大后方的舞蹈艺术活动也很活跃,在广东省立艺专也附设了专门培养舞蹈人材的机构,排演了大批配合抗战宣传,具有进步7 意义的舞蹈和舞剧,培养出大批的舞蹈人材。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党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我国的新舞蹈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1949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

五十年代建立了培养我国舞蹈专门人材的中国舞蹈学校。

各地及全国性的舞蹈文艺单位相继成立。

它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创作了大量的歌舞节目,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热情;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成了友好的使者,促进了艺术交流,和人民间的友谊;它们为我国历史悠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舞蹈,进行了艰苦的大量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