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引导的儿童阅读空间包装体验设计研究_武瑞

合集下载

太原迎泽街道办事处青少年心理辅导站

太原迎泽街道办事处青少年心理辅导站
此外,左脑的创造力非常贫乏,因为创造力与想象能力、直觉能力有着密切的,而右脑能够在瞬间把握整体, 这样就可以用直觉修改错误的部分,正确得对信息加以整理,因此真正的创造力存在于右脑之中。右脑具有4大能 力:
共振共鸣能力。
照相记忆能力。
高速、大量记忆能力。
7-18岁中小学生
辅导站活动风采
2014年9月18日活动 风采
服务项目:
主要包括:心理热线;个别咨询;心理测试;放松训练;沙盘游戏;团体心理辅导;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团队。
通过心理咨询,热线、辅导讲座、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成长辅导,帮助他们解决 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碰到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配有沙盘游戏可帮助未成年人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释放压力、展现深层心灵世界,在游戏及与心理咨询师的 互动中得到成长。
5.为社区及特殊人群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教育指导。
6.组建讲师团、招募志愿者开展相关活动。
工作成效:
1
心理咨询
2
专业培训
3
心理健康讲座
4
团体心理辅导
5
学习力课堂
自青少年心理辅导站建立至今,接待的来访者有很多,其中有前来面询的,也有络咨询的。所接待的来访者 中不仅仅包括本市的中小学生和家长,还有外地的来访者寻求帮助。他们都把辅导站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倾诉 着自己的困惑和忧愁。
谢谢观看
图书阅览、艺术绘画、模型拼图让未成年人在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阅读和绘画中感悟人生,启迪心灵智慧。 团体活动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帮助未成年人在轻松愉悦的团体游戏中获得对自我和生活的体验领悟。 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师的个案督导、个人成长、咨询技术的培训。
队伍建设:
由太原心语心苑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成员兼职负责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首批志愿者共20名,均为取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由辅导站负责人组织管理,秉承“助人自 助”的理念,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服务。同时,积极参加辅导站组织的团体心理辅 导、专业督导、学术交流及相关活动。

探寻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与儿童心理

探寻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与儿童心理

探寻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与儿童心理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的观念的不断变化,公共图书馆逐渐在各地被广泛建立,并被很多市民当作学习知识或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知识来源、培养良好习惯方面发挥着积极且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针对正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少年儿童而言,公共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培养阅读习惯、广泛获取知识的便捷平台。

因此,公共图书馆亦是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少儿心理养成的主阵地。

本文以张家港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的“立体关护·成长护航”工程为例,开展对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与儿童心理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儿童心理引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在为提升少年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和营造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而努力。

而在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便是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对少儿阅读区域的专门打造,为少年儿童提供获取知识的良好平台,是目前众多图书馆已经做到的基础顺准备项目。

而下一步更加深入的举措,就是要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将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引导融入社会,同时动用家庭教育的强大力量,让这项工程更为持久、广泛、有效地开展下去。

一、关注少儿成长核心问题,切中要害,落实解决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与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希望与烦恼并存的时刻。

成长阶段的烦恼,作为已经成人的工作组织人员而言,无法切实体会。

同时,这些烦恼的快速有效的解决,能够助力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与性格养成,为其更加长远的发展铺平道路。

因此,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聚焦少儿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成为有关部门的积极举措。

实施这项工作,正好可以以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阅读区域为依托,形成以点带面的广泛影响力。

实施此项工作的难点,一是如何寻找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二是如何开展广泛宣传以形成广泛影响力。

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以张家港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相关举措为例寻找答案。

基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研究

基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研究

基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研究
郑瑞
【期刊名称】《当代图书馆》
【年(卷),期】2024()2
【摘要】本文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儿童的理论基础,分析公共图书馆在为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儿童图书资源的多样性、增强服务内容的针对性、优化儿童阅读环境等创新策略,以切实提高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质量,同时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郑瑞
【作者单位】陕西省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2
【相关文献】
1.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
2.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分级服务个案研究——基于南京图书馆少儿馆的田野调查
3.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服务的实践研究——以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为例
4.公共图书馆少儿绘本阅读推广服务转型创新分析——《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理论、模式与保障研究》荐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岁儿童教育书籍

5岁儿童教育书籍

5岁儿童教育书籍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好的教育书籍可以为孩子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

在孩子5岁这个年龄阶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书籍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推荐几本适合5岁儿童的教育书籍。

1.《小猪佩奇》系列《小猪佩奇》系列是一套以可爱的小猪佩奇为主角的绘本故事书籍,主要讲述了佩奇一家和朋友们的生活故事。

这些故事既有趣又富有启发性,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他们对家庭、友情和团队合作的认识。

2.《大卫不可以》《大卫不可以》是一本经典的绘本故事书,讲述了一个顽皮的男孩叫大卫,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了一系列不良行为和惩罚。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可以学习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价值观。

3.《饿了吗,小蛇先生?》《饿了吗,小蛇先生?》是一本寓教于乐的图画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插画和简单易懂的文字,向孩子们介绍了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食物链关系。

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4.《迷失的袜子》《迷失的袜子》是一本描述袜子世界的绘本故事书。

通过色彩丰富的插画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和关注他们所生活的环境。

这本书能够启发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5.《小朋友上厕所》《小朋友上厕所》是一本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上厕所的绘本故事书。

通过描述主人公小兔子从不会上厕所到能够自己上厕所的成长过程,让孩子们了解上厕所的正确方法和自理能力。

6.《看图识字故事书》《看图识字故事书》是一系列以图片为主的图画书,每一页都是一个故事的场景。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画来猜测故事情节,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这种书籍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7.《英语启蒙绘本》英语启蒙绘本是一套专门为5岁儿童学习英语设计的书籍,通过简单的英语词汇和生动的插图,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英语,培养他们对外语的兴趣。

总结:选择适合5岁儿童的教育书籍是为孩子提供全面教育的重要一环。

好的教育书籍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且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把期待埋在心里——核心素养体系下悦读绘本的探讨

把期待埋在心里——核心素养体系下悦读绘本的探讨

·教育广角·绘本并非是让孩子自己读的,因为绘本不是拿来学习东西,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教师和父母只有抛弃自己的阅读成见,拓展可能因世俗的影响而变得拥挤而狭窄的心灵空间,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参与和引导,而不必带着“非得给些价值观”的使命来导读;才能真正尊重孩子们独特的阅读感受,而决不压抑孩子的奇想与乐趣;才能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因此,我们教师和父母都应该把期待埋在心里,静待花开吧!一、设立“阅读坐标,美文分享”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我们经常说孩子不爱看书,那么我们也想想,我们也喜欢看书吗?如果我们都没有读书的习惯,最多只是翻翻杂志,却成天要求孩子念书,那么不是太自私了?所以,我们学校的图书漂流课上要求老师和孩子一起愉快阅读,孩子在课桌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也坐在讲台上与孩子一起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实这是一件幸福而且理念正确的事。

大沥镇创文系列活动“读书节--阅读坐标,美文分享”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

二、设计好教室和家庭的“阅读角”,注重书架的设置和摆放在每个班、每个家庭都应设置一个阅读角。

我们的孩子一开始选书主要是看封面是否吸引人,尤其一、二年级的孩子们。

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应选图画大于文字的绘本,这样让孩子更容易进入角色,并喜欢阅读,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乐趣,我认为这是孩子体会图画书乐趣的最好方法。

书架上的书每两周应更换,而且最好每本书都是封面露在最外面,一目了然,孩子们随手就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书。

又或者是立着平放书本,这样可以省略了图书漂流时孩子拿书的时间,也让每本书在孩子视线可及的范围里。

三、从“阅听”到“阅读”,让孩子真正喜欢每次班上的集体活动(circle time)。

1.Step one: listening,善于倾听(入耳入心)松居直说:“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基于心理认知的儿童绘本五感体验设计

基于心理认知的儿童绘本五感体验设计

基于心理认知的儿童绘本五感体验设计作者:宋田博刘东霞来源:《设计》2022年第01期关键词:儿童绘本五感体验心理认知调研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1-0110-03引言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对其日后的发展方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为“人生的第一本书”,儿童绘本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还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这是启发孩子思维的不二选择。

随着“建议‘十四五’时期全面放开生育”问题的提出,儿童人数将会愈见增多,儿童阅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

网络媒介的发展使得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趋向受到影响,对读物的阅读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满足绘本认知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在快乐的体验中阅读并获取知识,是儿童绘本设计者应该认真思考研究的课题。

一、国内绘本市场现状及问题(一)国内兒童绘本行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国内公共图书馆和幼儿园中已出现大量的儿童绘本。

2018年,少儿图书在国内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的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2019年,这个占比接近了三分之一;到了2020年,虽然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受疫情影响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少儿图书依然保持着小幅的增长。

2021年3月份当当网和京东的童书报告显示,儿童绘本是童书消费人群购买最多的。

(二)国内儿童绘本存在的问题分析1.需求分析:儿童绘本阅读的需求极大绘本将会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儿童生活中的第一本书,在过去的近十年中,中国的儿童绘本市场发展迅速。

除了家庭式购买、幼儿园和公共图书馆的订购外,国内大、中城市陆续出现了许多实体店绘本馆和影响力较大的网络绘本馆。

家长的重视、绘本馆数量的增多,都扩大了绘本的需求量。

2.市场分析:引进版多、原创力薄弱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统计(如表1),市场中的绘本,引进的绘本数量远远多于国内原创绘本,提升本土原创力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内容为本 科技赋能:AR科普童书出版与发展策略

内容为本 科技赋能:AR科普童书出版与发展策略

内容
动作 ·身体迅速发育,女孩早于男孩 ·提供体现了解发展过程的 AR
种兴趣源于对信息设备的操作,而非作者的思想和 书籍内容的本身。片面追求 AR 技术所带来的视觉 冲击与刺激容易让儿童的阅读流于表面,缺乏阅读 的延伸。这样的图书无法将儿童的注意力聚焦在提 升感知力与思考力上,所提供的内容仅在读者阅 读的那段时间里展开,阅读完毕后就像烛火熄灭一 般,迅速地消失殆尽。此外,产品设计上重复的技 术堆砌和缺乏引导的目标设计也会让儿童读者感觉 乏味与无所适从。[5] 为了进一步了解童书购买者的 用户体验,笔者设计了题为《AR 童书消费者情况 调查问卷》的腾讯问卷。在回收的 132 份问卷中显 示 :31% 的家长认为 AR 书籍对动画与 3D 模型的 展示部分过于夺目,阻碍了儿童阅读整体的连贯性; 26% 的家长认为 AR 的交互设计上形式雷同,与内 容本身结合不够紧密,影响了阅读的效率 ;43% 的 家长认为难以形成深度阅读是造成 AR 童书“叫好 不叫座”的原因之一。调查获悉,利用增强现实技 术助力童书本身实现知识深化的佳作尚属少数,大 部分 AR 童书比较平庸,AR 效果流于炫技。作为 童书购买者的家长们担心的是 :AR 技术更像一个 与书籍关联配套的电子玩具,对儿童理解图书没有 实质上的帮助。
目前,国内 AR 童书尚处于探索阶段。能否让 儿童读者保持持久的兴趣,是 AR 童书出版的核心 问题,某种程度上这种思考也关乎童书数字化发展 的方向。下文将从内容、技术、市场三个层面剖析 AR 科普童书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策略。
一、AR 科普童书的出版瓶颈
1. 内容同质、缺乏细分,优质作品匮乏 据亚马逊、京东、当当三大电商平台最新数 据显示,160 种在售 AR 童书中,科普、文学和低 幼启蒙三种类型的图书占比为 69.3%。其中,科 普类有 70 种,占总数的 30.3% ;文学类 58 种,占 25.1%;低幼启蒙类 32 种,占 13.9%。[4] 经比对发现, 这些图书中内容同质化严重。如,70 种科普类 AR 童书近半数以上以三叠纪、侏罗纪的恐龙为主题内 容。反观传统纸质童书,在科普内容上已经细分至 各个领域,从生物世界、人文地理、人体奥秘、科 学技术,可谓琳琅满目、百花齐放。与传统童书相 比,AR 童书存在内容同质、缺乏细分的问题。这 不但限制了儿童读者及家长们的选择范围,更影响 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笔者通过对 51 款 AR 童书的调研发现,这些 书籍设计上良莠不齐,内容浅尝辄止。一些书籍无 法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由表及里地策划科普内 容。许多 AR 童书在功能设计上流于形式,充当幼 儿的简易电子玩具。在内容创作上有失严谨,难以 反映严肃的科学精神与知识深度,优质作品乏善可

基于五感体验的儿童绘本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五感体验的儿童绘本交互设计研究

引言
学龄前儿童是阅读的重要启蒙阶段,对于书籍的需求和兴趣不同于其他年龄段。 因此,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立体书籍装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五感体验的视角 下,将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融入书籍设计,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阅 读体验,激发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立体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立体书籍装帧设计是指通过纸张、版式、插图、色彩等元素的综合运用,将书 籍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立体书籍装帧设计主要分为空间立体、运动立体和 触觉立体三种类型。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这些设计类型都能够增强他们的阅 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未来研究方向
虽然本次演示已经对儿童数字绘本交互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有许多 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1)如何评估数字绘本交互设计的实际效果? (2)如何结合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3)如何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绘本交互设计相结合,培养儿童的民族文化自信?这些 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来不断完善和优化 数字绘本交互设计,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体验。
2、利用声音互动装置,让儿童在翻阅书籍的过程中,可以触发声音效果。例 如,当孩子翻开描述下雨的立体书页时,可以发出雨滴落下的声音;当孩子翻 开描述动物的立体书页时,可以发出动物的叫声。
3、结合香料或植物材料,为书籍添加气息体验。例如,在描述果园场景的立 体书页中,可以添加水果的香气;在描述草原场景的立体书页中,可以添加青 草的香气。
因此,本次演示旨在通过对现有数字绘本交互设计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设计 建议,为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了解数字绘本和交互设计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对现 有数字绘本交互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其优缺点。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 方式,了解儿童对于数字绘本交互设计的看法和需求,为研究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6 PACKAGING March 2016
跨界·包装
理论与研究·THEORY AND RESEARCH
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儿童的智力开发,还能够影响其人格完善。

就儿童阅读环境来说,阅读空间设计应该符合孩子们的行为特点及心理动态,达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的作用。

由于儿童的心理状况和身体情况不同于成人,因此怎样区别于传统儿童阅读空间,从儿童的心理维度出发,谆谆善诱,才是紧跟时代步伐的儿童阅读空间体验设计的关键要素。

1 儿童阅读空间的“色彩”设计
人类对色彩的反应与智力高低、文化程度、社会背景都没有直接的关联,最重要的是情感因素。

一方面与成人相比,儿童对色彩的感知相对简单,大都凭借他们的自然反应,并且对鲜明色彩的感知尤为敏感。

另一方面,儿童阶段的学习能力较强,鲜艳的颜色才能满足孩子对外界信息的需求。

(1)增加色彩的运用。

相比形态而言,色彩所产生的视觉效应更加的主观,人的情绪和心理更加的容易触动。

(2)增强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

成人的阅读空间以低饱和度的单调色为主,以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

但由于儿童心理对色彩的天然感知,适度的强对比色彩搭配和高饱和度颜色比例能够促进儿童视觉感受的活力。

(3)适当增加暖色调的色彩。

过暖的色调不仅不能使儿童在阅读是保持安静和专心,而且还影响他们的情绪、思维。

不利于儿童对知识的领悟和吸收。

所以应该采用比较柔和的暖色调。

2 儿童阅读空间的光设计
没有光也就没有我们所谓的色彩。

大多数图书馆光环境的设计原则是以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起辅助作用。

光环境的优劣除了满足光线充足的条件外,为了保护儿童视力,减缓他们在阅读时的视觉疲劳,还要考虑均匀的照明、避免眩光的出现,需更加的注意采光条件。

所以,在设计中,为了给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应把灯具的形态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形态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保证其功能性,还能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可以从空间层次来提高儿童的视觉感受。

3 儿童阅读空间中的“游戏性”
儿童阅读空间是一个多功能存在的集合体,不仅仅满足儿童读书环境的舒适性,另外还能提供灵活多变的空间造型和变幻万千的空间布局,营造出多样的阅读环境,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使孩子愿意参与其中。

但儿童阅读空间的“游戏性”和常见的娱乐空间游戏性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常见的娱乐空间是以单纯的玩乐为出发点的,而阅读空间“游戏性”是基于儿
童的心理特征设计的,是在放松儿童心情的前提下,更好的引导孩子进入这个内看书学习,并不需要那么强烈的参与性。

游戏能够满足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儿童教育的问题上,人们一直主张“寓教于乐”的理念,儿童的空间感知和自我认知是通过游戏来获得的,游戏不仅能减轻长时间阅读带来的疲劳感,而且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

游戏只是一种提高阅读兴趣的辅助手段,而不是阅读的全部。

(1)装饰画的应用。

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装饰画不仅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还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其对阅读空间产生浓厚兴趣,增加孩子与空间的互动性。

装饰画应该以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寓言故事、家庭形象为主题,追求儿童阅读空间“趣味性”。

(2)陈设设计的应用。

儿童的阅读空间应该有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应该再考虑空间的布局特点和色彩搭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儿童所处年龄阶段的审美、心理、需求等特点进行陈设设计。

目的是营造一个适合孩子阅读心理的环境。

4 “趣味性”的儿童阅读空间体验
儿童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所以在设计儿童阅读空间时应充分考虑其人性关怀,而不是仅仅满足基本的阅读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对色彩分区、地面装饰和导向形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增强阅读空间的“趣味性”。

(1)色彩分区,色彩是吸引孩子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将阅读环境中不同区域进行色彩划分,不仅能够提升了空间的层次感还增加了趣味性。

(2)地面的装饰,室内地铺设计也能够增强空间的趣味性,地面在设计中往往是被忽视的模块,有趣的地铺设计可以在感官上对孩子形成视觉认知。

(3)导向形式的多元化,突破常规的导向形式,身处孩子的世界,重新认识空间导向的形式。

结语
儿童阅读空间的包装设计不仅仅停留在对空间的基本布局、包装的层面上,而是以他们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为基础而建立的。

趣味性、游戏性是在设计中不能忽视的两个维度,通过空间中各要素与少儿行为心理结合而达到启智与易趣的效果,营造出来一种“寓教于乐”的阅读空间才是设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罗良,王文静.游戏和儿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郁海平.图书馆儿童阅读空间设计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3.
心理学引导的儿童阅读空间包装体验设计研究
武 瑞 刘 斌
(燕山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本文从儿童的性格、爱好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儿童的阅读空间及阅读心理特征分析作为出发点,把握儿童在阅读
期间产生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使我们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在阅读中的重要影响,对未来能够设计出一个不仅能满足安全和舒适的条件,还适合儿童心理的阅读体验空间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儿童阅读 心理行为 阅读空间 体验
DOI :10.14047/ki.cpi.2016.06.178 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7 09:29:40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180.D.20160817.0929.35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