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影响

合集下载

银杏叶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银杏叶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冠 心 病 心 绞痛 3 2例
戴 美勇 张飞调
L 。合并高血压者 , 以降压药 , ) 予 控制血压在正 常 范围(3/0 m g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 10 8 m H )
用银杏叶注射液 2 m 加人生理盐水 2 0 l 0l 5 m 中静脉 滴注 , I天 1 , 程半个 月 。 次 疗
2 治 疗方 法
2 金
晶, 董宇翔 . 银杏叶提取物在 老年性疾 病治疗 中的应
收稿 日期 :0 80 ・ 20 -51 9
用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 志 ,07,( ) 565 7 2 0 3 7 :9 -9
两组 患者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 和饮食治疗基 础
上, 给予 口服降糖药 , 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 想状态 ( 服血糖 < . m o L 餐后 < . m o/ 空 70 m l , / 90 m L
1 临 床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20 0 5年 1月 一20 07年 1 在 我 2月
示, 银杏叶注射液对 D N有治疗作用 , 可缓解 肾功能 不全 , 临床上控 制血糖 、 血压 同时加用银杏 叶注射
液 , 能有助 于 防治 D 可 N的发 生发展 。
参 考 文 献
院住院的 D N患者 8 , 4 例 , 3 例 , 0例 男 6 女 4 年龄 5 5 8 9岁, 平均 6. 67岁 , 病程 2— 0年。随机分治疗 1 组4 0例 , 年龄 5 8 7— 6岁 , 照 组 4 对 0例 , 年龄 5 8 5~ 9
含量 , 抑制脂质过氧化 , 保护细胞膜等药理作用。还
银 杏叶 注射 液
可通过刺激前列环素和内皮生长因子 的生成而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 , 增加 肾血流量 , 有利于维持 肾小球血 液动力平衡 , 也有改善肾功能作用 J 。本组结果显

银杏叶片与六味地黄丸联合防治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探讨

银杏叶片与六味地黄丸联合防治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探讨

银杏叶片与六味地黄丸联合防治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探析联合应用银杏叶片和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效果。

方法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抽签法分成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37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18个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18个月内随访发现,试验组并发视网膜病变1例,发生率为2.70%,而对照组发生8例,发生率为18.1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6,P=0.0260.05),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②无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也无白内障等其他眼科疾病;③患者及家属都愿意参加研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脏器病变;②伴有眼外伤史或眼部手术史;③近6个月内曾服用改善微循环的药品;④合并精神类疾病,或治疗积极性不高者。

1. 3 方法对照组患者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格列齐特(30 mg/次,1次/d)、瑞格列奈(0.5~1.0 mg/次,1次/d)、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口服及诺和灵皮下注射等常规性降糖药物治疗。

同时,向患者发放关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基础知识的宣传册,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屬的问题,并为患者指导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方案,嘱其多注意休息。

试验组患者除了实施上述常规治疗方案及健康教育外,还给予银杏叶片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银杏叶片(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7948),口服,1片/次,3次/d;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3068),口服,8丸/次,3次/d。

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六味地黄丸。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2)3个月后,治疗组的UAER、α1-MG、β2-MG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的排出,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标签: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六味地黄丸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蛋白尿为其典型的临床特征,晚期可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也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UAER、α1-MG、β2-MG升高是DN的早期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2010年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早期DN患者60例,年龄40~70岁,其中男37例,女23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3.73±12.61)岁,DM病程(8.92±3.63)年;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2.98±13.46)岁,DM病程(7.29±4.21)年。

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T2DM )诊断标准[1],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纳入标准:(1)有糖尿病的病史;(2)3个月内连续出现2次UAER在20~200 μg/min,且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

1.3 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急慢性泌尿系感染、过敏体质及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者。

1.4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控制饮食疗法;每天注射胰岛素强化控制高血糖,使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有高血压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商品名: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514)10 mg,每日1次,口服,以控制血压<130/80 mm Hg;对照组在采取相同治疗方案的同时加用浓缩六味地黄丸(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1022127)8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

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糖尿病并发症管理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糖尿病并发症管理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糖尿病并发症管理的影响牟少农【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患者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控制治疗,研究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

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左、右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双足振动感觉阈值(VPT)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可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Liuweidihuang pills combined with Ginkgo leaf tablets on reducing dia-betic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1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uring June 2011 and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2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con-trol group of 62 patients given antidiabetic drugs and insulin control treatment, and a study group of 62 patients given Li-uweidihuang pills and Ginkgo leaf tablets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left and right carotid media thickness(IMT), feet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 and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of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When treating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ding Liuweidihuang pills and ginkgo leaf table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good clinical value.【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06【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2型糖尿病;六味地黄丸;银杏叶片;糖尿病并发症【作者】牟少农【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型糖尿病属临床常见代谢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积极控制血糖来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但该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加入其他药物以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指出,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在改善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和微循环上具有一定的效用.该次研究中以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和治疗上取得了预防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1.1 一般资料以2011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4 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和中医阴虚内热证辩证标准.排除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以及有轻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脏器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肾功能异常以及血脂异常患者.所有患者入组时,所使用过的降糖、降压药物不超过3种.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该次研究,且能够积极配合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男38例,女24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4.3±5.7)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1±1.2)年;研究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5.2±6.2)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2±1.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患者相应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格列美脲,口服,2~4mg/次,1次/d;格列齐特缓释片,口服,30~60mg/次,1次/d;阿卡波糖,口服,50mg/次,2~3次/d;二甲双胍,口服,0.5 g/次,2~3次/d;诺和灵,皮下注射,30R/次,2次/d;甘精胰岛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相应量的胰岛素.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国药准字Z11021171),3粒/次,2次/d;银杏叶片(国药准字Z20063287),1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治疗,并于半年后统计疗效.1.3 观察指标连续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动脉中层厚度(IMT)、双足振动感觉阈值(VPT),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该次研究纳入评估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进行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观察患者眼底是否有小出血点、微动脉瘤、硬性渗出、软性渗出、纤维增殖、玻璃体出现等现象,之后由眼科专业医生按照2002年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评估;②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双足VPT检测结果为参照,对两组患者的感觉病变情况进行初步评估;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颈动脉彩超检查所得的颈动脉IMT结果为参照,对两组患者大血管病变情况进行评估.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疗效判断: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2大类,6期:Ⅰ期,眼底有小出血点以及微动脉瘤出现;Ⅱ期:出现硬性渗出现象;Ⅲ期,有棉絮状软性渗出现象出现;Ⅳ期:眼底形成新生血管,玻璃体中出现积血;Ⅴ期,玻璃体出现机化现象,纤维血管增殖;Ⅵ期,视网膜出现牵拉性脱落,失明.②双足VPT标准:选用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方法,取卧位,为患者选择安静、轻松的检查环境,嘱患者闭眼,开始进行检查.打开仪器电源,电压5V,以振动头接触双足大脚趾基部骨突出处,并逐步提升电流强度,以使振动钮的振幅慢慢加大,直至患者感受到震动,将这时的电压值记录下来,重复操作2次,取3次操作的平均值,作为VPT检测结果.③颈动脉IMT标准:即动脉腔到内膜界面和中层到外膜界面的距离,在各个部位测量,取最大值,并计算平均值.1.4 统计方法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内动脉值经连续用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的左、右颈内动脉IMT分别为(0.71±0.11)、(0.74±0.13),对照组患者的左、右颈内动脉IMT分别为(0.82±0.17)、(0.82±0.18),两组患者左、右颈内动脉IMT对比,t值分别为4.278、4.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双足VPT值经连续用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的左、右足VPT分别为(14.7±6.4)、(16.6±7.0),对照组患者的左、右足VPT分别为(20.5±9.6)、(20.6±10.2),两组患者左、右足VPT对比,t值分别为4.958、4.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连续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共出现1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率为30.6%;对照组共出现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率为5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6,P<0.05).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血糖的方法来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但这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并无用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寻找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药物也是医疗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该次研究中在原有的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上述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左、右颈内动脉IMT、左、右足VPT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六味地黄丸、银杏叶片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30.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0.0%),由此可见,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加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吴亚平等[1]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六味地黄丸属于典型的中医补阴药,药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三药共用,可达到肾、肝、脾共补之功效;茯苓渗湿健脾、牡丹皮泻肝火、泽泻泻肾降浊,三药共用,可达到消腻之功效[2].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降压、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对于预防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抵抗也具有良好的效果[3].银杏叶片,主要药效成分为银杏黄酮苷、银杏内苷、白果内苷,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血液黏度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在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上也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4-5].同时,有研究指出,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效果[6].由此可见,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的联合应用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上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相关文献】[1]吴亚平,付丽媛,郭琳,等.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38(3)﹕213-216.[2]王艳萍,余江毅,殷汉,等.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趋化因子fractalkine 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2)﹕121-125.[3]孔文文,吴学苏,余江毅,等.六味地黄丸合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846-848.[4]黄莉吉,谢绍锋,刘敬顺,等.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5)﹕23-24.[5]周静波.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4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3)﹕376-377.[6]左本忠.六味地黄丸与银杏叶片相结合治疗在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8)﹕492-493.。

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早期2型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

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早期2型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

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早期2型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毛敏;余江毅【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24)3【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在西药降糖降压的基础上用中药六味地黄软胶囊、银杏叶片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评价。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中药干预组与单纯西药组各143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8月后生存质量的变化,并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结果中药干预组18月后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维度积分及生存质量总积分改善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且中药干预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率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

中药干预组生存质量量表总积分明显改善率每上升1%所需成本比单纯西药组低16.88%。

结论2型糖尿病早期中药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尽管这种干预增加短期成本,但成本效果比优于单纯西药组。

【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2型糖尿病;六味地黄软胶囊;银杏叶片;生存质量;药物经济学【作者】毛敏;余江毅【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871【相关文献】1.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早期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J], 陈璇;余江毅2.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早期2型糖尿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J], 毛敏;余江毅3.延续护理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J], 韩吉淑;李香玉4.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J], 王云兵5.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ANTES水平的影响 [J], 王祥香;孙子林;余江毅;杨兵全;王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6例 。
1 例 ) 男 l , 5例 ; D治疗 组 ( 8 : 3例 女 L n=1 ) 男 1 7例 : 1例 , 女 17 给药方法 两组患者 均采用 糖尿病 饮食 , . 西药组 给予洛 汀 新 1 gq ; D治 疗 组 给 予 洛 汀 新 治 疗 的 同 时 加 用 浓 缩 六 昧 地 0m d L 12 纳入标准 . 黄 丸 8粒/ ,t 口服 , 程 3个 月 , 续 给药 至 检查 前 2 次 i d 疗 连 4h 12 1 D 诊 断 根 据 19 . . N 9 7年 美 国糖 尿 病 协 会 ( D 和 19 停 药 。 A A) 99 年 WH 的诊 断 标 准 , 过 口服 7 O 通 5g无 水 葡 萄 糖 耐 量 实 验 ( G 18 观 察 指 标 治 疗 前 后 患 者 的 空 腹 血 糖 、 c 、4h尿 蛋 白定 O 一 . H y2 . ) 糖 尿 病病 史 进 行诊 断 。 r 及 r 量 及 尿 p 球 蛋 白 ( 一 微 p Me) 。 12 2 D 诊 断及 分 期 标 准 以晨 尿 标 本 的 尿 微 量 白蛋 白 19 检 测 用 试 剂 及 方 法 .. N . ( L) mA B 与尿肌酐( c) U r 比值 ( C 作 为诊 断标准 。根据丹 麦学 19 1 空腹 血 糖 采用 日本奥 林 巴斯 A 60 自动 生化 分析 仪 A R) . . U0 者 Moe Sn的分 期 将 D 分 为 以下 5期 ( 表 1 。 由 于 临 床 诊 测 定 。 gn e N 见 )

致 病 原 因和 D 的主 要 致 死 、 残 原 因 之 一 。近 年 来 研 究 发 现 , 近 期 ( M 致 6个 月 ) 服 用 叶 酸 、 生 素 B 维 生 素 B 者 及 应 用 胰 岛 内 维 ^ 胰岛素抵抗与高同型半胱 氨酸血 症 ( hy 存在 因果 关系 j 其 素 治 疗 者 。 H c) , 可能 是 促 进 D N发 生 、 展 的一 个 独 立 危 险 因 子 。 本 研 究 选 用 六 1 剔 除和脱 落标准 ①未按规定用药或加用 其他药物进行 治 发 .5 味地黄丸 ( D) L 对早 期 D N合 并 H c hy患者 进行治疗 , 探讨 L D是 疗 , 无法 判断疗效者 ; ②资料不 全 , 响疗 效或安全性 判断者 ; 影 ③ 否对 D N合 并 H c hy肾功 能 损 伤 有 干 预 作 用 。 受试者依从性差 , 疗程 中 自行退 出者 , 或合并使用其他 治疗药物 , 1 对 象 与 方 法 或 中途更换治疗药物者 ; ④发生严重不 良反应或并发症者 。 11 研 究对象 本研究 按患者就 诊时 间先后顺序进 行随机 编号 16 治疗 药物 六 味地黄丸 , . . 河南 省宛 西制药 股份 有限公 司生 分组 。早 期 D N合 并 H c hy患者 ( =3 ) 男 2 n 5例 , 3例 , l 女 2例 , 平 产 ( 国药 准字 7 12 17 ; 酸 贝 那 普 利 片 ( 汀 新 ) 1 g 片 , .022 )盐 4 洛 ,0m / 均 年 龄 ( 8 1 6 7 岁 , 程 5~ 5年 。随 机 分 为 西 药 治 疗 组 ( 北 京 诺 华 制 药 有 限公 司 , 国 药 准 字 H 0 3 54 。 5 . ± .) 病 2 n ( 20 0 1 )

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血糖血压达标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血糖血压达标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血糖血压达标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黄莉吉;谢绍锋;刘敬顺;余江毅【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009)036【摘要】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以西药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达标,治疗组加用中药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患者每月复诊1 次,疗程24 个月,观察治疗前、第12 月,第24 月血糖、血压、血脂以及A/Cr 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第24月A/Cr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血糖、血压、血脂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长期应用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能够阻止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防治糖尿病肾病.【总页数】3页(P408-410)【作者】黄莉吉;谢绍锋;刘敬顺;余江毅【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28;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J], 黄莉吉;谢绍锋;刘敬顺;余江毅;胡咏新2.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J], 陈云;张媛媛;刘海亭;刘新灿3.护肾汤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J], 苏宝连; 陈晖; 戴舜珍; 柯庚申; 许志建4.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杨政;李俊;李青菊5.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其比值与T2DM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的关系研究 [J], 钟丽娜;杨军;何伟;喻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杏制剂对糖尿病致早期肾衰竭患者血糖、血脂及IL-6的影响

银杏制剂对糖尿病致早期肾衰竭患者血糖、血脂及IL-6的影响
Sr c 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 P>0 0 , .5) 具可 比性 。常规治疗 组 :
本研究观察到糖尿病致早 期肾衰竭患者经 过合适 的治疗 ,
U 、c及血糖均 下降 , 两组 比较 差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明血 说 常规注射促 红细胞 生成素 ( P , E O) 补钙降磷 , 控制 血压 、 血糖等 B N Sr 血糖 、 血脂 、 饮食 的有 效控制 以及 其他 生活方 式 的调整 , 均 治疗 , 考虑患者 肾功 能异 常 , 因此所 有入组 患者均未 服用 A E 压 、 CI 和( ) R 或 A B降 血 压 药 , 用 A E 和 ( ) R 使 CI 或 A B者 均 需 停 药 会使 糖尿病患者受益 。
2周 以上 。银杏 制 剂组 在 常 规治 疗 的 基 础 上加 用 银 杏 叶 片 , 1 . g 萜类 内酯 4 8mg 由扬 子江药业集 团生产 ) 9 2m , . , 。 而对于 I 6及血脂水平 的影 响 , 杏制剂 组 明显 优于 常 L一 银 目前认为 中分子物质 ( 分子量 30—1 0 是尿毒症 中 0 500D)
1次 2片 , 1日3次 ( 片含 银杏 叶 干浸 膏 4 , 每 0 mg 总黄 酮 醇苷 规治疗组 ( 0 0 ) P< .5 。 , 2 观察指标及检测 血 清尿素氮 、 肌酐 、 脂 、 血 血糖 、L一6 毒的本源性物质 J许多尿毒症远期并发症 的发生 主要与 中分 I
测定 : 实验开始时及结束 的第 4 月分别采静 脉血 , 个 分离血 清 , 子毒素清除不充分 有关 。人 I L一6分子 由 2 2个氨 基 酸残基 1 2 O℃冻存待检 , 有标 本均 在余 姚市 临床 检 验 中心集 中检 组成 , 所 包括 2 8个氨基酸残基 的信号 序列 , 成熟 I 6为 14氨 L一 8 测, 尿素氮 、 肌酐 、 血脂 、 血糖检测采用全 自动生化 分析仪检 测 , 基 酸残基 , 常规 透析不能 清除 , 并且 I 6可促 进 T B细胞 过 L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要点:慢性盆腔炎首选腹腔镜手术:急性盆腔炎经抗炎治疗 分泌环境,使卵巢恢复排卵。④盆腔粘连松解术:一般粘连都较疏
后即行腹腔镜手术。
松,可以钝性分离,盆腔脓肿,则要剪开引流,吸净积脓,冲洗干
3.4 不孕症的腹腔镜检查:⑴腹腔镜对输卵管通畅度的检查:通 净。⑤EMS:卵巢巧克力囊肿,行剥出术。盆腔异位灶,行电凝、烧
年龄 61.2±7.1 岁,糖尿病病程 73.6±64.1 月,合并高血压 17 例。 Cr 测定采用免疫比浊
3 统计分析
2 治疗方法
定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在饮食、运动计划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西药降血糖,降血压 意义。采用 SAS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术:去除病灶,适于年轻求生育者;半根治手术:切除子宫及病灶、 窝,膀胱凹陷的出血病灶(点状或片状),腹膜皱缩,疤痕或结节
保留卵巢;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双附件及病灶,适于围绝经期 (紫蓝或褐色),卵巢表面出血灶或巧克力囊肿形成和盆腔粘连。
的严重者;辅助性手术:子宫神经去除术、骶前神经切除术,适于 ⑷盆腔结核:镜下可见慢性炎症粘连,盆腔器官浆膜表面可见到
畅、不畅、阻塞。⑵多囊卵巢: 双侧卵巢呈对称性增大,可为正 灼。手术结束,用大量 N.S 冲洗盆腔,消除免疫因子提高妊娠率。
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 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黄莉吉 * 谢绍锋 ** 刘敬顺 * 余江毅 * 胡咏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六味地黄丸;银杏叶片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023-02
1 临床资料
标 : 空 腹 血 糖 (FBG) ≤7.0mmol/L, 餐 后 2 小 时 血 糖 (PBG) ≤
67 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参照 2007 年《中国 10.0mmol/l,血压<140/90mmHg。试验组给予六味地黄丸 (河南宛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 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尿微量白蛋白肌 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Z41022128,0.38g/粒),每次 8 粒,
18 例,女性 18 例,平均年龄 63.3±6.8 岁,糖尿病病程 92.3±63.0 地黄丸安慰剂(河南宛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和银杏叶片安慰剂
月,合并高血压 18 例。对照组 31 例,男性 12 例,女性 19 例,平均 (扬子江药业集团提供)。患者每 1 个月(±7 天)门诊复诊 1 次。A/
治疗(未使用 ACEI 和 ARB 类药物),使血糖、血压 3 月内控制达 4 结 果
* 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10028)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I04A03-1) 2011 年 12 月 12 日收稿
结果见表 1。 5讨 论
尿微量白蛋白是一个敏感的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 期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糖尿病早期及时
酐比值(A/Cr)为 30-299μg/mg),中医辨证属阴虚热盛证或气阴 每日 3 次 口 服;银 杏 叶片 (扬 子江 药业 集 团生 产 , 国药 准 字
两虚证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 36 例,男性 Z20027949,9.6mg/片),每次 2 片,每日 3 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六味
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体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 角子宫等。输卵管缺如,发育不良,卵巢缺如,发育不良、卵巢早
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⑴盆腔炎的病理生理变化:PID 的生殖 衰等。卵巢早衰镜下见卵巢缩小,白色纤维状,较实,表面凹凸不
力下降和不孕的病理生理主要是输卵管卵巢的解剖和功能异 平似脑回状。⑺不孕症的腹腔镜治疗:①输卵管手术、输卵管粘
常。不孕原因:①粘连是慢性 PID 的主要特征;②输卵管壁增厚; 连分离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切除单或双侧输
③浆膜粘连使输卵管扭曲和管腔阻塞;④伞端闭锁积水;⑤免疫 卵管积水,提高正常宫内妊娠或 IVF-ET 的妊娠率、输卵管端吻
因子失衡除术,适于中线部位疼痛者。⑵PID 的诊断:常见的症 合术、宫腹腔镜联合插管疏通术;积水反流入宫腔,影响着床;积
2012 年第 5 期
23
经期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排便痛、不孕、月经异常、盆腔包块、 常的 2-6 倍,包膜明显增粗增厚,呈珍珠白色且有光泽。⑶盆腔
其他部位出血或结节、肿块、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CT、MRI、B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病灶的表现多种多样,镜下可见盆腔腹膜
超、腹腔镜检查。⑸治疗:药物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保守性手 明显增厚充血,浆膜层白色小癍块,水泡样病变,盆腔子宫直肠
以保守治疗为主,以抗炎治疗是首选,但这种治疗方法很难起作 术(即线形切开)。如何避免手术引起卵巢早衰:术后监测排卵,指
用,因病灶局限。至于急性 PID 形成脓肿,包裹成团块,抗生素不 导妊娠,必要时使用促排卵药物。卵巢手术的目的是将含高雄激
能进入。腹腔镜手术对于盆腔炎病人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⑷ 素的卵泡液引流,解除雄激素对卵泡发育的抑制,纠正患者的内
状是下腹部腰骶部疼痛,月经失调和不孕,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典 水为低渗、低乳酸盐及低蛋白溶液,对胚胎发育不利;积水降低子
型,实验室诊断特异性不多,诊断较为困难。所以如反复性难治 宫内膜的着床因子;②卵巢粘连松解术;③PCOS 手术:打孔术(开
性下腹疼痛,腹腔镜检查可帮助诊断。⑶PID 的治疗:以往 PID 窗术):适用于轻度增大征;摘帽术:适用于重度增大征;纵形切开
中线部位疼痛者;雌孕激素周期法(避孕药)、假孕疗法、假绝经疗 钙化点,干酪样或粟粒样病灶。⑸盆腔炎性改变:凡是急慢性
法。⑹治疗目的:去除病灶、缓解疼痛、解决生育、防止复发。
PID 均可引起盆腔及生殖器官的肿胀、渗出、粘连,严重者可形
3.3 盆腔炎(PID):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 成脓肿。⑹内生殖器官畸形:如幼稚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