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中国古代文学(代码814)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中国古代文学(代码814)真题一、诗词曲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1)。
2.既含睇兮又宜笑,(2)。
3.(3),越鸟巢南枝。
4.(4),千里无鸡鸣。
5.(5);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6.馀霞散成绮,(6)。
7.云霞出海曙,(7)。
8.(8),莲动下渔舟。
9.(9),白云千载空悠悠。
10.自去自来堂上燕,(10)。
11.柴门飞闻犬吠,(11)。
12.(12),秋雨梧桐叶落时。
13.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13)。
]4.浊酒一杯家万里,(14)。
15.(15),山长水阔知何处。
16.人生到处知何似,(16)。
17.兴尽欲回舟,(17)。
18.(18),赢得生前身后名。
19.(19),近来湖面亦收租。
20.晓釆谁染霜林醉? (20)。
二、请指出下列著作的作者或编者(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集传》2.《新书》3.《花间集》4.《五柳先生传》5.《箧中集》6.《范石湖集》7.《梦窗词》8.《山歌》9.《孽海花》10.《镜花缘》三、解释下列词语(每小题5分,共30分)1.风、雅、颂2.古诗十九首3.世说新语4.唐传奇5.江西诗派6.侠义公案小说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共30分)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議。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柬。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螨聚焉。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1)此段话出于何处?(2分)(2)何谓“荣辱之来,必象其德”?(4分)(3)解释“强自取柱,柔自取束”两句话含义。
(4分)(4)以“君子慎其所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议论文。
(20分)五、作品分析(任选其一,30分)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沸泪满衣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10年考研真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2、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
3、简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
4、简论巴尔扎克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特性。
四、按卷面提供的文本,自选题目进行作品分析。字数1500-2000字。(50分
1《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
2.谈一下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
论述(30分
二选一)
1根据材料谈对杜诗集大成的认识(材料出元稹《杜君墓系铭》和秦观《韩愈论》)
2根据"游戏中暗藏密谛"谈一下《西游记》的审美特征
第二部分
一
名词解释(每个5分)
1《终身大事》2沉钟社3《绝对信号》
二
简答(每题15分)
1《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1、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2、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3、感知与诗艺性创造4、刚健与柔婉5、期待视野
二、简答(15分*3)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3、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有什么区别?
三、论述(30分,答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说明”充实、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1、谈《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人物塑造方法的异同
2、论述王唯诗和孟浩然诗的异同.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15'
1《财主的儿女们》2《雅舍小品》 3《会唱歌的鸢尾花》
二、简答30'
1、简述新月派的艺术主张
2、简述京派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
三、论述30'(选其一论述之)
201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 中国文学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解释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25分)1、《古诗十九首》2、宫体诗3、词“别是一家”4、拟话本5、桐城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
2、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
三、论述题:(共30分)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75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升官图》2、《回春之曲》3、《人·兽·鬼》4、《在其香居茶馆里》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新文学的建设方面,胡适和周作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简述王蒙《春之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六、论述题(25分)请结合胡适、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穆旦等人的诗歌创作,简要描述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历程的基本轨迹。
201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文学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因文生事2、隐含的读者3、余味4、夸示性消费5、艺术自律二、简述题(共25分)1、福斯特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为什么?(10分)2、“不平则鸣”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不平”的含义究竟指什么?这一理论此前此后还有哪些相关说法?为什么说此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15分)三、论述题(共25分)结合新媒介给人带来的冲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试论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阅读。
外国文学史部分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阿卡奈人》2、“实验小说”3、“心灵辩证法”4、能乐5、《云史》五、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10分)2、怎样从“物哀”的角度解读《源氏物语》?(10分)3、简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10分)六、论述题(20分)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10年考研真题_2011723古代一1庄骚2 304994167

1996——2011试题汇集坚持就是胜利2011723古代一1庄骚2永明体3《云谣集杂曲子》4唐宋派5《阅微草堂笔记》二简答1班固《汉书》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如何看待这一评价?2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三论述:结合作品,分析唐代边塞诗主题的发展演变。
现当代一1《二月》2《画梦录》3中国新诗派4《茶馆》二简答1试析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历史意义及具体的艺术追求。
2试析曹禺戏剧的诗化倾向。
三论述(二选一)1试析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2试析新时期以来中国“新历史小说”的基本追求和发展。
936文论一1印象派批评2《创作家与白日梦》 3 诗为活物4气盛言宜二简答1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是怎样论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他与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怎样的区别?为什么?2简述中国古代“虚静”说的流变过程与其核心思想。
三分析:莫言说:“我认为写小说就要坚持原则,绝不向电影和电视剧靠拢,......越是迎合电影、电视写的小说,越不会是好的小说,也未必能迎合导演的目光。
”昆德拉认为,小说在今天已日益落入传播媒介之手,它既简化了小说的思想,也简化了小说的精神。
结合以上说法,并结合当下文学与影视交往互动的复杂格局,你认为小说的精神或原则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小说与影视的关系?外国一1《帕梅拉》2黑色幽默二简答1简述果戈理《死魂灵》第一部中乞乞科夫所拜访的五个地主的名字和性格特征。
2如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理解“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关系?3怎样认识印度文学的特征?三论述: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萌芽》这部小说的意义。
2010723古代一1《古诗十九首》2宫体诗3词“别是一家”4拟话本5桐城派二简答1《战国策》的寓言特色2大历诗风的艺术特色三论述:根据鲁迅“……鬼魅亦有其性情”分析《西游记》现当代一1《升官图》2《回春之曲》3《人兽鬼》4《在其香居茶馆里》二简答1在新文学建设中,胡适、周作人各提出了什么建议2简述王蒙《春之声》最独特的艺术手法三论述:结合胡适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穆旦的诗歌创作分析中国新诗歌的发展历程936文论一1因文生事2隐含读者3余味4夸饰性消费5文学自律二简答1福斯特。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文学理论 (真题)【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文学理论(代码811)真题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6分,共30分)
1.“文笔”说
2.性灵说
3.解构主义
4.文体期待
5.大众文学
二、分析下列引文的文学观点和文论史价值(每题20分,共80分)
1.曹丕《典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
盖奏议:自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
2.《文心雕龙·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3.韦勒克《文学理论》:“无论是一出戏,一部小说,或者是一首诗,其决定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文学的传统和惯例。
”
4.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意识形态不是一套教义,而是指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完成自己角色的方式,即把他们束缚在他们的社会职能上并因此阻碍他们真正理解整个社会的那些价值、观念和形象。
……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
三、从下列论题中任选一题加以论述(40分)
1.如果说,关于“文学性”的共识主要有“语言(符号)性”、“情感(心灵)性”、“意象(形象)性”、“想象(虛构)性”四方面,你认为哪一方面尤为重要?请举例说明。
2.《孟子·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忐。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试论此说与两方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及“读者反应批评”的“阐释循环”论之间的理论关联。
2010—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新月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文学流派,需要重点备考,主要答出成立时间和地点、代表人物、代表刊物、文学风格等。
【参考答案】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团体。
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社名是徐志摩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以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代表性的刊物。
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和艺术美的探求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追求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格,在创作主张与诗体风格方面都表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特点。
2.孤岛文学【分析】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学组成部分,主要答出什么是“孤岛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与文学样式。
【参考答案】“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为“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后来出版了杂文刊物《鲁迅风》。
戏剧活动和群众报告性文学发展也较快,戏剧有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海国英雄》等,群众报告性文学的成果主要反映在由梅益、林淡秋等主编的《上海一日》里。
3.中国新诗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诗歌流派,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简要答出其得名原因、代表诗人、艺术主张等。
【参考答案】中国新诗派,又称九叶诗派,是指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诗》的创办被认为是九叶诗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因此他们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陈敬容、郑敏、穆旦等九人出版了《九叶集》,九叶诗派因此而得名。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81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81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诗词曲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___________。
【分析】原句出自《国风·卫风·氓》。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
原诗如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参考答案】士也罔极,二三其德2.既含睇兮又宜笑,___________。
【分析】原句出自于屈原的《山鬼》。
文章描写了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形象,也被传说为一个山林中的神女。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摘录: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参考答案】子慕予兮善窈窕3.___________,越鸟巢南枝。
【分析】原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原诗如下: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参考答案】胡马依北风4.___________,千里无鸡鸣。
【分析】原句出自《蒿里行》。
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代码813)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代码813)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1.《抒情歌谣集》答:《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
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
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2.《第二十二条军规》答:《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瑟夫·海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
约瑟夫·海勒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的军营生活,无情地嘲讽和抨击了黑暗的现实,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危机,表达了人必须作出人生选择的思想。
小说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与主题。
小说利用荒诞不经的情节,反讽俏皮的语言,描写人难以摆脱的困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荒诞不经,在笑声中嘲笑了社会,但是饱含着辛酸与无奈。
小说成功塑造了“反英雄”形象;通过“人像展览式”的戏剧性结构构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整体上显得凌乱破碎,但呼应了小说的荒诞氛围。
3.《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答:《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创作的政治讽刺长诗。
作者于1843年深秋在离开德国12年后重回祖国的旅行,是创作这首长诗的基础。
他认为,德国现存制度是那样腐朽和落后,而反动政府企图用假象、伪善和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这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幻想。
诗人用一切生机都已死灭萧条的冬天来象征德国社会的昏睡和停滞,所以“童话”前又冠以“冬天”。
海涅在作品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把自己的批判融合在讽刺艺术中,使其称为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6分,共30分)
1.“文笔”说
2.性灵说
3.解构主义
4.文体期待
5.大众文学
二、分析下列引文的文学观点和文论史价值(每题20分,共80分)
1.曹丕《典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
盖奏议:自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
2.《文心雕龙·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3.韦勒克《文学理论》:“无论是一出戏,一部小说,或者是一首诗,其决定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文学的传统和惯例。
”
4.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意识形态不是一套教义,而是指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完成自己角色的方式,即把他们束缚在他们的社会职能上并因此阻碍他们真正理解整个社会的那些价值、观念和形象。
……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
三、从下列论题中任选一题加以论述(40分)
1.如果说,关于“文学性”的共识主要有“语言(符号)性”“情感(心灵)性”“意象(形象)性”“想象(虛构)性”四方面,你认为哪一方面尤为重要?请举例说明。
2.《孟子·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忐。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试论此说与两方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及“读者反应批评”的“阐释循环”论之间的理论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