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研方法》之《访谈法》

合集下载

访谈法及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访谈法及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访谈法及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摘要:访谈法作为一种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基本方法之一,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热潮。

但在目前我国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访谈法方法应用还很不足,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具体操作的角度,介绍了访谈问题的类型、访谈方式、特点及其实施程序,并对其存在的优势和局限进行了阐述。

此外,介绍了访谈法在实证研究中的的应用。

关键词: 访谈法实证研究1 访谈法综述1.1 访谈法的概念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的意思是一个人主动地探望另一个人,“谈”自然是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相互对话。

“访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第一,访谈作为一种交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

通常,典型的访谈包括两个当事人,即访谈者和访谈对象。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一个访谈者也可以面对多个访谈对象进行访谈。

第二,访谈中的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同的。

访谈者是主动者,访谈对象是被动者,即访谈者主动约请访谈对象进行访谈。

这种访谈中的角色地位不均等的谈话,不仅不同于两个聊天者之间的对谈,而且不同于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之间的谈判,或两个地位均等的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对话。

第三,访谈是出于一定的研究目的而进行的谈话。

访谈与毫无目的聊天不同,与具有强烈的功利目的的谈判、对话等也不同。

访谈者试图通过访谈得到某种有利于访谈者进行研究的信息,通过访谈得到某种能够对研究者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的信息。

第四,访谈是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谈话。

首先,访谈者按照整个研究计划的需要实施访谈通过访谈所得到的信息是访谈者通过其他方式难以得到的,且通过访谈得到的信息对于访谈者所进行的研究而言是必需的。

因此,访谈是访谈者的研究计划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访谈者按照访谈计划实施访谈。

访谈者在与访谈对象进行约定的前提下,按照整个研究计划设计访谈计划,并实施访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访谈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访谈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

访谈法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研究对象: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对象,即需要了解哪些信息的人群。

一般来说,研究对象应该是被研究现象的主要参与者,例如学生、教师、家长等。

2.选择研究对象:接下来需要选择研究对象,即需要了解哪些人群更容易接受访谈,比如学生可以选择放学后、周末或假期进行访谈,教师可以选择在休息时间或培训期间进行访谈。

3.准备访谈工具:在访谈前需要准备访谈工具,例如访谈问卷、访谈指南等。

需要强调的是,访谈工具应该简单易懂,方便受访者理解和回答。

4.进行访谈:在进行访谈时,需要注意访谈的环境和氛围,尽量保持轻松、舒适的状态。

访谈中应该尊重受访者的意见和感受,避免对受访者造成任何伤害或不适。

5.收集数据:在访谈结束后,需要将访谈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访谈问题的回答、受访者对问题的看法和想法等。

6.分析数据:在收集完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受访者对问题的看法和想法,找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7.撰写研究报告:在分析完数据后,需要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报告应该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论。

访谈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的
真实情况,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

调查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调查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A
10
⑴ 访谈员与受访者直接交往或通过电话、上网间 接交往,具有适当解说、引导和追问的机会,因 此可探讨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获取新的、深层次 的信息。
⑵ 在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中,访谈员不但要收集受 访者的回答信息,还可以观察受访者的动作、表 情等非言语行为,以此鉴别回答内容的真伪以及 受访者的心理状态。
说出“结论”; ③ 先说出某些著名人物,如正面的人物或反面的人物
的观点,然后让受访者说出看法。
A
8
二、访谈法的特点
(一)访谈法的优点
⑴访谈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 向受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受访者的答复来收 集客观事实材料。
⑵访谈是访谈员与受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 程。访谈员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 情况和主观想法制定的,在访谈中,可以根据受 访者的反应,对调查问题作调整或展开。
A
21
访谈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1)在初次见面时可给人良好的印象 (2)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常识和教育科学基本
知识 (3)具有搜集教育科学资料的机智与技巧 (4)在访谈工作中能做到正确,可靠及诚实 (5)能忍受厌倦、繁琐、重复的访谈工作
A
22
访谈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6)在任何时间里都可作访谈 (7)有礼貌且风度良好 (8)受过相当的教育 (9)无不良的嗜好和品行记录 (10)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特质适合于访谈工
作需要
A
23
访谈员的工作 获得合作
培训和激励受访者
做一个合乎规范的访谈员
陈述研究、提问、探查、记录答案、人际关系
A
24
准备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要使访谈调查按照预定目的进行,一个重要的 因素就是要准备恰当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教育研究方法之访谈法访谈法一、概念二、优缺点(适用范围)优点1.灵活(1)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2)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程。

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弹性,访谈员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情况和主观想法制定的,有些情况不一定考虑十分周全,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反映,对调查问题作调整或展开。

如果被访者不理解问题,可以提出询问,要求解释;如果访谈员发现被访者误解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解说或引导。

2.准确(1)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直接进行交流,可以通过访谈员的努力,使被访者消除顾虑,放松心情,作周密思考后再回答问题,这样就提高了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访谈调查事先确定访谈现场,访谈员可以适当地控制访谈环境,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灵活安排访谈时间和内容,控制提问的次序和谈话节奏,把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这有利于被访者能更客观地回答访谈问题。

(3)由于访谈流程速度较快,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因此所获得的回答往往是被访者自发性的反应,这种回答较真实、可靠,很少掩饰或作假。

(4)由于访谈常常是面对面的交谈,因此拒绝回答者较少,回答率较高。

即使被访者拒绝回答某些问题,也可大致了解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3.深入(2)在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中,访谈员不但要收集被访者的回答信息,还可以观察被访者的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以此鉴别回答内容的真伪,被访者的心理状态。

局限1.成本较高访谈调查常采用面对面的个别访问,面对面的交流必须寻找被访者,路上往返的时间往往超过访谈时间,调查中还会发生数访不遇或拒访,因此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另外较大规模的访谈常常需要训练一批访谈人员,这就使费用支出大大地增加。

与问卷相比,访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由于访谈调查费用大、耗时多,故难以大规模进行,所以一般访谈调查样本较小。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
3. 在研究对象不配合下,可以采用 4. 采用特殊设计 5. 可以避免自陈报告的缺陷
第四节 观察法的评价
❖ 缺点:局限性
1. 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 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
2. 许多心理与教育科学方面的研究所希望观察 到的行为经常是不能预先测知的,因此有时 观察难以奏效
3. 影响被观察者,导致结果失真 4. 观察法花费的人力、物力、时间较多 5. 设计要就高,信度、效度较难以保证
Stevan等(2008)在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事件进行研究 时发现,阿拉伯人(18%)比犹太人(6.6%)更容易产生 PTSD ;
Bruce等(2008)在对美国退伍军人的PTSD研究中发现, 相对于白人而言,黑人和西班牙裔更容易发生PTSD;
Webster等(1995)在澳大利亚的地震研究中发现,非英 语系移民比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幸存者更容易产生PTSD;
❖对付拒绝的技巧 ❖谈话与提问的技巧 ❖追问的技巧 ❖访谈的记录 ❖访谈的结束与再次访谈 ❖访谈结果的整理
第四节 访谈法的评价
❖ 访谈法的优点:
1. 有利于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2. 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3. 可以保证收集到得研究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 访谈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皮亚杰、佛洛依德等采用访谈法取得了研 究成果。
第一节 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
❖ 特点:
1. 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 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
原则
❖ 类型:
▪ 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 ▪ 直接访谈——间接访谈 ▪ 一般访谈——特殊访谈 ▪ 个人访谈——集体访谈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第4章:访谈法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第4章:访谈法
12
(2)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 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 谈一个被调查者,以届时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 感情进行了解。它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第一,它的问题是事 先部分准备的(半结构的) ,要通过访谈员进行大量改进,但只是 改进其中的大部分;第二,要深入事实内部。
15
2.间接访谈 间接访谈(indirect interview)就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与
受访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谈。目前,间接访谈的主要方式是电话 访谈。电话访谈适用于访谈内容较少、较简单的调查研究。其优 点是收集数据资料时间快,研究费用省,对访谈者的要求不太高 ,保密性较强,对某些不适宜于面对面交谈的问题,受访者可以 通过电话向访谈者说明。但是,电话访谈对没有拥有电话者无法 使用,适用范围有限,访谈问题一般应少而且简单,访谈时间短 ,因而,访谈者难以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更不能直接观察受访者 的有关特征和各种非言语信息,从而不利于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与 解释。
7
(3)极易产生偏差。无论是访谈对象还是访谈者都极易导致各 种偏差。从访谈对象这方面看,访谈中他可能极易受到访谈者的 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年龄、服装、外貌、谈话中的表情甚至 语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偏差。有很多时候访谈对 象的心境、访谈经验以及文化程度等也会使其作答时发生各种偏 差;从访谈者这方面看,由于受经验、文化水平、社交能力等的 影响,有时候不小心漏掉了一些该问的问题和该记下的答案或意 见,有时问一些不相干、可有可无的甚至带有偏见、自相矛盾的 问题而使得调查结果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 或偏差。
此外,访谈调查还有诸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访谈对象深思熟虑, 不能保证受访者匿名,不能查阅有关资料以及易受环境的干扰等 缺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讲义第六章 如何进行访谈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讲义第六章  如何进行访谈研究

第六章如何进行访谈研究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访谈研究是什么第二节访谈研究的类型第三节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与实施技巧第一节访谈研究是什么一、访谈研究的概念和特点(一)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概念访谈研究是研究者通过与受访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回答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二)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特点访谈研究作为收集人类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一种研究性交谈的方法,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受访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2)访谈研究是访谈者主动与受访者建立积极信赖关系的人际交往过程。

(3)访谈研究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二、访谈与日常谈话的区别(1) 日常谈话的目的性不如访谈那么强。

(2) 日常谈话通常以友好的招呼开始,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和身体接触方式表明交谈双方的亲密程度和关系。

而访谈虽然也可以友好的方式开始,但通常不会超过握手的范围,招呼过后即开始预定的访谈内容。

(3)日常谈话中,双方经常有意避免重复,以免使对方感到自己心不在焉,或者使对方感到自己表达得不够清楚。

但在访谈中可就某一重要问题重复发问和追问,以便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具体细节。

(4)在日常谈话中,交谈双方可以相互问对方问题,问题的内容多半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有关。

而在访谈中,通常是访谈者向受访者发问,受访者一般需要向访谈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5) 在日常交谈中,交谈双方常常向对方表示自己对话题很感兴趣,希望继续交谈下去。

而访谈只要求访谈者向对方显示兴趣和热情,受访者一般不需要这样做。

(6) 在日常谈话中,为了使对方感到自己所说的话很有意思,双方会经常使用一些表示自己惊喜、敬佩的话语,以衬托出对方话语的重要性。

而在访谈中,主要是访谈者经常会做此表示,目的在于鼓励受访者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7) 在日常谈话中,双方的言语轮换是平等的,双方往往是有问有答,有来有往。

而在访谈中,通常访谈者提问题的时候比较多,而且主要是由访谈者挑起新的话题。

教育科学研究之访谈法

教育科学研究之访谈法
结构化访谈是一种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访谈方式,研究者事先制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并严 格按照提纲进行提问。
特点
结构化访谈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客观性,能够保证访谈内容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由于问 题事先设计好,因此能够系统地收集信息,便于量化分析。
应用范围
结构化访谈常用于大规模调查和对比研究,尤其适用于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半结构化访谈
01
定义
半结构化访谈是一种介于结构化访谈和无结构化访谈之间的访谈方式,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一个粗略的提纲,在访谈过程中可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补充问题。
02
特点
半结构化访谈既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程度,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兼
顾访谈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进行追问,深入挖
化,难以进行量化分析。
应用范围
无结构化访谈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尤其适用于 对未知领域的初步探索。
03
访谈法的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访谈开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 目的和需要探讨的问题,以便制定访 谈计划和问题。
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访谈对象,以确保访谈结果具有 代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访谈计划和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详细的访 谈计划和问题,包括访谈时间、地点、 方式等。
准备访谈工具
准备必要的访谈工具,如录音设备、 笔、纸等,以确保能够准确记录访谈 内容。
实施阶段
建立信任关系
进行访谈
在访谈开始前,研究者需要与访谈对象建 立信任关系,以获得访谈对象的信任和合 作。
按照事先制定的访谈计划和问题,进行深 入的访谈,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访谈对象的 反应和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访谈法的适用面广,能有效搜集关于态度、
价值观、意见等资料。 5、能在交谈的同时进行观察。 6、能建立双方的融洽关系,消除顾虑,反映 真实的想法。 7、团体座谈时,可以相互启发,促进问题的 深入。
访谈法的限制
1、时间和精力花费较大,访谈需要较多训练
有素的访谈人员,成本较高。 2、访谈者的特性会影响被访谈者的反映。 3、访谈者需要事先接受严格和系统的培训。 4、被访谈者对某些问题的偏见会导致所获资 料的偏误。 5、对访谈结果的处理和分析比较复杂。
思考题


在访谈法实施之前,应该注意做好哪些准 备工作? 正式访谈中的提问、倾听、回应以及结束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访谈法存在哪些优点和限制?请结合实际 运用加以说明。
技能训练
请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教育评价领域的问题进
行研究,尝试运用访谈法收集资料。
The End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
教育科研方法
第八章 访谈法
本章主要内容
一、访谈—我如何了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二、访谈中的提问—我想知道什么 三、访谈中的倾听—我听到了什么 四、访谈中的回应—我应该如何与对方对话 五、访谈法的优点和限制
一、访谈—我如何了解被研究者的所思所想
所谓访谈法,又称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口 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 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关系比较融洽时进行)
追问的具体策略
(注意捕捉受访者在谈话时有意无意的言语“标记”)
三、访谈中的倾听
在开放型访谈中,如果说“问”是访谈者所
做的最主要的有形的工作,而“听”则是访 谈者所做的最主要的无形的工作。在一定意 义上,“听”比“问”更重要。 “听”是开放型访谈的灵魂,是访谈者的心 之所至。
断,其中隐含“好”或“不好”的意思。反 映的是研究者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 不一定适合被研究者的具体情况,而且表现 出对对方的不尊重。
五、访谈法的优点
1、访谈法简便易行,便于双方交流信息,在
口语回答中进行,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2、实施程序比较灵活,也便于控制,既可随 时澄清问题,纠正对问题理解的偏差,又可 随时变换问题或方式,捕捉新的或深层次的 信息。 3、可以有效地防止(在问卷调查中经常出现 的)问题遗漏不答的现象。
二、访谈中的提问
访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访谈者个人素质及其
与受访者关系的影响,访谈成功与否并不完 全取决于访谈者使用的具体技巧,因此一个 成功的访谈者不仅需要学习一些访谈技术, 更重要的培养自己关心他人、与人沟通的能 力。
访谈提问的注意事项
在访谈中如何开始第一句话?
尽可能自然地、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开始谈话 在访谈中应遵循口语化、通俗化、生活化和 地方化的原则 访谈者应保持一种非判断式的态度
访谈提问的注意事项
提出问题不要带有先验的假设和结论
敏感性话题采用迂回的方式进行 注意访谈问题的顺序和问题的过渡
访谈问题的类型
开放型与封闭型问题
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 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
开放型与封闭型问题
开放型问题在内容上没有固定答案,允许受
访者作出多种回答的问题。 封闭型问题不仅在形式上对受访者的回答有 限定,而且在内容上也限制受访者的思路。
访谈与日常谈话
访谈与日常谈话
访谈与日常谈话
访谈与日常谈话
访谈与日常谈话
访谈与日常谈话
访谈与日常谈话
访谈与日常谈话的区别
目的性的强弱
打招呼的方式不同 是否有意避免重复 问题的主要提出者不同 言语轮换规则不同 是否可以比较长时间沉默 结束方式不同
访谈的类型
按结构分为:封闭型、半开放型、开放型
回应的类型
认可
重复、重组和总结 自我暴露 鼓励对方
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
论说型回应
评价型回应
论说型回应
有的访谈者利用社会科学中一些现成的理论
或访谈者个人的经验对受访者所说的内容作 出回应,遵循的是“文化客位”的思路,从 自己的角度对访谈的内容进行评说。
评价型回应
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价值上的判
按正式程度分为:正规型、非正规型 按双方接触方式分为:直接型、间接型 按受访者的谈的时间和地点
(尽量以受访者的方便为主,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 协商有关事宜 (鼓励对方发表意见,保密原则,是否录音) 设计访谈提纲
(应该尽量简要具体,开放易懂)
“听” 的方式
行为层面的“听”
认知层面的“听” 情感层面的“听”
“听”的基本原则
应该积极关注地听和有感情地听
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
容忍沉默
四、访谈中的回应
回应指的是: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对受访者
的言行作出反应,其中包括言语反映和非言 语反映。目的是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及时将 自己的态度、意向和想法传递给对方。
具体型与抽象型问题
具体型问题是询问具体事件的问题,抽象型
问题则侧重对事情的总结性和概括性。
清晰型与含混型问题
清晰型问题指的是结构简单明了、意义单一、
容易被受访者理解的问题;含混型问题指的 是语句结构复杂、承载多重意义的问题。
访谈中的追问
追问的时机和度
(一般来说不要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追问,在访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