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实用)

合集下载

图文转换题型

图文转换题型
(讽刺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际上总想为自己画面上四人同划“团结奋进”龙舟。 前面三个人奋力划船,最后一人却拿着渔网,等待从船头 跃出水面的鱼儿。漫画讽刺了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际上 总想为自己捞到利益的人。
(2)假公济私 (或者暗饱私囊)
本题画面上的四个人,肯定最右边的那个人是重点,
不同点是他拿的是渔网;渔网就和画面一个细节组合成 “他想(在划船的时候)捕鱼”。反复比较画面,我们应 该敲定画面的主题到底是赞扬“三个人团结奋进”,还是 讽刺第四个人“搞小动作”,关注“团结奋进”这几个大
字,我们领悟到整幅画面针对最右边那人,表达一种讽刺
图文转换题型
——考查内容及答题思路方法
(一)漫画类
1.描述介绍画面、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关于画面内容的描述、说明,牵涉到“写哪些”这个问题。 一般而言,凡是被夸张、强调、突出的线条、文字、 符号等,就是说明的关键点。
注意说明的顺序。一般先“总”后“分”,先说一般内容, 再重点说夸张部分内容。分说时应注意画面的构成 (画面一般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 构”)。 如果漫画是一组画面多个对象,注意变化以及大致相同中
2.说明漫画寓意。 漫画一般是将社会现象放大,或讽 刺或称赞。应仔细观察画面,留心细节
及夸张强调部分,通过对画面内容的把
握,领会画面主要是针对哪个对象,并 结合文字(标题、画面里的文字)去确
定是讽刺还是赞美。
3.拟标题 领会漫画的寓意后,根据要求写 出一个有意蕴(或讽刺或称赞)的词 或者短语。
【例】(2006年重庆卷)简要说明下面这幅漫 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 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 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5 (1)寓意:(3 分) (2)标题:(2分)

【高考备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高考备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

它是浓缩化的生活。

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

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

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

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

两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

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

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

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

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2.下面是自然选择过程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分点概述自然选择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

(注)基因型,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图文转换3漫画类

图文转换3漫画类
画的 主题思想。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 文字提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 面各“因素” 构成的情景。
漫画的艺术手法
• • • • 1、夸张 2、变形 3、以小见大 4、以虚带实 5、荒诞中见真实 6、象征 7、比拟
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 第二步: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 音是什么
示例1:从旁观者的角度
标题:不畏“影子”遮望眼 启示:眼见未必为实
示例2从猫的角度
标题:“物”异不怕影子同(人正不怕影子斜) 启示:我们彼此彼此(童趣) 示例3:从伞的角度 标题:殊“物”同归(殊途同归) 启示:总有平等的时候
题型4、编拟公益广告
请根据漫画内 容设计一条公益广 告语。要求:体现 画意,通俗易懂, 有一定文采。(不 超过16个字)
审读画面——
主体: 文字: 细节:
答案
• 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 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打 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 “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 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 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一、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请欣赏下面的漫画,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不超过 55字)(3分) 没有如实的描述画
答案 内容: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 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依“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 孙的井”的顺序大幅增长(cháng)。寓意:人们对地 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呼 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珍惜水资源。
6.(提建议)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 2 )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你想对“你们”提出什 么建议?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解题技巧公开课1111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解题技巧公开课1111
26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2024/1/25
27
案例二
《海贼王》中的冒险元素解析。深入剖析漫画中的角色设定、世界 观和剧情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冒险类漫画的创作和阅读方法。
案例三
《灌篮高手》中的运动元素解析。通过讲解篮球比赛规则、技术分析 和人物心理描写,提高学生的运动类漫画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2024/1/25
20
学生作品点评
作品一
学生A的《校园侦探社 》。点评该作品在角色 塑造、情节设置和推理 逻辑上的优缺点,提出 改进建议。
2024/1/25

16
图像表达技巧
抓住特征
准确捕捉漫画中的人物、场景和物品的特征,用 图像表达出来。
简化图形
将复杂的图形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形状和线条,提 高图像的可读性。
运用色彩
合理运用色彩,突出漫画中的关键元素和情感氛 围。
2024/1/25
17
图文结合策略
2024/1/25
文字引导图像
用文字描述引导读者关注漫画中的关键元素和情节,帮助读者理 解图像内容。
2024/1/25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漫画类题目概述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5
漫画类题目定义
以漫画、卡通等形式呈现,要求 考生解读、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的题目。
漫画类题目特点
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信息量大 ,考察范围广。
4
常见类型
01
02
03
社会现象类

图文转换(漫画)

图文转换(漫画)

5.对比强化,彰显重点 对比是最能凸现事物特征的艺术手法。漫 画通常也采用这种手法,把事物的特征淋漓 尽致地表现出来。
上面这幅漫画通过对比的手法,警示人们 一味乱砍滥伐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漫画的构成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 的提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 情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 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着相机、拿着话筒、笔记本,全都向后面张望。(等着采访救援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 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 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主观想象,不可加评论。
3、参考标题,联系现实(由物及人、 由 实及虚、由表及里图文、转换由(漫画个) 别到一般)
寓意: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关注脚下,不要好高骛远。 或:做事不能盲从
图文转换(漫画)
解题要领
1.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 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 是标题)。
2.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 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 表及里。
3. 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 示的主题。
例题: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答案示例:
讽刺依权附势而目空一切的人。
仔细阅读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 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这幅[[参 参漫考考画答答由案案两]]部分构成。 中浓细由小间荫于荫 了瘦的密这小庇大弱一匝幅小树树树小棵 漫。 ,树的以的树以大 画下 一,生自树 运棵面生自,反长己枝 用的歪己长反而。小繁 了斜的的而。树叶 象倾妨作高高妨作一倒茂 征碍者大大碍者棵手, 。 法,借所此以抨讽答击喻题当难了今度当社较今大会社。强会考 生要种 势通群种过体因大对溺树弱与爱势小而群树导之体致间生的的 关系弊 存,资端联源。系的到掠当夺代。家庭与社

【教学资料精创】高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

【教学资料精创】高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

2022/11/4
注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26
• 6、阅读漫画《有手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按要求答题。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 反映的现象?
答案 (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 乐 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低头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 的手 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信工 具,能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 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疏远)。
9、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写出四个句式基本整齐的句子:一 方面要清楚地表达出漫画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要揭 示出漫画的寓意。
得低分垂头丧气好不凄惶,获高分满怀兴奋喜气洋洋, 满分时趾高气扬脾气嚣张,唯分数论坏了教育的肚肠!
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1.说明(描述)画面
语 2.揭示寓意 言 3.拟写标题
例4: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一个无 头的人,一只脚踩在树桩上,另一只手拿 着斧头,自豪地站在那里,而周围只剩一 个个树桩,表现了人类在毁灭自然的同时 也在毁灭自己。
无需揭示寓意
总结一 描述画面类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 的看法,不宜进行想像虚构,只需把漫画内 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不要遗漏信息,注意字数限制。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做到条理清晰, 主次分明
寓意参考: 讽刺了现实中有些人打着集体利益的
旗号,却干着牟取私利的勾当的丑行。 标题示例:
如此“团结”
假公济私
公饱私囊
请认真研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 描述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主旨。(不超 过150字)(6分)
答案: 内容:画面的左边,一位衣着时尚的女子紧 搂大树,准备与大自然合影。右边的时髦 男子一边举着相机为她拍照,一边兴高采 烈地赞叹道:“景色美极啦!”在他们的脚下, 是随意丢弃的垃圾和被踩踏的草地。 主旨:批判了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 美、践踏美的行为。(或“讽刺了那些打 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旅游 者”)

图文转换——漫画类

图文转换——漫画类
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06山东卷)

审读画面

构成要素: 标题: 砍 主体: 人 背景: 树桩 注意细节 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一只脚踩在树桩上 周围全是树桩。 注意顺序: 如上-下,因-果,背景-人物等 读懂漫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合理想象 (关系)
人砍完了所有的树木 导致环境恶化。

类比联想(画面→生活)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及原因。
上面这幅漫画的结果令人难以理解。视力正常 的狗掉进了窨井,而盲狗却躲过了窨井。这有些 违背常理。那么,我们就要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 原因。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视力正常 的狗只用望远镜看远处,而没有注意脚下,所以 才掉进了窨井。因此这幅漫画的寓意也就可以表 述为: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关注今天,关注 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漫画含义: 耕地在逐步被住房蚕食, 要保护耕地。(意思对即可)
请写出下面漫画的含义。
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意思对即可)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写出漫画的含义。
漫画含义: 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安全 责任重于泰山。(意思对即可)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并说 说下列漫画的含义。
【参考答案】漫画含义: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影响对子女很重要。(意思对即可)
破坏环境,将殃及人类自身。
思维方法: 1、由果推因,由表及里,揭示事件的本质。 2、由图画到生活,找出讽刺或赞颂的人或行 为。
错误答案:
这幅漫画中有几个树墩,
有一个没有脑袋,手拿斧子的人,
《砍》
一脚踏在中间的那个树墩上。 (2分) (忽略标题) 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留下了一墩墩 树桩,失去了树木的伐木人,拎着斧子。 (1分) (忽略细节-人物外形)

图文转换一(漫画类)

图文转换一(漫画类)
惜别
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市级文物 王府的部分屋 墙被挖掘机推 倒、破坏,王 府前的两头石 狮哭着拥抱在 一起。
惜别
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画面各要素进行描述
题型一:说明(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
关注画面各要素,特别是人 或物的表情、动作、语言。 解 题 要 领 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客观 地描述漫画内容。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注意 空间、时间、逻辑顺序。
紧扣画面的主体或寓意拟写 解 题 要 领 借助一些标点(如双引号) 和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 主要用汉语表达,句末不用句号
读懂漫画、答好试题
提示语(标题、画注)

画面要素(人、物、景) 主要特征:夸张、变形……

画面各要素间的关系
联 明
由表及里,联系生活 不同题型的解题要领
一、说明漫画的内容 常规题型 二、揭示漫画的寓意 三、拟写漫画的标题 据漫画寓意拟写广告语 新题型
标题)——挖掘隐含信息——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
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2)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或颂扬 对象的作用。 拟加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然后围绕讽刺或颂扬的主体或漫画的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
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3)描述漫画的技巧 描述漫画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物的动作、表情、语
言等,适当补充连缀,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解释画面的寓
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有 概 括 寓 意 的 动 词 由 表 及 里 , 联 系 生 活
题型二:揭示漫画的寓意
抓住画面主要特征(夸张、变形) 和画面各要素间的关系。
解 题 要 领
由表及里,联系生活(道德、品 质、教育、法律、环保等) 有概括寓意的动词(反映、告诉、 讽刺、批评、警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 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 身加以说明,切忌添枝加叶,主观想 象。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总分、上下、左右……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 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 行说明。
(2007年高考四川卷)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 ①画面主体内容(背景 人物 身份 《大扫除》写一段文字。(5分) 动作等) 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2)点 ②有效信息(文字、标题等) 明漫画寓意。(3)40字-60字。 ③标题:大扫除
答案:画面上有三个 学生(对象):女同 学和男同学大汗淋漓 地打扫卫生,班长袖 手旁观。(画面内容 顺序:先左后右) (描述性的语言)
•寓意:漫画中大树以自 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 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这幅漫画借以讽喻当今 社会家长因过度呵护溺 爱孩子反而抑制他们成 长的弊端。
由物及人
(2005湖北卷)为漫画拟一个标题
拟题方法模式: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主题拟题法 主体拟题法
“溺爱” 溺爱之下难成材
大树的爱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 空 还“我”生存空间 “树”下长不成“树”
(二)高考漫画试题类型
(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2)理解内涵,写出漫画 中的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或 者公益广告词; (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 处(为图画写一段赏析 文字)。
第一步: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
漫 命题的角度有画面描述、寓意概括、拟写标 题和抒写启示等方面。 画 题 第二步:读画面,把握漫画内容。 解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 答 发展变化的过程。 的 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步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 骤 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
答案示例: 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 提示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
根据漫画的画面内容,用简 要语言表达出这幅漫画的主 题(30字以内)
参考答案 :讽刺 (揭露、批评等) 了一些人两面三刀、 沽名钓誉、弄虚作 假的行为(行径、 做法等)。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 寓意。 (6分)
生活、反映热点问题、具 有强烈时代感。
2.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3.运用夸张、象征、比喻
等手法
4.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解题思路
“四看一联系”
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二看漫画中的构成要素(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 1.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 2.“次主体”(其他人或物) 3.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 (这一过程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 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 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一联系:联系社会现实 ,体会寓意
【寓意】 漫画揭示了在当今 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 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 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 (或收入高了,生活富 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 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2分)
(08重庆卷)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孵蛋图配上 一段文字。(4分)要求:(1)能够揭示漫画的 寓意;(2)句式整齐,有讽刺意味;(3)20~ 40字。
图画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四只小狗从画面的左边鱼 贯而出,走在最前面的一只眼睛上还架着一部望远镜, 最后一只手里拿着拐杖,它们前面的不远处有一敞开 口的地窖;下半部画的是前三只小狗直掉入地窖的脚 印和走在最后的戴着墨镜、手拄拐杖的盲小狗和它绕 过地窖的脚印。
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三只小狗前进,最后一 只是只盲眼的小狗,它拄着拐杖。在它们的前 面有个地洞,但前面的明眼的小狗没有看见脚 下的地洞,都掉入洞中,而盲眼的小狗绕过地 洞安全而行。
者创作的动机。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 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 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 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 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 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 ──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题型3、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 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 的主题。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 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2005年湖北卷) 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 求作答 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09年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 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注意水 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正在 全神贯注地调整水龙头的流量, 使水像短线的珠子一样滴入水壶。 寓意1:水在呼救,警示我们 要节约用水。 寓意2:讽刺了在“水情”如此严 峻的情况下,有不少人却在用水 上大做文章,利用水龙头“滴漏” 时不走水表的办法取水,以此 “揩油”,损公肥私,有损社会 公德的行为。
如何揭示漫画的寓意
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 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 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 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过程:1主体 2事情 3对不对 4为什么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 示的主题。
归纳揭示寓意的模式
(标题)+讽刺或揭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隐含 信息 (联想,由物及人) 寓意:漫画讽刺了社会上 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则 总想为自己捞取利益的人 和假公济私的现象。
寓意:这幅名为 《砍》的漫画(标 题)揭示了盲目地 砍伐将会给人类带 来一片荒漠的悲剧

寓意:漫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班干部 (对象),反映出官僚作风影响学生的 问题(隐含的信息)。
(2006年高考重庆卷)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 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 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 具有相关性。
2006年高考重庆卷
如此划船 坐收“鱼”利 假公济私
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 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 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
大扫除
请用一句话概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 它的寓意。 参考答案:(1)面对倒地的油 瓶,一个孩子大喊:“妈妈, 咱家的闲事管不管?” (2)讽刺某些家长平时对孩子 教育不当,造成了不良后果。
油瓶
1、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
的对象,要联系生活,学会由“实”及 “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 质。不就事论事。 2、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 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 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高三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转换
漫 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或幽默性的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 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 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 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 人和事。
——《辞海》
漫画类图文转换
漫画:一门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方式表达哲理与 反映现实的艺术。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 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 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 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 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 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 按要求作答 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1、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2、直接以讽刺或颂扬 大树的爱 的主体命名
沉重的爱 溺爱 溺爱之下难成材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 还“我”生存空间 “树”下长不成“树”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 妈妈,请给我阳光; 溺爱是害; “树”下长不成 “树”; 还“我”生存空间; 有时,爱也是害; 爱与碍 沉重的爱/扭曲的爱 爱?害!
漫画的构成: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 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面各 “因素”构成的情 景;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 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漫画的构成部分——标题、主体、注释
2006年高考重庆卷
注释
2006年高考山东卷
标题 主体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试题
漫画的特点
1.有针对性、取材于社会
题型2、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 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解题思路: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 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 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一类人)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 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 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 沉重的债务。
漫画揭示了普通家 庭为子女教育不堪经济 重负的社会现实和高等 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
上图为漫画《有感于 “孔雀东南飞” 》 。 请描述漫画的内容及寓 意。
描述:在西部这片干涸贫 瘠的土地上,天空中有一 只孔雀正在往东南方向飞 翔,地上的一只麻雀看到 这种情景后,对另外一只 麻雀说:“哥们儿,要不 咱也跟着飞。” 内涵:西部留人难,别说 孔雀,现在连麻雀都要向 东南飞了。西部地区的人 才流失必须引起人们的关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