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焦平面阵列特性参数测试国标

合集下载

一种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盲元检测快速算法

一种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盲元检测快速算法
畏a 叶技 2 0 1 3 年 第 2 6 卷 第1 0 期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i . &T e e h . / Oc t . 1 5.2 0 1 3

种 红 外 焦 平面 阵 列 的盲 元 检测 快 速 算 法
马 学智 , 吕 宁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 电子工程学 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1 )
p i x e l s i n s p e c t i o n wi t h h i g h a c c u r a c y a n d l o w c o mp l e x i t y i n c o mp a is r o n wi t h t r a d i t i o n l a a l g o r i t h ms .
d e t e c t i o n i s p r o p o s e d. Th i s a me l i o r a t e d a l g o it r h m u s e s t h e d a t a e x t r a c t e d f r o m h o mo g e n e o u s b a c k g r o u n d or f o n e t i me
Ke y wo r ds I RFP A ; OT S U ; mi n i mu m i n t e r c l a s s v a ia r n c e; b l i n d p i x e l s
随着焦平 面 阵 列技 术 的发 展 , 红 外焦 平 面 阵 列 器 件 也在 红外 热成像 系统 中得 到广 泛应用 J 。但 红外 焦
件 的好 坏 , 盲元 检测 是 红 外 焦 平 面阵 列 器 件检 测 中的

红外焦平面阵列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红外焦平面阵列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通过调节 D C的输出电压 , A 比较器 的输出跳变相对 参考输入脉冲的延迟时间即为可预测 ,通过对 比较
器 的输 出信号进行处理 ,就得到相对于输人参考脉 冲延迟时间可调节的脉冲信号 ,同时该输出脉冲送 到斜波发生器 , 复位斜波发生器 , 等待下一个触发信 号 。由两个脉冲延迟时间可调节 的脉冲信号对触发
测 试 系统 能 完全 满足 5 2 52以上 红 外焦平 面阵列性 能 测试 需求 。最后 给 出了数 据 采集 系统几 个关键 指标 1x 1
的测试 结 果和 改进 方 法。
[ 关键词 ] 红外焦平面阵列 ; 数据采集 ; 噪声 ; 相关双采样 [ 中图分类号] N 1 T 29 [ 文献标识码 ] B
控制 , 经过低通滤波后送到信号叠加电路。 高频通路 和低频通路 的信号在低频滤波的频率点进行叠加后
得到低 噪声宽带信号 ,输入到低通滤波器选择处理 电路 , 处理后送到 C S D 处理 电路处理 , 出信号 中 输
★[ 收稿 日期 ] 0 10—6 2 1-42 [ 者简介 ] 志勇( 97 )男 , 安庆人 , 作 余 17  ̄ , 安徽 - 工程师 , 研究方 向: 电子测量 。
工作需要帧、 、 行 像元和 C S D 同步触发信号 , 利用普 通的数据采集系统无法对其进行图像采集 。 因此 , 根 据红外焦平面阵列数据采集特点 ,设计出一种可调
相关 双取样脉冲延和宽度形成控制的相关双采样数
据 采集 系统 。 2 系统 设计 方 案
移 电压进行信号叠加处理 。 高频处理部分的信号送到由两级高频可控增益 电路进行增益选择控制 ,经过高通滤波送到信号叠
者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红外焦平面阵列数据采集系统是红外焦平面阵 列研制 、 开发 、 应用 、 测试 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 也是红 外焦平面阵列参数测试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由于 红外焦平面阵列数据采集系统工作的独特性 ,正常

红外焦平面器件线性度测试误差分析

红外焦平面器件线性度测试误差分析

红外焦平面器件线性度测试误差分析陈洪雷;郝立超;丁瑞军;黄爱波;张君玲【摘要】Definition of infrared FPA Jinearity,calculation and test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Linearity of a middle wave infrared FPA detector was tested. Test error of the linearity was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for measuring the linearity of infrared FPA detector. The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error of blackbody's emissivity is the lethal factor in linearity measuremen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a middle wave infrared FPA's linearity was tested and it is less than 2%.%介绍了线性度测试的定义及测试方法.测试了中波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线性度,并针对实验室测量线性度带来的误差进行分析,为红外焦平面器件线性度的测量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该实验证明了测试线性度中黑体发射率误差是致命因素;同时也测得一款中波红外焦平面产品的线性度标准偏差小于0.02 V.【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2(042)006【总页数】4页(P663-666)【关键词】焦平面;线性度;黑体发射率;标准偏差【作者】陈洪雷;郝立超;丁瑞军;黄爱波;张君玲【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4071 引言随着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技术的发展,红外成像技术在安全、空间技术、医学以及国民经济相关领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2]。

红外焦平面阵列自适应盲元检测

红外焦平面阵列自适应盲元检测

红外焦平面阵列自适应盲元检测【摘要】为提高盲元检测的准确性,分析了盲元的成因以及常用盲元检测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盲元检测法:基于双参考源和“3σ”准则相结合的盲元检测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以检测出器件型盲元,而且还能自适应的准确检测出信号通道级盲元。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盲元;检测A Adaptive Algorithm of Blind Pixels Detection for IRFPAMAO Xiao-qun WEN Guo-dian(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Zhongguo Chongqing 401331)【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blind pixels detection in IRFPA, the principle of blind pixels appearance and the algorithms of blind pixels detection we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and then proposed a new adaptive algorithm of blind pixels detection for IRFPA.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can detect two kinds of blind pixels adaptively.【Key words】IRFPA;Blind pixel;Detection0.引言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作为目前新一代探测器件提高了红外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系统灵敏度,已经广泛应用于军工、民用等各个领域,但由于制造工艺水平的限制及其应用环境温度的多变性,使得IRFPA器件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盲元,盲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红外图像的信噪比及成像质量。

红外焦平面阵列多次采样滤波技术

红外焦平面阵列多次采样滤波技术
tc n l g o l n y b p l d t tt rso — o i g tr e s h rn il fsg a c u st n a d n ie e h o o y c u d o l e a pi o sai o l w m v n ag t,t ep cp e o i n la q iii n o s e c i o c a a trsis h r ce t we e a ay e i c r n lz d,a d mu t l a n li e s mpl g a d fl r tc n l g f ifae o a ln ra s p i n t e h oo y o n r d f c lp a e ar y wa n i e h eh d o a p ig a s m e p x lmu t l i e n o e r sn e e tc n lg n t i a e d ptd te m t o fs m l a ie li e tm s i n n p i ae m g .Th eh d e s r d t a e tc n l g o l e a p id t a tm o i g tr es a d l wee a d m e m t o n u e h tt e h o o y c u d b p le o f s - v n a g t n o r d r n o h
第3 9卷 第 6期
VO .9 No 6 1 . 3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fae n srEn i e rn n r d a d La e gn eig r
2 1 0 0年 1 月 2
De .0 O c2 l
红 外 焦 平 面 阵 列 多 次 采 样 滤 波 技 术

报批国家标准项目汇总表.doc

报批国家标准项目汇总表.doc

报批国家标准项目汇总表报批国家标准项目汇总表报批单位电子信息司序号标准计划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主要起草单位建议实施日期1. 20080202-Q-339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23部分大型数据存储设备本标准适用于自带数据存储系统且其带有危险运动部件的信息技术设备,规定了工作仓内的操作人员防护要求,对安全联锁功能的取消、急停、耐久性提出了相关试验,另外对异常工作时如何防止运动部件造成危险作出了规定。

是GB4943系列国家标准之一,对GB4943.1-200X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相关部分提出了附加要求。

等同采用IEC 60950-232005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尽快实施2. 20051304-T-339 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 20090的本部分论述了如何将一路或多路音频、视频位流或其它基本数据流合成单路或多路复用流,用于存储和传送。

系统编码遵循本部分指定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并提供了使解码器缓冲区能在一定范围的补偿和接收条件下进行同步解码的信息。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尽快实施 3.20051306-T-339 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4部分符合性测试GB/T 20090的本部分给出了应用系统符合GB/T 20090.2-2006的测试过程和测试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应用系统的符合性测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尽快实施 4. 20051307-T-339 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5部分参考软件GB/T 20090的本部分定义了满足GB/T 20090.2规定要求的参考软件。

本部分适用于数字电视广播、交互式存储媒体、直播卫星视频业务、多媒体邮件、分组网络的多媒体业务、实时通信业务、远程视频监控等应用系统的参考软件实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尽快实施 5. 20051278-T-339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本规范规定了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

第三章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原理

第三章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原理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核心技术微测辐射热计技术源自010203
热敏材料
采用高灵敏度、低噪声的 热敏材料,如氧化钒、非 晶硅等。
微桥结构
设计优化的微桥结构,降 低热导,提高热响应时间 。
读出电路
低噪声、高灵敏度的读出 电路,实现微弱信号的提 取和放大。
热电堆技术
1 2
热电偶
利用热电偶的塞贝克效应,将温差转换为电信号 。
热电堆结构
多个热电偶串联或并联构成热电堆,提高输出电 压和灵敏度。
3
温度控制
精确控制热电堆的工作温度,实现最佳性能。
其他非制冷技术
热释电技术
利用热释电材料的自发极化现象,将温度变化转换为 电信号。
光学读出技术
通过光学方法读取红外辐射引起的温度变化,无需电 学读出电路。
新型二维材料技术
利用二维材料的优异热学和电学性能,开发高性能的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其市场 规模将持续增长。
多元化应用领域拓展
除了传统的军事和民用领域外,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还有望在智 能交通、环境监测等新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 阵列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推动市场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三章非制冷红外焦 平面阵列原理
汇报人:XX
目录
• 红外辐射与红外探测器概述 •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核心技术 •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性能参数及影响因
素 •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制造工艺与封装技
术 •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应用领域与市场前
景 • 总结与展望
01
红外辐射与红外探测器 概述

红外焦平面组件典型参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红外焦平面组件典型参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红外焦平面组件典型参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徐迎春;刘冲;阚劲松;王酣【摘要】针对国内红外焦平面产业发展现状,选取典型红外焦平面组件测试系统测试典型红外焦平面组件,对其典型参数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分析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的合成方式,最后给出扩展不确定度.【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3页(P168-170)【关键词】红外焦平面组件;数学模型;测量不确定度【作者】徐迎春;刘冲;阚劲松;王酣【作者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176;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176;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176;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1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在强烈的军事应用需求推动下,国内红外探测器在向大规模、高集成和高分辨率的红外焦平面阵列发展。

在航天和航空领域,红外焦平面组件作为关键器件,有着重要的国家战略需求。

在对大规模、大阵列的红外焦平面组件的测试中,红外焦平面参数测试系统需对组件输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数学公式运算,并提供组件正常工作所需的各种偏置电压和时钟脉冲。

这导致影响红外焦平面组件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量比较复杂。

给红外焦平面组件测试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带来更大的挑战。

行业内红外焦平面组件参数测试主要依据GB/T 17444-2013《红外焦平面阵列参数测试方法》。

标准中规定了响应率、响应率不均匀性、噪声电压、探测率、有效像元率、噪声等效功率、动态范围、相对光谱响应、读出速率、帧频、非线性度等17个红外焦平面组件测试参数的测试方法[1],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参数为响应率。

本文选用法国HGH红外焦平面参数测试系统(型号:BIR210,串号:02)对国内典型红外焦平面组件320×256中波MWBF2的典型参数电压响应率进行多次测试,评定红外焦平面组件电压响应率参数测量不确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