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

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2023年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2023年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1.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中说, 一种杀牛旳人最初杀牛, 眼睛看见旳是全牛, 三年后来, 技术纯熟了, 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 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到达十分纯熟旳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 指说得极为动听, 多指夸张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 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 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旳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 刊, 删改, 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旳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旳精当, 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 差, 稍微地。

乐意是很能振奋人, 现多用来表达比人预想旳好某些, 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 《汉书?王吉传》: “吉与贡禹为友, 世称‘王阳在位, 贡公弹冠’, 言取舍同也。

”弹冠, 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 他旳同伙也互相庆祝将有官可做, 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 汗牛, 用牛运送, 使牛累得出汗;充栋, 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旳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 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 菊花即将枯萎, 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旳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方已失去新闻价值旳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旳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 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旳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 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 “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旳意思, 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旳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形容庆祝、欢迎等旳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 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易错成语)1.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

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

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往往误解为“像平常一样安然或安心对待”。

错例:声名无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往往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错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干U,削除,修改。

往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错例: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4.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有时错写为“不温不火”。

错例:我校这次喜庆“十六大”晚会的小品除《要钱》夕卜,其他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6.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错例:虽然这公司在亚洲地区的肯德基连锁店一直业绩不错,并呈上升趋势。

而它在欧美却一直是惨淡经营。

两个月亏损3亿英镑。

(应该为“走下坡路”)7.差强人意: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差,稍微,比较;强,振奋。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错例: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球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歹单精竭虑”。

错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9.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1. 虚与委蛇 vs. 明争暗斗- "虚与委蛇"意指表面上虚情假意的对待,实际上是在暗中敌对。

常被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两面派行为。

- "明争暗斗"意指明显的争斗和暗中的斗争。

常用于形容双方明面上进行的激烈争斗,同时也存在着不公开的暗中斗争。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明暗有无,"虚与委蛇"强调表面虚假和暗中敌对,而"明争暗斗"则强调明显的争斗和暗中的斗争。

2. 融会贯通 vs. 孤芳自赏- "融会贯通"意指将各种知识或技能融合到一起,形成完整而有价值的整体。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全面掌握和应用。

- "孤芳自赏"意指独自欣赏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自我陶醉。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过于自负和自恋,不愿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意见。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融会贯通"强调将多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孤芳自赏"则强调个人的自我陶醉和自恋。

3. 触类旁通 vs. 生搬硬套- "触类旁通"意指通过类比或推理,从一个事物或领域的知识推导出其他相关事物或领域的知识。

常用于形容人具有较强的联想和推理能力。

- "生搬硬套"意指机械地照搬旧的办法或理论,不灵活地应用到新的情况或问题中。

常用于批评某人或某种做法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触类旁通"强调通过联想和推理,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况中,而"生搬硬套"则强调机械地照搬旧的办法或理论。

4. 琳琅满目 vs. 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意指眼花缭乱、丰富多样。

常用于形容各种各样的东西或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五花八门"意指种类繁多、琐碎不一。

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事情多样、繁杂,没有固定或统一的样式。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个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2、【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3、【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4、【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

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其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侧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7、【不翼而飞】【不胫而走】都比喻流传迅速。

前者多指东西突然丢失;后者多指消息传得快。

8、【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前者意为“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9、【不名一钱】【不值一钱】前者形容“极为贫穷”(名:占有);后者形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10、【不期而至】【不期而遇】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者意为“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11、【不忍卒读】【不堪卒读】前者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于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后者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

12、【不容置喙】【不容置疑】前者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后者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疑:怀疑)”,多指绝对可信。

13、【不胜其烦】【不厌其烦】前者意为“繁琐得使人受不了(胜:忍受)”;后者意为“不嫌繁琐,不嫌麻烦(厌:嫌)”。

公务员高频成语解析

公务员高频成语解析
★★★历久弥新
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比新的还要好;
成语
辨析
历久弥新着重强调“弥”,意思是时间越长久久越有价值;
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炉火纯青
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成语
辨析
炉火纯青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
出神入化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等方面;
★★★门可罗雀
呕心沥血着重于用尽心血,语义程度较重,一般指在好事情上费尽神思,鞠躬尽瘁,褒义;
★★★跌宕起伏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
成语
辨析
跌宕起伏着重强调高低变化,一般与旋律、情绪等搭配;
荡气回肠着重强调婉转动人,一般和乐曲、文章搭配;
★★★独善其身
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洁身自好都有“保全自己”的意思,但是也有区别,独善其身着重强调提高自身修养;
众所周知指用于明显的事实或道理,一般不用于人,用于口头和书面语;
★★★高瞻远瞩
比喻目光远大
成语
辨析
高瞻远瞩着重指眼界开阔,看得长远,多用于较重要的事件;
忧深思远着重指因忧虑某些因素而考虑得长远,多用于一般事情;
★★★功亏一篑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成语
辨析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都含有“以前的努力全白费,最后失败了”的意思;但功亏一篑含有“导致失败只差最后一点努力”的意思;
门可罗雀形容来拜访的宾客少;
★★★蔚为大观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蔚为大观、洋洋大观都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都用于褒义,书面语;

公务员语言词语辨析(最常考的成语辨析)

公务员语言词语辨析(最常考的成语辨析)

公务员语言词语辨析(最常考的成语辨析)公务员考试中,成语辨析是常考的内容之一。

很多成语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却有着微小的差别。

本文将针对公务员考试中最常考的成语进行辨析,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风马牛不相及 vs. 迥然不同1. 风马牛不相及意思是完全没有关系。

比如,他在讲大树,我在谈吃柿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2. 迥然不同意思是截然不同。

比如,两件事物完全不同,就可以说它们是迥然不同的。

二、欲盖弥彰 vs. 画蛇添足1. 欲盖弥彰意思是想掩盖一个错误,却使错误更明显。

比如,打了补丁又涂了漆,但是修理的痕迹还是很明显,这就是欲盖弥彰。

2. 画蛇添足意思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增加某些无用或没必要的东西。

比如,本来已经很好了,却还要摆弄一些没用的东西,这就是画蛇添足。

三、名不副实 vs. 本来面目1. 名不副实意思是称呼与实际情况不符。

比如,用信誉良好的公司的名字开设一家不良的公司,这就是名不副实。

2. 本来面目意思是本质的真实的情况。

比如,虽然某人表面看上去有些不可信,但是了解其本来面目后却会发现其具备非凡的能力。

四、大同小异 vs. 十有八九1. 大同小异意思是指相对于整体而言,有些微小的差别。

比如,两件东西在总体上很相似,但是有些小部分略有区别,这就是大同小异。

2. 十有八九意思是十之八九,几乎是肯定的。

比如,如果你下雨的概率已经九个有八个了,那么他几乎肯定会下雨。

五、殃及池鱼 vs. 因噎废食1. 殃及池鱼意思是指在修理某些问题时,可能会造成其他人的损失。

比如,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如果不小心将其他人卷入其中,那么就会发生殃及池鱼的情况。

2. 因噎废食意思是指因为某些极小的缺陷而放弃某些机会。

比如,因为一点小不足而放弃了一份好工作,这就是因噎废食。

六、一心一意 vs. 心不在焉1. 一心一意意思是专注于某些事物,完全投入其中。

比如,如果你非常专注于一些活动,那么你就是一心一意的。

2. 心不在焉意思是指因为其他事情的干扰而无法专注于某些事情。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总结)

公务员考试成语辨析(总结)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泥沙俱下:泥沙俱下和鱼龙混杂都可用于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不同在于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鱼龙混杂一般只用于人,范围较小。

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2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如出一辙: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4不可名状: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

名:用语言说出。

状:描绘,形容。

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认为是这样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轻视。

然:正确,对,这样。

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指不表明态度。

5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

6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7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激流勇进:虽然有很急很急的激流,但也一样前进。

比喻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8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

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

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

”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

”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

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

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

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

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

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

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

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

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

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

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

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

(注意使用的对象)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多用作贬义。

6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褒义词)6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注意形容的对象)6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6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6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6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7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7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7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7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78、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79、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81、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82、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3、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85、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多用作贬义)86、曲高和寡: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87、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88、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贬义词)89、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90、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1、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贬义词)92、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93、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4、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

95、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96、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

(不要望文生义)97、自怨自艾:本义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已改正。

现在只指自己悔恨,不包括改正的意思。

(艾:治理,惩治)98、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

(贬义词)99、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10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词)101、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现也用来形容引起较大的反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