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物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研制及其现状

合集下载

碳化硅结合氮化硅制品的发展现状

碳化硅结合氮化硅制品的发展现状

3 氮化硅结合碳 化硅制品主要用途
近 年来 , 反 应烧 结 制备 氮 化 硅结 合 碳 化 硅 制品 的研 究 已获 得很 大 进展 , 由于 碳 化 硅 和 氮化 硅均 具 备 良好 的导 热性 , 致 使其 在 耐 火 材料 及其 它行 业的应 用越来 越广 泛 。 此外 , 烧 结形成 氮化硅 结 合碳化 硅制 品为近 尺寸过 程, 即在 材料 的制 备 过程 中材 料 形状 和 尺 寸 几乎不变化 ( 烧成 收缩率为0 . 1 %~0 . 5 %) , 这 大 大 有 利 于制 备 复 杂 形 状的 构 件 l 1 。 3 . 1陶瓷行 业 我 国 日用瓷 产 量 居世 界首 位 , 采 用氮 化 硅结合碳 化硅 材质 的窑具 可 明显降 低窑具 与 制 品的重量 比 , 节能 降耗 。 近 年使 用辊 道窑烧 成 日用 瓷 , 采 用 氮化 硅结 合碳 化 硅辊 棒 提 高 了其使 用 寿命 , 电 力行 业高 电压 的 发 展促 进 了 电瓷 业 的 发展 , 电瓷 和 电子 陶瓷 行 业需 高 温高 强度 、 热 稳 定性 好 、 使用 寿 命长 、 价 格 适 宜的窑具 材料 , 这为 S i N4 - S i C 窑具 提供 了广 阔的市场 t 建筑 陶瓷 行业的 迅速 发展 , 特 别是 这几年产 品 向高档化 、 大型 化发 展的趋 势 , 对 辊道 窑传 动支 托辊 棒 提 出 了更高 要求 , 浇 注 成型的s i N 4 - S i C 烧嘴套管 , 使用寿命长 , 且价 格适 中 , 已成为 许 多厂家 的首 选 产 品[ J 。 3. 2 炼 铝 ,铜 、锌 等行业 氮 化 硅 结 合 碳 化 硅 砖 不 受 铝 液 腐 蚀 的 特性 及 其 优 异 的 热性 能使 其 在 制 铝 行 业 中 应用广泛 。 采 用 优 质 氮 化 硅 结 合碳 化 硅 材 料 取代 传 统 的 碳 素 材 料 在 电解 槽 侧 墙 上 使 用 已取 得 显 著 效 益 。 湖北 华 盛 公 司 、 商丘 铝 电集 团 、 南 山 龙 口铝 业 集 团 等 厂 家 已投 入 生产中。 此 外 氮 化 硅 结 合 碳 化 硅 还 可 作 为 测温 热 电偶 套 管 、 炼铝熔炼炉炉衬、 盛铝 液 的“ 包子” 内衬 、 坩 埚、 输 送 铝液 的泵 、 管道、 阀们、 铸 铝 的 模具 等【 2 0 】 。 3 . 3 炼钢及 轧钢 行业 氮 化 硅 结 合 碳 化 硅 耐 火 材 料 在 炼 钢 行 业 中最 重 要 的 用 途 是 作 为水 平连 铸 的分 离 环。 在水平连铸中, 分 离 环 把 钢 液流 分成 熔 融钢液区和钢 液开始凝 固区 , 起 着 分 离 钢 的 液 固界 面 的 作 用 , 对 保 持 稳 定 的 钢 液 凝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的氮压控制烧成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的氮压控制烧成

氮 化硅结 合碳 化 硅材 料 以其 优异 的材 料 性 能 , 使
其在诸 多工 业领 域有着 不可 替代 的作用 。但 是在氮 化 硅结合 碳化 硅材 料制 品 的 烧成 中 , 由于 氮 化硅 材 料 氮
个气 一气 反应 , 故生成 的 s i 。 N 为纤 维状 。氮 化 反 应 前 S i O 主要 分 布 于材 料 孔 隙 和表 面, 因 此 生 成 的

( 3 )
其 中: △G 为标准 反应 自由能 ; T为 温度 , K。 经过热 力学计 算 可得到 :
3 S i O( g ) +2 N2 ( g ) = = = —S i 。 N4 +3 / 2 o2 ( g )
△ G一 一4 4 5 0 9 0 +7 6 7 . 6 0 T
科技篇( 研究与开发) 2 0 1 5 年0 3 月
s i 。 N , 产 物为纤 维 状 。 间接 反 应 降 低 了氧 分 压 , 提 供 了S i 与N 直接 生成 s i 。 N 的条 件 , 其产 物 为柱 状 , 混 合存 在于 结构体 的基 质 中 。 通过 以上对 氮 化硅 结 合 碳 化硅 反 应 机 理 的 表述 ,
微 正压状 态 。 由于窑 炉难 以做 到完 全 的封 闭 , 所 以 在 窑 炉升 温过程 中 S i 首 先 被氧 化成 为 S i O, 降低 了体 系 中的氧 分压 , 当氧 分压足 够低 时 , s i 与 N 直 接形 成 柱
状 S N , 气态 S i O亦 可与 N: 反 应生 成 S . { 1 N , 这是 一
综合 以上 分 析 可 以 看 出 , S i 。 N 一S i C复 合 材 料 中, 存在 间接反 应 和 直 接 反应 , 间接 反应 是 s i 先 与 气 氛 中的 残余 O 反 应 生 成 气 态 S i O, 再 与 N。生 成

碳化硅结合氮化硅制品的发展现状

碳化硅结合氮化硅制品的发展现状

碳化硅结合氮化硅制品的发展现状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耐火材料。

1955年,美国Casrborunduln公司在生产硅酸盐结合碳化硅制品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并获得了专利权。

1960年日本TKR公司引进美国的此项技术并成功应用[1~2]。

氮化硅和碳化硅均为共价键极强的化合物,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高温状态下仍保持较高的键合强度。

硅粉均匀包围碳化硅,经过高温氮化反应,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因此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耐冲刷、抗氧化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且对氢氟酸以外的所有无机酸都具有良好的抵抗性,不被金属液尤其是非铁金属液润湿,能耐大部分有色金属熔融液的侵蚀。

作为高级耐火材料在各种气氛中正常使用温度可达1500 ℃左右,广泛用于陶瓷、有色冶金、钢铁冶金、粉末冶金、化工等行业。

1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的主要制备方法氮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硅粉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二氧化硅法、Si(NH)2热分解法、SiH4和NH3气相反应法。

通常情况下,反应烧结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中氮化硅生成方法为硅粉直接氮化法,高温下通过氮向硅粉粒子内部扩散,化合生成氮化硅[6~7]。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制备经过七个步骤:原料处理、配料、混料、成型、干燥、氮化烧成、产品检验。

氮化原料主要采用工业用绿碳化硅和硅粉,经破碎、水洗等方法进行原料预处理,根据配方(表1)称量碳化硅砂及硅粉,按要求把不同粒度的碳化硅原料放入混料机内干混,然后加入有機结合剂温混,充分搅拌15~20 min,过筛后,放入料仓进行闷料储存24 h。

将闷好的料准确称量后,均匀放入模具中,振动加压成型,再经真空吸盘转移到储坯车上,放入干燥室内干燥,干燥温度以100℃~120℃为好。

干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以免坯体出现变形或开裂。

坯体一般干燥时间为3天,干燥完成后经精修坯体和生坯检测,合格的进入氮化炉烧成。

氮化过程中,当温度升至700℃~1450℃进行抽真空后向氮化炉中充入纯度为99.99%以上的氮气直至反应完成。

2024年氮化硅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氮化硅粉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氮化硅粉市场分析现状摘要:氮化硅粉是一种重要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氮化硅粉市场的分析现状,提供了对该市场的深入了解。

1. 引言氮化硅粉是一种由氮化硅制备的粉末材料。

氮化硅作为一种优秀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氮化硅粉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2. 氮化硅粉的制备与特性2.1 制备方法氮化硅粉的制备通常使用以下方法:•单一源法:通过热分解或反应来获得氮化硅粉末。

•混合法:将硅和氮源混合在一起,经过高温反应获得氮化硅粉末。

2.2 特性与性能氮化硅粉具有以下特性和性能:•高硬度:氮化硅粉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用于制备高硬度的陶瓷制品。

•优良的机械性能:氮化硅粉的陶瓷制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

•优良的热学性能:氮化硅粉的陶瓷制品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热导率。

3. 氮化硅粉市场需求分析3.1 应用领域氮化硅粉在以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电子与光电子行业:氮化硅粉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的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

•陶瓷行业:氮化硅粉可以用于制备高硬度的陶瓷制品,如刀具、研磨材料等。

•材料领域:氮化硅粉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如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3.2 市场规模与趋势氮化硅粉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主要原因包括:•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氮化硅粉的需求增长。

•陶瓷行业对高硬度陶瓷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兴领域对氮化硅粉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如新能源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

虽然氮化硅粉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技术门槛较高,制备工艺需要不断提升。

•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4. 氮化硅粉市场现状分析4.1 供需情况目前,氮化硅粉市场供需平衡,供应商数量逐渐增加,供应稳定。

需求方主要集中在电子与光电子行业、陶瓷行业和材料领域。

4.2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氮化硅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一些知名企业。

碳化硅耐火板研究报告

碳化硅耐火板研究报告

碳化硅耐火板研究报告
碳化硅耐火板是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化硅。

该材料具有高熔点、高耐热性、高耐腐性、高耐摩擦性等特点,因此
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和腐蚀环境中的工业设备中,如热处理炉、高温炉、电炉和化工设备等。

本报告主要介绍碳化硅耐火板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

目前碳化硅耐
火板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热压法、前体烧结法、反应烧结法等。

其中,热压
法是制备碳化硅耐火板的主要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加热压制碳化硅粉末,
使其熔化并流散在纤维布或基体上,然后在高温下将其烧结成熟。

碳化硅耐火板具有优异的性能特点,如高耐火性、高耐腐蚀性、高耐
压性、高耐摩擦性等。

在高温、高压和腐蚀环境中,其性能表现尤为突出。

此外,碳化硅耐火板还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在某些特殊的应用领域
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碳化硅耐火板是一种优异的高温、高压和腐蚀环境中的耐火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在提高碳化硅耐火板
的制备工艺和提高其性能。

烧结耐火材料

烧结耐火材料

烧结耐火材料烧结耐火材料是一种常用的耐火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

本文将从烧结耐火材料的定义、原料、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烧结耐火材料的定义烧结耐火材料是指以高纯度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烧结工艺制成的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

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烧结耐火材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锆等高纯度氧化物,以及氮化硅、碳化硅等耐火非氧化物。

这些原料具有高熔点和良好的耐热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三、烧结耐火材料的制备工艺烧结耐火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的选取、研磨、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

首先,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精细研磨,以提高原料的反应性和烧结性能。

然后,将研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通过干法或湿法混合,使各种原料均匀分布。

接下来,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成型,常见的成型方式有挤压成型、压坯成型、注浆成型等。

最后,将成型后的坯体进行烧结,通过高温烧结使原料颗粒之间发生固相反应,形成致密的结构。

四、烧结耐火材料的性能特点烧结耐火材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性能特点:1. 耐高温性能好:烧结耐火材料能够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 耐磨性好:烧结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抵抗颗粒冲击和磨擦磨损。

3. 耐腐蚀性好:烧结耐火材料能够抵抗酸、碱、盐等腐蚀介质的侵蚀,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能。

4. 机械性能好:烧结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力学应力和冲击载荷。

5. 热震稳定性好:烧结耐火材料能够在急剧变温、急剧冷却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五、烧结耐火材料的应用烧结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

在冶金行业,烧结耐火材料主要用于高炉、转炉、电炉等冶炼设备的内衬和炉底。

在化工行业,烧结耐火材料主要用于炉窑、反应器、热交换器等设备的内衬和炉底。

Si_3N_4_Sialon结合碳化硅制品的研制和应用_何胜平

Si_3N_4_Sialon结合碳化硅制品的研制和应用_何胜平

Si 3N 4/Sialon 结合碳化硅制品的研制和应用何胜平,司全京,魏守坤,黄泽辉(洛阳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窑具公司,河南洛阳471039)[摘 要] 介绍了Sialon 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制造工艺原理和生产工艺技术,阐述了这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情况。

选用金属微粉、活性添加剂和碳化硅为主要原料,通过合理的工艺和适当的烧成温度,合成了高性能的Sialon 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锌、铅、铝、铜等有色金属火法冶炼工业,也可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窑内衬或窑具材料。

[关键词] Sialon 结合碳化硅; 研制[中图分类号]T F06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884(2000)05-0035-021 前言Sialon 是一种物理性能接近氮化硅而化学性质与氧化铝相似的高性能陶瓷。

以Sialon 为结合相的碳化硅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热传导率、较低的膨胀系数、良好的抗热冲击性、抗高温蠕变性、耐熔体、酸碱侵蚀等一系列基本性能,是在已广泛应用于有色、冶金、建材等行业的Si 3N 4结合碳化硅材料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第二代产品。

通过在配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添加剂,在氮化反应时,铝氧离子固溶到氮化硅晶体中形成Sialon 结合相,改善了材料的抗氧化、抗热震、抗碱、熔渣和冰晶石等熔体的侵蚀性能。

2 制备工艺原理及Sialon 相的特性Sialon 是由Si(硅)、Al(铝)、O(氧)、N (氮)组成的四元化合物,英文全称为Sialon Aluminum Oxy nilnile 0,简称即Sialon,Sialon 化学式为Si 6-Z Al Z O Z N 8-Z ,式中Z 为O 原子置换N 原子数,同时,Si 原子被Al 原子替代,在正常压力下,Z 值的范围为0<Z< 4.2。

Sialon 具有与Si 3N 4相似的结构,其韧性略优于Si 3N 4,热膨胀和导热系数略低于Si 3N 4,由于Sialon 中固溶有Al 2O 3,其化学性质接近于Al 2O 3,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与抗熔融金属侵蚀性能。

氮化硅微粉制备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氮化硅微粉制备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氮化硅微粉制备技术讨论现状及进展Si3N4基陶瓷作为一种高温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大和热膨胀系数小、硬度大、弹性模量高及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好等特点。

氮化硅材料的性能足可以与高温合金媲美。

但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它还存在抗机械冲击强度低、简单发生脆性断裂等缺点。

为此对利用氮化硅制造复合材料,尤其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及其晶须和添加其他化合物进行氮化硅陶瓷增韧的讨论非常活跃。

与其他高级陶瓷一样,(Si3N4)陶瓷进展的障碍是较高的成本和缺乏牢靠的质量保证,因此找寻经济、高效并能大规模生产的Si3N4合成方法便成为当务之急。

1Si3N4粉末的重要制备方法Si3N4粉末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目前人们讨论得最多的有下列八种:1)硅粉直接氮化法;2)碳热还原二氧化硅法;3)热分解法;4)高温气相反应法;5)激光气相反应法;6)等离子体气相反应法;7)溶胶凝胶(sol—gel)法;8)自扩散法。

从总体上可分为固相反应法、液相反应法和气相反应法三大类。

1.1固相反应法(1)硅粉直接氮化法这是最早被采纳的传统地合成Si3N4粉末的方法,此方法成本比较低,也可以大规模生产,但产品粒度大。

实在操作是将纯度较高的硅粉磨细后,置于反应炉内通氮气或氨气,加热到1200~1400℃进行氮化反应就可得到Si3N4粉末。

重要反应式为:3Si+2N2Si3N4(1)3Si+4NH3Si3N4+6H2(2)该法生产的Si3N4粉末通常为、两相混合的粉末.由于氮化时发生粘结使粉体结块,故产物必需经粉碎、研磨后才能成细粉。

为寻求硅粉直接氮化法制备氮化硅微粉的新途径,吴浩成等以NH3代替N2作为氮化气氛进行了讨论,当硅粉比表面积大于11.66m2/g时,氮化率达到99%左右,产品中—Si3N4含量达到92%以上,且氮化时间较氮气气氛下大为缩短。

李亚利等报导了一种廉价的Si/N/C纳米非晶粉原材料合成高纯Si3N4晶须的新方法。

李亚伟等还认真讨论了硅粉直接氮化反应合成氮化硅粉末的工艺因素,讨论结果表明:硅粉在流动氮气氛下,高于1200℃氮化产物中氮含量明显加添;在氮化反应同时还伴随着硅粉的熔结过程,它拦阻硅粉的进一步氮化,其影响程度与氮化温度、氮化速度,素坯成型压力及硅粉粒度等工艺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 金 源
FOR M ETAL LU RGICAL
INDUST RY
45
结合相
Si3N 4 SiAlO N Si 2N2O
表 1 三种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的性能比较
化学组成/ %
SiC
结合相
>75
>20
>70
>20
>70
>20
体积密度 显气孔率
g/ cm3
%
2.74
13
2.70
15
2.72
16.3
使坯体密度增加并很难使坯体密度沿厚度方向保 持均匀分布 。(2)采用常规的氮化烧成工艺很难 使大规格厚砖芯部氮化完全 。
2 赛隆结合碳化硅 (SiAlON -SiC)
赛隆是由硅 、 铝 、 氧 、 氮组成的化合物 , 其 化学式为 Si6-Z A lZO ZN 8-Z (0 <Z ≤4.2), 是一 种将 Si3N 4 (Z =0) 作为 边界成 分的 连续 固溶 体 , 兼有 Si3N 4 和 Al2O3 的特点 , 具有很好的高 温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 。SiAlON -SiC 材料是 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耐火材料 , 其结合相赛 隆 一 般 为 稳 定 的 β - SiAlON 。 试 验 证 明 , SiAlON -SiC 材料的抗氧化性 、 抗碱及碱性渣侵 蚀性 比 Si3N 4 -SiC 材 料 好 。 SiAlON -SiC 是 Si3N 4 -SiC 的升级产品 , 它除了具有 Si3N 4 —SiC 的各项性能外 , 还具有更低的线膨胀系数 。 由于 赛隆周围存在组成为莫来石质的耐火薄膜 , 因而 具有 更 高 的 抗 氧 化 性 能 。 SiAlON -SiC 砖 与 Si3N 4 -SiC 砖相比 , 显示出更高的抗熔融碱盐侵 蚀和抗铁水冲刷能力 , 高温强度 , 抗氧化性 , 热 震稳定性能更为优良 。目前 , 这种材料在国外高 炉炉腰 、 炉腹部位渐已推广使用 , 并取得了良好 业绩 。
作为窑具材料 , 提高 Si3N 4 -SiC 的抗氧化 性也很重要 。 为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寿命 , 沈阳星 光陶瓷技术公司对产品进行二次烧成 , 即将氮化 烧成后的制品再在 1650 ℃氧化烧成 , 使产品外 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 SiO 2 保护层 , 以阻止产品 继续氧化 , 使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这里发生的 反应大致为 :
3Si(s)+2N 2(g)※Si3N 4(s)+736kJ/ mol
对 Si3N 4 -SiC 材料的研究一直 受到国内外 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近年对该材料 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 并取得很大进展 。
张治平等研究 Si 粉氮化制备 Si3N4 -SiC 的 工艺后指出 , 采用该工艺时必须注意尽量减少烧 成制品中的残余单质 Si , 否则将影响材料的高温 性能 ;Si 的氮化反应是 放热反应 , 如 果升温速 度太快 , 氮化 速率过大 , 容易造 成 “ 流硅” 现 象 , 因此在 1150 ~ 1400 ℃一般需分段 控制 ;同 时 , 在 1300 ℃以上时还要注意因反应 3SiC +2N2 ※Si3N 4 +3C 给制品造成的 “黑心” 现象 。
Nitride union silicon carbide fire-proof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Xiao Shouren (Engineering insti tut e of Jinggangshan college)
Abstract T his article has outlined by the silicon nitride , Sialo n and the o xynitriding silicon took the union SiC material the unique feature ,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performance, the production craft and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 introduced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fo reign situation of these three material research , and propose own viewpoint o n unifying the SiC material to the next nitride research . Keywords the nitride the silicon nitride Sialon oxy nitriding silicon silicon carbide
12
抗折强度/ M Pa
常温 53 53 57
1400 ℃ 56 50 51
耐压强度 热膨胀系数 ×106
MPa
℃-1
220
4.7
228
5.1
208
4.7
热导率
(1000 ℃) W/ (m·K)
15.0 17.4 14.6
~ 25 %的细硅粉 , 在氮化炉中通入高纯氮气 , 以 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制度氮化反应烧结 , 硅和氮生 成 α-Si3N 4 和 β -Si3N 4 , 把坚硬的碳化硅结合 起来 , 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 。 因此 , 氮化硅结合 碳化硅制品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 、 高温性能 , 使 用温度达 1500 ℃, 在磨具 、 冶 金和日用 、 电子 陶瓷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窑具有着广阔前 景 。 氮化反应式为 :
1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 (Si3N 4 -SiC)
氮化硅的高温性能优良 , 可以用作碳化硅制 品的结合剂 ,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是近 20 年 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碳化硅耐火材料 。 它的 制作工艺是 :在碳化硅颗粒混合物中 , 加入15 %
Vol.26 No.1 Jan.20 07
E N E RG Y
碳化硅是典型的多晶型 化合物 , 按大类来 分 , 有 α-碳化硅 、 β -碳化硅两种 。α-碳化硅 作为磨料有黑 、 绿两种品种 , 已为人所熟知 。β -碳化 硅是制备碳化 硅类陶瓷的主 要原料 , 目 前 , 细颗粒碳化硅粉料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 碳化 硅耐火材料具有 强度高 , 导热 系数大 、 抗震性 好 、 抗氧化 、 耐磨损 、 抗侵 蚀等优 良的高 温性 能 , 是一种优质耐火材料 。在冶金 、 能源 、 化工 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
化学组成/ %
SiC 74.6
S i3N 4 22.8
体积密度 g/ cm3
2.73
显气孔率 %
13
耐压强度 MPa 228.6
抗折强度/ M Pa
常温 57.2
高温 65.2 (1400 ℃)
热导率 (1000 ℃) W/ (m·K)
18.69
75.6
20.6
2.65
14.3
161
43
54 (1350 ℃)
国内氮化硅结合碳化硅产品面临着两大关键
技术难题 :(1)现有的摩擦压砖机成型技术很难
46
Si3N 4 -SiC 砖 国内 美国
EN E RG
Y
冶 金 能 源
FOR MET ALL URGICAL
INDUS T RY
V
ol.26 No.1 Jan.2 007
表 2 国内外 Si3N 4 -SiC 耐火材料性能比较
45 的弯曲试样从热压圆片 上截取 , 并在间距为 40 和 20mm 的 4 点弯曲仪 上试验 , 室温下的加 载速率为 0.5mm/ min ;在 1350 ℃试验时 , 加载 速率为 1 、 0.5 、 0.1 和 0.01mm/ min 。
研究结果表 明 , 在 1350 ℃, 各种加 载速率 的试样在严重破坏之前 , 均检测出有缓慢裂纹生 长 (SCG)。 正如用 弯曲试验后在破坏表面上测 得的实际裂纹尺寸所计算出来的一样 , 两种陶瓷 材料 (Si3N 4/ SiC 复 合材料和 Si3N 4 烧结块)在 1350 ℃的断裂韧 性均随加载速率 的降低和 SCG 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
起初的 碳化硅 耐火材料 以粘土 、SiO2 、硅酸 盐 、莫来石等为结合剂 , 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 新型碳化硅制品得到广泛开发 。 如 :氮化硅结合 碳化硅 、氮氧化硅结合碳化硅 、反应烧结碳化硅 、 重结晶碳化硅 、渗硅法碳化硅等碳化硅材料 。
碳化硅具有很强的共价键特性 , 在一般的工 艺条件下很难烧结 , 通常需加入烧结助剂或通过
Si3N 4(s)+SiC(s)+Si(s)+7O 2(g)※ 5SiO2(s)+N 2(g)+2N O(g)+CO 2(g)
氮化硅结合碳材料是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的
No rt on、 Carbo rundum 公 司 、 德 国 的 Annawevrk 、 H T K 公司 、 日本 T KR 、 NGK 公司等于上 世纪 70 年代广泛应用于砂轮 、 陶瓷 、 电瓷等行 业的一种碳化硅特种制品 。 该材料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后 , 一些科研单位 、 高等院校 相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获得了成功 , 兴建了一批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制造厂家 。 经历二十年来 的推广应用 ,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采用新型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窑具 , 在不增加过多投资的情 况下就可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 、 节能增产目的 , 是一种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 表 2 是国内某研究 院的 Si3N 4 -SiC 制品与国外产品性能的比较 。
44
EN E RG
Y
冶 金 能 源
FOR MET ALL URGICAL
INDUS T RY
V
ol.26 No.1 Jan.2 007
氮化物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的研制及其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