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风送香夏意浓

合集下载

【经典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出自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五言古诗,作者孟浩然,年代盛唐。

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傍山的日影。

②池月:池边的月色。

③东上:从东面升起④开轩:开窗。

⑤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⑥恨:遗憾。

⑦感此:有感于此。

⑧中宵:整夜。

⑨劳:苦于。

⑩梦想:想念。

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韵译】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诗文赏析】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感慨,以至梦中都会苦苦想念。

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

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意思是: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扩展知识】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出自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诗文如下: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注释: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节气夏至古诗词[全文5篇]

节气夏至古诗词[全文5篇]

节气夏至古诗词[全文5篇]第一篇:节气夏至古诗词节气夏至古诗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气夏至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节气夏至古诗词1《夏至避暑北池》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杨万里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作者:杨万里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後得雨》作者:苏辙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节气夏至古诗词2《祷雨题张王庙》宋作者: 叶适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封分明指休证。

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

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

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

《田家苦》宋作者:章甫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答:“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指的意思是: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出处:
出自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原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经典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经典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经典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导语]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来香气,竹露几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本诗抒写了诗人对老友的想念。

诗人抓取居住生活中的体会,描写了夏夜玩耍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吐出了没知音的感叹,以至梦中都会默默怀念。

诗人描绘体会柔和,语言简洁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

[3]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将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就是先退凉的。

诗人洗澡之后,门庭亭户,“散发出”不髻,靠窗而卧,并使人想到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斜,突遇凉风暂至,诸家就是羲皇上人。

”(《与子金声奏》)三四句不但写下一种闲情,同时也写下一种烦人――源自身心两方面的乐趣。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几滴清响”,那样动听润肺。

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刺痛,并使他想起音乐,“欲挑鸣琴弹头”了。

荷花精神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什么意思】

荷花精神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什么意思】

荷花精神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什么意思】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什么意思荷花上微风吹拂,送来阵阵荷花的香气;竹叶上露珠滴水,发出点点滴滴的声响。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赏析:这首诗抒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是孟浩然的五古名篇。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的语言风格一般要求古朴、粗拙,以便获得一种类似汉魏古风的古朴森茂韵致。

但孟浩然在这首诗里所要抒写的,是一种清爽闲逸、其中夹着淡淡惆怅的情绪,就不便采取朴拙、拗峭的语言了。

因此,诗人在写法上有意吸取了五言近体诗的音律美和形式美的长处。

首先它不用散体单行,而在中间六句采取似对非对的句式,使语言比较整饰,具有朴素的形式美。

其次,注意语言的平易、浅近,声音的响亮动听,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再次,在韵脚方面,它有意采用宏亮级的江阳部韵,清亮爽口、铿锵悦耳。

而为了保持古诗的特色,诗中不用平声韵,全部押仄声韵。

全篇五个韵,除了第一韵上字是去声外,其余敞、响、赏、想、全是上声。

加强了诗的音乐美。

由于上声字诵读时声音是从高往低,又由低向高,给人以悠扬起伏的感觉,用它们作韵脚,使节奏较为舒缓,很契合这首诗所抒写的悠闲自得情绪。

更充分地表现了题旨。

对于孟浩然诗歌语言音调的和谐优美,古代诗论家早已有人认识到了。

南宋的严羽说: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沧浪诗话·诗评》)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也赞扬孟诗语气清亮,诵之如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清朝翁方纲则云:读孟公诗且毋论怀抱,毋论格调,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闻磬,石上听泉。

荷风送香气(《石洲诗话》卷一)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作为流动的情感的节奏、音响的表现,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从而表现、加强和升华诗的抒情美。

而孟浩然的许多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诵,正在于它们使外在的音乐美与内在的抒情美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描写夏天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描写夏天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描写夏天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描写夏天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描写夏天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题解]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

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

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

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译诗: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入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4.1《荷风送香夏意浓》|鲁人版 (共15张PPT)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4.1《荷风送香夏意浓》|鲁人版 (共15张PPT)
香夏意浓
夏天真热闹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叶儿浓绿,青蛙欢唱。
夏天真热闹
古诗欣赏
四十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全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侠蝶飞。
说说你眼中的夏天
盛开的向日葵
学游泳
你眼中的夏天
夏日赶海
麦收
用你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喜爱吧!
用你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喜爱吧!
恼人的天气
打雷
下雨
恼人的天气
怎样了解每天的天气情况呢?
怎样了解每天的天气情况呢?
观看每天的 天气预报
天气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蚂蚁搬家要下雨,蜘蛛结 网天放晴。
气象谚语
同学们,再见!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 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竹笋虽然柔嫩 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少壮不努力 大徒伤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向前走, 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用习惯和智慧 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天才在于积累,聪 于勤奋。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人必须 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 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 想的港湾,而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 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成 保证。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生命力顽强的 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 个力量无边的人。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备课】
科目道德与法治第十三周课题1荷风送香夏意浓备课人
教学目标1、喜欢夏天,感受喜爱的美。

2、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喜爱的美,喜欢夏天。

难点: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师:同学们,夏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们感受到了吗?
二、探讨:夏天真热闹
活动一:了解夏天特点,感受夏天变化
1、夏天的天气怎样?
2、花草树木有什么特点?
3、人们的衣着、饮食有什么变化?
活动二:交流观察到的夏天
1、夏天的颜色
2、夏天的花儿
3、夏天的虫儿
4、夏天的人们
活动三:用自己的方式表他对夏天的喜爱
1、讨论交流梳理自己的感受,加深对夏天的印象。

2、个性化表达我对夏天的感受。

三、总结收获,感悟提升
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得早,时间长,天气热;北方夏天到来较晚,时间较短,天气没那么热。

四、拓展延伸,指导生活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看看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1荷风送香夏意浓
夏天真热闹
恼人的天气
授课教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