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3分)宋词的文化品格①词这种文体也走过一条从发生、发展到衰亡的道路。
②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我们可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词的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③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
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云;“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
”文中“曲子”即指燕乐。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④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要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情感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人间词话》)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浦东新区2019学年期末质量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一语文(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应用(5分)1.按要求填空(4分)(1)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善借于物也。
(荀子《劝学》)(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雄奇景色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2分)(1)小李学习不努力,父亲想用一句名言激励他,下列适合作为励志语的一项是()(1分) A。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下列表达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1分)A. 远眺群山环抱,白云缭绕;近看茶园葱绿,小河流水。
B。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远眺白云缭绕,群山环抱。
C. 远眺群山环抱,白云缭绕;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
D. 远眺白云缭绕,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二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6题。
(12分)(甲)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
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按要求选择。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A.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 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也可以说“特意光临寒舍....”。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按要求填空。
(1)怅寥廓,______,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陶渊明《饮酒》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②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③.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④.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①思:语气助词,无义。
②方:坐伐渡江。
③刈:割。
楚:荆条,一种灌木。
④之子于归:女子出嫁。
秣:喂牲口。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诗。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章以乔木不可休起兴,为全诗奠定了惆怅伤感的情感基调。
B.全诗以江汉不可渡比喻主人公对汉水游女渴望不可求的情思。
C.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主人公由希望到悲愤的情感历程。
D.作品通过秣马秣驹的行动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对游女的一片深情。
(3)简要分析本诗在结构上的特点。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从下面二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00字)(1)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精彩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
范围:,《红楼梦》,《边城》。
2019学年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粗鄙是中国社会的癌症徐贲①现今社会中有不少人似乎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流行病,那就是变得越来越要面子,但却又越来越粗鄙。
这是由于“荣誉”与“不荣誉”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荡然无存之故。
不久前,某名艺人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录制中放泼撒野、大爆粗口,母亲对着一位观众挖苦道,我能把女儿培养成亿万人喜爱的明星,你母亲做得到吗?显然,她觉得当名艺人的母亲是特有面子的事,而正是为了争这个面子,夸耀这个面子,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行为嚣张,言语粗野,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阵势。
②有人把这种粗鄙称为“不要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寡廉鲜耻、不知羞耻。
其实与“要面子”同生共长的“不要脸”并不是没有羞耻感,而是不知道什么是该羞耻的,什么是不该羞耻的。
粗鄙是一种羞耻心像癌症一样的病变,这种病变在特定的被污染的社会环境中特别容易发生,就像污染了的自然环境容易诱发癌症病变一样。
③例如,在一般的文明社会里,“绅士风度”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以绅士风度待人接物也是体面人会自然而然地要求自己的行为。
但是,在“文革”时期的中国,“绅士”成了革命的对象,而革命者又以越粗鄙越光荣为行为准则,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有面子”与“要脸”的关系:粗鄙不仅不再是“不要脸”,而且是有觉悟、混得开的事,不仅如此,甚至还能为粗鄙者带来特别“有面子”的头衔、荣誉称号、地位或职位,让他们成为成功人士。
④这种成功人士的传人在“文革”以后把施展才能的领域从政治转向了经济,祝东力曾这样描述他们粗鄙化的成功:“一口糙话、一身匪气,这才是‘爷们儿’,是吃得开、混得好的标记。
粗鄙化--粗野、鄙俗,是当今世俗社会的主流价值。
粗鄙代表‘强悍’、‘有力量’,彰显着粗鄙者的‘有胆儿’、‘拔份儿’”。
浦东新区语文高一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B. 贻笑大方(yí xiào dà fāng)C. 遒劲有力(qiú jìng yǒu lì)D.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航天、电子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老师对这次考试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使我们对这次考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D. 他的成绩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班上其他同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的一句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4. 下列成语中,形容事物变化无常的是:A. 风和日丽B. 波澜壮阔C. 翻云覆雨D. 翻江倒海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举两得B. 好高骛远C. 举世闻名D. 举一反三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B.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C. 她的舞蹈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
D. 这座山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平原上。
7. 下列词语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是:A. 一晃而过B. 时光荏苒C. 转眼即逝D. 岁月如梭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爱国、爱民、爱校,这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
B. 春风拂面,暖阳照身,花儿含笑。
C. 她的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D. 读书、写字、画画,这是她每天必做的事情。
9. 下列词语中,形容人非常聪明的的是:A. 聪明伶俐B. 智慧过人C. 才华横溢D. 才高八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2019年上海浦东中考一模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猎》)雪尽马蹄轻2.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3.______________________,尘暗旧貂裘。
(《诉衷情》)关河梦断何处4.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枯藤老树昏鸦5.浮光跃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静影沉璧(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可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沙场”的意思是________ (2分)战场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CA.上片一、二句表现了词人念念不忘杀敌报国的情怀B.上片三、四句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高品的战斗情绪。
C.下片三、四句实写词人战斗获胜时意气品扬的神情。
D.下片末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浦东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浦东新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高一上·河北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 妄自菲薄弄巧成绌步履稳健博闻强致B . 风华正茂激浊扬青慷楷激昂短小精悍C . 叱炸风云世人瞩目追本素源缒城而出D . 不假思索迥乎不同泪下沾襟屏息以待2. (2分)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A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自言罪过,以负于魏廉颇闻之,肉袒负荆B . 相如顾召赵御史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荆轲顾笑舞阳C . 书数十上,孝文不听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D .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行过夷门,见侯生3. (2分) (2019高二下·厦门月考)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都不相同的一组是()①以石报枕,仇温柔也②吾小人缀飧饔以劳吏者③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⑤不抑耗其实而已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⑧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妆A . ①②④⑤⑥⑧B . ①②④⑥⑦⑧C . ①③④⑤⑦⑧D . ①②③④⑥⑧4. (2分)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选出下列选项中,对上词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2018.12 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8页,满分150分。
2.作答前,在答题纸证明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1分)(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韩愈《师说》)(1分)(3)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遥想故乡美景排解心中惆怅,周邦彦《苏幕遮》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
”(3分)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王新婚周年庆典,有朋友夸赞新娘貌美,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B.小李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有骄傲自满情绪,妈妈鞭策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小梅十岁生日,叔叔希望她长大不要忘父母的恩情,说:“一朝花蕾秀,十年父母恩。
”D.小张在外地工作,和同乡朋友节日相聚时充满感慨地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据报道,无活动部件飞机能够飞翔是依靠一种被称为电动力推进的过程实现的。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那么将能够产生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未来飞机。
①电动力推进的概念更难以可视化②这与我们看到的无扇叶风扇所使用的概念相同。
③与典型的旋转螺旋桨推进相比,④因为它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A.③④②①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第六种自由熊培云①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②全世界每年出版近七十万种期刊,六十余万种新书,登记四十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九百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三十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积累应用1. 按要求填空。
(1)怅寥廓,_______,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陶渊明《饮酒》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问苍茫大地 (2). 大漠孤烟直 (3). 此中有真意 (4). 欲辨已忘言【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句子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
本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苍茫、漠、孤、辨。
按要求选择。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A.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 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也可以说“特意光临寒舍....”。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斧正:敬辞,请人修改自己的文章,这里用于自己修改别人的文章,不得体。
B项,光临寒舍:“寒舍”,谦称自己的家;“光临寒舍”,用于主人欢迎别人到自己家来。
这里用于自己到别人家去,不得体。
C项,令尊:敬词,尊称对方的父亲。
这里用来称自己的父亲,不得体。
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
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以其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
不管人们如何狂热地用“世界性”、“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之类的术语涂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族特性依然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
放逐民族性必将置艺术于无根状态。
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是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
如意大利的十四行、波斯的柔巴依、日本的俳句、中国的律诗……②那么,新诗是否完成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呢?③中国诗歌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诗歌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④中国古典诗歌历经二千年实验、积淀,从四言、五言到七言,至唐代格律诗体制完备,产生了中国人骄傲的唐诗。
由于方块字的音形特征,格律诗汇融节奏、韵律、修辞与建筑之美,成为汉语诗的黄金范式。
伴随这一审美范式的成熟,汉语诗学也发展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天才李白、杜甫是汉语诗的顶峰大师,他们掌握、运用汉语诗的审美范式,并将这一审美范式推向成熟,但他们无力改变这一范式。
因为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一个民族的选择——唐代不仅拥有灿若群星的诗人,更有爱诗的民众。
⑤然而,新诗是个例外。
新诗是由知识分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
新诗的第一个尝试者胡适宣布《关不住了》,恰好是美国诗人SaraTeasdale的《OvertheRoofs》的翻译。
这与梁实秋所说的“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是一致的。
这就是说,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
的确,中国古典诗到清代已腐朽不堪,革命的选择不容置疑。
问题在于,这种完全断裂的结果是将诗学建设置于零起点。
作为新诗的代表,自由诗风靡一时。
当时,谁写得最不象古典诗,谁就是先锋。
在这种风气鼓励下产生的大量新诗确是货真价实的白话——当时有人说白话诗只有白话没有诗,这话虽然尖刻而轻巧,倒也并非无的放矢。
不久,“胡适之体”新诗遭遇质疑,周作人也觉得新诗少了点“余香与余味”。
郭沫若的《女神》固然为创生期的新诗开阔了气象、充实了内涵,但体制依然是自由体。
他甚至说“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
这句易于引起误解的话也表明郭沫若对诗歌体制未做深入思考。
⑥然而危机也正发生在这里: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是否契合民族心理?⑦但是,初期白话诗也并非欧化的一统天下。
刘半农的《瓦釜集》是以江苏民歌的方式创作的,刘大白更以民谣体式写了《田主来》。
这在当时虽然算不上主流,却也暗示了新诗体制的一种选择。
⑧20年代,新诗从对古典诗的破坏转入本体建设,体制建设和诗学建设成为诗人们关注的中心。
真正对新诗格律发挥影响的是闻一多。
这时的闻一多背叛《红烛》式的自由诗,以其对中国艺术的衷情与富于唯美倾向的形式追求对新诗体制进行反思,提出影响颇大的格律理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
而且他称新诗的格律是“戴着脚镣”,“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
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束缚”。
代表作便是他自己的《死水》。
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新诗人投入格律实验,其中徐志摩的诗更活泼。
比如他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⑨新月派的格律诗实验很快演化成新的“形式主义诗体”,走向没落,但格律意识对于新诗的建设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叶公超仍然在《论新诗》一文中写道:“假使诗人有自由的话,那必然就是探索适应于内在的要求的格律的自由,恰如哥德所说,只有格律能给我们自由”。
这证明人们不再一提格律就联想到恢复旧诗秩序,而是从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上进行审思。
⑩胡适的白话诗从体制到诗学都是西方的,刘大白的歌谣体从体制到诗学都是中国民间的,而闻一多的格律体则是中国体制与西方诗学的融汇。
这样,从源流上上说,到20年代新诗已出现三种类型的体制:甲体、乙体、丙体。
此后新诗体制基本上沿着这三条道路演变发展。
(选自《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有删改)3. 第①段中加点词“审美范式”在文中是指4. 依据文本,在第⑩段甲、乙、丙处横线上填空。
5. 下列与文意不符的一项A. 中国诗歌的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B. 唐诗的辉煌源自汉语的黄金范式与熟练运用这一范式的诗人和爱众。
C. 体制建设和诗学建设是新诗的本体建设,诗人们从理论和时间探索。
D. 新诗的格律要求并不影响创作的自由,只有格律能给新诗诗人自由。
6. 请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说说新月派的格律诗特征。
【答案】3. 凝聚(契合)民族审美心理、由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经过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诗歌形式。
4. 欧化的自由诗(或白话诗)、中国民间的新民歌体诗(或歌谣体诗)中西汇合的新格律诗5. A6. 新格律诗的特征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的美,如押韵或韵律和谐(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等。
绘画的美,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像;每节的画面色彩鲜明,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具有流动的画面美。
建筑的美如诗行有变化,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建筑的美感(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解析】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时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还要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本题题干要求答出“审美范式”“在文中”的意思,也就是要答出这个词语的语境义。
第一段文章说“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的诗歌……”那就是说古老诗歌所具有的特点也就是“审美范式”的具体内容,因此可依据“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是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概括出答案。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填出的内容是对上文所说的“20年代新诗已出现三种类型的体制”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结合上文“胡适的白话诗从体制到诗学都是西方的,刘大白的歌谣体从体制到诗学都是中国民间的,而闻一多的格律体则是中国体制与西方诗学的融汇”,可总结出三种诗歌的体制分别是“欧化的自由诗(或白话诗)”“中国民间的新民歌体诗(或歌谣体诗)”“中西汇合的新格律诗”。
5. 试题分析:A项,由原文第五段“然而,新诗是个例外。
新诗是由知识分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可知,中国古典诗歌的体制的确如选项所言,但新诗例外。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
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
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6. 试题分析:本题将现代文阅读与诗歌鉴赏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用选文中的知识解读课内学过的诗歌。
解答时可先由原文“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概括出“新月派的格律诗特征”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然后以《再别康桥》为例,分别证明这些特征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伟大的小孩子西帕李娟①“还在吉尔阿特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卡西准备用洗衣粉来洗头发,我大惊,大喊道:“啊不可以!”连忙拿出自己的洗发水给她用。
结果这家伙一下子就给我全部用完了。
卡西用完洗发水开始清头发时,直接把顶着泡沫的脑袋插.进浅浅的小半盆清水中晃荡..两下就捞.出来,然后用毛巾用力擦干。
②卡西帕洗衣服的情景也很恐怖,她把肮脏得快要板结的裤子和内衣被罩泡在一起洗。
打上羊油肥皂揉啊揉啊的,揉出来的黑水又黏又稠,泥浆似的。
洗完了也不清洗,直接从泥浆水中捞出来拧一拧就晾起来了。
不过有一次我总算看到她清洗了一遍。
但清洗过的水也同样的黑乎乎,黏答答的。
③卡西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啊,这样马马虎虎、百事不晓地打发着自己的生活,扎克拜妈妈为什么不教她呢?我看妈妈洗衣服的情形就地道多了。
就像卡西做的饭,无论再难吃扎克拜妈妈也从不加以指责。
似乎不忍打击她的积极性,要等她自己先将“做饭”一事纳入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轨道,然后再等待她自个儿慢慢去发现技术上的问题。
反正妈妈最善于等待了。
④因为卡西不可能一辈子做饭都那德性的,毕竟她也在不断地接触做饭这种事情的“真实内容”——她会在亲戚家做客,到了繁华地方她也会上小馆子……总之,总有一天她会发现好吃的饭与不好吃的饭之间的区别,她会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