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古代史部分1-3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初三】历史人教版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时间: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人类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
2、四个社会:A、原始社会:特点是时间漫长,社会发展缓慢,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低。
人类社会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基础上的。
B、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引起人类社会关系的变化,氏族瓦解,阶级产生,国家出现,人类步入奴隶社会。
奴隶主和奴隶是社会的主要阶级,奴隶承担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劳动,而奴隶主占有全部的劳动成果。
世界东西方国家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确定了政治上欧洲封建国家的长期的分裂性和不统一性的特点;基督教会在思想上控制着整个欧洲。
D、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生产资料高度集中,资产阶级无偿榨取工人的劳动果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大批垄断集团,他们不但控制了国家主要的经济领域,也把触角伸向国家政治生活,要求瓜分世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内容标准】史前文明:(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知识框架】第1课:人类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内容标准】上古人类文明:(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内容标准】(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二、三单元是世界历史古代史的内容,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习了人类的形成、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希腊罗马的文明,他们文明的产生,文明象征)、亚洲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与古代的科技文化。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2.古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奴隶制小国,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
3.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西亚的两河流域(新月沃地,今伊拉克一带),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2.雅典: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权参政)。
3.罗马帝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第8、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2.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3.《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的重要史料。
4.《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第四单元第八单元是世界历史近代史内容,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与发展巩固的时期:(1)14-16世纪,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萌芽)在欧洲出现,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是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两大因素。
初三历史1-3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1—3课复习提纲
第1课
1、 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的人”。
2、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3、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四人进化阶段。
4、 世界的人类分为三在主要人种:黄种、白种、黑种人。
5、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6、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母系氏族。
7、 “既和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
8、 父系氏族后期,出现私有制,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标志着原始社会解体。
9、 美洲的最早居民——印第安人。
第2课
1.金字塔的国度——古埃及。
(位于尼罗河)
2.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3.金字塔——国王的陵墓。
(胡夫)(狮身人面像)
4. 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
第3课
3、①罗马帝国(前27年—476年),同中国秦汉同期。
九年级上册1-3单元 背记提纲

九上历史第1-3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比较东方文明(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海洋文明)。
类型 亚非文明(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典型代表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古希腊、古罗马 发源地 大河流域 地中海沿岸文明成果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青铜文明奴隶主民主政治基本特征经济:农业经济 政治:奴隶主专制 经济:工商业发达政治:奴隶主民主政治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大化改新△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时间 事件7世纪 创立伊斯兰教;622年 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 征服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名称 国家的产生 统一时间 大河流域文明标志及影响古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000年尼罗河 金字塔: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后公元前18世纪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印度 约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 恒河 1.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2.“阿拉伯数字” 古代中国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黄河 青铜文明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和平交往是世界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8、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古代科技文字古代埃及使用象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使用楔形文字,中国商代甲骨文。
科技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明了浮力定律、杠杆定律。
建筑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建筑麦加清真寺是东方建筑的代表,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基督教堂是西方建筑的代表。
古代思想文化文学东方文学《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西方文学《荷马史诗》古希腊荷马著,是古代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一)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人类的形成1、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世界上的人类分成三大人种:黄种、白种、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上古人类文明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2、金字塔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佂。
3、《汉谟拉比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
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5、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
(三)中古亚欧文明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6、大化改新的内容、意义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7、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这次改革,①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②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结提纲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评价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主持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2)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文学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人荷马创作,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代表篇章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
科学
古代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名称
时间、经典
地点
创始人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教义:“众生平等”
基督教
1世纪
《圣经》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简称:俄国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赎买份地: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哥伦布到达美洲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总结整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知识要点】1.古代希腊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
雅典和斯巴达是两个最著名城邦。
雅典的伯里克利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2.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3.亚力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影响:(消极)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九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章: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3000年前-公元476年)1.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和文明成就a.城邦体制和雅典民主制度b.古希腊哲学、文学、艺术的兴起与发展2.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a.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b.罗马法律制度和建筑工程的发展3.希腊罗马文明对世界的影响a.希腊罗马神话和哲学对现代文化和思想的影响b.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对现代法治和政治体制的影响第二章:世界各文明古代史(公元前3000年-公元1500年)1.古代埃及文明和尼罗河流域文明a.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b.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影响2.古印度的种族和宗教a.古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b.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3.古代中国的各个时期a.夏、商、周三代b.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思想家的思想c.秦汉帝国的建立和统治第三章:中世纪封建社会与欧洲文明的发展(公元476年-1453年)1.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和农奴制a.封建制度和等级制度b.农奴制度和农业经济的发展2.欧洲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a.文艺复兴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b.科学革命对思想和科学的突破3.宗教与欧洲国家的崛起a.宗教运动及其对天主教教会的影响b.欧洲国家的崛起与探索第四章:近代世界的起源与发展(公元1450年-1850年)1.大航海时代和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a.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动因b.欧洲列强在全球的殖民扩张2.近代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a.科学革命对观念和知识的影响b.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3.文化启蒙运动与民主革命a.文化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b.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影响第五章: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公元1850年至今)1.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a.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欧洲列强的帝国主义扩张b.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秩序的重组2.二十世纪各种意识形态与革命运动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与争斗b.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兴起与影响3.当代世界的发展与挑战a.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冲突b.当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以上提纲只是对九年级上历史课程内容的一个简要概括,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有效的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所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世纪前后。
城市为获得自治权,不断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
琅城起义是城市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2.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都是当时西欧兴起的著名工商业城市。
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
1、拜占廷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而得名。
2、拜占廷帝国继承古希腊罗马文明,5世纪至6世纪初时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天堂。
3、6世纪上半叶,皇帝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而频繁用兵,导致民
穷财尽。
4、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了延续千年的古老帝国。
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
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
一、希波战争与亚历山大东征
1、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波斯入侵希腊,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希腊
城邦奋起抗敌,希腊与波斯的战争爆发,史称“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延
续了近半个世纪,希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最后战败了波斯。
2、亚历山大东征:为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率军东侵波斯。
次年,在伊苏斯之战击败波斯皇帝亲率的波斯主
力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经过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夺取了埃及和亚洲
的大片土地,灭掉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
国。
亚历山大东侵给东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二、罗马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1、公元前301年,亚历山大帝国分裂。
在地中海东部形成马其顿王国、塞
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等国家。
2、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发动了征服地中海东部的战争。
经过近一个世纪,
马其顿王国、希腊、塞琉古王国先后被征服。
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
国最后被屋大维所灭。
此后,这一地区出现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1-2
世纪)。
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一、马可·波罗东游
1、马可·波罗: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杰出的代表之一。
2、马可·波罗,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
1271年,沿丝绸之路东行,经
三年多来到中国。
在中国,他掌握了蒙古语和汉语;被委以官职;他
侨居中国17年,除在京城任职外,还受皇帝之命巡游外省和出使缅甸、
南洋,足迹遍及中国许多地方和亚洲一些国家。
回国后,口授了《马
可·波罗游记》,此书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
二、阿拉伯数字的西传
1.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其西传到欧洲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史
上突出的例证。
2.古印度的数学成就:古印度人创造发明了0至9十个数字符号,称为数
码;他们使用了较为完备的十进位计算法。
3.约12世纪,印度的这套数码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误称为“阿拉伯
数字”。
此后,十个数码在世界各国流行,成为通用的数学符号。
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一、象形文字与楔形文字
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由表示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
书写材料:纸草。
或铭刻在石碑、石柱、木头上。
2、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明。
他们把简化了
的图画文字用芦秆或木棍刻在黏土做成的泥版上记事。
因每个字刻出的笔
画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像楔子一样,所以叫楔形文字。
前2000年开始成为
西亚地区的通用文字。
二、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
1、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肓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是描写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长篇叙事诗。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世纪—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欧洲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也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2、《伊利亚特》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惊心动魄的战
斗。
《奥德赛》描写的是希腊英雄海上历险的故事。
3、公元前5世纪,希腊戏剧非常繁荣。
歌颂英雄主义是希腊戏剧鲜明的主题。
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三、《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小说,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
作品中有大量童话、寓言、历险、爱情、历史等传奇故事,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作品歌颂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品质,揭露封建社会黑暗不平的现实;各种故事优美有趣,引人入胜。
《一千零一夜》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第10课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