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技术

合集下载

玉米自交系繁育技术

玉米自交系繁育技术

一、导致制种玉米早衰的若干因素
4、土壤质地差 土壤质地差土壤为沙壤土,
二、施肥
环在翻犁整地时每亩施 1500-2000公斤的优质农 家肥,重施底肥,适当使用 N、P、K配比的复合肥。并 结合玉米自交系各个生育期 对肥料的不同需求进行追肥。 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拔 节肥15公斤,孕穗肥25公 斤。
二、施肥
苗期施肥点在玉米自交 系茎基部3-5cm处,拔节 及孕穗肥应深施在玉米自交 系茎基10-15cm的地方。
近几年来,玉米制种不仅渐成一种产业经济,而且逐 渐形成一高产栽培技术,使玉米制种产量大幅度提高。但 在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制种玉米田后期早衰, 制约玉米制种产量的提高。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若干防治 对策。
目录 CONTENTS
一 导致制种玉米早衰的若干因素 二 防治措施
一、导致制种玉米早衰的若干因素
一、严格隔离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有串花的特性。 繁育自交系时,必须严格设置隔离措施,以防
外来花粉的侵入造成混杂。要保证种子纯度,隔 离区的设置可因地制宜采用空间、时间、屏障和 作物隔离等方法进行隔离,达到隔离的目的。
二、严父本母本生育期的准确记栽
建立田间档案,记录从种到收的父本、母本自 交系每一个生育期的特征。特别是抽雄期、吐丝 期、扬花期的时间记录,准确推测出父本扬花与 母本吐丝之间的差期,为大面积制种提供准确的 花期调配依据,准确的安排好父、母本之间的播 种错期,保证制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玉米自交系栽培技术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
目录 CONTENTS
一 选地 二 施肥 三 播种 三 种植规格一密度
一、选地 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力弱,出苗慢,苗期长势差。 繁育田块应该选择保水保肥力强、均匀、排灌方 便和光照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地为自交系繁殖地, 并做到精细整地,无大土块、无杂草,无作物残 根,达到土壤细、碎、平整。

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概述

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概述

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概述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自交系是玉米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

通过选育自交系,可以提高杂种优势,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性。

近年来,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将对这一方法进行概述。

一、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原理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是通过对玉米雌穗进行处理,使雌穗产生无粉尘生殖器官,从而实现自花授粉,形成自交系。

这一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通过化学试剂处理,诱导玉米雌穗发育成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其次是进行自花授粉,获得自交后代。

二、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处理方法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处理方法是关键的一步,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诱导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瑞利因、多效唑等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诱导玉米雌穗发育成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

2. 化学杀菌剂处理:化学杀菌剂如甲基磺菌灵、脲醛等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诱导玉米雌穗的发育方向,从而形成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

以上处理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诱导效果。

三、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优势与传统的自交系选育方法相比,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1. 时间短: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加快了自交系的选育过程。

2. 效果好: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可以获得更高的诱导效果,形成更多的无粉尘生殖器官的雌穗。

3. 操作简便: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四、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应用前景随着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在未来的玉米育种中,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选育方法,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改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一、玉米自交系的概念玉米自交系是指从一个玉米单株,连续自交多代,最终选择出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称为自交系。

利用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相互间进行杂交,所得到的杂交种(F1)表现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其生活力明显提高,比一般品种增产20%—30%。

玉米自交系是培育优良杂交种的基础材料,选用自交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效果以及品质的改良。

二、自交系的选育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单株,可来自玉米品种、或各类杂交种。

做法是:第一年把用作选育自交系的材料种植于小区内,每一材料约种100株,开花时,选10—20株优良单株套袋自交,收获前选株,收获后选穗,把不合格的淘汰,把入选果穗分别处理、编号、保存备用。

所得种子即为自交一代,用S1表示,供下年选育用。

第二年,将上年选留的自交系果穗,在同一块地里播种,每个果穗种一行,每行30—50株。

通常每一个果穗后代称为一个系,由S1种子长出的植株获得S1种子,S1代会出现分离及生长衰退现象。

在生育期间要进行鉴定,开花时在优系内选株再自交,收获前进行株选,收获后再穗选,当选的果穗分别编号保存,即为自交二代(S2)种子。

如此反复进行,经过4—5代的自交选择,直到自交果穗的后代(系)在苗色、叶型、株高、穗位及开花期等性状已整齐一致时,便成为一个自交系。

三、自交系配合力测定要获得一个优良而稳定的自交系,必须进行配合力的测定,因为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是选配高产杂交组合的基础。

测定的方法,一般先测定一般配合力,多用顶交法,即用一个品种或杂交种作测验种,以被测自交系作母本与测验种进行测交,在母本上所收种子即为测交种(杂种)。

下一年进行测交种产量鉴定,最后决选出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

再将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进行特殊配合力测定,多采用轮交法,即将被测自交系彼此相互杂交,根据测交产比试验结果,选出特殊配合力的自交系。

四、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配经过配合力测定后,就可选用配合力高的自交系,配制各种类型的杂交种(图2-1)。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是从选育自交系开始,以选育并利用单交种为主要目的。

自交系的选育标准以自身繁殖产量高,优质、多抗、耐密和综合性状优良为标准。

自交系的育种方法是与原始材料的种类以及育种目标性状相关联的
1.二环系育种:用单交种和一些商品杂交种等作原始材料,一般采取常规的二环系育种方法;
2.群体改良法:利用遗传基础复杂的综合品种或群体作为原始材料选育自交系时,可以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结合群体改良,在进行轮回选择的同时,分离自交系。

另一种是按二环系育种方法直接分离自交系;
3.回交改良及定向复交综合法;是改良自交系某些缺点的有效途径;
4.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培养、孤雄、孤雌生殖法;
5.诱变育种:采用射线处理玉米种子、花粉、幼苗使之产生变异;
6.配子选择法和聚仓改良方法:前者因其程序较繁琐,后者因其局限性,一向较少采用。

7.生物育种技术:80年代以来,特别在90年代中,分子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在一定条件下,可加速玉米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果;用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鉴别玉米
种质的多样性和差异;用于qtls的研究,可以探明受多基因控制的玉米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基因座位效应和效应,认识杂种优势的机理;用于基因定位,可以进行基因克隆制作精确的玉米基因图谱,最终可能破译玉米的全部遗传密码,调控玉米性状的遗传行为。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必将更广泛地用于玉米遗传育种的研究之中,促进本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玉米自交系防杂保纯技术

玉米自交系防杂保纯技术

素 2 ~ 0 g 同 时根 据 玉 米 长 势 及 缺 肥状 况 加 以调 节 0 3k ,
施 肥 量 。田间 管 理应 注 意 播 后 1 ~ 5 0 1 d及 时检 查 幼 苗

套 、 繁 、 制种 的办 法 , 二 三 使亲 本种 子 世代 纯合 , 配合
( 收稿 日期 :0 80 —8 2 O —2 1 )
幼 苗 长 势 较 弱 . 前 要 造 墒 播 种 、 细 整 地 、 足 底 播 精 施
肥 . 般 要 进 行 春 灌 复 耕 , 净 残 茬 残 膜 , 土 壤 达 一 拾 使
坚 持一 繁多 用 . 少 混杂 机率 . 大路 品种可 根据 减 对
到 上 虚 下 实 含 水 量 适 度 结 合 复 耕 6 7 施 优 质 农 6 mz 家 肥 3 0 ~ 0 0 g 玉 米 专 用 肥 3 ~ 0 g 幼 苗 长 至 00 50 k 、 0 4k ;
地势 平 坦 、 涝 保收 的 中上等 肥力 地块 种植 . 旱 隔离 区空 间隔离 距 离在 5 0 以上 . 陵 区 可利 用 自然地 形 、 0m 丘 树 林、 山川 等进 行 隔离 。 1 . 因地 制 宜 . 时早 播 2 适 所 繁 自交 系 的生 育期 和 所
需有 效 积温必 须 与 当地气 候条 件相 吻合 .春播 区繁种 应根 据 当地气 候 特点 .如 采取 地膜 覆 盖栽 培 当地 温 稳定 通过 1 ~ 2 O 1 ℃时适 时早 播 13 合理 密 植 .高 产 栽 培 由于大 部 分 自交 系 幼 芽 .
标 志 明显 . 由专 人进 行 出人 库 管理 , 并 以防 出现 意 外 , 造成 机 械混 杂 已混放 或标 识不 清 的 自交 系种 子严禁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玉米自交系保护是指为了保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加以保护和管理的过程。

玉米自交系是通过连续自交和选择培育而成的自交纯合系,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和纯度,是玉米杂交育种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玉米自交系往往面临着遗传污染、退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其在育种中的稳定性和应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概念、意义、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玉米自交系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为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进行说明,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

在这篇关于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文章中,文章结构的说明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 正文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玉米自交系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介绍,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必要性,以及详细阐述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要讨论的主题,通过概述的方式引出了玉米自交系保护的重要性,并说明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玉米自交系。

3.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玉米自交系保护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表达结束语。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文将全面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相关内容,逐步引导读者了解、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主题的知识和技术。

1.3 目的玉米自交系保护是为了保护和维护优良的自交系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纯度,确保其在种子生产和播种过程中不受外来杂交的干扰和破坏。

通过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确保玉米自交系品种的纯种性,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保证播种后的作物产量和品质稳定性,促进玉米种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必要性、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加强人们对玉米自交系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玉米自交高效套袋授粉技术

玉米自交高效套袋授粉技术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异花授粉率在95%以上,种植群体内自然条件下授粉结实得到的个体遗传基础复杂,基因型呈杂合状态,后代不断分离,性状难以稳定遗传,使得群体的产量低且不稳定。

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常采用人工套袋授粉的方法,隔绝外来花粉的混杂,对通过各种手段组建的基础材料进行连续多代自交,筛选出遗传稳定的目标自交系,然后根据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组配杂交组合,获得遗传稳定一致的F1,并从中筛选出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具有强杂种优势的杂交种。

因此,玉米套袋授粉技术是育种过程中最基本的田间操作技术,贯穿于玉米育种的始终,影响到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的成败。

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尤其是F2、F3大分离时期,由于选系群体不断加大,需套袋自交授粉的植株不断增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在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套袋授粉的效率,节约育种成本,避免育种工作者花过多的时间在套袋授粉工作上,成为育种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此,简单介绍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套袋授粉技术,以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1.套袋技术1.1套袋前的准备工作套袋前,将事先写好行号的塑料标牌套在每个株系行靠走道边上的第1株植株上,以便区分各株系。

准备好剪刀、小袋(白色薄羊皮纸袋,规格为1lcm×17cm)、大袋(白色薄羊皮纸袋,规格为15cm ×22cm)及围腰。

围腰前方设计2个口袋,一个装小袋,一个装大袋。

1.2套袋的具体操作套袋时,剔除病株和弱株,套足够的优选株,以备后期收获时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具体操作为待植株长出雌穗后花丝抽出前适时将小袋套在最上部第1果穗上,将袋口的一边卡在茎秆与雌穗之间,另一边卡人叶鞘和雌穗之间,套好后用手轻轻提一提袋子的上方,若袋子不能提动说明已经套牢固。

小袋顶端与果穗顶端留4~5cm的空隙,防止果穗生长膨大过程中顶破纸袋,导致花丝露出纸袋引起串粉。

果穗伸得较长才吐丝的植株,可将纸袋口的一边卡在果穗表面的苞叶里。

玉米自交系退化原因及自交系生产技术

玉米自交系退化原因及自交系生产技术

玉米 自交 系 大量繁 殖 时 ,由于 田间 去杂 尽 量增 大原 原 种 和原 种 的 选 株数 量 , 扩 [] 真 熙 . 2金 玉米 杂 交制 种 亲本 提 纯 复壮 的技 J农 】 19 . 工作量大 、 难度高 , 故常因去杂去劣不及时、 大其 种 子数 量 。这样 不仅 可 以尽可 能保 持原 术要 点【. 业 与技 术 ,98 不彻底,使杂株种子得以逐代扩大散粉杂交 有 自交系的群体遗传组成,而且还能减少 自 或 回交 , 株间 相互 自由散 粉 授粉 , 异积 累 累 交 系 的繁殖 世代 , 短繁 育周 期 , 混杂 退 差 缩 减少 加 , 植株 失去 原有典 型 性状 , 部分 自交系 由纯 化 的机 会和 程度 。在选 株上 应 当以群体 中大
择效 果 。 1 繁殖 田去杂去 劣不彻 底 . 5
株套袋 , 自交授粉要在 3 5天内结束, — 彻底淘 汰开花过早 、 过晚的植株, 以保持原原种后代 的典型性和一致性。 对繁殖 中已自交过 、 生长 整齐一致的单株 , 可成对姊妹交, 防止误套生 长势好的回交株。 成熟前 , 检查去除误套的非 典型单穗 , 熟收获后 , 成 根据穗型 、 轴色、 粒 型 、粒色 再 次 淘汰 非典 型穗 。入选 穗去 掉霉 去杂。 粒、 粒、 粒, 虫 秕 分单 穗脱 粒 , 分别装 袋 。袋上 苗 期 , 父母 本 叶鞘 色 、 根据 叶缘 色 、 叶形 、 标 明 自交 系原 原种 名称 、生 产年 份 , 善保 妥 叶 向、 叶色 、 势等 将杂 、 、 长 劣 病株 结合 定苗 拔 存 。 除。 b原种 混 系 繁殖 。原种 指 由育 种者 种 子 ) 拔节期 , 据株高、 根 叶形 、 向 、 色 、 叶 叶 长 按 原种 生产 线操 作 规程 繁殖 的质 量达 到 国家 势等去杂 , 连同优势株 、 可疑株一同拔掉。 规定 的 原种 标 准的 种子 。安 排在具 有 隔离条 抽穗 期 根 据 株 形 、 叶形 、 向 、 叶 、 叶 苞 花 件 , 能 灌 和有 繁殖 技术 人员 的地 方 , 块 能排 地 丝 色 , 本还 要 根 据 护颖 色 、 药 色 、 穗 分 选 择和 管理 同原原 种 套繁 区 。为便 于鉴别穗 父 花 雄 枝去杂。对杂种苗、 混杂苗 、 怀疑苗等非典型 行 纯度 和去 杂 , 穗 顺行 接连 种植 , 育 按单 全生 苗都 要及 时拔 除 掉 ,并 在 吐丝 散粉 以前 彻底 期 要严 格去 杂 ,可 疑株 最迟 应 在开花前 全部 去 杂 。 熟期 根 据穗 型 、 成 轴色 、 型 、 色淘 汰 拔 除 。去杂 应 在苗 期 、 粒 粒 小喇 叭 口期 、 大喇叭 口 杂 劣穗行 和单 穗 。 期 和成 熟前 分 几次 进行 。 雄前彻底 去杂 , 抽 淘 2 自交 与互交 隔代 交替 繁殖 . 4 汰杂劣穗行和单穗,是 自 交系防杂保纯的关 在原 原 种繁 殖 区 ,选 择具 有 自交 系典 型 键 。成 熟后 混 收 , 汰非典 型穗 , 晒 干至 淘 果穗 性状 的单 株 自交 ; 原种混 杂混 系 繁殖 区 , 在 选 含 水量 1% , 晾 晒至含 水 1%以下 , 8 籽粒 3 精选 择 典 型穗 作 为 下 年原 原 种繁 殖 区 的种 源 , 这 装袋 , 绑内外标签 , 注明原种名称、 生产年份 、 样 自交与互交隔代交替进行, 既可防杂保纯 , 生 产单 位 、 质量 标准 、 全保存 。 安 又有 利 于保持 和恢 复 自交系 生活力 。 c 种 一 代繁 殖 。将 上 年 原种 混 系繁 殖 ) 原 2 . 期繁 殖分 期应 用 5定 区的种 子 , 种一 代 繁殖 区混 合 繁殖 。 在原 除混 根 据现 在 的贮 藏条件 ,可 采用 扩大 繁殖 合播种外 , 其它均与原种混系繁殖相同。 严格 面 积 , 少 繁殖 世 代 , 期 多年 使 用 , 短 繁 隔离 和彻底 去 杂仍 是关 键 。 减 分 缩 育周 期 , 降低 了繁殖 成本 , 少每 年都 要繁 又 减 殖 劳动量 , 同时还 降低 了繁殖 的风 险 。 少 繁 减 参考文 献 殖世 代进 一 步更加 保持 自交 系 的纯 度 。 【】 志 勇 . 1昊 玉米 杂 交帝 种 存在 的 问题及 对策 】 2 坚持 “ . 6 少繁 殖 ” 的原则 f. J 中国种业 ,0 6 1 2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一
小组成员:田田蒋定飞
时间:2013年3月23日
玉米自交系亲本种子繁殖
一、自交选种技术
1 选自交系(选择纯度高、一般配合力较高、农艺性状好、制种性状好的自交系)可从品种或品种间杂交种选出,也可从自交系间杂交种选出,或者是轮回选择的人工合成群体选出。

2 自交系选纯,第一年将预先选定的若干基本材料分别种成小区,200-2000株,选1|10的株自交,经考种后分藏。

第二年将上年当选的每个自交果,每穗一行,50株。

田间淘汰一半,再在优选行中选优株自交8-10行,得种子。

3配杂交种,人工去雄得到杂交种,或利用化学杂交剂,刻意抑制花粉的正常发育,使花粉败育,达到去雄目的。

4测配合力,配合力测定分三个时期。

第一,早期测定
第二,中代测定,
第三,,晚期测定
二>、玉米育种的特点
杂交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

在生产上利用的是F1代的杂种优势
第一种是地方种质
第二种是杂交种,主要指生产上应用的或者引进的单交种。

采用当地或异地生产上广为利用的杂交种选系是育成优良自交系的捷径,农
艺性状好,配合力比较高方种质
第三种是综合种或轮回改良的群体,优良基因的频率和优良基因型的重组率都比较高
三、玉米自交系选育的实用方法:
1、常规选育法。

这种选育方法就是在一个分离的原始群体中选择个体自交系,经若干世代按目测自交选择之后,进行配合力的测定,最终选出优良的自交系。

常规选系法的问题是早期入选的规模很难界定。

目前,有的育种者在早期世代不分穗行种植,而是将入选的果穗的等量混合种植,到晚代才严格选择单株种成穗行,进行配合力测定。

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入选基因型的数目,同时增加了对单株的选择压力,可能对提高抗性和获得目标基因型有帮助。

在育种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常规选育法,更多地依靠育种者的经验。

2、自交系的改良。

玉米自交系在育成后发现有些必须克服的缺点、重要的性状发生退化及发生了新的病害生理小种的侵染或不适应推
广区域的环境,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对原有自交系的个别性状进行改造育成新的改良系。

自交系的改良最常用的方法是回交转育法。

回交转育法就是以被改良的自交系为轮回亲本,以目的基因供体亲本为非轮回亲本,经过5代以上的回交改良和1~2代的自交稳定后,就可以育成新的改良自交系。

回交效果的好坏同目标性状的遗传方式有关,
一般回交法对简单性状或单基因控制的性状以及细胞质遗传性状最有效,对复杂性状效果差。

回交法在选择供体亲本时,要防止改良了原有的不良性状又带来了新的不良性状,以及造成配合力下降等问题发生。

回交后代也应该进行配合力测定,在不同的秭妹系中选择配合力高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