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皮试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研究进展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基础护理学》第3版[8]对TAT皮内注射的剂量要求为0.1 mL (含15 IU)。
张亚琴[9]研究认为,TAT 最佳皮试剂量及浓度为7.5 U(0.1 mL),此时不会发生漏诊(假阴性率为0),误诊率(假阳性率0.55%)比传统15 U为低,故建议临床应用TAT 皮试剂量为7.5 U,浓度为75 U/ mL。
黄秀华等[10]认为,皮试液中TAT含量与TAT过敏试验结果的阳性反应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引起皮试阳性反应的直接因素,而与药品质量有关系。
3 皮试部位的选择传统的皮试部位为前臂内侧,神经末梢分布较多,进针与皮纹方向垂直,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损伤,加上药液逆流阻力,易产生撕裂样疼痛,引起假阳性反应。
腕横纹上3横指正中为尺神经和桡神经末梢分布最少部位,注射时采用与皮纹平行进针法,机械损伤性小,注射药时无阻力,病人多数感觉微痛或无痛,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假阳性的发生[11]。
有研究报道,因疾病不能在常用部位做皮试的病人,分别选取左右锁骨中点与胸骨连线三角区域、下肢小腿内侧、下肢大腿内侧、上肢上臂内侧等部位按常规做皮试,在皮试结果的判定上是无差异的[12]。
4 TAT皮试判断标准教科书规定,20 min后观察皮试结果。
阴性:局部皮丘无变化,全身无反应;阳性:局部皮肤红肿硬结,直径>1.5 cm,红晕超过4.0 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或有其他过敏症状[8]。
有人对360例皮试病人采取的阴性判断标准是局部皮丘红肿,硬结不大于1.5 cm,红晕直径不超过4.0 cm,无自觉症状与全身变态反应,给予注射TAT,严密追踪随访,结果无一例出现变态反应[13]。
黎清等[14]提出,皮试30 min 后观察结果,阴性:硬结≤2 cm,红晕<4 cm,伪足<2个,局部无痒感及全身反应;阳性:皮丘>2 cm,红晕≥4 cm,伪足≤3个,稍有痒感;强阳性:皮丘>2 cm,红晕≥4 cm,伪足>3个,局部瘙痒明显或有全身症状。
马破伤风抗生素皮试标准

马破伤风抗生素皮试标准Tetanus, also known as lockjaw, is a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 that affects the nervous system and can lead to muscle stiffness and spasms. It is caused by the bacterium Clostridium tetani, which is commonly found in soil, dust, and animal feces. In order to prevent tetanus, it is important to get vaccinated and to practice good wound care.破伤风,也被称为Lockjaw,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影响了神经系统,并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和痉挛。
这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土壤、尘土和动物粪便中。
为了预防破伤风,注射破伤风疫苗和进行良好的伤口护理非常重要。
When it comes to treating tetanus, antibiotics are often used to help fight off the infection. In some cases, individuals may have an allergic reaction to certain antibiotics, making it important to conduct a skin test before administering them. This helps to determine if the individual will have a negative reaction to the antibiotic, allowing for proper treatment to be given.在治疗破伤风时,通常会使用抗生素来帮助对抗感染。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配制方法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配制方法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是一种用于检测破伤风抗体的重要试剂,其配制方法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下面将介绍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的配制方法,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所需原料和器材,包括破伤风抗原、生理盐水、玻璃制品、量筒、移液管、离心机等。
确保所有器材和试剂都是干净的,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其次,按照配方准确称取所需试剂。
将破伤风抗原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破伤风抗原溶液。
然后将溶液均匀混合,并分装到离心管中。
接着,进行皮试操作。
选择受试者的前臂内侧皮肤,用酒精消毒并标记注射点。
然后在皮肤上轻轻划开一小口,将预先配制好的破伤风抗原溶液滴于划口处,使其浸透皮肤。
随后,观察受试者的皮肤反应。
通常在24-48小时后进行初步观察,再在72小时后进行最终观察。
观察期间要注意记录受试者的
皮肤反应情况,包括红肿、瘙痒、疼痛等情况。
最后,根据受试者的皮肤反应情况进行判定。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皮试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受试者对破伤风抗原的敏感性,从而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液的配制方法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试剂的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配制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促进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合理使用和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

破伤风皮试液配制方法
破伤风皮试液一般是由二氯苯胆素和88%的苯酚麸酸溶液配制而成的。
具体的配制方法如下:
1. 准备和称取所需的材料,包括二氯苯胆素和苯酚麸酸溶液。
2. 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并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3. 在容器中按照以下比例混合二氯苯胆素和苯酚麸酸溶液:
- 对于成人:每毫升二氯苯胆素配合0.5毫升苯酚麸酸溶液。
- 对于儿童:每毫升二氯苯胆素配合0.4毫升苯酚麸酸溶液。
4. 用匀称的器械搅拌混合液,确保二氯苯胆素和苯酚麸酸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5. 将混合液过滤,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
6. 将过滤后的混合液分装到小瓶中,并严密封闭。
7. 标记瓶子上的名称、配方、浓度、有效期等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
- 配制过程中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确保皮试液的纯净性。
- 配制完成后的皮试液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光线暗处,避免阳光直射。
- 配制后的皮试液一般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应丢弃,不可继续使用。
破伤风皮试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低血 压,亦可血压测不到
C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其他过敏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脑组织缺氧———烦躁不安、头晕、面 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 便失禁
其他过敏反应
荨麻疹、恶心、呕吐、发热、腹痛、淋 巴结肿大等
严重过敏反应最新指标
我国对严重过敏反应的 认识尚存在不足,缺少统一的 诊断标准和救治规范,临床救 治措施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一, 亟需科学、合理的指导。
段局部生理盐水消毒后皮内注射,
后观察局部反应。
1
• 每支安瓿内含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 。
2
•取
加生理盐水
,
。
皮试注意事项ຫໍສະໝຸດ 皮试前询问患 者用药史、过 敏史及家族过 敏史。
皮试液必须现 配现用,浓度 与剂量必须准 确。
皮试后请勿揉 按或搔抓覆盖 皮试局部。
皮试后和注射 后嘱咐病人在 注射室等待 20分钟,不 得擅自离开。
04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1、就地抢救
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同时 通知医生。
2、立即皮下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0.5-1ml
●患儿酌减, ●0.1%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 的首选药物; ●注射后如症状不缓解,可根据病情每510min重复注射0.2-0.3ml,直至脱离危 险。亦可给肾上腺素1-2ml加入5%葡萄 糖液250ml,缓慢静滴
皮试后如出现 嘴唇发麻、胸 闷、心慌、皮 疹等症状时, 请立即告知护 士。
TAT皮试结果的判断
01
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
常反应。
02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
直径大于
,红晕范围直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和注射方法的改进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和注射方法的改进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多次给马注射,待其产生大量抗毒素后,分离血清,再浓缩纯化制成,具有抗原性,外伤患者特别是污染伤口,常规注射TA T是预防发生破伤风的一种有效措施,TA T对人体是异种蛋白,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故注射前须做过敏试验(皮试),确定个体对该药物的反应,以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及休克。
临床上,按传统的皮试方法,皮试阳性率高,而阳性者一支TAT需分4次小量脱敏注射,病人痛苦多、消耗时间长,很不利于急诊救治工作。
我科于1998年4月至2005年4月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应用改进的新方法,即“原药液划横皮试、稀释后肌内注射”与传统的皮试、注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改进的新方法注射TAT安全、可靠、节时省力,能减轻病人痛苦、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2.1.1传统组皮试方法(皮丘法)用1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500u/支、0.6ml的TAT药液0.1ml,再抽吸注射用水0.9ml 稀释至1ml,即皮内试验液。
在前臂腕横纹上3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平行进针做皮内注射,注射皮丘内剂量为0.1ml,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
2.1.2改进组皮试方法(划痕法)用5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500u/支、0.6ml的TAT0.1ml,在前臂腕横纹上3横指正中处与腕横纹平行方向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拿注射器用7号针头垂直于皮肤划“=”型两痕,两痕长约0.3~0.5cm,深度约划破皮肤为止,将注射器内的TAT药液在“=”上滴一滴(一滴相当于0.07ml),嘱病人药液不能流落,20min后观察结果。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1.3皮试结果判断标准统一按教课书观察标准判断结果。
阴性:皮内者局部无红肿。
划痕者无皮丘出现,周围无红晕,无伪足,全身无反应,若有皮丘出现,局部无红肿。
阳性:皮内者局部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可出现伪足、痒感,全身反应一般同青霉素的血清病型过敏反应。
破伤风皮试过敏的判断标准

破伤风通常指的是破伤风抗毒素,由于破伤风抗毒素较容易引起过敏,因此在使用前需进行皮试,先在皮下注射少量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皮试结果判定是否过敏。
首先需要抽取破伤风抗毒素的原液,并配置成皮试液,选取前臂内测皮肤注射一个皮丘,并在20分钟之后判断皮试的结果,根据局部皮肤及全身反应判断皮试结果是否为阳性。
如果在皮试后20分钟,患者的局部皮试部位没有红肿、瘙痒、皮疹,也没有任何全身不适,则说明皮试结果为阴性,这种情况是可以正常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
如果在皮试后20分钟,患者的局部皮丘出现红肿,并且硬结的直径大于1.5cm,局部红晕的范围超过4cm,或者局部有明显瘙痒,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则说明皮试结果为阳性。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不能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需进行脱敏注射或更换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推选】最新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PPT文档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环境用物:适合无菌操作及方便抢救。 用物准备:按医嘱备药,急救用物等。
二、操作方法
备药 配液 选择部位 消毒 穿刺 注药 拔针 记录时间 观察 结果判断 记录 整理
用物备
◆ 注医嘱射注盘内加1ml注射
器射、单 ~5号针头、
注射卡及药液。
◆ 如为药物过敏试验, 另备急救药:首选 0.1% 盐酸肾上腺素,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长短不定,通常为7~8天。在 接受过抗毒素预防性接种的病人,可能延长 至数周。个别的可短至1~2天 出现的牙关紧闭,以及全身各部位骨骼肌发 生痉挛所出现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与呼吸 困难 ,苦笑面容。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 疫马血清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能中 和患者体液中的破伤风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种蛋白, 具有抗原性,注射后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用药前应先做过敏试验。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 仍需重做皮内试验。
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
地抢救。 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到别处,但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
阳性--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大于,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⑵ 立即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或肌肉 观察 结果判断 记录 整理
严格2执m行l三注查射七对器。
制度
勿用碘 类皮试 消毒液
穿刺方法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 另备急救药:首选 掌握TAT皮试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五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导致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本病以进行性发展的肌肉强直为特征,伴有发作性加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 10~40%左右。 ⑺ 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变化; 最新破伤风皮试液的配制及脱敏注射 由于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务必要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采取以下措 施组织抢救。 阳性--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大于,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⑶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皮试液的配置方法:取每支含1500国际单位的破伤风抗毒素药液,加等渗盐水稀释到1ml(200IU) 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成人用~lml皮下或肌注。 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到别处,但该菌产生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 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 1% 盐酸肾上腺素,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皮试课件
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支,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1ml;(150U/ml)
取上液0.1ml作皮试;(即15U)
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为阴性可一次性注射,如为阳性者,则行脱敏疗法。
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过敏性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
脱敏疗法方法
第一次:取TAT0.1ml+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二次:取TAT0.2ml+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三次:取TAT0.3ml+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第四次:取余液+生理盐水至1ml肌肉注射。
每隔20分钟注射一次,在脱敏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如病人有气促、面色苍白、紫绀、荨麻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时,应即停止注射并从速处理并报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