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二)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作文教案)2

新材料作文的快速审题立意一、学习《高中作文教程》015——022页的“材料作快速文审立意”。
二、注意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审题立意的原则及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特点:多义性、开放性、启发性、选择性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思维方法: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所涉及的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所涉及的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化实为虚,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5、注意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三、审题立意例析:例1:(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支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
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1. 引言1.1 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材料作文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只有深刻理解题目要求,合理构思内容,才能写出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度思考的文章。
而审题立意又是写作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进行深入探讨。
审题立意是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资料和题目内容,通过理性思考、合理分析,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论述重点,从而确定写作方向和内容要点。
在新材料作文中,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审题立意,才能确保文章的内容切题,结构合理,逻辑严谨。
因此,本文将从新材料作文的意义、特点、如何审题写作、注意事项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着手,探讨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帮助广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审题立意,从而写出更加出色的新材料作文。
2. 正文2.1 新材料作文的意义新材料作文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
通过分析和解决新材料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材料作文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新材料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新材料作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审题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框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新材料作文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材料作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2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1. 多样性:新材料作文通常会提供多种材料,如文字、图片、表格等,考生需要综合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 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体现 在文章中就是思路清晰、文意连贯、表意明 确、语句通顺、用词妥帖。
作文题目一要求描写景物,这是中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抓住特征写四季美景。春天,万物复苏、 充满活力。可写全景,可借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外》的写法;可以特写,如《春》中的五幅图画。夏 天,是热烈的、奔放的,可以写夏天的急雨、烈日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既绚烂多彩又萧条肃杀,抓住其 中一点写即可。冬天,树叶凋落,万物归于沉寂。
我们可以运用此法,借自然美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此阐明对生命真谛的认识。可 借社会一景抒写对某一感情的赞扬、期盼或呼唤等;可 借学校一景抒写校园生活的美好或对学校生活的珍惜、 留恋等。托物言志,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 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通 过对紫藤萝花的生动描绘,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生 命的顽强和美好。通过回忆家门前“稀落”“伶仃”的 紫藤萝花,隐喻家里曾遭遇的不幸和灾难。
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 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清白;“菊花”因 “此花开尽更无花”,傲霜绽放而象征高洁;“松树” 象征坚贞;“竹”象征气节等。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 精神。这些精神内涵都是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的,我们 可以通过它们所显现出来的特征感受到。所以,我们 可以学习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绘某种景物的 特征来赞美与其有相似品质的某类人或某种精神。
作文题目二要求“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 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 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使 感 情得以抒发。如《一棵小桃树》一文,作者借一 棵小桃树的经历,表达了面对挫折和磨难,只有不屈 不挠,才能创造出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02之怎样抓关键句(学生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02之怎样抓关键句(学生版)近10年来,高考主要是以新材料作文为主,审题难度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及其重要。
材料作文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但也给考生审题带来了一定困难。
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作文比较实用的审题立意方法,主要有由果溯因法、分层次法,提炼中心法,求同存异法,理解寓意法,关键词句法等,今天这里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怎样去抓关键句一、关键词句审题法的内涵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和命题者的意图。
在材料作文的中,关键词句常常是作者论述的核心话题,也是我们立意的着力点。
关键句是材料最核心的句子,往往蕴含者作者的出题意图,是我们最主要的审题立意方向。
关键词,是材料中最紧要的核心概念,是最能体现实质内容的词语。
关键词语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清思路和准确表达。
近几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整体趋势是降低的,大多时候有明显的关键词句,或者明确告诉学生以什么为主题去写一篇作文,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
“关键词”或“关键句”类的考题是直接给出一组关键词或关键句,让考生任意选择几个词作文,重点是让所选关键词间“形成有机的关联”,或要求对所给诗句必须“合理引用”,这里所强调的“有机关联”与引用的“合理”重在检测考生厘定关键词内涵、建立关键词间逻辑关联等深层次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建构能力,直接对应“将无序的、杂陈的关键词语进行有序化”。
关键词句是材料作文的核心,抓住核心,自然也就抓住了审题立意的核心。
二、怎样抓关键句(一)、【抓议论评价性语句】新型材料作文往往会有议论评价性语句,这种句子要特别注意,多是总领句,或者总结句,往往就是关键句,且包含关键词,特别是事例性的、现象性的和故事性的材料作文,在叙述完之后,往往就一句议论评价性的句子。
议论评论性语句或是命题者对材料的评论,或是材料中的人物对相关情况的评论,这些评议性语句是材料的关键句,它往往就是“文眼”所在,具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性语句就有了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在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考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材料作文的素材通常是一则故事、寓言、名言、新闻等,要求考生从中提炼观点,展开论述。
由于新材料作文的素材涉及面广,考生容易出现审题立意偏差,导致文章偏离主题。
要准确审题立意,考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其主旨。
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材料的情感色彩,理解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考生可以初步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
在确定中心论点之后,考生需要展开论述。
论述时要注意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能偏离主题。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让文章的结构紧凑、连贯。
在论述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引用名言、分析数据、列举事例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最后,考生需要反复推敲文章的审题立意是否准确,论述是否严密。
如果发现有不足之处,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总结,考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写出更加符合要求的文章。
总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理解其主旨,展开论述时要注意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并注意逻辑的严密性。
反复推敲和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提高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要求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自行选择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是命题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要求考生从材料的整体含义或局部含义出发,抓住主要信息,找自己体会深刻的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抓关键句法:语意突出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所在,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重要语句或关键语句主要指主旨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一般这些语句都有关键词语或概括性强的词语。
找出这些语句,提炼出其表意或含义然后加以扩展延伸,便符合题意了。
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看问题的因果关系,从中立意行文。
善找关系法:有些材料,从不同角度立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对于这样的材料,善于寻找其内在的联系点(共性),会得出最佳立意。
抓住联系点立意行文。
揣摩意图法:材料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他反映作者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倾向。
因此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材料的意图,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确定最佳立意。
见微知著法:要从平凡细小的事物中寻求深远广大的意义来立意,往往能出奇制胜。
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包含多种寓意或多种角度,审题时应该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去审视和思考。
多向辐射主要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种方法。
纵向思维就是紧扣某则材料不放松,对材料本身作深入的挖掘;横向思维就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生发开去,联想到一些与材料相关的类似的内容。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二)

七、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
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
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 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材料1】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
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
材料作文审题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名称 类 别 表 现
材 料 作 文 审 题 4 痼 疾
误解材料, 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题型不清
断章取义, 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 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 因小失大 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 只见现象, 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 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见实质 忽视要求, 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 抛却材料 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 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 悖。
点来立意。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含义的。
实战演练: 【材料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 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 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
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
‚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分析关系法
练习题3、(07全国Ⅰ)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 析 漫 画 各 构 成 部 分 及 其 关 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中主要描写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她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这只是乌鸦被抓住的表面原因,透过这个 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 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 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 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 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6)你怎样看待乌鸦的行为?你认为乌鸦的模仿是对还是错?请具体说明理由。 (7)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 怎样的观点?(讨论,自由发言) ①知人难,知己更难; ②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③摆正自己的位置 ④要有自知之明; ⑤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⑥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 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 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 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 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 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 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二)(二)">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二)野老村夫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例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则材料中的事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90后考生们所无法体会的,但是母亲的话,考生们应该能够理解的,材料的含义告诉我们很清楚,做事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考虑那么多的包袱,此则材料作文让考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以及做人的道理,生活是年轻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
如果领悟了这点,这样才能做出成绩来,从这一点生发到自己的生活,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当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这则材料,不要脱离提供的内容。
特别提示: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联系,不可脱离材料的表、深层意,最好在开头概述材料引出论点。
至少在文章中有提及原材料中的“核心词”,在拟题中简洁明了,也最好包含原材料中的“核心词”。
附录12012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型解读及评卷要求陈妙云一、题型(一)考纲内,属于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题型。
(二)对文字材料的解读1.范围:(1)由材料引发;(2)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2.关于“表层意”与“深层意”(意:意思)第一段:表层意:(1)时代,地点(2)选择所出生的时代、地点的原因深层意:(1)表达对文化的态度:喜欢文化;喜欢多种文化交汇(2)对文化的重视:醉心于古文化研究;文化对生活有重大影响;时代对生活有影响,什么时代决定了怎样的生活。
第二段:表层意:(1)涵娜、伊蕾娜都选择时代(2)居里夫人并不在乎生活在哪个时代(不选择)深层意:(1)生活并不是被动的,生活是需要主动创造的(2)谈论时代与生活的关系总体归纳:三个人认为人生活在什么时代,人就会被动地过怎样的生活;居里夫人的话义是人只要通过努力,都可过上有用、有趣的生活,无论处于哪个时代。
二、本题写作的五个基本原则(一)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联系,不可脱离材料的表、深层意,可引材料可不引。
(二)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可从第一段中选角度,也可以从第二段中选,也可以两者结合选。
(三)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思中自选角度,也可在符合材料“表层意”的“引申义”中自选角度,“表层意”与“引申意”角度没有优劣之分。
“表层意角度”:学生从材料中找一句话,提炼为中心。
如:选择出生的时代或地点、选择出生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从材料第一段话),如:我选择出生在希腊,出生在香港。
重要的是要写明原因,合乎情理。
“引申义角度”:在准确理解了“表层意角度”的前提下归纳的角度或引申出的话题。
1.从第一段中引申出“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如:拼车、拼房、拼情人唯独不拼精神的做法哲学角度:人类的生活为何不能缺失文化谈论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带生活是有趣的2.由三人的选择引申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如:论唐代与唐代人的生活探讨改革开放时代与当下人的生活观探讨哪个时代的人生活最幸福,看出学生对历史、生活的看法,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话题如:人的主观能动性;我的生活我做主;人是主宰生活的;少发牢骚、务实创造;21世纪,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后态度。
4.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角度。
如“选择”(重打重罚),“文化”,“有趣的生活”(五)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
如:“论享受生活”,“论中国文化的璀璨与辉煌”三、该题作文评阅关注点:1.重视阅卷难点,准确判断。
2.思想五花八门,材料目不暇接,不仔细读不知所云,不要跳读,不要速读。
3.独立思考的原创的作文增多,对独立思考与有创造能力的文章给予包容与鼓励。
四、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1.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50个字扣1分)2.写了400字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写了300字的文章,1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写了200字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5.写了100字的文章,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6.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或2分,不评0分。
7.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8.完全空白的,评0分。
附录2:历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广东2004年高考作文题目: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
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
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
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
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
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
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
(据《郁离子·冯妇》改编)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
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
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广东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
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
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
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广东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题,写800字。
广东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
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广东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广东2009年高考作文题目: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
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广东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广东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广东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情节和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附录3 漫画(图画)型作文的审题1、材料特征(1)题目所给材料是一幅(几幅)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画。
(2)取材内容多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审题要点(1)认真观察漫画构图,把握画面基本构成要素。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漫画形象:人/物,形象的状态(静/动);漫画布局:单幅/多幅,漫画上下左右的层次顺序;漫画细节:形象的夸张性部分,如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漫画中的文字:漫画的题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
(2)思考寓意一般而言,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它往往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提示问题现象。
因此漫画中越是夸张厉害的地方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漫画的艺术夸张解读其对应的现象或问题。
(3)描述漫画内容,提炼寓意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化为文字表述的一种题型,因此先要把图片转化为描述性文字,再解读文字中的揭示的问题、蕴含的哲理。
从图片到寓意一般要经过两次思维转换:图→表象→寓意哲理。
(4)对应现实,发散思维,选择角度和素材。
(5)另外还要了解漫画创作的特点,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审题。
如漫画的感情指向多为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针砭时弊;表现手法常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达到亦庄亦谐的艺术效果;风格上具有讽刺性、幽默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立意参考】漫画描绘了大街上一个小孩子踩到西瓜皮摔了一跤,小孩子坐在地上迷茫地看着分别代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个人——他们关切而又警惕地说:“出事了吧!”这样一幅场景,作为一个孩子,看了这幅漫画自然认同地笑了。
家庭、学校、社会常常给予现在的独生子女们过多、过分的关心和夸大、不切实际的、不必要的教育和指责。
【立意参考】这幅漫画以其形象有趣的画笔,把某一种人的工作态度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在哑然失笑之余,联想翩翩。
画中人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浅尝辄止;没有树立起坚定的信念,立志不固。
漫画表达的也正是说一个人若没有恒心,不够专一,即使离成功很近,也不会获得成功的【立意参考】1、不忘本分、本能、本色、本真,坚守职责2、有责任心,专指本职工作3、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4、反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5、做人要勤劳,自食其力,守住底线附录4: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一.认真审题,科学补题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数在初中考查,针对这种命题要认真研究文题中提示语的要求,吃透已经出示的半命题中词语的含义,明确半命题已有内容和自己待填内容的关系,从而补出合乎语法的词语或短语,与已有半命题构成完整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