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技术
深度解析DNA——DNA测序技术

深度解析DNA——DNA测序技术DNA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因此,对DNA的研究可以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规律。
DNA测序是近年来科学界的一个热点,它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基础技术,包括基因组学、生物医学、农业等等。
本文将深度解析DNA测序技术。
一、DNA基本结构和测序方法DNA的基本结构类似于一条双股螺旋形的长链,每个基本单位为一个“核苷酸”,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一种碱基。
一般而言,存在四种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氧嘧啶(C),它们相对应地配对连接在双股螺旋结构的中央。
DNA测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碱基的特异性配对原则,将被测顺序的DNA分子进行逐一碱基鉴定,从而判断其序列。
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快速、高效和高通量。
其中,最普遍的测序方法有Sanger测序、高通量测序和第三代测序等。
Sanger测序是一种经典的测序方法,它基于荧光信号捕获原理,逐一鉴定被测DNA分子的碱基序列。
相对而言,Sanger测序精度和可靠性较高,但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
高通量测序则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测序方法,它采用并行化的测序方式,使多个DNA分子可以同时被测序。
高通量测序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分析数百万个DNA分子,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
第三代测序则是一种新兴的测序技术,通过单分子实时测序的方式实现。
第三代测序的优点在于其高效、高通量以及对被测样品样品量要求较低。
通过第三代测序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快地获得大量的基因组信息,并在研究中取得更深刻的了解。
二、DNA测序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正在将DNA测序技术应用于各种领域。
其中,基因组学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前景的领域。
基因组学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中所有的基因组信息,它包括基因、蛋白质、代谢通路以及细胞信号等路径。
DNA测序技术可以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基因组信息,从而帮助生物学家们更全面地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DNA技术的应用

DNA技术的应用
DNA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学、犯罪侦查、农业、生物学研究等。
以下是DNA技术的一些应用举例:
1. 医学诊断和治疗:DNA技术可以用于基因检测和疾病诊断,例如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突变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个人鉴定和犯罪侦查:DNA技术可以用于犯罪现场的DNA
提取和分析,通过与嫌疑人的DNA样本比对,可以确定可能
的犯罪嫌疑人。
3. 亲子鉴定:DNA技术可以通过比对父母与子女的DNA样本来确认亲子关系,广泛应用于法律和民事领域。
4. 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DNA技术可以用于基因工程,通过
对DNA序列进行修改和插入外源基因来创造特定特性的生物体。
基因编辑技术,例如CRISPR-Cas9,可以精确地编辑目
标基因,有潜力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改良农作物。
5. 遗传学研究:DNA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和遗传
变异的影响。
通过对DNA序列的研究,可以揭示基因与疾病
之间的关联,以及个体对药物和环境的反应差异。
6. 人类进化和人类起源研究:DNA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不同人
群之间的遗传差异,揭示人类进化的历史和人类起源的信息。
7. 农业改良和品种鉴定:DNA技术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和畜禽,例如通过识别有益基因和进行选择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能力。
DNA技术还可以用于对农作物品种进行鉴定和保护。
这些只是DNA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些示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DNA技术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也会不断增加。
dna鉴定技术的原理

DNA鉴定技术是一种通过比对和分析DNA样本来确定个体身份或亲缘关系的方法。
它基于DNA的独特性和稳定性,通过分析DNA序列和特征来进行个体识别和关系确认。
DNA鉴定技术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DNA提取:首先从样本中提取目标DNA,常见的样本来源可以是血液、口腔拭子、毛发、骨骼等。
PCR扩增: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选择特定的DNA区域进行扩增。
这些DNA 区域通常被称为基因座,其中包含多个可变位点,称为STR(Short Tandem Repeat)。
DNA分离:将PCR扩增产物进行分离,常见的方法是凝胶电泳。
分离后的DNA片段将按照长度排列。
STR分型:使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对PCR扩增产物中的STR位点进行测序或片段长度分析。
这样可以确定不同基因座上的STR片段长度。
数据分析和比对:将被测样本的STR片段长度与已知的DNA数据库或参考样本进行比对。
比对结果通过计算概率统计学方法,确定个体身份或亲缘关系的匹配程度。
DNA鉴定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非常高,因为DNA序列在个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差异性。
通过对多个基因座的分析,可以建立一个DNA指纹,这使得个体的身份识别和亲缘关系确认成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DNA鉴定技术需要高度精确的实验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隐私和伦理问题也需要在应用该技术时予以重视和保护。
dna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DNA分子标记技术概述1. 引言DNA分子标记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可以通过特定的标记方法,在DNA分子上进行特异性地标记,从而实现对DNA序列的检测、定位和分析。
本文将对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地探讨。
2.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2.1 标记物选择在进行DNA分子标记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标记物。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物包括荧光染料、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生物素标记物等。
这些标记物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标记物。
2.2 标记方法DNA分子标记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直接标记法和间接标记法。
直接标记法是将标记物直接连接到DNA分子上,常用于荧光标记。
间接标记法是通过先引入标记物、再进行特定的反应来实现标记,常用于酶标记和生物素标记等。
2.3 标记效率和准确性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效率和准确性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指标。
高效率和准确性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在选择标记物和标记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其标记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领域3.1 DNA测序和基因组学研究DNA分子标记技术在DNA测序和基因组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标记技术,可以对DNA序列进行检测和定位,从而实现对基因组的研究和分析。
3.2 分子诊断和疾病检测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诊断和疾病检测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标记技术,可以检测和分析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突变,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3.3 人类遗传学研究DNA分子标记技术对人类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标记技术,可以进行人类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的研究,为疾病发生机制和个体差异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3.4 动植物遗传改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动植物遗传改良中有广泛应用。
通过标记技术,可以进行动植物基因分型和基因定位,为遗传改良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DNA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DNA检测技术DNA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于指导细胞的功能和特征。
DNA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有不同点。
因此,DNA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深海考古、犯罪侦破、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简单介绍DNA检测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1. DNA检测技术的原理DNA检测技术是依靠DNA序列的差异性来进行各种鉴定、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它的思想是将某段DNA序列扩增出来,并用不同的方法定量、定性或测序。
其中,扩增一般指PCR技术,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凝胶电泳、DNA序列分析等。
2. PCR技术PCR技术是DNA检测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一种将一个小样本的DNA扩增成大量的复制品的技术。
PCR技术基于DNA加热解性后再复性的原理,由于镭,周期性反复的温度,在DNA的扩增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对模板序列的特异性,最终通过凝胶电泳进行读取。
3.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技术是将扩增的DNA片段通过电场分离呈带状的技术,它有两种基本方式:薄膜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常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 DNA序列分析DNA序列分析可以直接读取DNA序列,是一种确定DNA序列的直接方法。
人们可以通过DNA序列分析获取DNA序列的信息,用于建立DNA数据库,以及对DNA序列进行分析。
5. DNA检测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医学中,DNA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父母双方都是健康人,但因他们携带相同的基因突变,导致其子女会遗传受影响的基因,甚至可能会患有染色体异常疾病;基因测序可以协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6. DNA检测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DNA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检测食品中是否有非法添加成分,例如:在牛奶和乳制品中被发现添加了鸡蛋、羊肉、猪肉等,这些添加的成分可能会导致对处于敏感期的人造成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对食品原料进行更细致的检测。
7. DNA检测在未来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DNA测序技术被开发出来,这些新技术不但能快速准确地检测DNA片段,而且使人们更广泛地应用这些技术。
DNA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DNA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DNA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化学方法,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和操作的一系列技术。
自从人类解析了DNA的结构,DNA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中,成为了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重要工具。
一、DNA诊断技术DNA诊断技术是指通过检测DNA序列的变异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现代医学在肿瘤诊断、遗传病诊断以及感染疾病检测等方面都广泛应用了DNA诊断技术。
其中最典型的DNA诊断技术就是PCR扩增反应。
PCR能够特异性地扩增DNA结构,让一条DNA片段在体外大量繁殖,这样即使样本很微小,也能通过PCR技术进行检测。
PCR技术已成为如今临床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二、DNA序列分析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疾病原因,例如典型的突变病例。
突变与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突变中,基因发生永久性的改变,这样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缺陷,进而诱发一系列疾病,包括癌症和神经退化疾病等等。
DNA序列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而准确地分析患者的DNA样本,以确定是否有疾病相关的突变,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疾病。
三、人工生殖医学在人工生殖医学中,DNA技术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试管婴儿技术是一项多步骤的过程,其中一步就是单细胞PCR诊断,PCR技术可以检测胚胎或卵子中的基因问题,即是否携带突变基因或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突变基因。
此外,人工受精技术中,通过检测精子中的DNA质量和形态,提高了人工受精后受孕的成功率。
四、基因治疗技术基因治疗技术是指通过干预患者的基因,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使患者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从而更好地治愈疾病。
在基因治疗中,需要从患者身上取样,提取出含有疾病相关基因的DNA或RNA,分离并纯化基因并进行后续操作,例如克隆、水解、数据库比对等。
这些技术可用于有效的治疗、预防疾病等方面。
简述dna鉴定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简述dna鉴定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DNA鉴定技术,又称DNA指纹技术,是一种基于DNA序列差异的鉴定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比较被鉴定者和参考样本的DNA序列,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人或同一物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DNA鉴定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刑事司法鉴定:DNA鉴定技术在破案和定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犯罪现场留下的生物样本,如血迹、唾液、精液等进行DNA 鉴定,可以确定罪犯的身份,提供有力的证据。
2. 亲子鉴定:DNA鉴定技术可以通过比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DNA 序列,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父子、母子、兄弟姐妹等。
3. 古人类学研究:DNA鉴定技术可以通过对古人类化石和遗骸中的DNA进行分析,推断人类进化和迁徙的历史,以及不同人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等。
4. 医学诊断和治疗:DNA鉴定技术可以用于诊断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也可以用于确定药物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进展情况。
DNA鉴定技术的实现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包括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离和序列比对等。
其中,PCR扩增是关键的步骤之一,它可以将DNA样本中的特定区域扩增到足够的数量,以便
进行后续的分析。
电泳分离可以将扩增产物按照大小分离出来,形成DNA条带图谱,从而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序列比对则是将不同样本的DNA序列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总的来说,DNA鉴定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鉴定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和法律科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为社会公正和人类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dna鉴定技术的概念

DNA鉴定技术是一种通过对DNA(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分析和比对,来确定个体身份、亲缘关系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技术。
DNA鉴定技术在法医学、犯罪侦查、亲子鉴定、考古学、种群遗传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DNA序列的唯一性和遗传信息来进行识别和比对。
DNA鉴定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
1. DNA指纹技术: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扩增DNA片段,然后使用特定的DNA 探针或PCR引物进行杂交、电泳等操作,得到特定的DNA条带图谱,从而进行个体身份鉴定或亲缘关系分析。
2. DNA测序技术:通过测序技术对DNA序列进行测定和比对,包括Sanger测序、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可以获取DNA的精确序列信息,用于个体识别、疾病基因筛查等应用。
3. DNA微阵列技术:利用DNA芯片或微阵列芯片对DNA序列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可以用于基因表达分析、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等应用。
DNA鉴定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在司法鉴定、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DNA鉴定技术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应用范围都在不断提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重大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 ,身份鉴定鉴定亲子关系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鉴定。
人的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用亲子鉴定,十分方便。
一个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般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如果检测到某个DNA位点的等位基因,一个与母亲相同,另一个就应与父亲相同,否则就存在疑问了。
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要作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作检测,如果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有一两个位点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
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人身体内细胞的原子物质。
每个原子有46个染色体,另外,男性的精子细胞和女性的卵子,各有23个染色体,当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候。
这46个原子染色体就制造一个生命,因此,每人从生父处继承一半的分子物质,而另一半则从生母处获得。
DNA亲子鉴定测试与传统的血液测试有很大的不同。
它可以在不同的样本上进行测试,包括血液,腮腔细胞,组织细胞样本和精液样本。
由于血液型号,例如A型,B型,O型或RH型,在人口中比较普遍,用于分辨每一个人,便不如DNA亲子鉴定测试有效。
除了真正双胞胎外,每人的DNA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它是这样独特,就好像指纹一样,用于亲子鉴定,DNA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我们的结果通常是比法庭上要求的还准确10到100倍。
通过遗传标记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称之为亲子试验或亲子鉴定。
DNA是人体遗传的基本载体,人类的染色体是由DNA构成的,每个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成对的染色体,其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
夫妻之间各自提供的23条染色体,在受精后相互配对,构成了23对(46条)孩子的染色体。
如此循环往复构成生命的延续。
由于人体约有30亿个碱基对构成整个染色体系统,而且在生殖细胞形成前的互换和组合是随机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30亿个核苷酸的组成序列,这就是人的遗传多态性。
尽管遗传多态性的存在,但每一个人的染色体必然也只能来自其父母,这就是DNA亲子鉴定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血清方法能检测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血清型和红细胞酶型等,这些遗传学标志为蛋白质(包括糖蛋白)或多肽,容易失活而导致检材得不到理想的检验结果。
此外,这些遗传标志均为基因编码的产物,多态信息含量(PIC)有限,不能反映DNA编码区的多态性,且这些遗传标志存在生理性、病理性变异(如A型、O型血的人受大肠杆菌感染后,B抗原可能呈阳性。
因此,其应用价值有限。
DNA检验可弥补血清学方法的不足,故受到了法医物证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不断完善,随着基因组研究向各学科的不断渗透,这些学科的进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法医学上,STR位点和单核苷酸(SNP)位点检测分别是第二代、第三代DNA分析技术的核心,是继RFLP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VNTRs(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检测技术。
作为最前沿的刑事生物技术,DNA分析为法医物证检验提供了科学、可靠和快捷的手段,使物证鉴定从个体排除过渡到了可以作同一认定的水平,DNA检验能直接认定犯罪、为凶杀案、强奸杀人案、碎尸案、强奸致孕案等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标志系统的检测将成为破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此方法作为亲子鉴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方法。
特别提到一点:同卵双胞胎的DNA检测结果是一样的。
美国一位遗传学研究者通过在网上发布的人类DNA信息,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从研究对象组中随机选出的5个匿名者的身份,还找到了其整个家族,确定了近50人的身份。
在网上发布的遗传数据,那些来自1000多人的长达几十亿个DNA字母的串子,看似是完全匿名的。
但仅仅靠一些网上的聪明侦探手段,一位遗传学研究者就把从研究对象组中随机选出的5个人的身份确定了出来。
不仅如此,他还找到他们的整个家族,确定了近50个人的身份,虽然这些亲属与研究一点也不沾边。
这位研究者并未公布他所发现的人的姓名,但这项发表在周四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工作表明,保护参加医学研究的志愿者的隐私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们提供的遗传信息需要公开,以便科学家使用。
研究人员表示,“让认为能够完全保护隐私或使数据匿名的幻想继续下去,已不再是一个可维持的立场。
”应用案例1888年秋天,英国首都伦敦东区接连发生5起妓女遭杀害案件,多数受害人被开膛,但真凶一直未能确定。
传闻中的疑凶超过100人,甚至包括英国王室成员和首相。
[5]2007年,迷恋研究此案的爱德华兹在一次拍卖会上买下一条带有血迹的披肩,据称为妓女凯瑟琳·埃多斯凶杀案现场物品。
[5]2014年9月7日,英国商人拉塞尔·爱德华兹和法医学专家,借助先进的法医分析技术,成功破解困扰世人126年的谜:谁是英国连环杀手“开膛手杰克”。
借助分析和比对DNA样本,认定波兰美发师阿伦·科斯明斯基为真凶。
科斯明斯基是犹太人,他被警方列为3名重点嫌疑人之一,一名目击者也指认他为凶手。
但是,警方没有足够证据指控科斯明斯基。
他最终于53岁时死在精神病院。
[5]爱德华兹锁定了科斯明斯基。
基因证据专家采用“真空吸取”的方式获取了DNA样本,与埃多斯后裔的DNA比对后,确定披肩上的血迹属于埃多斯。
专家们还在披肩上的精液痕迹中发现了上皮细胞,并找到科斯明斯基妹妹的一名女性后代。
比对显示,DNA完全吻合。
[5]基因工程多活性多肽和蛋白质都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它们都是从相应的基因中产生的。
但是由于在组织细胞内产量极微,所以采用常规方法很难获得足够量供临床应用。
基因工程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性,能够大量生产这类多肽和蛋白质,迄今已成功地生产出治疗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胰岛素,对血癌和某些实体肿瘤有疗效的抗病毒剂――干扰素,治疗侏儒症的人体生长激素,治疗肢端肥大症和急性胰腺炎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等100多种产品。
基因工程还可将有关抗原的DNA导入活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受免疫应激后的宿主体内生长可产生弱毒活疫苗,具有抗原刺激剂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等优点。
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在防病抗病方面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源性单抗很难获得,使得单抗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抗生素在治疗疾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抗生素数量的增加,用传统方法发现新抗生素的几率越来越低。
为了获取更多的新型抗生素,采用DNA重组技术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
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疫苗、抗生素等防治药物不仅在有效控制疾病,而且在避免毒副作用方面也往往优于以传统方法生产的同类药品,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类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相关,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则既可达到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和原始性,又可使诊断和治疗工作达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的目的。
于基因水平进行诊断和治疗在专业上称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以补偿失去功能的基因的作用,或是增加某种功能以利对异常细胞进行矫正或消灭。
在理论上,基因治疗是治本治愈而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疗法。
不过,尽管至今国际上已有100多个基因治疗方案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基因治疗在理论和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仍使这种治疗方法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不论是确定基因病因还是实施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研究疾病发生机理,关键的先决条件是要了解特定疾病的相关基因。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临近完成,科学家们对人体全部基因将会获得全面的了解,这就为运用基因重组技术造逼于人类健康事业创造了条件。
不过,虽然基因技术向人类展示了它奇妙的“魔术师”般的魅力,但也有大量的科学家对这种技术的发展予以人类伦理和生态演化的自然法则的冲击表示出极大的担忧。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技术发展的一个极致就是使人类拥有了创造任何生命形态或从未有过的生物的能力。
垃圾DNA一项针对基因组进行的广泛比较研究显示,问题的答案可能就隐藏在生物的垃圾脱氧核糖核酸(DNA)中。
美国科学家发现,生物越复杂,其携带的垃圾DNA就越多,而恰恰是这些没有编码的“无用”DNA帮助高等生物进化出了复杂的机体。
自从第一个真核生物——包括从酵母到人类的有细胞核的生物——的基因组被破译以来,科学家一直想知道,为什么生物的大多数DNA并没有形成有用的基因。
从突变保护到染色体的结构支撑,对于这种所谓的垃圾DNA的可能解释有许多种。
但是2004年从人类、小鼠和大鼠身上得到的完全一致的关于垃圾DNA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在这一区域中可能包含有重要的调节机制,从而能够控制基础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发育进程,这将帮助生物进化出更为复杂的机体。
与简单的真核生物相比,复杂生物有更多的基因不会发生突变的事实无疑极大地强化了这一发现。
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更深的了解,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UCSC)的计算生物学家David Haussle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5种脊椎动物——人、小鼠、大鼠、鸡和河豚——的垃圾DNA序列与4种昆虫、两种蠕虫和7种酵母的垃圾DNA序列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从对比结果中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模式:生物越复杂,垃圾DNA似乎就越重要。
这其中暗含的可能性在于,如果不同种类的生物具有相同的DNA,那么这些DNA必定是用来解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的。
酵母与脊椎动物共享了一定数量的DNA,毕竟它们都需要制造蛋白质,但是只有15%的共有DNA与基因无关。
研究小组在2005年7月14日的《基因组研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将酵母与更为复杂的蠕虫进行了比较,后者是一种多细胞生物,发现有40%的共有DNA没有被编码。
随后,研究人员又将脊椎动物与昆虫进行了对比,这些生物比蠕虫更为复杂,结果发现,有超过66%的共有DNA包含有没有编码的DNA。
参与该项研究工作的UCSC计算生物学家Adam Siepel指出,有关蠕虫的研究结果需要慎重对待,这是由于科学家仅仅对其中的两个基因组进行了分析。
尽管如此,Siepel还是认为,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样一种理论,即脊椎动物和昆虫的生物复杂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基因调节的精细模式。
DNA探针DNA探针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指长度在几百碱基对以上的双链DNA或单链DNA探针。
现已获得DNA探针数量很多,有细菌、病毒、原虫、真菌、动物和人类细胞DNA探针。
这类探针多为某一基因的全部或部分序列,或某一非编码序列。
这些DNA片段须是特异的,如细菌的毒力因子基因探针和人类Alu探针。
这些DNA探针的获得有赖于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