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考点:牙美观指数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牙齿美观指数

口腔执业医师辅导:牙齿美观指数根据牙颌异常不同类型,推荐采用牙美观指数,一般用于12岁以后的年龄组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记分标准,介绍如下:(1)前牙和前磨牙缺失:这一标准包括前牙和前磨牙缺失。
“检查上下颌牙弓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的缺失情况,记录缺失牙数。
了解所有前牙缺失原因是否因美观原因而拔牙,如果缺牙后间隙已关闭,或该牙位恒牙未萌出乳牙仍滞留,或缺失的切牙、尖牙和前磨牙已被固定修复替代,则不能作为缺失牙记录。
(2)切牙段拥挤:两侧尖牙之间的间隙不足以容纳4颗切牙正常排列,切牙扭转或错位于牙弓之外。
按以下标准记分:O=不拥挤;1=一段拥挤;2=两段拥挤。
对于4颗切牙排列整齐而有1颗或2颗尖牙错位的情况,则不作为切牙拥挤记录。
若有疑问,以低标准记分。
(3)切牙段出现间隙:上下牙弓左右尖牙之间的间隙超过容纳4颗正常切牙的需要,则出现间隙。
如果一颗或多颗切牙的邻面没有牙间接触,此段记录为切牙有间隙。
对于乳牙刚脱落恒牙即将萌出而出现的间隙,不记录为切牙间隙。
切牙段出现间隙按以下标准记分:0=无间隙;1=一段有间隙;2——两段有间隙。
若有疑问,以低标准记分。
(4)中切牙间隙过宽:指两颗上颌恒中切牙之间,在正常位接触点出现数毫米的间隙。
可按两中切牙近中面之间最短的距离(mm)记录。
(5)上下颌前牙排列最不规则:指前牙扭转、错位排列于正常牙弓之外。
用CPI探针测量排列相邻牙之间不规则部位的距离。
测量时探针与牙合面平行,与正常牙弓线垂直,探针的顶端置于舌向突出或扭转的牙的唇面,根据CPI探针的刻度,可以估算出牙不规则的毫米数,以最短(mm)距离记分。
排列不规则可以有前牙拥挤或者不拥挤;如果4颗切牙正常排列的间隙足够且仍有牙扭转或错位,按前牙排列最不规则记分,不按切牙拥挤记分。
如果存在侧切牙远中面排列不规则也应记录;(6)上前牙覆盖:指在正中颌位测量切牙间的水平距离。
测量时,CPI探针与牙合平面平行。
测量上前牙覆盖时,测量最突出的上切牙唇-切边缘至相应下切牙唇面之间的距离;测量下前牙覆盖时,测量最突出下切牙的唇-切边缘至相应上切牙唇面之间的距离,以最接近的毫米数作为前牙覆盖的记分。
牙齿美容评分标准

牙齿美容评分标准
1.牙齿颜色的美观度评分
颜色均匀度:评估牙齿表面颜色的均匀度,包括是否存在明显的色差。
白色度:评估牙齿的白色度,考虑牙齿是否明亮而有吸引力。
与肤色的协调性:评估牙齿颜色与个体肤色是否协调一致。
2.牙齿形状和对称性评分
牙齿形状的整体美观度:评估牙齿的形状是否整齐、匀称以及与相邻牙齿的协调性。
牙齿对称性:评估牙齿的对称性,包括中线对称性以及左右侧牙齿的对称性。
3.牙齿排列和间隙评分
牙齿排列的整体美观度:评估牙齿的排列是否整齐、舒适以及与颌骨的协调性。
牙齿间隙:评估牙齿之间是否存在过大或过小的间隙,包括咬合时的正常间隙。
4.牙齿表面质地评分
牙齿表面的平滑度:评估牙齿表面的平滑度,包括牙釉质的光滑程度。
牙齿表面的光泽度:评估牙齿表面的光泽程度,考虑牙齿是否有健康的光泽。
这些评分标准可以作为牙齿美容的参考,帮助专业人士评估患者牙齿的美观度和整体外观。
根据实际情况,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牙齿美容评分标准,并不能代表具体的临床评估要求。
在进行牙齿美容评估时,请咨询专业牙医或专家的意见,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___。
___ (2019)。
牙齿美容评分标准与指导。
《口腔美容学杂志》(Vol。
20.No。
3)。
12-17.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牙齿美容评分标准应根据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牙齿的排放标准

牙齿的排放标准
牙齿的排放标准通常是指牙齿的排列和位置是否符合正常的生理和美学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牙齿排放标准:
1. 上下颌牙齿的对齐:上前牙应该覆盖下前牙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并且上下牙齿之间应该有适当的间隙,以允许牙齿正常咀嚼和说话。
2. 牙齿的倾斜度:牙齿应该有适当的倾斜度,以保证咀嚼效率和美观。
例如,上前牙应该稍微向外倾斜,而下前牙应该稍微向内倾斜。
3. 牙齿的间距:牙齿之间应该有适当的间距,以避免拥挤和错颌。
牙齿之间的间距应该均匀,不应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间隙。
4. 牙齿的中线对齐:上下颌牙齿的中线应该对齐,以保证面部对称和美观。
5. 牙齿的覆颌和覆盖:上前牙应该覆盖下前牙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下前牙应该覆盖上前牙的切缘。
上前牙美学标准

上前牙美学标准
上前牙的美学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 笑线:上前牙切端的连线应与下唇上缘平行,中心部分自然向下弯曲,牙齿与嘴唇呈现月牙形。
如果笑线为一条直线,会给人呆板的感觉;如果笑线向上弯曲,也就是上尖牙比中切牙长,这种又会给人凶和苦的感觉。
2. 颊廊:指露牙笑时左右两边牙齿与脸颊之间的黑色区域。
如果对颊廊的大小不满意,可以通过扩弓或者是缩弓来进行调整。
3. 鼻唇角:鼻子和嘴唇之间的角度,具体指鼻尖下点与鼻小柱点连线和鼻下点与上唇突点连线的前交角。
4. 审美E线:是连接鼻尖到下巴尖的一条直线,上唇刚好落在鼻尖和下巴尖连成的直线上,侧貌也会显得更加的立体、有美感。
5. 颏唇沟:影响面下1/3的一个关键因素,标准的颏唇沟深约4mm,恰到好处的颏唇沟会让下巴有层次感和立体度。
6. 颏颈角:下巴、下颌脖颈交接点与脖颈直线的夹角,自然直立位时,理想的颏颈角大约为90~120°。
此外,牙齿的色泽、排列也是美学标准的一部分。
牙齿应呈淡黄色,排列整齐,无染色等异常情况。
如果牙齿出现色泽异常或排列不齐等美观问题,应及时咨询牙医,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和修复,以恢复口腔美观。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之牙体外部形体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之牙体外部形体在口腔医学专业中,《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今天整理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重点复习内容,关于牙体外部形体的知识。
它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属于桥梁学科的范畴。
乳牙作为常考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乳牙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而宽,乳白色;2.颈部缩短,唇颈嵴,颊颈嵴突出。
牙合面缩窄。
3.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点,上颌乳中切牙为宽冠宽根。
4.上颚乳尖牙牙尖偏向远中。
5.下颚第二乳磨牙三个颊尖等大。
(一)乳切牙1.上颚乳中切牙(1)牙冠:近远中径大于切颈径,牙冠宽短。
近中切角近似直角。
亚冠颈部很厚,冠根分明。
(2)牙根:单根,宽扁,根长约为冠长的二倍。
宽冠宽根是该牙的中药解剖标志。
2.上颚乳侧切牙(1)牙冠:外形与上颚乳中切牙相似,但较小且短窄。
近远中径小于切颈径。
近中切角为圆角,远中切角为圆弧形。
舌窝浅。
(2)牙根:单根,长度比下颌乳中切牙稍长,牙根自唇面向舌侧缩窄,根尖微向唇侧,略微斜向远中。
(二)乳尖牙1.上颚乳尖牙(1)牙冠:唇面牙尖长大,约为牙冠一半,牙尖偏远中,近中斜缘长于远中斜缘。
唇轴嵴很突,颈嵴最突,近缘弧度很小,几乎平直。
(2)牙根:单根,细长较直,根尖偏远中并弯向唇侧。
2.下颚乳尖牙(1)牙冠:与上颚相似,牙冠较短而窄。
牙尖偏近中。
颈缘平直,近中缘长直,远中缘较短圆突。
(2)牙根:单根,较上颚乳尖牙的牙根稍窄。
(三)乳磨牙1.上颚第一乳磨牙(1)牙冠:颊面的宽度大于长度,近中缘长而较直,远中缘短而较突,颈部缩窄,颊尖略偏近中。
舌面较颊面小而圆突。
牙合面1/3显著缩窄,颊侧颈1/3非常突出。
颊牙合缘嵴长于舌牙合缘嵴,近颊牙合角为锐角,近舌牙合角为钝角,远颊牙和近舌牙合角近似直角。
(2)牙根:细长,三根分开甚远,根干较短。
根分叉接近牙颈部。
2.下颚第一乳磨牙(1)牙冠: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特短且突。
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颈嵴最突,两颊尖之间有沟。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二章绪论与口腔流行病学1、由于牙牙合面存在点隙裂沟,窝沟龋患率较高,以1995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为例,12 岁年龄组窝沟龋占龋患的90.35% 。
2、标准一致性检验是在正式调查前,为避免检查者偏性而设置的,用Kappa 值来计算。
Kappa 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0.4 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 可靠度中等0.61~0.80 可靠度优0.81~1.0 彻底可靠3、CPI 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
DMFT 是恒牙龋失补指数,DMFS 为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 为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它们是龋病常用指数;Dean 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4、2022 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5~6 岁:龋均90%无龋12 岁:龋均(DMFT)不超过 115 岁:至少有5 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 记分为1 或者218 岁:无因龋病或者牙周病而缺失的牙35~45 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1 个区段65~74 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5 个区段5、龋均(DMFT)等级0.0~1.11.2~2.62.7~4.4 4.5~6.5 6.6 以上很低低中高很高6、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RT)原则为:随机、对照、盲法。
受试者的依从性也很重要。
7、根据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观察期限,至少2 年,普通为2~3 年。
8、1986 年我国对120 多万围产儿的调查,男婴唇腭裂发生率为0.2%,女婴发生率为0.16%。
9、横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者现象在某一特定点上 (较短期内) 的情况;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者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觅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群组研究是在疾病浮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浮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一、名词1.指数:是表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2.患龋率: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 龋病发病率:是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龋病发病率=新发生龋的人数/受检人数×100%3.根龋指数(RCI):根龋指数=根面龋数/牙龈退缩牙面数×100%4.氟牙症:一种特殊类型的釉质发育不全口腔扁平苔藓:是指一指发生于皮肤和黏膜上的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角化性病变5.白斑: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损害,不能擦去,在临床和组织学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6.抽样调查:即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
7.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
是指不去除牙体组织,在頜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黏膜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8.预防性树脂充填:是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牙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頜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窝沟龋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9.氟牙症:又称氟斑牙或斑釉症,是在牙发育矿化时期机体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釉质发育不全10.牙菌斑:是一种牢固附着于牙面的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系。
11.牙石:是指沉积于牙齿表面的钙化和部分钙化的坚硬物质,因它是以菌斑为基质,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逐渐沉积在菌斑或软垢上形成,故又称钙化的菌斑12.白垢:又称软垢,为疏松地附着在牙面、修复体、牙结石和牙龈上的一种软而黏的沉积物13.食物嵌塞: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的牙间隙内,成为食物嵌塞14.创伤頜:牙周组织的健康有赖于功能頜力的刺激,当頜力超过牙周组织对頜功能的适应能力时,即发生牙周组织的损伤15.癌前病变:是指临床及组织学上有改变并且有癌变倾向的病变16.癌前状态:是指能导致在某一特定部位容易发生癌的一般状况,但不一定表明在此部位事先已存在任何可见的变化17.消毒:严格来说是为了杀灭所有具有生长能力的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灭细菌芽胞18.灭菌:是指消灭存在于任何非生命体或器械上的具有生活的微生物二、填空1.口腔预防的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病理形成期前期)氟化物应用、保护牙髓;二级预防(病理形成期)干预;三级预防(晚期阶段)修复2.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流行病学3.常用记录龋病患病状况的指数有:龋失补指数、患龋率、龋病发病率、根龋指数4.水氟浓度在0.6—0.8mg/L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5.检查牙龈指数包括颜色、质地、出血6.龈沟出血指数(SBI),正常龈沟深1—2mm,不超过3mm7.社区牙周指数CPI检查项目: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8.在我国以舌癌、颊黏膜癌、牙龈癌、腭癌最为常见9.口腔癌一般用十万分之几来表示10.氟牙症的评价采用Dean分类法,根据牙釉质颜色、光泽、和缺损的面积来确定损害的程度。
牙齿的十大美学标准

牙齿的十大美学标准
1.线条:牙齿的美学标准之一是牙齿的线条要契合颌面,牙齿的边缘要柔滑光滑,牙颚的线条过渡要均匀、平稳,不会有锐利的角度和不规则的转折。
2. 尺寸:在牙齿的美学标准中,牙齿的长度和宽度要恰到好处,不能超出颌面的范围,以免影响整体的美观。
3. 曲线:牙齿的曲线也是牙齿美学标准之一,要求牙齿上面的弧度要满足轮廓曲线的效果,下面的弧度要更加柔和。
4. 密度:牙齿的密度要求牙齿的间距要适中,牙齿不能太拥挤,也不要太稀疏,保持良好的间距,确保牙齿的正常展示和发音。
5. 颜色:牙齿的颜色是牙齿美学标准之一,牙齿的颜色应该是洁白的,不能有黄渍或其他色斑,确保牙齿的美观。
6. 平整:牙齿的平整是牙齿美学标准之一,牙齿的表面要平整,牙齿的边缘要光滑,以免影响牙齿美观。
7. 形状:牙齿的形状也是牙齿美学标准之一,即牙齿的形状要符合大自然界的牙齿形状,例如,上大牙、下大牙和小牙要有良好的设计,这样无论是从外形上看,还是从机能上看,都能够满足牙齿美学标准。
8. 痕迹:牙齿上不能有明显的色斑、堆积物等,牙齿上有的氟斑、渗线或污渍要尽可能的清除,以满足牙齿的美学标准要求。
9. 磨损:牙齿的磨损也是牙齿美学标准之一,磨损的程度不能
过多,需要注意正确的拔牙饮食习惯,减少牙齿的磨损。
10. 封闭:牙齿的封闭性是牙齿的美学标准之一,牙齿的前后上下要契合,牙齿的前后平行度要合理,牙齿之间要有良好的闭合,同时保持牙齿的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医学考点:牙美观指数
口腔医学辅导名师结合多年的辅导经验和历年真题考察的考点,系统的整理了一套口腔医学考研辅导资料。
这套辅导资料能帮考生系统的复习相关口腔医学知识点,详细内容如下:1997年WHO根据牙颌异常不同类型,推荐采用牙美观指数,一般用于12岁以后的年龄组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记分标准,介绍如下:
(1)前牙和前磨牙缺失:这一标准包括前牙和前磨牙缺失。
"检查上下颌牙弓切牙、尖牙和前磨牙的缺失情况,记录缺失牙数。
了解所有前牙缺失原因是否因美观原因而拔牙,如果缺牙后间隙已关闭,或该牙位恒牙未萌出乳牙仍滞留,或缺失的切牙、尖牙和前磨牙已被固定修复替代,则不能作为缺失牙记录。
(2)切牙段拥挤:两侧尖牙之间的间隙不足以容纳4颗切牙正常排列,切牙扭转或错位于牙弓之外。
按以下标准记分:O=不拥挤;1=一段拥挤;2=两段拥挤。
对于4颗切牙排列整齐而有1颗或2颗尖牙错位的情况,则不作为切牙拥挤记录。
若有疑问,以低标准记分。
(3)切牙段出现间隙:上下牙弓左右尖牙之间的间隙超过容纳4颗正常切牙的需要,则出现间隙。
如果一颗或多颗切牙的邻面没有牙间接触,此段记录为切牙有间隙。
对于乳牙刚脱落恒牙即将萌出而出现的间隙,不记录为切牙间隙。
切牙段出现间隙按以下标准记分:0=无间隙;1=一段有间隙;2--两段有间隙。
若有疑问,以低标准记分。
(4)中切牙间隙过宽:指两颗上颌恒中切牙之间,在正常位接触点出现数毫米的间隙。
可按两中切牙近中面之间最短的距离(mm)记录。
(5)上下颌前牙排列最不规则:指前牙扭转、错位排列于正常牙弓之外。
用CPI探针测量最大排列相邻牙之间不规则部位的距离。
测量时探针与牙合面平行,与正常牙弓线垂直,探针的顶端置于舌向突出或扭转的牙的唇面,根据CPI探针的刻度,可以估算出牙不规则的毫米数,以最短(mm)距离记分。
排列不规则可以有前牙拥挤或者不拥挤;如果4颗切牙正常排列的间隙足够且仍有牙扭转或错位,按前牙排列最不规则记分,不按切牙拥挤记分。
如果存在侧切牙远中面排列不规则也应记录;
(6)上前牙覆盖:指在正中颌位测量切牙间的水平距离。
测量时,CPI探针与牙合平面平行。
测量上前牙覆盖时,测量最突出的上切牙唇-切边缘至相应下切牙唇面之间的距离;测量下前牙覆盖时,测量最突出下切牙的唇-切边缘至相应上切牙唇面之间的距离,以最接近的毫米数作为最大前牙覆盖的记分。
如果所有的上领切牙缺失或反合,则不作为上前牙覆盖记录。
对刃合记录为O.任何下前牙向前或向唇侧突出于上前牙,即为反合,记录为下前牙覆盖。
应以最接近的毫米数记录最大的下前牙覆盖(下颌前突),或反合。
下切牙扭转造成的一部分切缘在唇侧(反合),而另一部分在舌侧的情况不作为下前牙覆盖记录。
(7)前牙开合:指相对应的任何前牙之间出现无垂直性覆盖,可有CPI探针表示的方法,测量开合的程度,以最接近的毫米数记录对应的上下切牙缘之间最大的距离。
(8)磨牙前后错位关系:通常依据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系进行测量;如果由于一颗或两颗第一恒磨牙缺失、未完全萌出或因为广泛龋坏或充填物不能依据磨牙前后关系测量,则可测量恒尖牙和前磨牙的关系。
根据咬合时左右两侧出现的偏差情况,仅以正常磨牙关系的最大偏差记分。
记分标准如下:0=正常;1=半个牙尖,下颌第一恒磨牙与正常合关系相比,向近中或远中错位半个牙尖;2=一个牙尖,下颌第一恒磨牙与正常合关系相比,向近中或远中错位一个牙尖。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