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0.7mm。
这些间隙为恒牙萌出后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使得恒牙能够更好地排列在牙弓上。
13.龋病(dental caries):是由于口腔内细菌产生的酸腐蚀作用,导致牙齿硬组织的病理性溶解。
龋病是儿童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应加以预防和治疗。
14.牙周病(dontal disease):是由于牙周组织受到炎症、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牙周组织的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疾病。
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惯,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15.错颌畸形(n):是指上下颌齿列之间的不正常接触和错位,导致咀嚼功能障碍、面容不美和口腔健康问题。
儿童期间应及时发现和治疗错颌畸形,以保证口腔健康和美观。
24.氟牙症是一种由于摄入过多氟导致的牙齿发育异常疾病,主要发生在恒牙,因为胎盘对氟有屏障作用,所以儿童在6-7岁以前才会发生氟牙症。
氟牙症分为白垩型、着色型和缺损型。
25.先天性梅毒牙是一种牙齿发育不全的疾病,牙胚在胚胎发育后期和生后第1年内受梅毒螺旋体侵害,包括半月形切牙、桑葚状磨牙和蕾状磨牙,主要见于恒牙。
26.“哈钦森三征”包括半月形牙、蕾状牙、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
半月形牙的切牙切缘比牙颈部狭窄,切缘中央有半月形凹陷,切牙间有较大空隙。
桑葚状磨牙的牙冠表面粗糙,牙尖皱缩,合面呈多数颗粒状结节和坑窝凹陷,形似桑葚,故称桑葚状磨牙。
蕾状磨牙的牙冠短小,表面光滑,牙尖向中央聚拢,面缩窄,无颗粒状结节坑窝凹陷,形似花蕾,故称蕾状磨牙。
27.萌出前牙冠内病损是指未萌或部分萌出的恒牙牙冠部的缺陷,X线表现为牙冠部牙本质内邻近釉牙本质界的透影区。
28.牙齿早萌是指牙齿萌出的时间超前于正常萌出的时间,且牙根发育尚不足根长的1/3.29.诞生牙是指婴儿出生时口腔内已萌出的牙齿,新生牙是指出生后30天内萌出的牙齿,多见于下颌中切牙。
30.牙齿异位萌出是指恒牙在萌出过程中未在牙列的正常位置萌出,多发生在上颌尖牙和上颌第一恒磨牙,其次是下颌侧切牙和第一恒磨牙。
儿童口腔医学的定义

儿童口腔医学的定义儿童口腔医学是研究儿童口腔健康和疾病的学科,主要关注儿童口腔的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方法。
儿童口腔医学是儿童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发展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儿童口腔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口腔的健康与疾病。
儿童口腔的生长发育是儿童口腔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儿童口腔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乳牙时期和恒牙时期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儿童口腔医学通过研究儿童口腔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儿童口腔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是儿童口腔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儿童口腔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周炎、错颌畸形等。
儿童口腔医学通过研究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索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有效方法。
例如,儿童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控制糖分摄入量等。
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是儿童口腔医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口腔手术等。
儿童口腔医学通过研究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口腔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例如,儿童龋齿可以采用补牙、封闭窝沟等方法进行治疗,错颌畸形可以通过正畸矫正等方法进行治疗。
儿童口腔医学还关注儿童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儿童的口腔疾病有可能对全身健康产生影响。
儿童口腔医学通过研究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健康提供综合性的口腔治疗方案。
儿童口腔医学是研究儿童口腔健康和疾病的学科,主要关注儿童口腔的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方法。
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口腔医学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口腔医学一名词解释1 儿童口腔医学:指研究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口腔范围内的牙、牙列、牙牙合、颌及软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并使之形成有健全功能的咀嚼器官的一门学科。
2 儿童牙科畏惧:特指牙病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抗拒治疗的现象。
3 生长发育:指机体组织形态机能中所显示的生物肉体、心理、生理、情绪等变化过程的综合,可受遗传、性别、营养、疾病、锻炼等内外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时间即年龄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生长:指机体增殖的过程,是量的变化;发育:指机能和成熟的程度,是质的变化)4 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指在灵长类动物牙列中,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之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存在的间隙。
5 发育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指随着颌骨的发育,3-4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
6 剩余间隙(leeway space):指乳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侧方牙群,这种差值的间隙。
7乳牙牙根稳定期:指自乳牙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段时间,牙根处于稳定的时期。
8 低位乳牙(submerged deciduous tooth):指低于牙合平面,处于下沉状态,有碍于后继恒牙萌出的乳牙。
9 特纳牙(Turner tooth):指乳牙的根尖周病可使后继恒牙过早萌出,也可影响后继恒牙牙胚,使其釉质发育不全,即成所谓特纳牙。
10 年轻恒牙:指恒牙虽已萌出,但未达牙合平面,在形态、结构(根尖孔未形成)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
11 环状龋:指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的环形龋,呈卷脱状。
12 猖獗性龋(rampant caries):指突然发生广泛快速的龋蚀,不易患龋的下颌乳前牙也受到龋蚀的侵及,而且随着乳牙龋蚀很快发生牙髓感染的这类龋蚀。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2preventive orthodontics :relapse and retention 复发与保持:anchorage 支抗:in dividual no rmal occlusi on : 个别正常牙合.den tin sialoprotei n,DSP 牙本质涎蛋白cellular rich zone多细胞带/增殖带MaRAU腺周口疮/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粘膜腺周围炎/复发性瘢痕性口疮In termediate ceme ntum 中间牙骨质Bron chial arch 鳃弓merge联合fuse融合gem in ati on 双生牙alveolar bone proper 固有牙槽骨mottled enamel斑釉/氟牙症/氟斑牙骨上袋凋亡Reticular atrophy of the pulp 牙髓网状萎缩不全角化Cross striatio ns 釉面横纹上皮剩余非釉原蛋白oxytalan纤维(弹性纤维)lamina limitans:限制板oral mucosa 口腔粘膜腮腺囊Neural crest 神经嵴passive tooth eruption :被动萌出错角化/角化不良囊肿Epithelial dysplasia 上皮异常增生reduced dental epithelium(缩余釉上皮)可逆性牙髓炎关节内强直放射性骨髓炎牙周潜力交互作用Le Fort II fractureOSAS(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pterygomandibular space :翼下颌间隙impacted tooth :阻生牙intermaxillary contracture :颌间挛缩/关节外强直/假性关节强直masseteric space :咬肌间隙Bell palsy:贝尔麻痹Pedicle flap transfer :带蒂皮瓣移植Sialolithiasis:涎石病Dry socket:干槽症Furuncle and carbuncle 疖和痈Sj?gren syndrome :舍格伦综合征Frey syndrome:Frey综合征/味觉性出汗综合征/耳颞神经综合征Trigeminal neuralgia :三叉神经痛Systematic treatment for cleft lip and palate :唇腭裂序列治疗Myoepithelial cell :肌上皮细胞菌斑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外胚间叶组织朗格罕细胞髓周牙本质釉珠albright 综合征黏液囊肿Abutment Articulator ImpressionClasp 支点线pulp polyp :牙髓息肉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 梅-罗综合征Pulpodentinal complex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根尖基点Gi ngipai ns:牙龈素Para neoplastic pemphigus 副肿瘤性天疱疮显著性龋均指数Malassez 上皮剩余Maxed acinus混合性腺泡上皮剩余Micil 细胞临床牙冠中性长正中咀嚼周期尖牙保护合组牙保护合侧向平衡合息止合间隙磨耗磨损Bennett 运动(側移)棘层松解care inoma in situ: 原位癌牙本质桥牙本质发育不全症联合突Tran spare nt den ti n:透明牙本质肯氏分类I 型卡环根内附着体瓷全冠楔状隙正中下颌隆突(凸)翼点颞下间隙纵合曲线S pee 曲线Pterygoid plexus :翼丛颊垫尖ideal normal occlusion :理想正常合一般矫治Moyers 预测分析间接盖髓术Residual cys:t 残余囊肿感染溃疡Chronic 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牙内吸收In cli nati on of in cisal path :切导斜度Over den ture :覆盖义齿Enamel hypoplasia釉质发育不全牙周膜Behcet's syndrome:白塞病/ 口眼生殖器三联征Passamonti notch bending momentCustomimpression trayProminence of compe nsati oning curve 补偿曲线曲度Extra-coronal attachment Surveyor muscle trimming healing capProtrusive interocclusal record lute应用kennedy 分类应遵循的applegate 法则蠕变弹性极限桩冠牙龈瘤糜烂溃疡不典型增生菌斑serres 腺;Verrucous Carci noma 疣状癌Enamel Cuticle 釉小皮.制锁作用联合卡环中立区适合性点隙黏液囊肿网状变性菌斑(髁突)增殖带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棘层松解缩余釉上皮上皮异常增生不典型增生Leukoplakia :粘膜白斑Cytoki ne:细胞因子白斑龋与静止龋sandwich technique 三明治充填术死区面间管与细胞间管Fordyce spot 初次矿化和二次矿化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与牙髓网状萎缩无釉柱釉质上皮根鞘腺淋巴瘤甲状舌管囊肿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tuft :釉从junctional epithelium :结合上皮alveolar bone proper:固有牙槽骨lining mucosa :被覆粘膜parotid gla nd:腮腺preodontoblasttetracycline stained teeth :四环素牙pulp calcificatio n:牙髓钙化pseudomembra ne:假膜Tomes process托姆斯颗粒层Meckel cartilage牛牙症瘤样病变促结缔组织增生型细胞颈白线外形高点腮腺床咀嚼效率腭帆牙体长轴颈嵴发育沟半月神经节磨牙后垫翼下颌皱襞舌盲孔翼突圆孔翼丛胸膜顶面总静脉角淋巴结叶状乳头颈上神经节tran sverse ridge :横嵴mamelon group functional occlusion Balkwill 角Fran kfort pla ne :眶耳平面Terra 牙列指数cclusal plane Lanper 皮纹裂线表浅肌肉肌腱膜系统—颧颊部韧带interouspal position 颧突支柱santorino fissure Pit con tact area:接触面积横合曲线刺激性牙本质根管充填的意义潜行性龋获得性膜梯形固位牙髓切断术楔状缺损可复性牙髓炎牙内陷刺激性牙本质根管充填的意义潜行性龋活组织检查颌间结扎阻滞麻醉牵引成骨咽峡炎MRI OSAS 活组织检查颌间结扎阻滞麻醉precision attachment :精密附着体un dercut area: 倒凹区telescope denture balanced occlusion sanitary bridge 矫形力(英文)ANB角第三序列弯曲支抗MOYE'S预测分析最适矫治力Primer 工作长度(根管治疗器械中)器械的锥度预防性矫治生物学宽度理想正常合嵌体正颌外科点隙一翼腭间隙ANUG 骨巨细胞瘤Warthin 瘤:沃辛瘤制锁角球菌性口炎病灶感染根尖诱导成形术釉柱树脂突牙内吸收一般矫治Moyers 预测分析间接盖髓术Oxytalan Fibers 磨耗釉面横纹埃布纳腺金属冷加工Benett 角Pindborg 瘤拉伸强度陶瓷鳃弓嗅囊粘膜糜烂Greenstick fracture 临界瘤PFM修复体牙颈部BURNOUT征像芾氏线角化不良RCT中的IAF 生物学宽度kappa 值malocclusion orthpedic forces 倾斜移动靶形红斑角化囊肿综合征舌侧翼缘区临床牙冠畸形中央尖盖髓术扳机点吸入性窒息功能性印模氟牙症指数龋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Ulcer 白斑上皮隔绞釉Leukoplakia:黏膜白斑cytokinereparative dentin :修复性牙本质轮廓乳头分泌管cleft lip :唇裂无釉柱釉质联合上皮根鞘腺淋巴瘤甲状舌管囊肿腭帆颈嵴发育沟半月神经节磨牙后垫翼下颌皱襞舌盲孔圆孔胸膜顶面总静脉角淋巴结叶状乳头颈上神经节group functional occlusi on:组牙功能合Balkwill 角Terra 牙列指数Lanper 皮纹裂线表浅肌肉肌腱膜系统—颧颊部韧带颧突支柱矫形力(英文)MOYE'S预测分析最适矫治力Primer 点隙一翼腭间隙ANUG: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骨巨细胞瘤制锁角球菌性口炎病灶感染一般矫治Moyers 预测分析间接盖髓术釉面横纹埃布纳腺舌盲孔Benett 角Pindborg 瘤拉伸强度陶瓷鳃弓嗅囊粘膜糜烂扳机点简化口腔卫生指数翼腭间隙球菌性口炎病灶感染埃布纳腺Benett 角Pindborg 瘤拉伸强度腭帆发育沟翼下颌皱襞胸膜顶面总静脉角淋巴结叶状乳头破裂孔颈动脉体翼下颌皱襞上下唇系带咀嚼肌力牙尖高度牙体长轴覆盖下颌管卵圆孔口腔前庭沟颊脂尖深覆颌矫形力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萌出囊肿翼腭凹综合症暂时性错颌套筒冠固位体线性颌总义齿髁导斜度复合性牙周炎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粘膜糜烂轮廓乳头分泌管致密性骨炎糜烂锶裂囊肿牙周韧带非角质形成细胞Resorption of teeth :牙的生理性吸收。
儿童口腔医学

乳牙合期
第7-8个月时下颌乳中切牙萌出,在2-3岁时上颌 第二乳磨牙萌出,到3岁半时,乳牙牙根形成。 一般萌出顺序为:
I II IV III V
Sequence of eruption of primary teeth: Central & lateral incisors 6-9 months, first molars, canines 12-18 months, second molars 20-24 months.
第一节 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按年龄阶段分期
胚芽期(embryo period) 胎儿期(fetus period)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婴儿期(infancy period) 幼儿期(toddler period) 学龄期(school age) 青春发育期(adolescent period)
各组牙齿钙化时间
• 胎龄4-6月:全部乳牙开始钙化 • 出生- 生后5月:631 136 6321 1236 • 1-2岁: 1岁左右 上颌侧切牙 2岁左右 第一前磨牙 • 2-3岁: 第二前磨牙、第二恒磨牙 • 7-10岁:第三恒磨牙
萌出期 • 骨内萌出 • 临床萌出:根形成2/3-3/4时开始 • 牙根发育完成: 乳牙需要1年- 1年半 恒牙需要2- 3/3-5年
下面宽(下颌角间距) 5岁以内为主
面深度 面上部 面中部 面下部 3岁 80% 77% 69% 5~14岁 +15% +18% +22%
面部生长发育的预测
目前只能使用某一年龄阶段的测量平均值来进行预测分析. V T O(visual treatment objective)涉及生长发育的
儿童口腔医学

临床注意事项
1、态度和语言 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处之 尽可能用一些儿童喜欢的有亲切感和易理解的语 言,而不是以生硬的、命令式的适用于成人的语 言。
Page 10
环境
尽可能按儿童的心理消除其在诊室中 之恐惧感。安置玩具、图书、画报、 音响,为冷色调的诊室增加色彩分散 患儿的注意力,减轻紧张度。
Page 20
Page 21
现在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评估牙齿发育程度的参考指标
第2阶段牙冠开始钙化,如果X线片上有牙囊存在,而且 看到钙化的牙尖,则可判断牙胚的存在。
第6阶段牙冠完成,牙齿发育到此阶段,说明釉质的钙化 已完成,并进入牙根发育期,牙齿开始向合面移动。
第8阶段牙根形成三分之二,此时,牙齿的大部分已在龈 粘膜下,或已经穿破牙龈暴露在口腔内,即牙齿开始临床 萌出。
Page 7
临床工作要点
对儿童口腔疾病作防治工作时,如何接待 儿童是很重要的一环。
儿童牙科的医师除应掌握此学科的专业知 识和熟练操作技巧外,尚需了解儿童的心 理,取得患儿的信任和最大程度的配合, 才能顺利的完成防治工作。
Page 8
按接诊时患儿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紧张型(和蔼) 娇养型(坚硬些) 骄横型(不看为上策)
Page 3
包含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外 科、口腔正畸科和口腔预防科等技术 和方法,是一个小的综合性科室。
Page 4
儿童时期,机体随生长发育的各个阶 段而发生变化,由小变大,又单纯变 复杂,在牙、牙列、咬合、颌等部分 也都有明显的变化。牙科治疗的目的 也不仅是恢复因病受损的牙体、牙列 等形态和功能,还应考虑其生长发育 过程中的变化。
Page 5
当我们从事儿童牙病防治工作时,应重 视儿童心理、生理解剖和组织等特点, 不能简单地把儿童看成“小大人”或 “大人的缩影”,也不能把儿童牙科作 为“成人牙科的缩影”,儿童口腔在口 腔医学中具有独特史,国内外虽早存在有关儿童牙科 的一些治疗内容和方法,但作为独立的学 科还是在20世纪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目前 仍处于口腔医学中之一门正在不断发展、 充实和提高的新兴学科。
儿童口腔医学的学科范畴

儿童口腔医学的学科范畴儿童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学科范畴,专注于儿童口腔健康的预防、治疗和维护。
儿童口腔医学主要关注儿童口腔发育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旨在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减少口腔疾病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
儿童口腔医学的学科范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口腔发育:儿童口腔发育是儿童口腔医学的基础,研究正常儿童口腔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变化规律,从而了解儿童口腔的特点和需求。
2. 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儿童口腔医学注重口腔疾病的预防,通过教育儿童和家长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推广儿童口腔保健和预防措施,降低儿童患口腔疾病的风险。
3. 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断:儿童口腔医学关注儿童口腔疾病的准确诊断,通过病史询问、口腔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确定儿童口腔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危害,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4. 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儿童口腔医学提供针对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如龋齿的充填、釉质发育异常的矫正、牙齿拔除和牙列矫正等。
通过合理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减轻儿童的疼痛和不适,恢复口腔功能和外观。
5. 儿童口腔保健教育:儿童口腔医学强调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教育,普及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技巧,如正确刷牙的方法、饮食健康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等。
通过口腔保健教育,提高儿童和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6. 儿童特殊需求的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还关注儿童特殊需求者的口腔健康问题,如患有唇腭裂、唇腭缺损、智力缺陷、自闭症等的儿童。
对于这些儿童,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口腔医学服务,满足其特殊的口腔健康需求。
儿童口腔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儿童的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期是口腔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避免口腔疾病的严重后果,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儿童口腔医学的发展和推广对于儿童健康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是学习和研究儿童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学科。
儿童的牙齿和口腔健康是他们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儿童口腔医学非常必要。
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是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全球超过70%的儿童在5岁前至少有一次龋齿经历,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高达90%。
由于儿童牙齿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低、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等多种原因,儿童易患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因此,及早进行儿童口腔医学的预防、干预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口腔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预防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
预防包括饮食指导、口腔卫生教育以及应用防龋剂等。
饮食指导强调控制糖分摄入,减少对牙齿的侵蚀,鼓励孩子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口腔卫生教育注重培养好刷牙习惯,指导儿童正确使用牙刷和牙膏,以及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辅助工具。
防龋剂的应用可以增强牙齿抵抗酸蚀的能力,减少龋齿的发生。
除了预防,儿童口腔医学还涉及到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牙齿和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口内检查、X光检查、唾液检测等。
对于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补牙、拔牙、根管治疗等。
儿童口腔医学提倡尽量保留乳牙,因为它们起到了保护成人牙齿的作用,缺牙可能导致牙齿错位等问题。
另外,儿童口腔医学还与儿童心理学密切相关。
儿童因为缺乏经验和对治疗恐惧心理,他们可能会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儿童口腔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减少治疗的疼痛和不适感。
在进行儿童口腔医学治疗时,医生需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药物和技术,比如笑气和电动工具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可以减少治疗的疼痛感和对孩子的压力,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儿童口腔医学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为了保障儿童的口腔健康,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医院和社区等。
家长应该从儿童早期开始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建立定期看牙的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1.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2.颊面基底结节(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基底结节。
3.卡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4.乳牙牙根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
这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5.年轻恒牙(young permanent teeth):是指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6.新生线(neonatal line):胎儿离开母体后环境与营养的变化在乳牙钙化进程上留有记录,即在乳牙冠部同一时期发育的釉质上,出现较明显的低矿化横线,称发育停止线,~。
7.上皮珠(epithelial peal):新生儿口腔的牙槽粘膜上可出现一至数个白色米粒大小的球状物,这是牙板上皮剩余形成的角化物,称为上皮珠或马牙子。
不必做处理,可自行脱落。
8.生理性流涎: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9.颌间间隙(intermaxillary space):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
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上颌II、III和下颌III、IV之间的间隙。
发育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
生理间隙:灵长间隙和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
10.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称为末端平面11.丑小鸭阶段(ugly duckling stage ):由于恒切牙初萌时体积大,歪斜不齐,加之刚萌出的恒切牙牙冠与儿童面型、相邻乳牙、牙弓不协调,故称此阶段为丑小鸭阶段。
12.剩余间隙(leeway space):乳牙侧方牙群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二者之差称~。
上颌0.9mm,下颌1.7mm。
剩余间隙的存在有利于第一恒磨牙在侧方牙群替换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特别是末端平面垂直型和远中型关系的儿童,可以利用剩余间隙前移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13.牙齿发育异常(dent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
14.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是指位于前磨牙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的突起。
好发牙顺序: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
15.牙内陷(dense invaginatus):为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
多见于上颌侧切牙。
临床上分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16.过大牙ma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第三磨牙)、过小牙mi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侧切牙和下颌第三磨牙)17.融合牙(fused tooth):是由两个正常牙胚的牙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
除牙齿发育受压力因素影响外,还有遗传倾向。
乳牙列多于恒牙列。
乳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恒牙多见于额外牙与正常牙融合。
18.结合牙(concresence of tooth):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发育完成的牙齿,由于牙齿拥挤或创伤,使两个牙根靠拢,由增生的牙骨质将其结合在一起而成。
结合牙的牙本质是完全分开的,与融合牙不同。
19.双生牙(geminated tooth):是牙胚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内陷将牙胚分开而形成的畸形牙,表现为牙冠的完全或不完全分开,但有一个共同牙根和根管。
20.弯曲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乳牙外伤,其次是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症。
多见于上颌中切牙21.牛牙样牙(taurodontism):牙冠长而牙根短小,牙髓腔大而长,或髓室顶至髓室底的高度大于正常,根分歧移向根尖,这种牙称为牛牙样牙。
22.釉质发育不全:中切牙,尖牙,第一恒磨牙及下颌侧切牙切缘牙尖处出现釉质缺损,表示发育障碍在1岁以内;如上侧切牙也累及,表示发育障碍延续到2岁;如果只有前磨牙和第二恒磨牙累及,则发生在3岁以后。
23.Turner牙:乳牙慢性根尖周感染导致的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常称为Turner牙。
24.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由于牙齿发育期摄入过多氟而导致的疾病。
主要发生在恒牙,因胎盘对氟有屏障作用。
儿童在6-7岁以前才会发生氟牙症,耐酸不耐磨。
氟牙症分为白垩型、着色型、缺损型25.先天性梅毒牙(congenital syphilitic teeth):是在胚胎发育后期和生后第1年内,牙胚受梅毒螺旋体侵害而造成的釉质和牙本质发育不全。
包括半月形切牙、桑葚状磨牙、蕾状磨牙。
主要见于恒牙。
26.“哈钦森三征”:半月形牙、蕾状牙、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
Hutchinson teeth:切牙切缘比牙颈部狭窄,切缘中央有半月形凹陷,切牙间有较大空隙。
桑葚状磨牙(mulberry molars):牙冠表面粗糙,牙尖皱缩,合面呈多数颗粒状结节和坑窝凹陷,形似桑葚,故称桑葚状磨牙。
蕾状磨牙(moon teeth):牙冠短小,表面光滑,牙尖向中央聚拢,面缩窄,无颗粒状结节坑窝凹陷,形似花蕾,故称蕾状磨牙。
27.萌出前牙冠内病损(pre-eruptive intracoronal lesion):是未萌或部分萌出的恒牙牙冠部的缺陷,X线表现为牙冠部牙本质内邻近釉牙本质界的透影区。
28.牙齿早萌(early eruption):是指牙齿萌出的时间超前于正常萌出的时间,且牙根发育尚不足根长的1/3。
29.乳牙早萌——诞生牙(natal tooth) 是指婴儿出生时口腔内已萌出的牙齿;新生牙(neonatal tooth)是指出生后30内萌出的牙齿。
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中切牙。
30.牙齿异位萌出(ectopic eruption):是指恒牙在萌出过程中未在牙列的正常位置萌出。
31.多发生在上颌尖牙和上颌第一恒磨牙,其次是下颌侧切牙和第一恒磨牙。
32.牙齿固连(ankylosis of tooth):是牙骨质与牙槽骨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牙周膜丧失,患牙的合面低于邻牙正常的合平面,又称低位乳牙或乳牙下沉。
乳牙列最易受累的是下颌第一乳磨牙,其次是下颌第二乳磨牙。
33.乳牙滞留(retained primary teeth):已达替换时期而未脱落的乳牙;继承恒牙异位萌出或虽未萌出但X线片示继承恒牙牙根形成2/3以上。
34.儿童口腔诊治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反应:恐惧、焦虑、拮抗35.非药物行为管理方法:告知-演示-操作、治疗前的体验、正强化、分散注意力、模范作用、语音控制、保护性固定等。
36.37.低龄儿童龋ECC :是小于6岁的儿童,只要在任何一颗乳牙上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龋失补牙面,即为低龄儿童龋。
38.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3周岁或更小年龄的儿童出现光滑面龋,或患儿口内龋失补牙面dmfs≥4(3岁), dmfs≥5(4岁), dmfs≥6(5岁)。
39.奶瓶龋BBTD:在上颌乳切牙唇面,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帖附于此处,奶瓶内易产酸发酵的饮料长时间作用于此牙面,而该乳牙处于萌出中或萌出不久,更易受酸而脱矿。
40.喂养龋(nursing caries):是低龄儿童龋的一种,主要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所致。
不良的喂养习惯包括:含奶瓶入睡、牙齿萌出后喝夜奶、延长母乳或奶瓶喂养时间、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等。
喂养龋在临床上表现为环状龋。
41.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的环行龋,呈卷脱状,多见于冠中1/3至颈1/3处。
原因(乳牙新生线矿化薄弱,延伸到牙齿表面的颈部釉质表面,形成低矿化区;乳牙牙颈部出生后形成的釉质矿化程度低;乳牙牙颈部食物易滞留及自洁作用差)42.猖獗龋(rampant caries):突然发生、涉及牙位广泛,迅速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且常常发生在不好发的牙齿上的龋病。
43.二次去腐修复:治疗分两次完成。
首次去除腐质时,近髓处的软化牙本质不去除,洞底覆盖氢氧化钙制剂,之后垫底充填,10-12周后再次治疗,去除残留的软化牙本质后做永久性充填。
44.牙内吸收(internal resorption of teeth):是指正常的牙髓组织肉芽性病,分化出破牙本质细胞,从髓腔内部吸收牙体硬组织,致髓腔壁变薄。
45.直接盖髓术(direct pulp capping):是一种用药物覆盖于牙髓暴露处,以保护牙髓、保存牙髓活力的方法。
直接盖髓术在乳牙中的应用十分有限,一般不推荐用于乳牙。
除非是机械性露髓,露髓孔直径小于1mm。
46.间接牙髓治疗(indirect pulp therapy):是指在治疗深龋近髓患牙时,为避免露髓,有意识地保留洞底近髓的部分龋坏牙本质,用氢氧化钙等生物相容性材料覆盖龋坏牙本质,以抑制龋病进展,促进被保留的龋坏牙本质再矿化及下方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保存牙髓活力。
47.活髓切断术(pulpotomy):是在局麻下去除冠方牙髓组织,用活髓保存剂覆盖牙髓创面以保存根部正常牙髓组织的方法。
(注意:乳牙牙根吸收超过根长1/2,不宜作牙髓切断术)48.干髓术:是用药物使牙髓失活,切除冠髓,将多聚甲醛干髓剂覆盖于根髓断面,通过干髓剂的作用,使根髓干燥、硬化、固定,称为无菌干化组织的治疗方法。
49.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50.牙根未完全发育的年轻恒牙根端形态:喇叭口状、平行状、内聚状。
51.根尖诱导成形术所依赖的组织:根尖部残留的生活乳头、根尖端的牙乳头、根尖周组织中的上皮根鞘。
52.根尖屏障术(apical barrier):是指用非手术方法将生物相容材料充填到根管根尖部,即刻在根尖部形成一个人工止点53.牙震荡concussion:是牙周膜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有牙体组织的缺损。
伤后患牙有伸长不适感,轻微松动和叩痛。
1-2周内应使患牙休息,伤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
54.乳牙外伤——牙根或牙冠折断很少,多表现为牙移位或脱出位。
总的治疗原则是使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