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全20套

1.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关羽)2.“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悠然见南山)3.被称为“双九节,老人节”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重阳节)4.“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上一句是什么?(折戟沉沙铁未销)5.“枯藤老树昏鸦”的后两句是什么?(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梨花带雨”最初形容谁的样子?(杨贵妃或杨玉环)7.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哪一位?(唐伯虎)8、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什么?(颂)9、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诗人谁?(孟浩然)10、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而被奉为“亚圣”的则是谁?(孟子)11、在唐代诗坛被称为诗鬼的是?(李贺)12、在“说唱脸谱”的歌中,张飞是黑脸还是白脸?(黑脸)13、唱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出自哪部戏曲?(《花木兰》)14、被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15、“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温庭筠yun)16、“如胶似漆”现在多描写夫妻恩爱,请问它原指什么关系?(君臣)17、成语“芒刺在背”说的是汉宣帝见到谁的感受?(霍光)18、“桃园三结义”关羽和张飞叩拜刘备时,行的是稽(qǐ)首礼还是顿首礼?(顿首礼)19、李白的《长干行》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青梅竹马”,另一个是?(两小无猜)20、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秋天)第二组1.“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尽长江滚滚来)2.“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3.“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孟子》)4.“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还是《孟子》?(《论语》)5.“古来稀”是指老人多少岁?(70岁)6.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什么?(《孙子兵法》)7.“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哪位历史人物?(诸葛亮)8.“日日思君不见君”的下一句是什么?(共饮长江水)9.著名民乐作品《二泉映月》一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指哪座山?(泰山)11.“荆轲刺秦”刺的是谁?(秦始皇或嬴政或秦王)1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荀子)13.“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初是描写谁在发怒?(吴三桂)14.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屈原)15.成语“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还是衣着?(房子)1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哪?(安徽省滁州市)17.自称“白衣卿相”的北宋词人是谁?(柳永)18.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出自哪个剧种?(黄梅戏《女驸马》)19.“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哪里?(杜甫《曲江二首》)20.“你走你的阳关道”中的“阳关道”在现在哪个省?(甘肃)第三组1.“不惑之年”指多大年龄?(40)2.“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上一句是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搂)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者是谁?(龚自珍)4.“诗佛”指的是谁?(王维)5.“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后两句是什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是谁?(李绅)7.“鳏寡孤独”中的“鳏”是指什么?(老而无妻)8.“不分青红皂白”中的“皂”是什么颜色?(黑色)9.“大禹治水”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黄河)10.李白的“蜀国多仙山”是对哪座山的称赞?(峨眉山)11.“道可道,非常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名可名,非常名)12.古琴曲《关雎》取材于哪部著作?《诗经》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哪?(《岳阳楼记》)14.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著作?(《山海经》)15.《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唐代的谁?(李世民)16.“老骥伏枥”中的“枥”指什么?(马槽)17.“成也萧何败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韩信)18.“万松书院”与哪个民间爱情故事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19.“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谁?(孙敬)20.“金声玉振”中的“金”和“玉”各指什么乐器?(钟、磬)第四组1.秦始皇在哪座名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2.古代“六艺”指什么?(礼、乐、射、御、书、数)3.并称“韩柳”的是哪两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4.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孙思邈)5.“诗圣”指的是谁?(杜甫)6.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哪部著作?(《诗经》)7.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8.“五行”指什么?(金、木、水、火、土)9.“三百千”中的“百”是指哪部作品?(《百家姓》)10.陕西省著名的“无字碑”与哪位帝王有关?(武则天)1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1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令爱”还是“令正”?(令正)13.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欧阳洵)14.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什么?(龙)15.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马致远的哪一首词?(《天净沙·秋思》)1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绑在一起吗?(是的)17.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2019年国学小名士题库(300个)(小学组)

2019年“国学小名士”比赛题库(小学组)一、选择题。
1.“床前明月光”是李白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D、门2.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3.“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是什么? (A)A、月亮B、姻缘C、寿命D、太阳5.《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6.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A、颐和园B、圆明园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A、杜甫 B 、李白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A、鹤 B 、鹅 C、鸡 D、鱼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1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A、《弟子规》 B 、《三字经》 C、《千字文》12.“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B、书法13.《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A)A、《金陵记》B、《石头记》14.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5.“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B、医学界16.“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A、《淮南子》 B 、《庄子》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18.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A、张飞B、关羽C、卫青 D 、李广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A、《长歌行》 B 、《短歌行》20.《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A、名 B 、字 C、号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国学小名士讲解

1.《漱玉集》是谁的作品?李清照2.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上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3.“李杜诗篇万口传”中“杜”指杜甫,“李”指谁?(李白)4.发生在山东蓬莱的是哪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5.“飞毛腿”最早形容的是送信的人吗?是6.“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7.“浣溪沙”这个词牌名因某位女子在溪边浣纱而得名,请问这位女子是谁?西施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随风直到夜郎西9.“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的是谁?西施10.“五味杂陈”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味?酸甜苦辣咸11.“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位古代名将的典故?(霍去病)1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苏轼)13.晚上23点到凌晨一点是几更?(三更)14.“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晴雯15.君主称自己为皇帝是从哪位帝王开始的?秦始皇16.古代用“东床”指代什么?女婿17. “小登科”指的是什么?娶妻18.“唐宋八大家”中生活于唐代的是哪两个人?韩愈、柳宗元19.“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20.“运筹帷幄”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刘邦对谁的称赞?张良2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哪个景点?西湖22.“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谁家新燕啄新泥23.《长恨歌》中的“从此君王不早朝”中的“君王”指的是谁?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24.杜甫《三吏》是指《新安吏》《潼关吏》和什么?《石壕吏》25.四大石窟中位于敦煌的是哪一个?莫高窟26.“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leng)中”讲的是哪位西汉名将的故事?李广27.四大石窟中位于洛阳的是哪一个?龙门石窟2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随君/风直到夜郎西)2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浮屠”指什么?(佛塔)30.“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唐代哪位诗人?贾岛31.京剧“四大名旦”除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还有谁?(梅兰芳)32.15.武王克商后,诸侯分封,请问姜子牙被封在了哪一个国家?齐国33.16.小说《薛家将》讲述的是哪个人及其子孙们的故事?薛仁贵34.“生当作人杰”的下一句是什么?(死亦为鬼雄)35.东坡居士指的是谁?(苏轼/苏东坡)36.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笔名出自王昌龄的哪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37.“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作为一名国学小名士,我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诗词、经史子集、礼仪文化等等。
在我看来,国学虽然是传统文化,但它包含的精髓却有着现代人们依然需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国学中的诗词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方面。
诗词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情感的体现。
在国学中,诗词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往往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在我看来,诗词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
其次,国学中的经史子集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方面。
这些经典蕴含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积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智慧,也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和方面。
在现代,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经典,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为人们今后的生活提供帮助和启示。
最后,我还特别关注国学中的礼仪文化。
作为一名国学小名士,我认为,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在当代社会,礼仪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礼仪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在国学中,礼仪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心态。
通过学习国学中的礼仪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和难题。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国学小名士,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在我的理解中,国学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传承。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更好地感知文化的力量和深度,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这也是我在研究国学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2022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00字

2022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00字第一篇:国学小名士观后感在寒假里,我观看了《山东省首届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从中让我学到了许多,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关是"我爱记诗词",是为了考验选手们对诗词的积累量,看似简单,只不过是说出带有相关词的诗句而已,但这对于选手们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限时答题时间只有5秒,而且是全场观众一起倒数。
比赛越往后越难,越激烈,倒计时的喊叫声一声高过一声,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能迅速反应和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应该不能完成比赛。
接下来,是“美德大考验”,导演设计就餐等活动来考验选手们的谦让美,是否学以致用,在这一关,选手们表现的都特别出色,各种谦让美,都值得让我们学习。
最后一关是考验选手们的对古代知识的广阔性,这一关,选手们更是在人群中,崭露头角,有些连大人都不懂的知识,哪些哥哥姐姐们也能对答如流,真佩服他们渊博的知识。
通过看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国民族五千年多年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习关于国学的知识,让我们与古圣贤为友,畅游古典文学,继承并发扬国学,让我们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第二篇:国学小名士观后感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完了这一期的《国学小名士》,选手们有的紧张,有的放松,有的焦虑,有的无忧。
在“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美德大考验”这三关中,我认为“美德大考验”是最难的。
考验选手是否能传承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道德与品质。
在选手们的身上,他们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例如,在一次“名家对对碰”中,大家毫不相让,纷纷选择分值最高的“李白”。
有一些选手反应比较慢一些,却能在关键的五秒钟倒计时的时候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当然了,在这种高手云集的地方也不缺囧人囧事。
有一位大哥哥,口才很好,话也很多,见解更是独特。
据他的同学说有一次老师说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得准备一份ppt(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得展示,结果他因为有事没有做完ppt,上课的时候就很紧张;等到该他展示的时候,他站起来,并没有说:“老师,我没做完。
国学小名士征文600字.

国学小名士征文600字2019-01-01国学小名士征文600字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的拳头紧握在肩上,我们的眼睛目视着前方,我们的声音越来越洪亮,我们慷慨激昂的朗诵引起了台下所有观众的共鸣,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落下了帷幕,。
迎着瑟瑟的秋风,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进学校的大门。
看,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飘扬,好像在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一块块展板清晰的记录着学校里的特色活动和的少先队员,一排排蓝色的板凳像列队的士兵整齐的排列着,等待着展演活动的开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是艺术的哥哥姐姐们在朗诵《沁园春.雪》;“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一年级的小弟弟妹妹把古诗词演绎得淋漓尽致;《弟子规》的表演掀起了本次展演活动的一次小高潮,台上台下齐声朗读,让经典再次浸润心间。
经典诵读活动在我们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
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
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这会让我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心灵受到洗礼。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典诗文不仅让人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其最大的作用还是对人的精神的滋润,这是一项长期的文化浸润式的教育,我相信,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经典诵读活动一定能成为我校最靓丽的风景线!国学小名士征文600字二:在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
但到底何为国学呢?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其实,国学就是中国自己本土发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在中西文化沟通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在东西文化沟通前就已经存在的中国文明与中国学问。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观国学小名士经典诵有感,希望大家喜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欲作家书意万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亲射虎,看孙郎”多么美妙的诗句呀!我仿佛穿梭在历史画卷中,感受诗人著作时的情怀。
比赛现场,学长们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着实让我羡慕。
传承国学经典,学习传统文化,践行流传至今的君子之道,做到以和为贵的品行修养,是我们少先队员勤奋好学的目标,更是指引我们的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之所以至今让我们崇敬、学习,依然散发着晶亮的光辉,从盘古开天辟地,秦时汉武,大唐盛世,中华上下五千年,我沿着历史长河寻找传统文化的足迹,熟读国学经典,学习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懂得了文明的进步,如何做人。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尊重,做一名真正真实讲诚信的君子。
我们的国家是礼仪之邦,山东更是孔孟之乡,泉城名士多,所以我们要更加认真地学习中国文化,践行传统美德。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我们学习知识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要勇敢地去提问,在问题中学习,才会明白真正问题所在,就会一点一点地提升自身的修养,领悟论语的内涵,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看完了比赛视频,我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长们的答题速度更是让我目瞪口呆,看清了自己的水平以及自身的差距,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自古,诗词歌赋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人们为我们留下的一笔财富。
由于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随之渐渐遗忘了这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今,山东少儿频道推出的一个节目,让诗词又重新地出现在我们青少年的视线中,比现在的无数个舞选秀节目更传播了我国的文化精髓和社会正能量。
今晚,我也按时收看了这个节目,节目中的四位选手个个才华横溢,各种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了解的知识面也很广,涉及了许多我们还未曾学习的文化知识。
国学小名士

观《国学小名士》有感五年级五班郑鑫怡如果知识是一片大海,那么学习就是小小的一面帆船,历史就是一盏帆船上的灯。
《国学小名士》就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历史才华。
做到“知识合一,学以致用”。
23日我观看了山东省电视台少儿节目播出的诵读节目《国学小名士》。
里面有来自青岛的宋依璠,淄博的王镜毅、德州的阚立言、菏泽的王澈、莱芜的王仪如、潍坊的王箐,一共6位选手以及来自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孙之梅老师和青年学者魏新老师,的两位评委老师。
第一题,是一道文字墙题。
从这些字里,找到两句前后相连的七言唐诗。
除了来自菏泽的王澈,其他选手都各自答对。
就这一题,两位评委还讨论了相关问题“究竟是‘生处’更符合这首诗的意境还是‘深处’更符合这首诗意境?”“斜究竟是念(xie)还是念(xia)”经过12轮的比拼后,最终来自青岛的宋依璠和来自德州的阚立言以一百十分领先。
“国学”两个看似简单的汉字,背后却饱含了非凡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行为。
通过观看比赛,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无穷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学习。
再学习诗歌,国学中,让我们学会了做人,滋润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名人佳著千古流芳。
浩瀚五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其思想智慧成了传至千古的结晶。
学国学,魅在领悟,工在体味,效在吸纳。
读国学经典,勇助人修身怡心。
随着一步一步的学习,我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在我心中放大了万重。
我认为山东省电视台举办的“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着实让我受益。
国学的学习,不应只从比赛、考试中可以得到好成就,还应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品传统古文化,筑国家之栋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的魅力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经典可以培养情操,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常理常道,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
在《国学小名士》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喜欢诵读经典,热爱诵读经典的,他们知识丰富,积累的古诗词尤其得多,在观看《国学小名士》的时候,可以发现,他们的心理素质很好,在倒数计时5秒钟的时候,他们没有慌乱,而是镇定地想出了答案,这或许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有一部分绝对是因为经典诵读的原因,因为颂读经典可以使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较高的专注力、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就是这个道理,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也使他们在心里着急的情况下还能淡定的想出答案,这便是在诵读经典的影响下的好处。
ه同时他们的各种好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需要我们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品德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看人的基本条件,假如一个人不讲诚信,那又拿什么来让人相信呢?假如一个人没有仁爱,那当你困难时别人又怎么会帮你呢?中华的各种美德都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传承的,爱国,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仁厚……这里面的任何美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除了做一个品德优秀的人,我们还应做到知行合一。
顾名思义,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
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
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
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
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所以我们想到好的想法便付诸行动,而且要尽能力做到最好。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以至用是很重要的,学会了知识要去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有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用心,并落实到笔头上;还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只要认真学习了,就成功了一半。
居里夫人正是在“学”与“用”上取得了成功。
她学习了多少知识,后来才发现了天然性放射物——镭;她有研究了多少次,才知道镭有一种美丽的天蓝色;她有和皮埃尔·居里准备了多少年,才把这个消息公布世界?很多年!从发现镭,到知道镭,再到了解镭,她付出了别人享受的时间。
《国学小名士》让我学到了很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我们会不断改进自己!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有朋字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在《论语》中学到的第一条,也是印象最深的一条,我要感谢孔子,留下了这么多人生的真谛,让我学会了人生的哲理,让我知道国学所蕴涵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