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

合集下载

国学小名士全20套

国学小名士全20套

1.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关羽)2.“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悠然见南山)3.被称为“双九节,老人节”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重阳节)4.“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上一句是什么?(折戟沉沙铁未销)5.“枯藤老树昏鸦”的后两句是什么?(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梨花带雨”最初形容谁的样子?(杨贵妃或杨玉环)7.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哪一位?(唐伯虎)8、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乐歌是什么?(颂)9、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诗人谁?(孟浩然)10、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而被奉为“亚圣”的则是谁?(孟子)11、在唐代诗坛被称为诗鬼的是?(李贺)12、在“说唱脸谱”的歌中,张飞是黑脸还是白脸?(黑脸)13、唱词“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出自哪部戏曲?(《花木兰》)14、被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15、“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温庭筠yun)16、“如胶似漆”现在多描写夫妻恩爱,请问它原指什么关系?(君臣)17、成语“芒刺在背”说的是汉宣帝见到谁的感受?(霍光)18、“桃园三结义”关羽和张飞叩拜刘备时,行的是稽(qǐ)首礼还是顿首礼?(顿首礼)19、李白的《长干行》产生了两个成语,一个是“青梅竹马”,另一个是?(两小无猜)20、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秋天)第二组1.“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尽长江滚滚来)2.“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3.“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孟子》)4.“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还是《孟子》?(《论语》)5.“古来稀”是指老人多少岁?(70岁)6.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什么?(《孙子兵法》)7.“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哪位历史人物?(诸葛亮)8.“日日思君不见君”的下一句是什么?(共饮长江水)9.著名民乐作品《二泉映月》一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指哪座山?(泰山)11.“荆轲刺秦”刺的是谁?(秦始皇或嬴政或秦王)1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荀子)13.“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初是描写谁在发怒?(吴三桂)14.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屈原)15.成语“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还是衣着?(房子)1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哪?(安徽省滁州市)17.自称“白衣卿相”的北宋词人是谁?(柳永)18.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出自哪个剧种?(黄梅戏《女驸马》)19.“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哪里?(杜甫《曲江二首》)20.“你走你的阳关道”中的“阳关道”在现在哪个省?(甘肃)第三组1.“不惑之年”指多大年龄?(40)2.“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上一句是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搂)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者是谁?(龚自珍)4.“诗佛”指的是谁?(王维)5.“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后两句是什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是谁?(李绅)7.“鳏寡孤独”中的“鳏”是指什么?(老而无妻)8.“不分青红皂白”中的“皂”是什么颜色?(黑色)9.“大禹治水”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黄河)10.李白的“蜀国多仙山”是对哪座山的称赞?(峨眉山)11.“道可道,非常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名可名,非常名)12.古琴曲《关雎》取材于哪部著作?《诗经》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哪?(《岳阳楼记》)14.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著作?(《山海经》)15.《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唐代的谁?(李世民)16.“老骥伏枥”中的“枥”指什么?(马槽)17.“成也萧何败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韩信)18.“万松书院”与哪个民间爱情故事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19.“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谁?(孙敬)20.“金声玉振”中的“金”和“玉”各指什么乐器?(钟、磬)第四组1.秦始皇在哪座名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2.古代“六艺”指什么?(礼、乐、射、御、书、数)3.并称“韩柳”的是哪两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4.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孙思邈)5.“诗圣”指的是谁?(杜甫)6.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哪部著作?(《诗经》)7.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8.“五行”指什么?(金、木、水、火、土)9.“三百千”中的“百”是指哪部作品?(《百家姓》)10.陕西省著名的“无字碑”与哪位帝王有关?(武则天)1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1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令爱”还是“令正”?(令正)13.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欧阳洵)14.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什么?(龙)15.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马致远的哪一首词?(《天净沙·秋思》)1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绑在一起吗?(是的)17.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2019年国学小名士题库(300个)(小学组)

2019年国学小名士题库(300个)(小学组)

2019年“国学小名士”比赛题库(小学组)一、选择题。

1.“床前明月光”是李白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D、门2.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3.“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是什么? (A)A、月亮B、姻缘C、寿命D、太阳5.《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6.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A、颐和园B、圆明园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A、杜甫 B 、李白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A、鹤 B 、鹅 C、鸡 D、鱼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1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A、《弟子规》 B 、《三字经》 C、《千字文》12.“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B、书法13.《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A)A、《金陵记》B、《石头记》14.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5.“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B、医学界16.“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A、《淮南子》 B 、《庄子》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18.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A、张飞B、关羽C、卫青 D 、李广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A、《长歌行》 B 、《短歌行》20.《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A、名 B 、字 C、号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国学小名士讲解

国学小名士讲解

1.《漱玉集》是谁的作品?李清照2.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上一句是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3.“李杜诗篇万口传”中“杜”指杜甫,“李”指谁?(李白)4.发生在山东蓬莱的是哪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5.“飞毛腿”最早形容的是送信的人吗?是6.“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7.“浣溪沙”这个词牌名因某位女子在溪边浣纱而得名,请问这位女子是谁?西施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随风直到夜郎西9.“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的是谁?西施10.“五味杂陈”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味?酸甜苦辣咸11.“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位古代名将的典故?(霍去病)1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苏轼)13.晚上23点到凌晨一点是几更?(三更)14.“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晴雯15.君主称自己为皇帝是从哪位帝王开始的?秦始皇16.古代用“东床”指代什么?女婿17. “小登科”指的是什么?娶妻18.“唐宋八大家”中生活于唐代的是哪两个人?韩愈、柳宗元19.“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20.“运筹帷幄”这个成语最初指的是刘邦对谁的称赞?张良2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哪个景点?西湖22.“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谁家新燕啄新泥23.《长恨歌》中的“从此君王不早朝”中的“君王”指的是谁?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24.杜甫《三吏》是指《新安吏》《潼关吏》和什么?《石壕吏》25.四大石窟中位于敦煌的是哪一个?莫高窟26.“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leng)中”讲的是哪位西汉名将的故事?李广27.四大石窟中位于洛阳的是哪一个?龙门石窟28.“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下一句?(随君/风直到夜郎西)2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浮屠”指什么?(佛塔)30.“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是唐代哪位诗人?贾岛31.京剧“四大名旦”除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还有谁?(梅兰芳)32.15.武王克商后,诸侯分封,请问姜子牙被封在了哪一个国家?齐国33.16.小说《薛家将》讲述的是哪个人及其子孙们的故事?薛仁贵34.“生当作人杰”的下一句是什么?(死亦为鬼雄)35.东坡居士指的是谁?(苏轼/苏东坡)36.著名女作家“冰心”的笔名出自王昌龄的哪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37.“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00字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00字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00字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这正是《国学小名士》的口号,当然,也是作为中华儿女需要做到的。

就在这几天,我观看了齐鲁网少儿频道《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也正是这个节目使我受益匪浅。

且不说复赛怎么怎么,就看总决赛场上的选手知识是多么的渊博、思维是多么的敏捷、反应时多么的灵敏,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向他们学习。

还有就是总决赛第一个环节的第一题:用带有家、国的诗词来回答。

这是我想到了一幅对联,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关注自己的国家,少年强才国强,我觉得这才恰恰是举办这个《国学小名士》这种比赛的意义所在。

因此呢,这两个字在中国诗词当中可以讲,无穷无尽的在表达着。

再就是第二题:用带有亲、情的诗词来回答。

那么我觉得这诗词中的亲情在我们流传的过程中,起了一种给我们民族世世代代感情教育的作用,它使我们的情感受到了陶冶、得到了升华。

再看最后,在十二位“国学精英”中,总冠军诞生了!她,就是刘康宁!通过观看,千古的神韵,华夏礼仪的儒雅,仿佛在这次比赛中悠然再现。

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体味了人生、丰富了知识,更主要的是让我喜欢上了传统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懂得了如何来做一个新时代的美德少年!【二】诗词是什么?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诗词就是那些一两句难懂的古文。

在观看“国学小名士”电视选拔大赛后我就不这么觉得了。

我现在认为诗词就是中国历史上一颗颗宝贵的珍珠,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它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文化,还是抒发情感、饱含历史的珍贵文物。

在观看“国学小名士”电视选拔大赛中,我不禁感叹选手个个都是精英。

看选手们一个个自信地站在那里,他们一定做好了赛前的准备,肯定读了很多古书、诗文。

不过,我还是在心里替他们捏了把汗——他们还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呢。

而当他们卡壳的时候,。

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作为一名国学小名士,我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诗词、经史子集、礼仪文化等等。

在我看来,国学虽然是传统文化,但它包含的精髓却有着现代人们依然需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国学中的诗词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方面。

诗词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情感的体现。

在国学中,诗词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往往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让人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在我看来,诗词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

其次,国学中的经史子集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方面。

这些经典蕴含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积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智慧,也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和方面。

在现代,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经典,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为人们今后的生活提供帮助和启示。

最后,我还特别关注国学中的礼仪文化。

作为一名国学小名士,我认为,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在当代社会,礼仪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礼仪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在国学中,礼仪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心态。

通过学习国学中的礼仪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和难题。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国学小名士,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在我的理解中,国学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传承。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更好地感知文化的力量和深度,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这也是我在研究国学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观国学小名士经典诵有感,希望大家喜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欲作家书意万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亲射虎,看孙郎”多么美妙的诗句呀!我仿佛穿梭在历史画卷中,感受诗人著作时的情怀。

比赛现场,学长们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着实让我羡慕。

传承国学经典,学习传统文化,践行流传至今的君子之道,做到以和为贵的品行修养,是我们少先队员勤奋好学的目标,更是指引我们的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之所以至今让我们崇敬、学习,依然散发着晶亮的光辉,从盘古开天辟地,秦时汉武,大唐盛世,中华上下五千年,我沿着历史长河寻找传统文化的足迹,熟读国学经典,学习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懂得了文明的进步,如何做人。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尊重,做一名真正真实讲诚信的君子。

我们的国家是礼仪之邦,山东更是孔孟之乡,泉城名士多,所以我们要更加认真地学习中国文化,践行传统美德。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我们学习知识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要勇敢地去提问,在问题中学习,才会明白真正问题所在,就会一点一点地提升自身的修养,领悟论语的内涵,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看完了比赛视频,我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长们的答题速度更是让我目瞪口呆,看清了自己的水平以及自身的差距,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自古,诗词歌赋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人们为我们留下的一笔财富。

由于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随之渐渐遗忘了这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今,山东少儿频道推出的一个节目,让诗词又重新地出现在我们青少年的视线中,比现在的无数个舞选秀节目更传播了我国的文化精髓和社会正能量。

今晚,我也按时收看了这个节目,节目中的四位选手个个才华横溢,各种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了解的知识面也很广,涉及了许多我们还未曾学习的文化知识。

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

观《国学小名士》有感五年级五班郑鑫怡如果知识是一片大海,那么学习就是小小的一面帆船,历史就是一盏帆船上的灯。

《国学小名士》就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历史才华。

做到“知识合一,学以致用”。

23日我观看了山东省电视台少儿节目播出的诵读节目《国学小名士》。

里面有来自青岛的宋依璠,淄博的王镜毅、德州的阚立言、菏泽的王澈、莱芜的王仪如、潍坊的王箐,一共6位选手以及来自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孙之梅老师和青年学者魏新老师,的两位评委老师。

第一题,是一道文字墙题。

从这些字里,找到两句前后相连的七言唐诗。

除了来自菏泽的王澈,其他选手都各自答对。

就这一题,两位评委还讨论了相关问题“究竟是‘生处’更符合这首诗的意境还是‘深处’更符合这首诗意境?”“斜究竟是念(xie)还是念(xia)”经过12轮的比拼后,最终来自青岛的宋依璠和来自德州的阚立言以一百十分领先。

“国学”两个看似简单的汉字,背后却饱含了非凡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行为。

通过观看比赛,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无穷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学习。

再学习诗歌,国学中,让我们学会了做人,滋润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名人佳著千古流芳。

浩瀚五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其思想智慧成了传至千古的结晶。

学国学,魅在领悟,工在体味,效在吸纳。

读国学经典,勇助人修身怡心。

随着一步一步的学习,我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在我心中放大了万重。

我认为山东省电视台举办的“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着实让我受益。

国学的学习,不应只从比赛、考试中可以得到好成就,还应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品传统古文化,筑国家之栋梁。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希望大家喜欢!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范文篇1今天晚上我观看了《山东省国学小名士诵读电视大赛》,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古诗大比拼。

请说出带有江或湖的诗句,不能重复。

前几轮选手们都对答如流,随着诗句越说越多,有的选手开始重复败下阵来。

最终一位大姐姐赢得本关第一名。

我挺佩服她的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就把诗句背了出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她要下多少功夫呀!我觉得自己和她相比逊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读。

接下来,“美德大考验。

通过就餐考验她们谦让的美德。

餐桌上有六个人,但每次上的食物数量只有五个,看看他们六个人怎样分食。

还考验她们和长辈一起进餐时的礼貌用语等,她们表现的都特别棒,我是自叹不如。

通过观看《山东省国学小名士诵读电视大赛》,让我觉得经典诵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诵读、熟背诗文,让我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经典文化的熏陶。

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提高修养。

提升我们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同学们我们一起培养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吧!第一个关键词是“花!里面有些我会的!大部分我都不会!大哥哥大姐姐都很厉害!第二个环节是“东和“西,这些诗词对他们来说好像一点儿也不难! 平时我觉得我自己背的古诗就挺多的啦,可是一看到电视上大哥哥大姐姐们,才知道我背的古诗才到哪呀!他们背诵的比我多多了!我一定要加油!超越大哥哥大姐姐!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里“规矩的含义——规,是圆规,矩是矩尺!还有一个大哥哥把“乾坤这两个字的含义理解的完全正确,并且还加了20分呢!我又学到了不少知识!我要读多读书,多诵读经典,掌握丰富的知识!我一定要比他们还厉害!从这里面,我知道了读书要用心,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我以后要继续努力,也去参加这样的比赛!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范文篇3观看完《国学小名士》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小名士》
德州市平原县龙门小学四年级四班杜金肖
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喝着黄河水,吃着五谷杂粮,说着中国话,对老祖宗的语言必须要成为一个了解自己祖国的人,我们以后要多读国学。

在昨天,我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里面的每一句铿锵有力的诗句,都让我受益匪浅,里面的小名士的知识都很丰富,我与他们的差距是一个“境界”呀!
在第一轮,有一名从容认真,不苟言笑的小名士,他是来自威海市经区实验小学丛昊辰,在抢答题上,他回答的非常出色,目前的分数比其他选手遥遥领先,最后是朗诵,从昊辰斩钉截铁地诵读一篇古诗,最后他郑重的说:“我们是龙的传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我愿做传统文化的笃信者传承射行者。

”丛昊辰同学真得很了不起,在舞台上表现出来这种从容大气、沉稳淡定,我觉得他的基础一定是他过硬扎实国学知识。

还有一名古灵精怪,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的小名士,他是来自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马浩轩,他从小热爱诗词和读书,在答题上,主持人
还有一条重要的提示没有说,马浩轩就抢答了,马浩轩说完答后,手不停的抖,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怕减十分,可减十分也是我的错误。

”可是马浩轩很遗憾,答错了。

但他又抢了一次,他说:“这回我敢抢了,是ABD。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敢抢了,他说:“我是用排除法弄的”。

说完后,观众们都笑个不停,主持人让他猜猜对不对,马浩轩很大声的说:“对!”最终马浩轩对了,马浩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佩服。

俗话说的好,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下一个环节是诗词接龙,在怎么紧张的环节,只给出一个字,看这些小名士是怎样接下来的。

在屏幕上有一个风字,小选手们争风夺秒地说着。

最后场上只张舒娅一个人,张舒娅脑子里的古诗可真多,我刚想起来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他早就说完了,让我佩服极了。

我们应该更好的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了文化知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增加我们对国学的热爱。

指导教师:李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