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习题课件: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伟大的历史转折 名师教学PPT课件

1、保持安静、坐姿端正、精神抖擞。
2、准备好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历
史课时练、双色笔(脱帽竖放)并 摆放整齐。 3、结合课本34-37页及知识结构图预 习新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
农村改革
三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改革
单会 元主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中 国 特
义 道 路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答:时间:1978年 内容:①思想上: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③组织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 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化的伟大征程。
1981年,中共十 一届六中全会通 过了《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 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党在指导 思想上的拨乱反 正的胜利完成。
当堂训练
• 内容:课时练35-36页
必做题:1-11题 选做题:12题
要求:认真审题 仔细思考 书写工整 独立完成
• 时间:10分钟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答: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 求对 “文革”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 求纠正“文革” 中的错误 ②“两个凡是”的提出,引起普遍不满。 ③1978,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 论。
④外交的重大突破为开辟了良好的外部 环境 。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历 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邓小平,1979年1月1日
意 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 义 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 Fra bibliotek放历史新时期。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这一历史转折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有一定的认识。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改革开放的原因、意义以及其中所涉及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关系,可能还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掌握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政策、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成就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改革开放背后的原因、动力,以及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涉及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讨论互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为何能取得这些成就?这一切的背后有何原因?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
历史: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 胡锦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对内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 革 开 放
对外开放: 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 城市、开辟经济区等。
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知识点一 改革开放的春雷 1.__ 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_召开。全会确立 、 的指导思想,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 和实行 __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 为核 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 上 、 的正确道路。 2.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 折点, 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 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对外开放的窗口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
内地、边境
昔日小渔村变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知识点三 对外开放的窗口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 、 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两省的对外
1980年,我国决定在 、 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
、
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 城市。
个沿海港口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 三角洲、 三角洲、 地 区和 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批准 省并成 为经济特区。
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 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 须靠改革开放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图上找出
⑴1980年设立 的4个经济特区, 同时指出它们 分别在那两个
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 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 确道路。 (2)从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思想路 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 新时期。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个伟 大的转折点。
诚信立品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特区发展和邓小平的领导密不可分
《小平同志在深圳》的画像已经成为深圳的城市标志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汕 头 市 容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汕头夜景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珠海市容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厦门夜景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三亚夜景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上海夜景
诚信立品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这一形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 •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农村 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安徽)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户家庭长期承包 集体所有的土地(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其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剩 余的归农户所有(即自主生产、自负盈亏)。
笃志力行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结束 确立 意义 作出 实行 形成 两个伟大转折
两个伟大起点
诚信立品 笃志力行 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一次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 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 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 二中全会上。 在粉碎“四人帮”后,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 “工农武装 割据”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 移到城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彻底纠正了“左” 的错误思想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领导集体
确立了毛泽东 领导地位 挽救党、红军、革 命生死攸关的转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回眸历史:
你知道被称为20世纪中国 的三大历史性巨变都是什 么历史事件吗?
回眸历史:
孙 中 山
推进篇:春意盎然奔复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
(1)主要工作 为受到迫害的各 级党、政、军机 关干部平反,恢 复受到打击、诬 陷或迫害的民主 人士和知识分子 的名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 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 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 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
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
推进篇:春意盎然奔复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
推进篇:春意盎然奔复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
刘少奇的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 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 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推进篇:春意盎然奔复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
(2)成果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 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思想上的 拨乱反正完成
本课内容结构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思想解放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时间、地点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内容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下册《3第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 (3)

(否定“两个凡是”是否等于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性质: 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结果和意义
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纠
是两
正 “ 文
个
革 ” 错
凡
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 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 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平十 讲一 话届
三 中 全 会 上 邓 小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
3、历史意义
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 转折。
讨论: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 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的伟大转折?
背景、内容、影响
(指导思想、中心工作、领导核心、对外方针、历史问题)
唯验 实 一真 践 标理 是 准的 检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12 2、基本内容 (1)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
路线。 (2)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从固守成规和封闭转向改革开放。 (4)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结束了“左”倾错误 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附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第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
一 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地,以农村包围城
一命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 (6)

【作业布置】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的 家乡宁夏应该如何发展自身特色? 请你献计献策!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板书设计】
总设计师 邓小平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 北京
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革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十一届三中 全会
意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通过热 点钓鱼岛问题, 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
1、通过热点问题,激发兴趣,引导
学生探寻国力增强的原因,顺利进 入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改革开放
改革——农村改革 开放——城市对外开放
设计意图:
1、竞赛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 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2、我在设计题目时,将基础知识设为必答 题,需要分析的设为讨论抢答题,符合学 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通过答题,学生 了解了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
小岗村
二、家庭采访 社会调查
活动过程:
1、我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 采访家里和社区的长辈,了解改革开 放后家庭生活和家乡银川的变化,在 课堂上交流采访结果。
2、我出示新闻图片和视频,介绍 宁夏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中阿 经贸论坛。
宁夏在对内改革的同时,积极对外开放,承办了 中阿经贸论坛这项国际盛会,三届论坛期间共有70多 个国家地区,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参展,签订项 目478个,引进投资2500多亿元 ,宁夏的产品远销92 个国家地区,涉及新能源、制造、清真食品、穆斯林
2、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对城乡的改革 开放有不同的感受。通过家庭采访、社会调查,让
1、教法:讲述法、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竞 赛等 3、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包括图 片、音乐、视频、乡土资料、时政资料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拓展延伸
对外开放的窗口
•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 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 科学技术。 ——邓小平 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
拓展延伸
改革开放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已经取得 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 业和社会主义事 业就会被葬送。
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 ②群众要求纠正文革“左倾”错误 ③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时间 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 集体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 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 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 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 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1984年视察经济特区的讲话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建设经济特区有些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建立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经济、 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 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这是我们对实行对外开放政 策的 转 折
对内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