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第八册)古诗诵读1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古诗诵读泊船瓜洲

古诗朗读 2泊船瓜洲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 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泊船、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步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理解诗句意思 .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准备:1.挂图、投电影或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朗诵课文的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课过程:一、板书课题;学前讲话1、板书课题:泊船瓜洲王安石同学们 .一提发迹乡 .我们都会感觉特别和蔼 .诗人王安石也是这样 .今日我们一同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齐读课题。
2、哪个同学愿意起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3、你背过哪些王安石写的诗.并谈谈你的领会。
4、下边我们来看这首《泊船瓜洲》。
二、理解题目。
(出示全诗)(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
)“瓜洲”是在什么地方 .(出示挂图 . 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
)(2)“泊船瓜洲”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三、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诵。
(可多请几位学生个别读。
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读音:“数重:读 chóng.不读 zhòng(重量)。
还:读 huán.不读 hái(还好)。
四、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合作学习(1)先自己比较说明默读 .思虑 .再小组相互谈谈每句诗的意思。
(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 .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2、议论、沟通。
小组选派代表登台 .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 .并说全诗意思。
“京口瓜洲一水间 .两岸只隔数重山”的意思。
3、评论你感觉哪一小组达成的质量最高。
4、教师演示同学们 .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在电脑里画了一幅简图.我给大家展现一下。
1 / 2五、领会古诗思想感情(出示挂图)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诗人驾船到达了江边 .望着对岸 .想到了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 .此刻你就是画中哪位诗人 .此时此景 .你在想些什么呢?六、指导朗诵。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第八册)教案第 1 单元

三、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围绕一个话题分正、反两方阐述完全不同的看法。
要使学生能展开讨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选择一个设和自己的职务。
可以用书中的话题,也可以由学生确定话题,使争论的话题更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
2选定话题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准备材料。
参加辩论前,各方要充分交流每个人的看法,梳理材料,达成共识后分配任务,或推选辩论主要代表。
3辩论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仅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适时抓住对方发言的漏洞进行反驳。
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
4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辩论不仅要讲“理”,还要讲“礼”,培养学生文明的语言习惯。
第三课时
五、这次“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的新发现,以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1导入,如,讲许多生活中应该拒绝的事情,,让学生知道,真实的表达,发表不同看法,是一个了不起的本领。
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通过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从中选择值得写一写的自己的拒绝。
只要是“自己说不”都可以。
如,无论多小的发现,只要是自己的,都有价值,都可以写。
这样,学生就能打开思路,就能愉快地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习作一定要“把说不的过程写清楚”。
这一点应作为评价这次习作的重要标准。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2.挂图、课文朗读带、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春雨,导入课文。
1.启发谈话: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
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
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学生谈春雨。
2.导入课文,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
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
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
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的知识?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正确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你所知道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读准下列字音:甫fǔ乃nǎi俱jù苔tái扣kòu(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个雨夜。
诗人住在成都从书上对锦官城的解释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朗读 4 送元二使安西教课目标一、学习古代诗歌 .帮助学生认识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地点。
认识古代历史和先人的社会生活 .使学生更为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 5 个生字 .会写 7 个生字。
三、认识诗歌粗心 .领会诗歌的境界。
教课假想一、这首古诗 .读起来琅琅上口 .简单记忆。
应让学生多读 .不用硬从思想性上去研究 .教课要点应放在指引学生在朗诵中领会诗人抒发的激烈感情。
二、采纳学生自读、教师点拨指导、自读测试的教课方法。
三、教课时数: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公元 618— 907 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期间。
唐诗是我国优异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球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绚烂的明珠。
唐朝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诚然是世界有名的伟大诗人 .除他们以外 .还有无数诗人 .像满天的星辰同样。
最难得的是此中许多诗人 .能用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技巧 .从各个不一样的期间和不一样的角度反应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相貌。
今日 .我们将要一同学习另一位唐朝有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1.学生自读诗歌并达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1)查词典解说以下词语:悒客舍尽故人(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议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第 1 题:浥:悒( yì)湿润。
客舍:客店、酒店。
此处指饯其他地方。
尽:“进”。
故人:老朋友。
此处指元二。
第2 题:从诗题可知 .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 .被送者元二 .是诗人的好友 .姓元 .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 .唐人喜爱以行第相当 .表示和蔼和恭敬。
使.指元二是受命出使。
安西 .指元二出使的地址。
(指引看讲解①)本诗辞情义兼美 .有景语 .有情语 .情形交融 .感情深蕴 .余味无量。
首句 .点明送其他地址、时间、天气 .清晨一场蒙蒙的小雨 .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尘埃飞扬的阡陌交通。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游园不值_鄂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游园不值_鄂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这首古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
2、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诵读这首古诗明白得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教学难点:诵读这首古诗明白得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设置故情况境宋朝诗人叶绍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生活里,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到好朋友的家里,但他来到朋友家门前,却发觉朋友不在家。
请问:现在,叶绍翁的心情该是如何样的?2、板书课题《游园不值》3、读课题并利用字典明白得课题4、简介诗人:叶绍翁二、初读古诗,找出自己不明白得的问题三、交流学习情形,师相机板书应怜:应,大致。
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四、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教师范读。
2、学生仿照朗读。
(1)指名读。
2)分小组读。
(教师指导读出感情)3、自由练习读。
(1)引导讨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你能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3)多种方式朗读。
4、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师: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伙儿听。
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5、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6、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你能不能专门快背下来呢?(1)自由背。
(2)同桌互相背。
(3)谁情愿背给大伙儿听?(4)分小组有感情的诵读。
7、全班有感情诵读。
五、拓展活动1、给古诗配画。
2、结合古诗,编写故事。
作业设计:家庭作业:1、读诗3遍2、大致明白得诗意。
3、收集描写春天的诗。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1-----4学生活动:1、读课题并利用字典明白得课题。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古诗诵读清明

古诗朗读 3清明教课目的1、思想感情目标:领会我国古代绚烂悠长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议论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议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加强创新意识和创建能力的培育。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雨打芭蕉》) .教师朗诵《清明》。
并请学生议论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赏识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诵.思虑并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小结 .多媒体展现课文对本诗的议论。
"纷繁 "(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纷繁”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比较:纷繁之雪──大纷繁之雨──细揭露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点比较:春雨:"天街毛毛雨润如酥"夏雨: "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小结:揭露了春雨 " 做冷欺花 .将烟困柳 " 的凄迷而又漂亮的境地。
领会 "做冷欺花 .将烟困柳 "的独到境地:春雨严寒 .侵袭了开发的花朵 .春雨迷茫 .象烟雾般笼盖着柳树。
" 纷繁 " 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漂亮的境地。
经过对 "纷繁 " 这个词语的品尝 .领悟了诗歌所描述的 "景 " :春雨的特点与境地。
" 纷繁 "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 .凄迷纷杂的心情 .由何而来"行人 ""断魂":经过品尝这两个词语 .作者领会了诗歌的 " 情 ":清明节气 .应该是家人聚会 .哀悼已逝亲人之际 .可自己却孤身行路 .难免触景伤怀 .又加上小雨纷繁 .更增添了愁绪。
小结:经过品尝 "纷繁 "、" 行人 " 和 "断魂 ".我们领会了诗歌寓情于景 .情形交融的艺术境地。
鄂教版语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诵读8 枫桥夜泊(1)

古诗诵读8 枫桥夜泊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诗句。
2.通过吟诵,体会《枫桥夜泊》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心情。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你们最熟悉的白居易、高适、李白、杜甫、张继等都是唐朝大诗人。
有不少同学会背诵不少唐诗,谁愿意背一首?2.简介三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预习课文1.按照预习要求分小组进行预习。
2.说说这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作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说说为什么?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读古诗,正音。
2.理解词语。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质疑问题。
四、学习《枫桥夜泊》1.理解题目。
“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2.教师配乐范读。
3.反馈预习情况。
4.指名朗读。
5.引导学习全诗。
(1)齐读。
(2)逐句重点理解词语。
(3)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诗人因何而愁呢?(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6)诗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从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组讨论)(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根据学习《枫桥夜泊》的学习方法,掌握自学方法,自读自悟。
1.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2.先同座互相读讲,再指名逐句读讲,有讲得不准确的,老师酌情指点。
3.把四句诗连起来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
六、总结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枫桥夜泊》3.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境描写或绘画。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与朋友分别的场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情感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的离别情感。
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意境和主旨,把握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感。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元二”、“使”、“安西”、“渭城”等,并了解其文化背景。
-学习古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并能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举例解释:
-通过对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分析,理解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离别的情绪,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应用古诗的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章节为《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诵读并理解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及意义。
2.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柳色、青、劳、驾、策、功、名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1:游园不值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情感。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句的意思。
(1)学生学习《江畔独步寻花》的标示方法,轻声读古诗,用铅笔划出符号标示。
教师将《游园不值》一诗抄在黑板上。
(2)请2~3名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师生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将正确的标示画在黑板上。
(3)对照黑板上的标示,学生朗读古诗,同桌间相互评议。
(4)请2~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评议。
(5)有感情地齐读古诗,体会诗句意思。
2.逐句讨论学习,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游园不值》也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但描写的角度和内容与《江畔
独步寻花》一诗不尽相同,我们来看看诗人叶绍翁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学习,逐字逐句理解诗句意思。
讨论后推荐五名学生上前讲解字、词、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边听边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适当点拨。
a.解释题目“游园不值”
(园:指私人花园。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学生对“游”字的解释一般会解释为“游玩”“游览”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确定“游”的意思是到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
b.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意思。
这句诗学生解释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帮助学生确定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解释这句诗比较恰当。
学生很容易按字面解释成“大概爱惜木底鞋下的横梁印上青苔”,这样的解释学生也会觉得不通,进而错解成“大概爱惜木底鞋下的横梁,怕鞋染上印上青苔。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下句诗来学习。
“小扣柴扉久不开”较易理解,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能顺利地解释成“轻轻地敲柴门,过了好久也没人开门。
”教师这时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敲门,好久没有人来开门,诗人想大概是园子的主人……根据第一句诗你来把诗人的猜测补充完整。
学生讨论找出恰当的解释。
根据诗句意思明确“怜”的对象是“苍苔”而不是“屐齿”,这样就容易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解释古诗有时不能按字面意思简单地连词成句,而是要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合理地进行解释。
请1~2名学生将两句诗的解释说一说。
(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
柴门,好久了也没有人来开。
)
c.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思。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春色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景色)
d.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这两句诗诗人用了两处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吗?
(一枝——满园,关——出。
诗人虽然没能进入花园,但看到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好像看到了满园的春色,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
e.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本想去游园赏春,但主人不在,他看到伸出墙外的一枝杏花便想到了春色满园。
体会体会诗人的心情有哪些变化,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没有遇到主人心情有些失望、扫兴,但看到红杏想到满园的春色不禁高兴起来。
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的情感)
(板书:(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同样是描写春天景色,《江畔独步寻花》中盛开的鲜花、起舞的戏蝶、歌唱的娇莺使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色图;而《游园不值》中那枝怒放的红杏使我们想到了满园盎然的春色。
诗人描写春天的内容和角度不同,却同样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趣。
(4)背诵《游园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