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验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观察世界地形图,下面对地球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表面是广阔平坦,没有起伏的B.地形图上的颜色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C.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2.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因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涨潮退潮B.地震C.风3.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些现象主要是由()形成的。

A.岩石的风化B.流水的侵蚀C.风力的作用4.熟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5.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最外的一层是()。

A.地壳B.地核C.地幔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落在火山周围的()能提高土壤肥力。

2.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压力越()。

3.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被称为岩浆岩,如()、()等。

4.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填“地壳”“地慢”或“地核”)。

5.地球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由外到内依次是()、()和()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地被侵蚀程度无关。

()2.在三角洲地带沉积着大量的砾石。

()3.地表有无植物覆盖不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4.乾坤湾是河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凸岸有悬崖、地形严峻;凹岸平缓。

()5.一处岩石如果没有人为破坏是永远不会改变模样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地黄士高原上的沟壑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敦煌的雅丹地貌弯曲的岩层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请简单描述火山喷发的危害和好处。

3.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写出2点即可)4.调查题。

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来减轻暴雨造成的危害。

5.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请写一写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C5.A二.填空题1.火山灰2.高;大3.浮石;花岗岩4.地壳5.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是( )。
A.平原B.高原C.盆地D.丘陵
2.喜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两个板块受拉张B.火山爆发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五,1.(1)B (2)①较少较多②A植物水土植物③示例:滥砍滥伐④B⑤空气⑥示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
4.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________(填“火山喷发"或“地震”)现象,曾形.成一条长达500米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
5.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是________,最薄的是_________。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________。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________地形为主。
10.(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B.砍伐森林C.植树造林D.多开发耕地
11.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 )A. 14千米B. 1400千米C. 100千米2.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B. 火山喷发C. 阵雨3.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一般就可以判断这段河床处在这条河的()位置。

A. 上游B. 中游C. 下游4.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 鹅卵石B. 大石头C. 细沙5.莫霍面指的是地球的()。

A.2200米处B.2900米处C.33千米处6.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A. 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 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C. 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7.现在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根本原因是()。

A.粮食够吃了,不需要那么多的耕地了B.我们需要更多的木材C.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改善生态环境8.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 )。

A. 地壳的运动B. 地下的温度太高C. 人类的破坏9.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 )。

A. 水流的作用B. 冷热的作用C. 风力的作用10.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 )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最严重。

A. 坡度大、有植物覆盖B. 坡度小、无植物覆盖C. 坡度大、尢植物覆盖11.假如地震来了,下面的做法不对的是( )A. 跳窗逃生B. 躲在桌子底下C. 躲在卫生间里的墙角D. 远离高压电线12.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的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下列的解释中,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 外星人把海洋生物带到了喜马拉雅山,后来变成了化石B. 海洋生物化石被人类遗弃在喜马拉雅山C. 在远古时代,现在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13.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B. 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C. 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二、判断题14.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

2.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

3.长白山天池是由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4.河流会改变地形地貌:作用会带走河流两岸的泥土,作用会填平低要生出变文图洼的地形。

5.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不变的条件是、、。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1.在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草原。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就形成了戈壁。

()3.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4.水的作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林整黑博养突()5.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6.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猛烈的。

()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地震形成的。

()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办法来研讨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9.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峻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优点。

()10.一般大江大河的卑鄙和人海口往往是丘陵。

()三、挑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A.平原B.盆地C.高原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3.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4.地球内部活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以下现象中()不是地球内部活动引发的。

A、地震B.岩石的风化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A.浮石B.页岩C.大理岩6.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孕()。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B.山体滑坡C.烧毁森林7.(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侵蚀B.河流的沉积C.火山和地震8.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 大象的嘴巴是用来()的。

A. 吃东西B. 喝水C. 吹气2. 植物的籽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播?A. 风吹散B. 运输C. 吃掉3. 喷泉的水从哪里来?A. 河流B. 湖泊C. 地底4. 下面哪个是水的源头?A. 云朵B. 河流C. 海洋5. 珍珠形成于哪里?A. 沙滩B. 深海C. 热带雨林6. 某种水果在储存一段时间后,会变烂。

这是因为它们被()了。

A. 水B. 虫子C. 细菌7. 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称为()。

A. 自然灾害B. 人类活动C. 治理8. 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A. 陆地B. 河流C. 水9. 太阳是我们()的光源。

A. 最大B. 唯一C. 最亮10. 碳酸气体是由()排出的。

A. 汽车B. 动物C. 植物11. 水的形态有哪些?A. 固体、气体、无形B. 液体、气体、固体C. 液体、固体、无形12. 下面哪个是科学家?A. 画家B. 建筑师C. 医生13. 在太空中,没有()。

A. 空气B. 重力C. 热14.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警示牌是用来()的。

A. 提醒车辆之间保持安全距离B. 增加美观C. 绕行15. 植物为了获取阳光会()。

A. 移动B. 忍受C. 繁殖16. 世界各地的天气状况不同,这是由于()。

A. 季节B. 地理位置C. 动物17. 处于未成年的人被称为()。

A. 成年人B. 儿童C. 老年人18. 火车是由哪种动力源驱动的?A. 电B. 咸水C. 煤19. 什么东西能够引起火灾?A. 火柴B. 湿木头C. 雨水20. 哪种灯产生的光线是靠电能行使作用的?A. 电子灯泡B. 蜡烛C. 煤油灯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什么是科学?2. 请列举三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3. 请解释地震是如何发生的?4. 请举例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

5.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写上“对”,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写上“错”。

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在以下选项中,哪种是气体的自然状态?A. 水B. 铁C. 棉花D. 空气2. 下面哪个是地球上最长的河流?A. 长江B. 小溪C. 小河D. 天河3. 植物最主要的生长条件是?A. 光照B. 食物C. 水D. 温度4. 下列哪个是不属于三态变化的物质?A. 沥青B. 水C. 冰D. 蒸汽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A. 纸张B. 玻璃瓶C. 塑料袋D. 废电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硬币会沉在水中是因为水的密度_______(大/小)于硬币的密度。

2. 地球上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所以地球又被称为“_______之星”。

3. 打开口的矿泉水瓶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瓶内壁上会积聚一层_______。

4. 红外线能传热但不能传_______。

5. 树木能够进行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水的三态变化?请简要描述。

2. 请说出三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并说明它们的状态是属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3. 解释一下什么是环保,为什么环保很重要?4. 举出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明如何节约用水。

5.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它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四、实验题(共30分)1. 实验名称:鸡蛋掉落问题实验材料:鸡蛋、塑料袋、报纸或海绵实验步骤:将鸡蛋放入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用报纸或海绵包围起来。

找一个较高的位置,将鸡蛋从同一高度同时掉下,观察鸡蛋的情况。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保护作用。

2. 实验名称:折射的奇妙实验材料:玻璃杯、铅笔、水实验步骤:将玻璃杯中注满水,将铅笔倾斜放入杯中,观察铅笔看起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和解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五、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选择一个你了解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简要说明该活动的意义和如何去实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2023最新改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2023最新改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2023最新改版)一、选择题1. 科学研究的手段主要有()。

A. 聆听B. 观察C. 讨论D. 请教2. 太阳是一个(),它发射光、热等能量。

A. 行星B. 恒星C. 火山D. 海洋3. 湿润的空气上升到高处会()。

A. 变冷B. 变热C. 变暖D. 变干燥4. 地球的太阳系是属于()。

A. 银河系B. 星系C. 阳系D. 火系5. 下列哪一项不是科学概念的特点?A. 精确性B. 可验证性C. 活动性D. 预测性二、填空题1.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2. 彩虹是太阳光在(水滴)中的折射与(反射)现象形成的。

3. 海水中含有(盐)质。

4. 预测天气变化的专门科学是(气象)学。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来了解事物规律并解决问题的活动。

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扩展人类的知识,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2. 请简要描述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的形成是由于巨大的气体与尘埃物质在宇宙中聚集引力作用下形成了太阳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形成于约46亿年前。

通过凝聚、冷却等过程,地球逐渐形成了岩石和水等物质。

四、解答题请解释以下概念,并给出相关实例:1. 风是什么?举一个风带来的影响的例子。

风是大气中空气运动的一种现象。

它由于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压力差引起,通过空气的流动来平衡气压差异。

例如,当一个人摇动扇子时,会产生一股风,给周围的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2. 请简述水的循环过程,并说明其中的变化形式。

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进行转化和传播的过程。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上的水体,使水蒸发成水蒸气,形成云。

随后,云中的水蒸气在冷凝的作用下转化成水滴,形成降水,如雨、雪等。

降水后,水分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并通过地下河流或渗透层再次返回大海或湖泊。

五、综合题小明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发现地球上有些地方存在不同的气候,有的干燥,有的潮湿,有的寒冷,有的炎热。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科学(40分钟完卷,总分100分)班级姓名总分 .一、谨慎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

A.燃烧的蜡烛B.太阳C.月亮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

A.西—南—东B.西—北—东C.东—北—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长---短B.短---长C.长---短---长4.物体的影子总是()。

A. 在背光的一面B.在向光的一面 C.无法确定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C. 折射原理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7.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取火。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8.在做影子大小与遮挡物到光源距离有关的实验时,不变的条件是()A光源到屏的距离不变 B遮挡物到屏的距离不变 C 手电筒到遮挡物的距离不变9.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

A.红B.白C.黑10.同等条件下,物体( )温度上升最快。

A.水平放置B.竖直放置C.倾斜与太阳光垂直11.做手影游戏时,手离光源越来越近,影子 ( )。

A.会越来越小 B.会越来越大 C.没有有变化12.用手电筒照射同一物体,()照射时的影子最短。

A.90度 B.60度 C.30度13. 太阳在东北方向时,大树的影子在 ( )方向。

A.东北 B.西南 C.东南14.( )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

A.医生看耳朵用的额镜 B.皮影戏 C.汇聚光的凸透镜15.阳光下,树的影子越来越短,说明快到吃()的时候了。

A. 早饭B. 午饭C. 晚饭16.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现象。

A.斜射 B.折射 C.反射17.()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A. 月亮B. 太阳C. 火星18.烈日下,撑()的伞更凉快些。

A.红色 B.黑色 C.白色19. 宇航服的颜色光泽与( )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验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 0分)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每小空1分,满分1 0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
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A、蜡烛
B、太阳
C、木星
D、萤火虫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背光
B、向光
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7.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的铜镜取火.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8.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
A.放大
B.缩小
9.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最大
了.
A.红
B.白
C. 黑
10.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
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 倾斜与太阳光垂直
四、实验题(10分)
1、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 1 )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2 ) 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3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答: 。

五、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0分)
(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沁园春·雪 <毛泽东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