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把你认为的正确内容填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分) 1.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我知道像太阳这样的物体还有( )、( )等。

2.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每秒为( )千米。

3.如图所示,汽车司机能通过倒车镜观察车后面的情景这是利用( )原理。

4.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 )(填“能”或“不能”)看到物体。

(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

6.铅笔斜插入水中发生了弯折,这是光的( )现象。

这样的现象还有( )。

7.许多成语和谚语与科学知识相关联,如“立竿见影”、“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都可以用( )来解释。

二、选择题。

(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用手电筒对准第一张纸的小孔照射,图甲的纸屏上能看到光 斑,而图乙的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由此可以得出...................(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是沿曲线传播的C.光既能直线传播又能曲线传播D.光能透过纸这种遮挡物 2.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

A.汽车反光镜 B.放大镜 C.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D.家用穿衣镜 3.潜望镜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生物与环境)一、我会填空。

(16分)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 ___。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 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 ___。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8、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我会判断。

(24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三、我会选择。

(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四、我会连线。

(6分)1、连线。

仙人掌叶刺热带雨林松树叶宽大山地香蕉树针形叶沙漠五、我会分析。

(10分)1.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光一、判断题(对的填“F”,错的填“T”。

每题2分,共24分)()1、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

()4、半透明的物体只能让一部分光穿过它。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7、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8、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9、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

()10、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11、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2、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下列物体相对光来说是透明的是()。

A、作业纸B、矿泉水C、科学课本3、三棱镜是利用光的()原理来工作的。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4、在不透光的房子里,桌面上放有一本书,我们能做到的是()。

A 、看书上的字B 、分辨出封面的颜色C 、感知书的厚薄5、太阳光是由( )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A 、三B 、五C 、七 6、出现月食现象时,太阳、月亮、地球排列情况是( )。

A B C7、下面现象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是( )。

A 、水面波光粼粼B 、花朵五颜六色C 、阳光下的树荫8、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 )。

A 、一定从原路反射回去B 、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C 、会有两条反射光路9、与声音传播相比,光的传播( )。

A 、比声音慢B 、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不能自己绕到障碍物的后面10、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11、潜望镜的二片镜片是( )。

A 、凸透镜B 、平面镜C 、凹透镜1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空气 水 水 水空气空气A B 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___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_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科学试题 第1页(共28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2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红色物体反射的是( )色的光。

A.绿B.红C.紫D.黄 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镜子B.月亮C.萤火虫D.墙壁 3.关于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B.物体表面越平滑越容易反射C.水面无法反射光D.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4.如图所示.在光屏上会看到的是( )。

A.火苗的样子B.小球的影子C.火苗的样子和小球的影子D.什么也看不到5.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

这主要是因为( )。

A.光的照射角度不同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直线传播 6.科学家用( )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A.尺子B.激光反射器.C.火箭D.眼睛 7.晚上月光很亮,是由于( )。

A.月球反射太阳光B.月球能发光C.太阳光穿过月球照射到地球上D.人们的错觉 8.下面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B.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的多种颜色的光可以再混合成白光C.太阳只有白天才会发光D.太阳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到地球上的 9.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1、动物生存学要的条件是:、、、等。

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___。

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_____。

5、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

二、判断题: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三、选择题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四, 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种。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五、实验题。

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我们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A. 正立的B. 倒立的C. 水平的2.选择题。

(1)用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分别垂直照射距离墙面远近相同、大小不同的圆盘,所产生的影子( )。

A.大小相同B.大小不同C.方向不同(2)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B.变大C.不变(3)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光源照射的方向B.光源和物体的距离C.物体的大小(4)物体的影子总在( )的一面。

A.向光B.背光C.无法判定(5)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 )。

A.形状完全相同B.形状可能不同C.方向相同(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光源和屏就可以得到影子B.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也会产生影子C.有光就能产生影子3.制作潜望镜需要()。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4.在北半球,黄昏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在()。

A. 东B. 南C. 西D. 北5.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

这主要是因为( )。

A. 光速极快B. 光沿直线传播C. 光的反射6.相同情况下,能起到聚光作用的是( )。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凸面镜7.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块镜片。

A. 3B. 2C. 48.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月亮B. 萤火虫C. 镜子9.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制成的。

A. 折射B. 反射C. 色散10.下列几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影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形成的B. 在测量某段时间的温度时应该将温度计放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C. 一天中同一个物体的影子总是越来越短11.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12.奇奇体验和参观完室内区,于是跟家人一起来到室外区。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单元试卷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折射雨后彩虹光源相对坐井观天三棱镜镜花水月反射平面镜直线1.太阳是我们地球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

2.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_____________传播的。

3.将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入水中,光会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

4.白天我们能看到美丽的风景,是因为物体_____________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5._____________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6.制作潜望镜时,需要两面_____________,且镜子的反射面是_____________ 的。

7.词语_____________反映了光的直线传播,词语_____________反映了光的反射,词语_____________反映了光的折射。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将一支铅笔斜放入水中,会看到铅笔“折断”的现象。

( ) 2.“蓝眼泪”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它是海洋里的荧光生物所发出的蓝色光芒,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蓝眼泪”。

发出蓝色光芒的荧光生物是光源。

( )3.光和声都不能在月球上传播。

( ) 4.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 5.在黑暗的房间待一段时间后,眼睛适应了黑暗环境,就能看到苹果。

( ) 6.站横队“向右看齐”时,如果左边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右边一位同学的侧脸,说明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7.太阳光能全部穿过人的手向前传播。

( ) 8.光经过镜子反射后,不再沿直线传播。

( ) 9.太阳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 ) 10.只有镜子能反射光,其他物体如黑板不能反射光。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2.光在水中的传播形式是(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40分)1.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文字是运用了( )原理。

A.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穿透性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月亮C.萤火虫D.正播放视频的手机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光是曲线传播的B.反射光遇到任何物体都能穿透C.反射光不会给我们带来危害D.反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如图所示,用棱镜分解白光是利用了( )原理。

A.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B.七色光都能反射C.部分光线不能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5.装修师傅将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目的是( )A.白色更容易反光B.白色更美观C.白色更方便涂鸦D.白色更容易穿透6.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原理C.天空只有井口大小D.青蛙的视力不好7.下列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一叶障目B.军人列队时只能看到前排的后脑勺C.水中倒影D.树荫下乘凉8.下面关于太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源B.太阳光可以通过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C.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太阳光可以穿透任何物体9.如图所示,等大的四张卡纸,直立在桌面上,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把第2张卡纸D移出后,光斑会出现在( )。

A.屏AB.屏CC.屏DD.无光斑形成10.制作潜望镜时,我们所用的镜片是( )。

A.两块平面镜B.一块平面镜和一块凹面镜C.两块凹面镜D.一块凹面镜和一块凸面镜11.白光可以分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光不包括( )。

A.黄B.紫C.红D.黑1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的情况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13.驾驶员在开车时,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后面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

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
同。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
麦。

()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的。

()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
的。

()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
物。

()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
“网”。

()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
用。

()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
的。

()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
水。

()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
好。

()1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
应。

()19、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
来。

()
20、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
物。

()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
B、温度
C、水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没有水
5、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

A、有相同的需求
B、有不同的需求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9、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四、连线题
仙人掌热带
榴莲水中
莲沙漠
第二单元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
1、可以自己()的物体叫做光源。

2、()、()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4、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
()相反。

6、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

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优点。

二、判断
1、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

()
2、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

()
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4、反射光不是直线传播的。

()
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
6、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
7、聚光的多少与光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
9、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10、在阳光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

()
三、选择
1、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
2、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A、反射
B、吸收
C、反射和吸收
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4、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热的能力有()。

A、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B、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
C、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5、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

A、深黑色B、咖啡色C、浅色6、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

A、一样多B、强光携带的多C、弱光携带的多7、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A、白色,黄色,红色,黑色
B、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C、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亮B点燃的蜡烛C未通电的日光灯
9、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A清早B正午C傍晚10、如果不往后看,要看到你后边的东西,必须把镜子放在你的()
A前边B后边C左边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

A凹镜B凸镜C不能确定12、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取得的。

A凸透镜B凹面镜C放大镜
第三单元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
1、当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导致的巨大变化。

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
成、、三部分。

3、一般我们把直径大于的土壤颗粒称为沙砾(小石子)。

4、土壤是
、、、、
等物质的混合物。

5、在土壤中,土壤为生物体提供和,而动物和植物的根又能,为空气和水营
造。

6、雨水降落时的力可
以,雨水在地面径流
时,
,这就是侵蚀。

7、的大小、的大小、有无
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