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_3
2010届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4

2010届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画坛在五代两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固然有绘画自身发展逻辑的内在原因,同时也有社会文化的外在原因。
我们注意到中国绘画发展的此一高潮期,正是影响后代中国社会近千年的理学(又称新儒学,这是一个与原始儒学相对的概念)流布的时期,新儒学思想于中唐始肇其基,大盛于北宋五子,至南宋朱子、象山之学出,一跃成为在当时社会文化中占居突出位置的主流思想形态,成为“宋学”的核心。
元代新儒学正式取得官方哲学的地位,明清两季虽伴着理学和心学的浮沉,但这只是新儒学内部的变化,并不影响新儒学以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面目出现在社会文化中。
可以这样说,中国画的民族特点于两宋时期的形成与新儒学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画在其后数百年的发展中,也是始终和新儒学结下不解之缘,我们不仅可以在宋及宋以后的画学思想中发现新儒学影响的脉络,也可以在绘画作品中辨析出新儒学影响的痕迹。
新儒学对中国画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强化了中国画的功利主义传统上,使绘画成为载道的工具,另一方面则对中国画的题材、风格、画家的心理和思维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们说宋以后的绘画受到哲学文化思想的影响,新儒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卷三

2010 年高考语文模拟卷三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U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36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 .艰难险阻 急人之难 难解难分 难言之隐B .妄自菲薄 薄利多销 日薄西山 厚此薄彼B. 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意啊 !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 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C •湖北省博物馆在近期对曾侯乙编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时惊奇发现,有些编钟内 腔不对称照样能奏出精准双音,这使本来就未完全探明的编钟发音之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D.司马相如要不是被汉武帝发现,就没有他伟大的历史成就。
他被汉武帝召进宫写赋, 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汉代 400 年来最伟大的文学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武汉老雕塑家杨林最近起诉孝感、武汉等地20家麻糖厂商“侵权”使用他创作的《董 永与七仙女》雕像图案,向武汉市中级法院要求索赔 88 万元。
B. 为方便市民晚上“方便”,武汉市城管局近期在许多主次干道上安装了夜光指示牌, 醒目地指示公厕方位。
C .在第八届CCTV 莫特电视大赛湖北赛区海选现场, 一群平均年龄达到63岁的12位精 神矍铄的婆婆也要求上台表演集体时装秀, 或许对她们而言, 选秀的意义不在“选”而在“秀”。
D .对我省一些县市在一两年前就被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的企业违法排污案件至今没有什 么进展,老百姓戏称这是只挂牌、不督办。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对于奥运史还是建筑史, 2006年 9月 17日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举世瞩目 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在这天上午完成了工程建设中最富有悬念的一道程序——钢结构卸载。
_ 今年 8月8日,奥运会的开幕式将在这里举办, 大约 50多块奥运金牌将在这个伟大的建筑 中诞生。
浙江省2010年高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10年高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台州市椒江区泰来高复学校彭志刚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室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
2.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作答,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角jiǎo号角角落头角群雄角逐B.笼lóng笼子牢笼笼屉烟笼雾锁C.量liáng思量打量测量量体裁衣D.削xuē剥削削减瘦削日削月割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互联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
很多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青少年因此而荒费学业,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
B.如果仅为了商业利益,将民俗改头换面欺骗消费者,使民俗失去了原本的风貌,就会遗害匪浅。
对这种“伪民俗”现象,我们一定要正本清源。
C.外交部副部长李辉在19日约见俄驻华大使时表示,中方对“新星”号货船沉没事件发生感到震惊,并对俄方的推脱态度表示强烈不满。
D.气象部门的统计表明,去年秋至今春中国西南地区连续干旱,旱情由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漫延到粤、湘等省——广东、湖南两省局部地区也已出现严重旱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十分贴切的一项是()A.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B.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D.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三天三夜的大营救中,冲锋舟成了群众心目中的“生命之舟”,每当救援人员驾着轻舟驶来时,被困群众总会激动地高呼:救星来了!救星来了!B.督导组康淑清同志听到群众反映后,及时将情况反映到社区党委,社区党委马上召开班子会议,纠正对群众生冷硬顶的作风,坚决杜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语文】山西省大同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04

大同市2010年高三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第1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按要求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娴.熟(xián) 脉.脉(mò) 踽.踽独行(yǚ) 信手拈.来(niān)B.应.届(yìng) 露.骨(lù) 量.体裁衣(Iiàng) 日薄.西山(b6)C.福祉.(zhǐ) 重.听(zhòng) 虚与委蛇.(yí) 少不更.事(gèng)D.怔.怔(zhèng) 绯.红(fēi) 言简意赅.(gāi) 模.棱两可(m6)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教育我们的孩子或者学生都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出官僚作风。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火,河洛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到了无法恢复的境地。
C.这次行动中,公安干警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英勇激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D.任何优秀的管理团队,在面对大型企业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培训机会我们倍感珍惜,每个学员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大家都为了能通过此次难得的培训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B.持续干旱导致近距离的水源枯竭,要靠人背马驮到六公里外的水源取水,村民们因为饮水问题被迫不得不整天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愁眉不展。
C.话剧《雷雨》的最后结局,几个重要人物死的死,疯的疯,让人悲慨而叹息不已,而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都是周朴园造成的。
D.欣赏品位的滑坡令人担忧,广大垃圾作品使这帮读者的口味定了型,除了垃圾,不管什么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到了他们嘴里一律昧同嚼蜡。
201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010语文模拟试题

语文第1页(共8页)2010.5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D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 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下尊(zdi) 睜拿(R) 名也儿(j“)B. 大睦(wbn) 臾站(y3 ―科那(chd)C. ^^(nidn) ^i^{xue)软构棉(midn)D. 应晕(xudn) 渔 B(qido) 翘超巴(qido)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為使用正确命一句是 A 「《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周年以来•多数省、市.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在90%以 [大型国有企业达到100%。
"金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刘继臣H 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B. 社会的转佥•歎是射立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本位走向民生本位;从国家本位走向公民本 位;从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
C. 歌剧《西施的主色茸容网罗了国内艺术圈一线的大人物〔即剧作家邹静之、作H1傢雷 蕾、著名导演曹其做、艺术指导黃小曼、旋美设计黄楷夫、服装设计韩春启等人。
D. 发生在青洛玉坯芒丄•冷冬烈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有关专家认 为「问題不是出在定下•而是出在地匕二’•3•依次填入下列各勻中横戋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 国务院发表声厢称.必须采取更为严俗、更为有力的皓施,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 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二(2) 去年九月份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百年•退的特大F •灾•水迫资源告急•国家媒休报道,贵州水电站日均发电量 ________ 90%。
(3) 经过全体抢险人员8天8夜的艰苦奋战■山西王家岭矿难抢险救灾工作创造了中国 —世界矿难史上抢险救灾的生命奇迹CA. 遏止 锐减乃至 • B.遏制 骤降 其至 C •遏止 骤降 共至 D •遏制 锐减 乃至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青海玉槌地震英雄乂工”黄福荣疋牲后,家人写了一封没冇寄出的信,周涛在现场念出 了这封信•不仅自己潸然泪下•听考也无人动容:稳操胜爭(qudn) 泠泠作响(Hng) 义•薄云天(b0) 春氏胎荡(ddi)•• • • •语文第1页(共8页)B. 十年河还是穷山恶水的镜泊湖,经过近几年的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充分发挥了旅游方面的优势,耳詬包区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语文单元测试(4)[原人教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金碧辉煌彩票博彩编程设计君子之交淡如水B.虎据龙盘工程竣工恪守不渝识时务者为俊杰C.李代桃僵开扩眼界磕磕绊绊树欲静而风不止D.功亏一匮不落窠臼实地勘察不敢越雷池一步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其实,教育孩子有千种乐,教子方法有万种趣。
千种乐,万种趣,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从早抓起,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正”趣。
B.近,湖北省对这些活动进行了大清理, 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就斩掉了8000多个“花架子”项目,真是斩得大得民心,切得大快人心!C.机动车单双号交替上路的限制仍是权宜之计....,“奥运通道”如何才能畅通无阻,考验着城市的规划能力和智慧运作。
D.考中解元后的第二年,30岁的唐伯虎踌躇满志....地进京参加会试,路遇同去赶考的江阴巨富家的公子徐经,两人相谈甚恰,遂结成莫逆之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什么有些同学天天埋头苦读,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为什么有些同学玩得尽兴,学习成绩却很拔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的正确。
B.对于课前预习,有的认为,反正老师要讲,看了多余;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等于“瞎子点灯”,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C.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四年空缺的局面终于结束了,蒋锡夔院士和谈国桢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为此获得了此项殊荣。
D.醉翁亭,苏东坡题匾,在今滁州市西南七里琅琊山麓,屡次复建,翼然如初,欧阳修手植梅树枝繁叶茂,古人称之为“皖东八名胜境”。
4.填入下列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在随着倾斜的星球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变形为起伏不平的岩石高地。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有为曾经这样以印度和香港人的命运警示国人:印度被英国所灭,国人只能做亡国奴,在国家的阶级构成中,所有的亡国奴都是第六等以下的政治等级。
英国标榜自己的民主制度,可是在印度的政治史上,自乾隆三十六年至光绪二年,百余年间仅有两位印度人担任过议员。
香港被英国人殖民,至今为止香港本土人不能担任政治职务,香港人最伟大的前途就是当洋人的买办,成为买办是他们的至高光荣。
而按照殖民者建构的世界图式,主动将殖民者及其国家、文化供奉在道德神龛里,将自己的种族打入道德地狱之中,这本身就是成为精神奴隶的开始。
康有为担心的中国全体国民都沦为印度人和香港人那样的亡国奴,并不是杞人忧天。
这样的危机曾经长期盘旋在中国命运的深处。
而在精神上沦为西方世界的奴隶,在康梁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进程,其高潮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代巨人梁启超不但预言了中国人的这种悲惨命运,甚至连国人精神崩溃的第一道裂缝,也预先指认得清清楚楚。
那是远在1902年,梁启超还在积极提倡向西方学习、主张用西学进行思想启蒙和制度变革的时候,他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一种深远的忧虑,那就是照这种食洋不化的路数走下去,中国精英群体很可能只能沦为洋奴。
那一年他写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在开篇语重心长地说:‚且吾有一言,欲为我青年同胞诸君告者:自今以往二十年中,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
夫二十年间之不发明,于我学术思想必非有损也。
虽然,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
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
今正当过渡时代苍黄不接之余,诸君如爱国也,欲唤起同胞之爱国心也,于此事必非可等闲视矣。
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树华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脉.冲/脉.脉含情拾.遗/拾.级而上省.事/ 三省.吾身B.赠遗./养痈遗.患句读./不忍卒读.臧否./否.极泰来C.维系./ 解铃系.铃趔趄./趑趄.不前门槛./直栏横槛.D.利率./率.土之滨宿.儒/实现宿.愿皋陶./陶.冶情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连日的暴雪,打乱了全国各地旅客的脚步。
目前,受暴雪影响的地区生产生活基本正常,各大车站行车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没有大批旅客滞留现象。
B.交通运输部将把南通大学作为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使学校更好地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服务。
C.美军核潜艇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巡航,必将增加中美海军之间的不信任。
由于巡航频率增加,这也让双方发生诸如碰撞、刮蹭之类意外的几率上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战略误判。
D.因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本身是绝对不会引起甲流的,所以就充分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
阅读该表,完成问题。
(3分)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票数:3561)(1)根据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
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
(6分)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叶澄衷传辜鸿铭叶氏名成忠,字澄衷,先世居浙东之慈溪县,后迁镇海沈郎桥,遂家居焉。
成忠生六岁而孤,母洪氏抚诸幼弱,居一椽蓬屋,刻苦仅以自给。
成忠九岁始就学,未几,仍以家贫故,从母兄耕。
年十一,就佣邻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有为曾经这样以印度和香港人的命运警示国人:印度被英国所灭,国人只能做亡国奴,在国家的阶级构成中,所有的亡国奴都是第六等以下的政治等级。
英国标榜自己的民主制度,可是在印度的政治史上,自乾隆三十六年至光绪二年,百余年间仅有两位印度人担任过议员。
香港被英国人殖民,至今为止香港本土人不能担任政治职务,香港人最伟大的前途就是当洋人的买办,成为买办是他们的至高光荣。
而按照殖民者建构的世界图式,主动将殖民者及其国家、文化供奉在道德神龛里,将自己的种族打入道德地狱之中,这本身就是成为精神奴隶的开始。
康有为担心的中国全体国民都沦为印度人和香港人那样的亡国奴,并不是杞人忧天。
这样的危机曾经长期盘旋在中国命运的深处。
而在精神上沦为西方世界的奴隶,在康梁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进程,其高潮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代巨人梁启超不但预言了中国人的这种悲惨命运,甚至连国人精神崩溃的第一道裂缝,也预先指认得清清楚楚。
那是远在1902年,梁启超还在积极提倡向西方学习、主张用西学进行思想启蒙和制度变革的时候,他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一种深远的忧虑,那就是照这种食洋不化的路数走下去,中国精英群体很可能只能沦为洋奴。
那一年他写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在开篇语重心长地说:‚且吾有一言,欲为我青年同胞诸君告者:自今以往二十年中,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
夫二十年间之不发明,于我学术思想必非有损也。
虽然,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
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
今正当过渡时代苍黄不接之余,诸君如爱国也,欲唤起同胞之爱国心也,于此事必非可等闲视矣。
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
‛从引进西学以促进中国变革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的继承和延伸,可是这种延伸所达到的尽头,几乎与康梁变法的初衷相对立。
从1902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还不到梁启超所预料的二十年,‚全盘西化‛的思潮已经成为时尚,在中国传媒上占据主流地位的一部分知识精英的话语体系中,已经完成了从‚崇拜古人‛到‚崇拜外人、蔑视本族‛的过渡。
(节选自摩罗《中国站起来》)1、梁启超‚国人精神崩溃的第一道裂缝‛是指()(3分)A、中国国民依然崇拜古人,不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造成中西文化脱节。
B、中国全体国民都可能沦为印度人和香港人那样的亡国奴。
国人最大的权力将会是做殖民者的买办。
C、中国国民食洋不化,虽脱离崇拜古人的奴隶性,却又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的奴隶性,亦即沦为洋奴。
D、不能输入外国的学术思想,同时本国的学术思想又得不到不发明,由此造成中西文化的脱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康有为以印度和香港为例,意在以铁的事实证明像英国一样的殖民者所宣扬的‚民主‛的实质。
B、中国人在康梁之后就已经开始沦为西方世界的奴隶,其高潮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C、梁启超最担忧的是中国国学术思想不能发明。
想让自己的国家文明进步,就不能不历练发展本国国学术思想。
D 、五四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延伸了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可是发展到后来,几乎与康梁变法的初衷相对立3、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香港被英国人殖民以后,香港本土人始终不能担任政治职务,但香港人乐意做洋人的买办,因而成为买办是他们的至高光荣。
B、康有为担心的中国全体国民都沦为印度人和香港人那样的亡国奴,只是担心中国人在精神上成为殖民者的奴隶。
C、梁启超积极提倡向西方学习、主张用西学进行思想启蒙和制度变革。
但他最担心的是中国精英群体沦为洋奴。
D、从1902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还不到梁启超所预料的二十年,中国已经‚全盘西化‛ ,国人完成了从‚崇拜古人‛到‚崇拜外人、蔑视本族‛的过渡。
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答题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郡人也。
汉太尉嵩之曾孙也。
出后叔父,徙居新安。
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
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
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
自号玄晏先生。
著《礼乐》《圣真》之论。
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
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①,然后为名乎‛。
作《玄守论》以答之。
遂不仕。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
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
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柳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食为礼。
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
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
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
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
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晋书?皇甫谧传》)【注释】①鞅掌:事务繁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辄:就B.昔孟母三徙以成仁徙:迁移C.岂中古人之道中:符合D.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诏:诏书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皇甫谧专心学习以著述为务的一组是()(3分)①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②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③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④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
⑤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应。
⑥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皇甫谧自由失去父母,被过继给叔父做儿子。
到二十岁时还到处游到,不好好学习。
后感激叔母养育之恩,开始努力学习。
B 、由于家里贫穷,皇甫谧要亲自耕种,每每带着经书在干农活的间隙学习。
日积月累,博览群书。
C、皇甫谧自己不做官,也远离做官的人。
城阳太守梁柳是皇甫谧父亲堂姊妹的儿子,皇甫谧因为对方在贫贱时自己没招待过,对方做了太守更不去为他饯别。
D 、皇甫谧大器晚成,一生的爱好广泛,研究领域颇多,著述等身。
这与他修身笃学,安贫乐道,远离官场是分不开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2)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苏秀道中自其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幾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切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8、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5分)9、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
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2)千古江山,____。
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受中赏;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错位他是电视台的一名优秀通讯员。
夏天的一个傍晚,他接到电话,说一辆轿车,从桥上‚跳‛到人工湖‚冲凉‛了。
当他赶到事发现场时,120急救车,‚呜哇呜哇‛,从他面前驶过。
护堤上围观的人群,依然不肯散去。
一台大吊臂,将一辆白色轿车缓缓拎出水面。
他一边打开DV,一边向旁边的人打听详情。
得知:车里的人,全被好心人救了上来,没什么大碍。
这就好,这就好。
他嘀咕着,站到高处,将DV对着吊车、人群、湖面……晚间本地电视新闻,播报了这条片子。
但随后,播音员说:那些救人不留名的‚雷锋‛,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然而,现场围观群众和救援人员的财物,严重遭遇失窃,折射出我们城市道德文明素质的缺失。
居然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真是太可耻了!他有些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决定将这些蟊贼揪出来,将他们的面目、丑行,公布于众。
于是,一连几天,他猫在房间里,反复回放DV录像,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的举动、表情。
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三个‚下里巴人‛身上。
他们无一例外打着赤膊、神情萎顿、眼光迷离,泥鳅似的穿梭在人群里。
其中一个,还抱着婴儿,大概是用来打掩护的。
他将三个疑似的贼特写,放大,印成相片,揣在随身背包里。
经过缜密推断,他认为这三个人,很可能是在现场附近干活的民工。
于是,他决定顺藤摸瓜。
国人,没费多大周折,他在人工湖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逮到一张熟悉的脸:小眼睛,黑皮肤,蛤蟆嘴,一看就不是好鸟——这人是小饭馆老板。
他走进饭馆,要了一碗凉面,借故和老板搭讪,问这问那。
他突然话锋一转:‚上星期,这边发生车祸,你晓得不?‛‚晓得呀,我还去看了的。
‛‚我听说许多人丢了钱包、手机、衣服、你有没有丢?‛‚大哥,我都不好意思说。
那天出事的时候,我这里里外外二三十个客人吃晚饭。
最后,一些人不但没结帐,还顺手拿走了不少碗、碟、勺。
‛他眼光咄咄:‚那你就墙内损失墙外补?‛‚啥嘛?我本来打算看一眼就回来。
谁知道,车里头女人叫,哇哇哭,就赶快下水捞人吧。
‛他愕然。
他思忖片刻,觉得这些人,满心满眼都是钱,连做带偷,满嘴谎话。
于是,不动声色,拿出抱孩子男人的照片,说认识不?老板一看,说常在门口见过,好像在前头工地上工。
他黑着脸,付账,出门。
在一垛两米高的红砖墙上,他找到那人。
开门见山:‚那天车祸你在现场不?‛‚是啊。
‛‚丢东西没?‛他苦恼地说:‚我婆娘到现在还跟我打仗。
那天,他给我二百块钱,让我带儿子去买辆婴儿车。
后来,我给娃买了辆旧车。
余下的钱,买了洗澡盆、玩具、奶粉,还有一件汗衫穿在身上。
回来的路上,有人掉湖里了,我就把娃和东西放岸边,脱下衬衫,搭车把上,下水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