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细则

附件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实施细则为更好地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学校决定试行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
研究生分类培养是指在同一学科专业下,按照两类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分别为应用型硕士生和研究型硕士生。
应用型硕士生的培养致力于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以便于从事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前沿科学研究。
一、研究生分类培养总体要求研究型硕士生在第一学年完成硕士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学习,并经考核(学院统一组织笔试、系、所组织面试)和录取,导师确认,于第二学年进入博士生前期阶段的理论课程学习,并安排适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如课程学习成绩及科研能力符合要求,并通过第二学年的中期综合考核,则在第三学年正式获得博士研究生资格;如课程学习成绩或科研能力不符合要求,或未通过中期综合考核,可顺延一个学期(第五学期),修满应用型硕士生毕业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应用型硕士生的培养强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第一学年完成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第二学年将开设注重实际应用和案例型教学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从事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二、学分要求1、应用型硕士生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为21个学分,应用型专业选修课为19个学分,共计40个学分,学制为2年。
2、研究型硕士生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为21个学分,另需完成8个学分的理论性专业选修课。
必修课和部分专业选修课在第一学年完成,经筛选考核合格后于第二学年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
三、硕士学位论文要求1、应用型硕士生应用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也可以是规范的案例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的掌握,按我校学位工作的有关规定,对优秀应用型硕士生论文进行评选和鼓励。
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院系区别

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院系区别凯程考研晶晶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在备考南开大学经济学专业时都会对其院校设置有一些疑问,南开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分布于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院、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
下面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各个学院的特点。
一、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学科专业门类较为齐全,是拥有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教学和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科研单位。
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史、国际贸易等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国际商务4个本科专业和经济、管理、法学复合型人才试点班。
在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等15个学科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经济学门类的16个二级学科。
目前在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等13个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
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二、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简称“经发院”)成立于1998年,是南开大学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积极谋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经发院依托南开大学学科齐全,学术精良的优势,已建成国内领先的应用经济研究平台,拥有产业经济学重点学科、区域经济985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级的现代物流研究机构,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南开大学科研、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及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最新核心期刊CSSCI(2014-2015)核心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马克思主义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16种)
期刊名称 马克思主义研究 求是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国外理论动态 教学与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 红旗文稿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主办(管)单位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求是杂志社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党史研究与教学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视野
上海社会科学院等 中共党史研究室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民族语文 外国语文(11种) 期刊名称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界 外国语 现代外语 中国外语 中国翻译 外语电化教学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外语教学 外语学刊 外语与外语教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主办(管)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 黑龙江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宗教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3种)
期刊名称 世界宗教研究 宗教学研究 世界宗教文化 主办(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语言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3种)
中国语文(11种) 期刊名称 中国语文 世界汉语教学 当代语言学 汉语学报 语言研究 语言科学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文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 当代修辞学 方言 民族语文(1种)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北京语言大学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复旦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主办(管)单位
常用C刊

城市问题 上海金融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现代财经 价格理论与实践 管理世界 南开管理评论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中国软科学 外国经济与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公共管理学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学报 管理评论 中国行政管理 预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科技进步与对策 中国科技论坛 科学管理研究 软科学 系统工程 经济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 系统管理学报 华东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 管理现代化 统计研究 数理统计与管理 统计与决策 统计与信息论坛 旅游学刊 经济地理 城市规划学刊 人文地理 城市规划 旅游科学 地域研究与开发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资源科学 自然资源学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环境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 开放时代 学术月刊 社会科学研究 文史哲 社会科学 学海 江海学刊 江苏社会科学 甘肃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读书 求索 东南学术 贵州社会科学
管理学
统计学
人文 70 71 72 7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上海市金融学会 江西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中国价格协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商学院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上海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西安财经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中国地理学会等 同济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等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山东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展望

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y2021第(1卷第3期(总167期)Journal of Xi z 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41(Sum No.167)DOI:10.15896/j.xjtuskxb.2021030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展望刘秉镰X孙鹏博2(1.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300071;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摘要]当前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主阵地与增长动力。
本文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困境出发,从动能转换、演化路径和维度解构三个方面阐释了新发展格局下的大国城镇化之路,构建了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
结合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背景以及''十四五”时期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使命,从分类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空间格局优化与城市发展分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市场化要素配置与政府有效治理有机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内需红利释放以及深化开放型城市建设六个方面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城市发展;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大国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45X(2021)03-0001-08当前是中国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顾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城市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主阵地与增长动力%国家局的,截至2019年末,我国城市数量已经由1979年的132个增加到672个,城市化率达到了59.58%,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3万平方千米,仅GDP100强城市占全国的GDP比重就超过了70%%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源%中国城市程“S”后半程的现实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国大主体、国内国的新发展格局,更关乎实现生活,人的全面发展以衣的%虽然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大成,是的地主,府主导、外生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已逐渐暴露出种种弊,主现为城质量不高、城市与大农工构成的“城市二元结构”问题,土地城于人口城城市发展失序等现象%垃圾围城、“十面霾伏”、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美丽中国”建设,而且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厘清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剖析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阐释实现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从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径,对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规划新目标、新[收稿日期]2021-03-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DA041)%[作者简介]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秉镰(1955—),男,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鹏博(1992—),男,通信作者,南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要求、新使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中国城市发展正逐步从“摊大饼”式的粗放发展模式向宜居、集约、绿色、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中国式城市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与之相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模式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模式,而应该从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现实约发,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内在问题,为在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一)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中国式特征”1.城市规模超高速扩张与超大规模人口空间迁移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一致,中国的城市发展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通过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走出了一条以低成本实现从农业人口为主导向城市人口为主导的城乡协调发展之路,呈现出“城市土地规模与人口规模超高速度扩张,乡村人口集中向城市聚集”的典型特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发展到2020年超过60%,城镇人口由7682万人上升到约85亿人。
2015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负责人 刘晓峰 焦志伦 刘秉镰 吴帆 张初兵 张雪花 张九海 李虹 王聚芹 任其怿 秀花 马金城 沈刚 徐正考 杨洪涛 郑江淮
工作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 究院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 究院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 策系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环境 经济研究所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 学院历史系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 研究所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吉林大学文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
11CJL035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动态影响研究 12CFX007 基于法律方法的司法公信力构造问题研究 11BJL025 我国中小型制造பைடு நூலகம்业升级研究 08BJY034 生态恢复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研究——以东 江源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例
08CZW009 近30年中国文学批评问题研究 10BFX054 宪法程序的英国普通法渊源研究 08BYY043 《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词汇比较研 究
12BKS067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11BZW116 近二十年乡村伦理变迁与乡土小说发展研究 08AZX0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道德建设研究
批准号
项目名称
成果名称 战国楚系简帛用字习惯研究 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汉代四家《诗》比较研究
负责人 禤健聪 刘同舫 赵茂林
11AZD002 以全球价值链引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批准号
项目名称
成果名称 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理论 环境优化与中小企业成长方式转型研究 江淮官话语音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史 政府商事登记档案公开获取制度研究 《国语》汇校集注及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转型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北宋中央政府日常政务运行研究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绩效评价与体制创新研 究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动态影响研究 基于法律方法论的司法公信力构造问题研究 中小型制造企业升级研究 生态恢复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研究——以东 江源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例 近30年中国文学批评问题研究 宪法程序的英国普通法渊源研究 《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词汇比较研 究
社会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分纯粹经 济学和应 用经 济学及 艺术 , 他们 把理论 经济学称作纯粹经济学 。 ⑤马 克思 : 《资本论》第 1 卷 , 人 民 出版社 1975 年 版 , 第8页 。 ⑥ (美 )约瑟夫 · 熊 彼特 : 《经济分 析史 》第 1 卷 , 商务 出版社 1 9 91 年版 , 第 21 一 2 页 。 ⑦张 曙光 : 《制度 · 主 体 · 行为 一 传统社会 主 义经济学 反思》 , 中 国财 政 经 济 出 版 社 19 9 年 版 , 第 31 页。 ⑧载王振 中主编 : 《政治经 济学研究 报告 1》 , 社 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年版 , 第 4 09 一 4 31 页 。探析
王 持位 王 静
一 、 社 会经济统计 认识 活动的复杂性
统计认识 活 动 , 是 随 着 社会 生 产 力 的发 展 和社会 分工 的 完善 , 从各类具体实践活动 中分离 出来 , 专 门从 事对 客观 事 物 进 行认 识 的一种 活动 。 统 计认识 活 动的特 点在 于从数 字 上 了解客 观事 物 的态 势 、 联 系 和规律 性 。
利 于有 效地 进行 社会 经济 统计 认识 活 动 的实 践 , 也 不利 于从 丰富 的实践活 动 中发 展 社会 经济统计 学 的理 论 。 ( 2) 对 社会 经 济 统 计 建 设活 动进 行认 真 的研 究 , 可 以 发 现 和 证 实 社 会 经济 统计 活动 的一 些规 律性 。 马克思 关于 绝对 地 租是 否 存 在要 有统 计 来 证实 的论 断 , 就 是一 个 极 好 的 事例。 恩 格 尔 的恩 格 尔 系 数 , 基 尼 的基 尼 系数 , 霍夫 曼 的霍 夫 曼 定 律 , 无 一 不是统计证实 研究 的 结 果 。 可 以说 , 没 有统计 的实证研 究 , 就 难 以发 展 客 观社 会 经 济事 物量 变 的质 量 界 限 , 就 难 以 丰 富 和 发 展 社会 科学 的理 论 。 ( 3) 持 这种 观点 的统 计学 家认为 描述统 计 过于 简单 , 不是 科学 , 只有 推 断统 计 才是科 学 。 统计 的基本 功能 是认识 功 能 。 描 述统计就 是 从数量 上 客 观 地 、 真 实 地 反 映客 观事 物 的基本 特征 、 变 化趋 势 和 变 化 原 因 , 使人们 获得 一 种 规 律 性 认识。 科学 之 所 以 成为科 学就 在 于它 能正确 认识 和解 释客 观事 物 。 认 为 描 述 统 计 过 于 简 单 而 不 屑 一 顾 , 是不合适 的。 统计描述和 统计推断都是 统计学 的有 机 组 成 部分 。 ( 4) 是 为 了与 国际 接轨 。 这 是 一种 偏见 。 从 历 史 上 看 , 统 计学 从 它产生 之 日起 , 就 存在 不 同学 派 。 最 初 是 国势学派 与 政 治算术 学 派 之 争 , 以后 又 发 展 到数理 学派 与社 会经 济学 派之 争 。 一些 统计 学 家所谓 和 国际 接 轨 , 实 际 上 是 和美 英 国家 的统计学 接轨 。 在美 、 英 、 加拿 大 等 国数 理统 计学派 确 实 占有 统治 地 位 , 但并 不 等于这 些 国家就没 有社 会经 济统计学 , 何况 其他国 家 像 日本 、 德 国都有 社会 经济 统计 学 。 日本存 在一 个强 大 的社会 经 济统计学派 是一 个不 容 争辩 的事 实 。 只 与数 理统计 学派 接轨 的观 点 是 片面 的 。
我国是否已进入经济服务化时代判断标准及目前所处阶段

[ 5 ][ 6][ 7][ 8] [ 9][ 10] [ 11] [ 12 ] [ 13] 我国 是否 已进 入经济 服务 化时 代——— 判 断 标 准 及 目 前 所 处 阶 段王 燕[,吴 蒙\( 南开大学 [畅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畅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摘 要: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2013 年服务业 GDP 比重已经超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但目前仍缺少较为统一的经济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判断标准。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美国和日本经济服务化的演进 特征,对经济服务化的内涵以及判断标准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对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 展水平仍然较低,我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向服务化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972X(2016)02 -0062 -07近年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 对于经济服务化的界定,国外学者使用了 S_l- [ 3 ]pcnct[ncih、S_lpc]ctcha、T_lnc[lct[ncih 等不同词汇 ,但不同学者与研究机构对于‚ 服务化‛ 的理解有很大 [ 4]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1 ]不同。
如 V[h^_lg_lq_ 和 R[^[(1988 )、Wbcn_ 等的发展壮大 ,而‚ 十二五‛ 规划中也将服务业发展 (1999) 、St[f[p_nt(2003) 等从企业角度对服务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 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要求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 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 [ 2]平 。
2013 年我国服务业 GDP 为 262204 亿元,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 46畅09%,首次超过工 ① 业 (43畅89%) ,就业份额达到了 38畅5%,充分说明 了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作为服务业 重要组成的生产者服务业占到了服务业 GDP 总值 的 38畅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部分相关专业课历年试题翻印(2004-7-15)2003年产业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产业2.影响力和感应度3.马歇尔冲突4.博弈5.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6.政府规制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1.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政策主张的差别是什么?2.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3.从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看,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什么?4.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5.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有哪些?(1-A)-1的经济含义是什么?6.简述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三、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1.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竞争性市场和垄断性市场的创新收益进行比较,并阐述创新对一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特点,分析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特征,以及信的经济发展趋势对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影响。
3.试以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政策为借鉴,论述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及今后应采取的政策取向。
4.以我国的发展现实为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下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2003年区域经济学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地域市场综合体2.区位商3.城镇体系4.主导产业5.增长极6.城市竞争力二、简答下列问题(每题15分,共60分)1.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3.简述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区际分工是如何形成的?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利用罗斯托的经济起飞学说谈我国西部开应注意注意解决的问题。
2.试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如何发挥城市的这种作用?2003年管理学综合重要说明: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考生必考的管理学试题部分;第二部分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力管理四种选作试题,考生从中选择一种试题作答。
两部分共计150分,其中管理学试题占70分,选考虑题占80分。
管理学试题一、简述题(请简要加答下列问题,每题不得超过400字,每题4分)1.简述不同层次管理人员所需的主要管理技能及其原因?2.简述影响领导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和为什么?3.请简要说明SWOT分析的原理和它对组织战略管理的意义?4.请简要说明信息沟通过程的环节和主要步骤?5.请简述控制标准与计划目标的关系和各自的主要作用?二、分析论述题(请分析和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2分)1.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请论述你认为管理学中关于人性基本假设的哪一种理论更为适用?为什么?2.请分析说明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并比较说明各自的优缺点?3.请论述在所学过的各种管理激励理论中,你认为哪种激励理论更为科学?为什么你这样认为?4.根据管理控制理论,请论述造成实际工作结果与工作计划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应该采取哪种措施去消除偏差?5.根据决策理论,分析说明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完全不确定性决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03年西方经济学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请证明个人消费的全部商品,不可能都是低档商品。
2.在产品价格下降时,如何区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什么是灵活偏好陷阱?4.在货币乘数(或银行乘数)的公式中,有哪些因素是信用扩张政策中的货币漏出量?5.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利息率不变,国际收支平衡将由什么因素来决定?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如何解释收入分配的?收入分配与资源配置的关系?2.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近宣布降低利息率,这会对美元汇率产生什么影响?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对于给定的价格P1和P2,随着收入的改变,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叫做收入扩张线或者恩格尔曲线。
请说明,如果效用函数为U=q1r q2(其中r>0),则恩格尔曲线为一条直线。
2.假设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p。
如果你参与一次打赌,在抛第j次时正面向上,你将得到2j美元。
(1)当p=1/2时,此次打赌的预期收益值是多少?(2)假设你的预期效用函数为U(x)=InX,请描述这次博弈的效用(得分)之和,并求出累计效用(得分)。
(3)令W0为能够给你带来参加这一博弈的效用(得分)相同的货币数量,求解W0的值。
四、分析题(20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90-1997年我国国民收入(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27%;与2001年同期相比,2002年第三季度增长7.9%。
但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下,我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仍然持续低迷,2002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2。
同时失业人口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增加,据有关统计全国有将近2至3千万的产业大军处于失业状态,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
请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为什么在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条件下还会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2004年专业综合(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部分(共72分)一、名词2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产业组织2.自然垄断产业3.产业关联4.企业规模结构5.掠夺性定价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简述施蒂格勒认为的绝对成本优势壁垒的成因。
2.简述库兹涅茨和罗斯托对现代经济增长本质理解上的根本差异。
3.从政策取向上简述产业组织政策的两个分类。
4.简述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三、论述题(两题任选其一,20分)1.以我国电信业或航空运输业等任何一个自然垄断性产业为例,简述普遍意义上政府放松管制的成因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其发展趋势。
2.从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角度阐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核心部分力的途径。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8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凯恩斯与古典学派对持有货币动机认识的最根本区别在哪里。
2.简述IS曲线和LM曲线的具体含义。
3.简述造成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几种可能的原因。
4.在国外利率固定时,简述国内利率水平与资本项目的关系。
二、论述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20分)1.从理论基础、政策主张等方面阐述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对立表现。
2.试阐述货币流通速度为什么成为凯恩斯主义学派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焦点。
2004年专业综合(区域经济、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经济区2.产业结构3.规模经济4.劳动力资源5.交易费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2.区域划分的两种基本方法三、论述题(共30分)试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目前中国兴起的城市圈运动微观经济学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无差异曲线2.边际技术替代率3.瓦尔拉斯(Walras)均衡4.外部性二、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阿罗(Arrow)的不可能性定理(impossibility theorem)2.简述一般均衡的含义及存在条件3.简述需求曲线的异出三、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25分)1.试述收益递减与规模收益递减的差异。
2.简述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并论述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资源配置为何造成成非效率?2003年管理学综合重要说明: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每个考生必考的管理学试题部分;第二部分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四种选做试题,考生只能从上述四种试题中选择一种试题作答。
两个部分试题共计150分,其中管理学试题部分占70分,选考试题部分占80分。
为了准确地区分选考试题种类,请在所选考试题种类前面的方框中画钩。
□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学试题一、简述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不得超过400字,每题4分)1.简述不同层次管理人员所需的主要管理技能及其原因?2.简述影响领导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和为什么?3.请简要说明SWOT分析的原理和它对组织战备管理的意义?4.请简要说明信息沟通过程的环节和主要步骤?5.请简述控制标准与计划目标的关系和各自的主要作用?二、分析论述题(请分析和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0分)1.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请论述你认为管理学中关于人性基本假设的哪一种理论更适用?为什么?2.请分析说明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并比较说明各自的优缺点?3.请论述在所学过的各种管理激励理论中,你认为哪一种激励理论更为科学?为什么你这样认为?4.根据管理控制理论,请论述造成实际工作结果与工作计划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应该采取哪种措施去消除偏差?5.根据决策理论,分析说明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完全不确定性决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04年管理综合管理学部分(100分)一、简述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1.请简述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什么?2.请简述为什么说企业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3.请简述决策的一般准则和为什么要遵照这些准则?4.请简述项目计划中的主要环节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分析论述题(请分析和论述下列问题,每题20分)1.请分析和说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将对企业的组织带来哪些影响和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2.请分析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各息适用的范畴。
3.请分析和论述在现有的各种领导方式理论中你认为哪一种领导方式理论更为科学?并请说明你的理由。
4.请分析和比较管理控制与机械控制或电子控制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它们会有这此区别以及这些区别给管理所带来的影响?微观经济学(共计50分)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计20分)1.生产函数2.需求的价格弹性3.边际成本4.纳什均衡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简要解释经济学中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的内涵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解释消费乾均衡方面的异同3.垄断竞争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