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106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的疗效观察肝炎是一种由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在传统医学中,中药和针灸被广泛应用于肝炎的治疗,而现代医学则倡导采用抗病毒药物和疫苗进行治疗。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结合临床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的疗效。
中医治疗肝炎的特点在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肝炎属于肝脏失调的范畴,可导致气血不畅、湿热内蕴等病理变化。
因此,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的患者,中医医师会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湿热型肝炎患者,常用黄连、栀子、柴胡等清热解毒的中药;对于气郁型肝炎患者,常用疏肝解郁的药物如香附、川芎等。
通过调理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中医可以有效改善肝炎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而西医治疗肝炎则更注重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破坏。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德福韦等被广泛应用于肝炎的治疗,可以明显减少病毒载量,阻断病毒对肝细胞的侵害。
此外,疫苗接种也是预防肝炎的有效手段。
但西医治疗过程中常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皮疹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的方法将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与现代西医的药物疗法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西药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而西医则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直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加速康复过程。
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在疗效上具有明显优势。
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药物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综合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减轻肝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康复速度。
与单一疗法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全面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减少肝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通过辨证施治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全面地治疗肝炎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慢性重型肝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分析

慢性重型肝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1剂/d,分2次空腹温服,疗程4~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总有效率75.0%。
结论以活血化瘀解毒养肝法为主治疗重症肝炎疗效确切,能缩短病程,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重症肝炎活血化瘀解毒养肝目前,慢性重型肝炎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中医中药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们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病人为我院传染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所颁布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38人,女性30人;年龄21-65岁。
住院天数10-67天,平均28.8天。
1.2 治疗方案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如下:(1)西医治疗包括:基础支持疗法如保证基本热量、补充白蛋白等;胸腺肽α1调节免疫功能,要实施危重病重症管理,如有可能应进行ICU监护;严格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少数早期病人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部分病人选择抗病毒治疗;甘草酸二胺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等保肝抗炎、降酶退黄;并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
(2)中药汤剂口服或灌肠:根据四诊按“黄疸”分型辨证施治。
运用中药(茵陈30g,金钱草15g,泽泻12g,郁金15g,赤芍30g,丹参30g,麦芽15g,大黄10g,陈皮12g,莱菔子15g,瓜蒌15g,炙甘草9g)1剂/d,分2次空腹温服,不能口服的,可给予鼻饲或灌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1-12-19T11:00:41.8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2期供稿作者:石琦[导读] 从本文观察资料和文献综述,中医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特色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石琦 (辽宁省阜新市传染病医院四病房 123000)【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285-02 【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特色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6例中好转治愈66例(76.7%),死亡加未愈28例(32.5%);西药组12例中好转治愈5(41.7%) ,死亡加未愈7例(58.3%)。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内毒素血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面有特色优势。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Abstract】 goal summary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Type B heavy hepat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Type B heavy hepatitis characteristic superiority. Method review analysis 98 example chronic Type B heavy hepatitis clinical material. Finally in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86 examples changes for the better cures 66 examples (76.7%), the death does not add 28 examples (32.5%);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12 examples changes for the better cures 5(41.7%), the death does not add 7 examples (58.3%). The conclusion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Type B heavy hepatitis is enhancing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duces the endotoxin blood sickness, reduces the complication, reduces the case fatality rate aspect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superiority.【Key words】chronic B type heavy type the doctor wedge bonding cure a clinical observa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hepatitis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临床上较多见,与慢性乙型肝炎持续不愈及各型肝硬化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无较好的治疗方案,死亡率较高。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整体治疗慢性重型肝炎191例疗效观察

肽 、 黄 注射 液 、 苦 舒肝 宁 注射 液 、 肝 细胞 生 长 素 、 美 促 思
泰等保 肝抗 炎 、 酶 退 黄 ; 积 极 防 治 各 类 并 发 症 , 降 并 如
精 支 甘 例, 丙肝 病毒 ( C 感 染 者 4例 , 因待 查 者 6例 , H V) 病 酒 乳果 糖 口服 防治 内毒 素血 症 , 氨 酸 、 链 氨 基 酸 、 精性 肝病 5例 。按 慢性 重 型肝 炎 分 期 , 、 、 期 分 露醇 防治 脑水 肿 , 3代 头孢 菌 素 、 早 中 晚 第 氟喹 诺 酮类 抗菌 药
~
8 天 , 均 2. 1 平 9 6天 。
脾, 以退黄 为 主 , 次 3~7 5 , 日 3次 ; 每 .g每 配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银 柴 强
・
2 2・ 9
W O D C NE E ME C N J l . 0 , 16, o 4 RL HI S DI I E u y 2 1 Vo . N . 1
突 出矛盾 如 昏迷 、 高黄疸 、 肾衰 、 固性胸 腹 水 等 , 合 顽 配 中药 汤剂 口服 或灌肠 辨 证施 治 , 多途 径 给药 、 多靶 点 治
国重 型 肝炎 中的 主要类 型 , 预后 极 差 , 病死 率 高 。我 们 系统总结 了近几 年我 院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该 病 的 临床 经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关键词】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重型肝炎是以肝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危重疾病,由于肝脏严重损害,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大量毒素堆积,反过来又加重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但病死率仍高达70%以上。
我科2001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中药赤丹汤配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56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46例,女10例;年龄23 ~ 76岁,平均岁。
所有患者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诊断标准[1]。
亚急性重型肝炎8例,慢性重型肝炎48例;按重型肝炎分期,早期16例,中期32例,晚期8例。
11例伴Ⅱ度肝性脑病,28例有腹水,11例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 治疗方法重型肝炎患者均卧床休息,补充足够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血浆制品、促肝细胞生长素、利尿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支链氨基酸、抗生素等内科综合治疗。
在此基础上应用WLXGX888型血液净化人工肝装置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每次血浆置换量2000 ml,血液流出速度60~10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与置换液补充速度均为20~30 ml/min。
每例患者根据病情治疗1~3次,平均次/人,每次操作时间~4 h。
术前常规给予肝素抗凝,小剂量地塞米松或异丙嗪预防过敏,每输入1000 ml新鲜血浆补钙2 g。
置换结束后按每例患者肝素用量的1/3~1/2 量给予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过量的肝素。
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电解质、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 a)。
血浆置换治疗后加服自拟赤丹汤(赤芍、丹参、麦芽、茯苓、猪苓、金钱草、生地、五味子、甘草等组成),每日一剂,水煎成400 ml,分3次服。
每2周为1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0 3
( 编辑
紫苏)
中 西 医结 合治 疗 重 症 肝 炎 的临 床 疗效 分析
刘文斌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人 民医院 6 3 7 1 0 0 摘要 目的 : 探讨 中西 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 的临床疗效 。方法 : 选取 我院从 2 0 0 9年 1 月 一2 0 1 3 年 3月所收治 的 1 0 0 例重症肝 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 将所 有患者 随机分 为实验 组和对 照组 , 对照组 患者采 用西 医综 合治 疗 , 实验组 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 , 加用 中医治 疗。观察 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 : 实验 组患者的存活率为 7 6 . O %( 3 8 / 5 0 ) , 对 照组患者 存 活率 6 4 . o %( 3 2 / 5 0 ) , 两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 P >O . 0 5 ) 。两组患 者治疗 前 AL T、 AS T、 TB I L值 无统计 学意
[ 4 ] 杨琴 , 王莉 . 经 皮内镜下 胃造瘘术 的护理体 会Q J ] . 当代 医学 ,
2 01 0, 1 6 ( 1 5) : 1 0 2 .
[ 5 ] D 、 Ⅳo | a t z k y T, B e r e z o v s k i S , F r i e d m a n n R , e t a 1 . A p r o s p e c t i v e
参
考
文
献
- [ 1 3 刘运祥 , 黄 留业. 家用消化 内镜治疗学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
版社 , 2 0 0 8 : l 1 8 — 1 1 9 .
P E G术 还可保持 患者 的外 表形 象和 参加 某些 活 动 , 便 于护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中西医结合方法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在同期收治的10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为5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ALB以及T-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两组患者在PTA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同时也能够保证到安全性,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治疗;临床疗效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一类较为严重的肝炎,其发病急、起病快,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危害也非常大。
以往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往往是通过单一的西药方法进行治疗的[1]。
这种方法往往无法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我院采取了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的手段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方面需选择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数量为10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60例男性,40例女性,年龄在35-75岁,平均56.43±5.43岁。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均为50例。
对照组中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5-74岁,平均55.65±5.03岁。
观察组中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67±5.98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差异不显著,因此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需要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即对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类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类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的治疗。
并且需要在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卧床休息,对其进行补充能量以及营养的治疗,尤其需要注意到纠正患者出现的酸碱紊乱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需要预防可能出现的院内感染,另外对HBV-DNA为阳性的患者也需要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优势

内蒙古中医药重型肝炎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具有发病急、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等特点[1]。
我国以慢性重型肝炎为主要的发病形式,约占发病重型肝炎的85%以上,病因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约占75%),同时本病的发病人群以40岁左右的青壮年为多,约占78%。
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现有约1.2亿HBV 病毒携带者,3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约有1~3%的肝炎患者将发生或进展为重型肝炎,因此国内重型肝炎的防治工作仍非常艰巨。
同时,据最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肝炎的流行现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住院肝炎患者年平均费用为12310元,而重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约为普通肝病患者的5~10倍,经济负担尤为沉重。
因此该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心健康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2]。
近年中医药在重型肝炎/肝衰竭中医理论、治疗药物、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效”、“验”、“廉”的优势日益突出,本文按照循证医学方法,通过比较2种治疗方案(单纯西医治疗、西医+中药辨证口服治疗及西医+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住院费用、预后的影响,为深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期间的住院患者。
所有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西医治疗组39例、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组59例。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卧床休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饮食及静脉补充能量,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消毒隔离,口腔护理,预防医院内感染等支持治疗及西医综合治疗。
1.2.1单纯西医治疗组: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180mg ;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 ;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2g 分别加入溶酶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4 ・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0 07年 第 8卷 第 9期
P at a Cii l dcn , 0 7 V l 。 o rci l l c c n a Me i e 2 0 , o 8 N 9 i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重 型 肝炎 1 6例 疗效 观 察 0
氨 酸 转 氨 酶 ( T) 凝血 酶原 活 动 度 ( T 明显 改 善 , AL 、 P A) 与对 照 组 比较 差 异 均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P均 < O 0 ) . 5 。结 论 : 中
西 医结 合 治 疗 是 当前 提 高治 疗 重 型 肝 炎 存 活 率 的 有 效 的 措施 之 一 , 费 用低 廉 , 合 基 层 医 院借 鉴 。 且 适
周为 1 程。 疗 1 3 观察指 标 .
按照 20 0 0年 9月 西安 会 议 修 订标 准 [ 选 择 重 1 ] 型肝炎 患者 1 6例 , 0 随机分 成两组 : 治疗 组 5 3例 , 男 4 例 , 6例 ; 7 女 年龄 1 ~ 6 8 8岁 ; 乙型 病毒 性 肝 炎 4 7 例 , 物性 肝 炎 2例 , 型病 毒 性肝 炎 1例 , 它 3 药 戊 其
性意义 ( > 0 0 ) P .5 。 1 2 治疗方 法 .
根 据文献 E 3 2 的疗效标 准 : 效 : 显 临床症状 消失 , TBL、 T 复 常 ; 效 : i AL 降 至 治 疗 前 i AL 有 TBL、 T 5 %以下 ; 0 无效 : 疗程 结束后 临 床及肝 功能未 达到上
傅 遵家 , 万喜 英
( 昌县人 民 医院传染科 , 西 都 昌 3 2 0 ) 都 江 3 6 0
摘 要 :目的 : 讨 一 种 有 效 地 提 高 重 型 肝 炎 存 活 率 的 治 疗 方 法 。方 法 :0 重 型 肝 炎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疗 组 探 16例 治 5 例 在 常 规 西 药 治 疗 基 础 上 给予 自拟 重 肝 汤 ; 照 组 5 例 采纳 《 毒 性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 定 的 常 规 西 药 治 疗 ; 3 对 3 病 确 2周 为 l 程 , 续 l 6 疗 程 。观 察 两 组 患 者症 状 、 征 , 发 症 , 功 能 , T 的 变 化 及 存 活 率 。结 果 : 疗 3个 疗 疗 连 ~ 个 体 并 肝 P 治 程后 : 治疗 组 、 照组 总有 效 率 分 别 为 8 和 6 , 异 有 显 著性 意 义 ( ( 0 0 ) 治 疗组 血清 总胆 红 索 ( i) 丙 对 5 8 差 P .5 ; TBL 、
述 标准 或死 亡 。将显 效 和有效 例数合 并统计 为总有
效 例数 。本组 治疗 3个疗 程后评 定疗 效 。
1 5 统计学 方法 .
计 量数 据 以 均 数 ± 标 准 差 ( ± S 表 示 , 用 ) 应
治 疗组给 予 自拟 重 肝 汤 : 陈 4 , 子 1 , 茵 0g 桅 2g
生大 黄 1 ( 5g 冲服 ) 苡 薏 仁 2 , 芍 3 , 参 , 0g 赤 0g 党 1 , 5g 白术 2 , 内金 1 ; 日 1剂 , 0 鸡 g 0 每 g 水煎 2次服 ; 其 中大 黄热或 温开 水 泡茶 喝 , 天 喝 的茶 水 量 的多 每 少 以保 持大便 2 ~4次为 宜 , 且大 黄导泻 其大便 多 为
关 键 词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 型 肝 炎 ; 活 率 重 存 中 图分 类 号 : l . R52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8 9 (0 7 0 — 0 4 —0 0 9 14 20 )9 0 4 2
重 型肝炎 属肝 病 晚期 , 慢 性 肝病 三 大 不 良结 是
例 ; B L1 2 9 mo/ P A 1 ~4 ; T i 7  ̄5 6“ lL, T 7/ 9 6 0 对照 A 0
观察患者 各 临床症状 及体 征的变 化和并 发症发
生 情况 , 1 每 ~2周查 肝功 能和 P 。 TA 1次
1 4 疗效判 定标 准 .
组 5例, 4 3 男 6例 , 7例 ; 龄 2 ~ 6 女 年 0 9岁 ; 乙型病 毒性肝 炎 4 例 , 物性 肝 炎 2例 , 型 病 毒 性肝 炎 8 药 戊 l例 , 它 2例 ; i 7 其 TBL 1 2~ 5 8 ̄ lL, TA 4 mo/ P 1 %~4 %。两组病 例 均 无其 它 伴 随疾 病 史 , 占 7 0 无 位性疾 病 的证 据 。两组一 般资料 及其 乙型病 毒性肝 炎重 型病例 比例 ( 8 7 8 . %和 9 . ) 差 异 均无 显著 01 ,
次/ d或 隔 日 1次 至 TB L 1 0 ̄ lL时停 用 ; I ( 0 mo/ 预
局之一 , 病死率 高 , 发症 多 , 疗 费用 高 , 并 治 预后 差 , 当前治疗 疗 效 尚不 如 意 。2 0 ~2 0 0 2 0 6年 本 院对 重
型肝炎 住院患者 采用 中西 医结合 0 鼻衄 、 出血加 三七 3g g 牙 。治 疗 组及
对 照组 均 给 予 1 葡 萄糖 2 0mL、 肝 细胞 生 长 0 5 促 素 1 0mg 静 脉 点 滴 , 0 , 1次/ ; d 门冬 氨 酸 钾 镁 、 生 维 素 C等常规 护肝药 ; 支持 治疗 : 新鲜 血桨 2 0mg 地 0 、 塞 米松 5mg 减 少 血制 品过 敏 反 应 ) 静 脉 点滴 , ( , 1
告如下 。
l 资 料和 方 法
1 1 病 例选择 .
防感染 : 氨苄 青霉素 、 氧氟 沙星 , 不超过 1 ; 周 治疗感
染: 三代 头孢 菌素 ; 水 : 尿 ; 现 消化 道 出血 、 腹 利 出 严 重 感染 、 肾综 合 症 、 性脑 病 按 该并 发 症处 理 。2 肝 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