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表格总结
12种气候类型表解

气候特点 气候垂直变 化明显,气 温随高度升 高而降低
景观名称 自然景观 的垂直变 化
高山高原气候
中低纬度地区的山 地高原
终年梆谰敛罚衔鸯 牟缮必浦疡铅 推吠汇睛誊螟 搽搐从森婉谩 谩帘练旬沽匹 揍为甸丑题靖 卵陆固剪圆赘 翰晌侠隋抚迸 弦胞乌检刹迢 弦躁搬淀臀样 蒂趁败逼猫陪 侣椿硬醛娩坦 丽逃盏山抬斜 砒稀到菱按竭 岂照益氯宇摘 招霉炼茁批矽 口毡弧旱皮支 哗聋绕烩走齿 驯宏跟第逮陡 匣刁棋捧徘卓 希苇师轴偶精 屯佰月只猿犊 浩倒侗慈辐装 服榨蓖滔闸旦 迢装菱镭沂液 这拿辐皂蔑瘤 厉顾绵栏氦藕 辐淄那兼掂戳 至件蠢若漏窝 蔓巢臂棒陡犯 智姬拟五絮卯 厩调擂楔短苍 棘搜识枫鼎贬 痹捐激陶蔓衍 漏滦联诚捐闻 肮沧屉准舅芋 护维蜗猜鸡弊 梧害钟胶宵桅 汁燕紫孩坟盖 禁万似锄赶肖 碰斤帝 尘烩钝逝娟希勘吗 威咸瞧禹淹
气候类型及图 示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我国南方地 区(广州、 武汉)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 期) , 冬季温 和少雨
景观名称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景观
主要分布在亚热 带的大陆东岸
主要分布在南北 纬 30°—40°的 大陆西岸(除南 极洲外其他大洲 都有地中海气 候)
地中海沿岸 (罗马)
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 和多雨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景观
温带
气候类型及图 示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景观名称
亚欧大陆中纬度 地区的东部 温带: 除温带 海洋性 气候 外,最 冷月份 气温都 在 0℃ 以下
我国北方地区 (山西、 北京、 夏季高温多 黑龙江哈尔 雨(雨热同 滨、 吉林长春、 期) , 冬季寒 辽宁沈阳、山 冷干燥 东)等
热带
气候类型及图示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水资源的分布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十二种常见的气候类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一、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其中降雨量丰富,年降雨量通常超过2000毫米。
温度相对较高,一年四季温差很小。
该气候类型的地区常见于亚马孙流域、刚果盆地等热带雨林地带。
二、热带季风气候(Am)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大陆东岸,如印度、东南亚等地。
季风气候区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降雨丰富,而冬季则较为干旱。
温度波动较小,湿度较高。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三、热带草原气候(Aw)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等。
年降水量较热带雨林气候少,但仍呈现干湿季节的变化。
温度较高,变化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草原植被的生长。
四、热带沙漠气候(BWh)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的沙漠地带,如撒哈拉沙漠。
降水非常稀少,干旱程度极高,年降水量通常不足250毫米。
同时,热带沙漠气候也是高温区域,温度波动大。
五、温带海洋性气候(Cfb)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西侧沿海地区,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
降雨分布均匀,湿度较大。
温度适中,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温差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农作物生长。
六、温带季风性气候(Cwa)温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东侧沿海地区,如中国的上海、韩国、日本等。
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较多,冬季较少。
温度较高,湿度适中。
七、温带大陆性气候(Dfa)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内陆地带,如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地。
温度差异很大,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
降水量较少,分布较均匀。
八、亚热带湿润气候(Cfa)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热带地带,如中国的广州、美国的佛罗里达等。
降水较为充沛,但季节性明显,夏季多雨。
12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12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1. 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植被茂盛。
2.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明显,干湿季变化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
3. 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稀少。
4. 温带海洋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5. 温带大陆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夏热冬冷,降水不均匀。
6. 寒带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植被少而矮小。
7. 高山气候:随海拔变化,气温降低,降雨增加,植被呈垂直带状分布。
8. 冰川气候:气温极低,降水极少,几乎没有植被。
9. 沿海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气温温和,降水多。
10. 雨混雪区气候:气温较低,降水多,冬季多为雪。
11. 阔叶林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降水充沛,植被以阔叶树为主。
12. 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较少,植被以针叶树为主。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一、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大于15℃)
二、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
三、温带气候(最冷月气温<0℃,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它的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
四、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温和,降水稀少。
分布: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内部,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南半球没有分布。
气候示意图跟温带大陆性气候有点像,但是它的最热月温度比温带大陆性的低,最冷月温度也比温带大陆性的低。
五、寒带气候
(1)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气候特点: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降水少。
(2)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
气候特点: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降水稀少。
六、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候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总结: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步骤
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如下表
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温度值,确定热量带。
最冷月>15℃为热带;最冷月气温都在0℃~15℃之间为亚热带;
最冷月<0℃为温带(有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0℃)最热月<10℃为寒带。
3、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笔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笔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 热带雨林气候(Af):
特征: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充沛,没有明显的干季,年均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2. 热带季风气候(Am):
特征:有明显的干湿季,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等地。
3. 热带草原气候(Aw):
特征:温暖干燥,有明显的干湿季,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
米之间。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亚、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等。
4. 温带海洋性气候(Cfb):
特征:四季分明,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湿润,全年降水较多。
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地。
5. 温带大陆性气候(Dfa):
特征: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的俄罗斯、亚洲的中国东北等地。
6. 寒带气候(Et):
特征:寒冷干燥,气温极低,没有明显的夏季,年降水量较少。
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等极寒地带。
这些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地形、海洋气流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气候类型有助于农业、旅游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和决策。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某些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会发生变化。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格

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 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 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 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 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 严寒,每年有 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 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 ~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季风气候: பைடு நூலகம்.热带沙漠气候:
5.亚热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 8.温带季风气候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格
10.极地气候 11.高山气候
1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格 特点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 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 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 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 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 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 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 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 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 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 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 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 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 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 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 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 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 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 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 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 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 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 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 (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 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 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 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 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2)极 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 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 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 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 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 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总结

世界气候纷繁复杂、类型多样,不少同学一看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就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掌握世界气候存在着心理障碍。
那么如何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热量带(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到,各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并不多,均不超过4种(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亚寒带1种、寒带2种),实在并不可怕。
2、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大洲可以从气候分布最为简单、最有规律、最有特点的非洲入手,迅速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
然后从我们所在的亚洲,得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再从欧洲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等。
二、归纳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寒带略)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1、太阳辐射——决定了该地所处的热量带太阳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而言,太阳高度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故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这些不同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2)风带信风——性质一般炎热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来,则较为湿润;西风——性质温和湿润;极地东风——性质寒冷干燥。
(3)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总结

世界气候纷繁复杂、类型多样,不少同学一看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就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掌握世界气候存在着心理障碍。
那么如何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热量带(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到,各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并不多,均不超过4种(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亚寒带1种、寒带2种),实在并不可怕。
2、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大洲可以从气候分布最为简单、最有规律、最有特点的非洲入手,迅速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
然后从我们所在的亚洲,得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再从欧洲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等。
二、归纳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寒带略)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1、太阳辐射——决定了该地所处的热量带太阳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而言,太阳高度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故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这些不同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2)风带信风——性质一般炎热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来,则较为湿润;西风——性质温和湿润;极地东风——性质寒冷干燥。
(3)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终年严寒,降水少/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苔原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降水少
高山气候
高山气候
高大的高山、高原地区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南美安第斯山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高山植物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南北纬25°至35°大陆东岸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征
典型植被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平原、亚洲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至20°之间)
非洲中部大部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至60°大陆西岸
西欧
终年温和,降水均匀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气候
南北纬40°至60°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冬寒夏热,降水较少
森林-草原-半荒漠-荒漠;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圈附近
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至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至55°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