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1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方案(初稿)
小学科学评课稿

小学科学评课稿小学科学评课稿(通用11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小学科学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科学评课稿篇1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是从已学知识入手,比如第三节课,老师让学生一起背《水调歌头》,之后一个问题:月亮怎么会有圆有缺?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就如第三堂的模拟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第一节金老是的找证据不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吗?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
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我们小组就还是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
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
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小学科学评课稿精选五篇

小学科学评课稿精选五篇【篇1】小学科学评课稿1.例子与所要论证的知识点之间脱节,分析例子时只是就例子讲例子,没有能够做到与所要论证的知识点密切结合起来。
比如在让学生探究“先做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先做一个有道德的学生”时,当学生说“我成绩不好,那就去做有道德的学生”时,虽然点出了这两者不矛盾,但没有更进一步得点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了,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是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的(成绩)”,同时有同学说“成绩好重要,因为高考重要”,我也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成绩好(科学文化修养高是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所以他们不矛盾,是能够相互促进的)”比如,在用“老人跌倒了,扶不扶的”事例导入之后,在讲存在道德冲突的原因时,没有借助这个事例进而去分析,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以往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多元化,即有人认为要扶,有人认为不要扶,出现了多种声音(多元价值)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备课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比如: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我要如何引导他的回答?例子是如何体现所要论证的知识点的,例子不能只是纯粹的引出知识点等问题;二是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没有认真筛选素材,使素材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例子泛滥却与知识点相关不大,容易导致上课缺乏深度,只是浮于表面。
2.面对学生纯粹捣蛋的学生的一些扯淡回答,教师可以不加以理会,因为教师会被他带飞,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对课堂教学没有意义(只是让大家乐一下),容易使课堂缺乏正式感,走向随意性的弊端。
3.小结太过简单,同时也缺乏系统的方法。
比如这节课小结时应该这样:这节课主要围绕”思想道德修养和学科文化修养“讲了三个大的问题”是什么(含义、关系)为什么(原因)怎么做(具体要求)“,难点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具体措施。
或者也可以这样小结,让学生来回答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4.没有时间讲练习!!无法就本课的重难点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所以,时间把握上一直是硬伤。
5.上次跟pz探讨“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回答,进而避免学生睡觉或者游离课堂”这个问题时,他说“问题是你问他们问题,特别是课本的知识点,他们并不想回答啊。
小学科学评课稿

小学科学评课稿篇一: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很荣幸学习了四位领导老师奉献的精采纷呈的科学课。
在这里,对各位老师的赛课,我作肤浅的点评,希望能起到共同学习、交流、提高的作用。
《玩镜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本课是在《认识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按照教材的提示,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有效的完成教学三维目标,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今天4 位老师却用了多种手段,多种教学法,不同程度的完成了部分教学目标,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亮点:一、新理念渗透教学的全过程 1、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这次科学课竞赛,改革了传统教学“教师本位”的思想观念,老师们都能够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主导地位,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成为了课堂里的组织者、引导者,在相应的课堂教学一切活动中,主动地、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了主动、积极地学习和谐氛围,为学生探求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是孩子,他们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们都能够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之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孩子们自己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说第1、2 节课,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玩,不厌其烦的让学生表述玩中所获,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整理镜子里的道理,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第3、4节课,老师引导学生实实在在的探究,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学生却能自己发现镜子的特点,这也是比较有价值的。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精选7篇)今天看了姚老师执教的“研究透镜”一课受益匪浅。
本节课姚老师通过透镜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
小编带来的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篇1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周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周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生成的艺术造诣,让我沉醉其中,下课音乐响起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时间到啦?怎么这么快?科学是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并研究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而科学教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去见识各种自然现象,给学生指引一条路,让学生奔向真理,找到自然的奥秘。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周老师有这么几点让我陶醉:一、情景自然生成,导入引人入胜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周老师很自然的利用课前一支歌,从听力过渡到眼力,让学生找寻画面上的青蛙,可谓巧用已有情景,自然生成,而在对荷花从中的青蛙,周老师别具匠心、精心处理,六只青蛙将它们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有显眼的,有隐蔽的,找寻的难度各不相同,从而让学生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适应的相对性。
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知识收放有度,重点有侧重、难点有突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个别生物不代表整个自然界,为了突出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周老师由点到面,从个体适应、到多种生物适应、一直到动物界、植物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适应。
其中采用了师生共同探讨,学生举例、生生交流等多种手段,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全班学生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科学知识。
对待课堂中的重点环节时,周老师展现出自己大师的风采,对重点浓墨重彩、例如:他通过让学生对图片中情景的解读,学生的举例、发放标本让学生体验,等手段,来突出自己对重点的重视。
而面对难点,他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做到游刃有余,分层突破,例如: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想。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公布2011年温州市初中学生科 …

苍南县宜山镇第一中学
何思伊
苍南县金乡镇第三中学
林洋
温州市实验中学
曹弘昊
温州市实验中学
黄子瞻
温州市实验中学
李卓翰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潘梦圆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柯冰霓
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
曾焕煜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倪欣然
平阳县新纪元学校
董晓
平阳县新纪元学校
陈德扬
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杜王俊
平阳县实验中学
刘家烽
邱伟民
永嘉县桥头镇中学
余温韬
瑞安市塘下镇第一中学
陈坚
瑞安市湖岭镇中学
张盈盈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中学
蔡程安
乐清市虹桥实验中学
蒋鹏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附属学校
葛杨楚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蔡超帆
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
方翎
乐清市翁垟第一中学
刘畅
乐清市城东第二中学
屠贤静
瓯海区娄桥中学
徐相彬
瓯海区潘桥中学
林温程
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
蔡俊铨
温州市实验中学
管婕
温州市实验中学
史海舟
温州市实验中学
俞雨粟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
黄耀晖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
王汝鸣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
薛熠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张谷牧
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
刘达
泰顺县新城初级中学
郑元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毛兴台
平阳县新纪元学校
余金沄
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孙庆
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王衍
平阳县实验中学
蔡昌伟
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

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科学教材《自然》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空气和水》一课,该单元主要是围绕自然界物质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增加对身边事物的认识。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科学的认知仅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设计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并能描述其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
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装有空气和水的瓶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差异,引导他们思考空气和水的不同之处。
(2) 学习内容呈现: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状态等,并探究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空气可以吹风、水可以饮用和洗东西等。
(3) 活动设计:设计一系列与空气和水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如观察空气温度的变化、制作简单的水过滤器等,通过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 概念讲解和巩固:对学生进行概念的讲解和巩固,帮助他们理解空气和水的特征,并掌握它们的用途。
(5) 总结回顾: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说方法1. 激发兴趣的方法:(1) 利用实物和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培养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方法:(1)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比较物体的特征。
2013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第一组、第二组初赛结果

2013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第一组、第二组初赛结果
第一组(8名教师进入决赛)
于齐(4年级)尹玉梅(4年级)高静(3年级)
阴炳艳(4年级)耿兰香(3年级)郑艳辉(3年级)
甘学英(6年级)刘湘君(3年级)
以上8名教师28日讲课课题:
三年级:13、导体和绝缘体
四年级: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五年级:13、山脉的变化
六年级:11、小瓶子大学问
第二组(8名教师进入决赛)
王秀娥(3年级)刘连志(4年级)张伟(4年级)
赵志涛(3年级)邓海娟(3年级)阚春和(3年级)
于晓辉(5年级)吕庆祝(3年级)
第二组8名教师29日讲课课题:
三年级:12、让灯亮起来
四年级:18、盐到哪里去了
五年级:13、山脉的变化
六年级11、小瓶子大学问
各位参赛教师,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所选课题自选(本组)。
小学教研室。
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12篇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1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力度,使各班达到互学共进的效果,同时提高我校班会课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特组织“中小学主题班会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时间:活动定于本学期第五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下午(第1节至第3节)上课时间开展,时间安排参见《活动日程安排表》。
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
三、参评对象:一至九年级班主任及所任班级的学生。
此次评比活动分高、中、低三个阶段进行(7——9年级为高段,4——6年级为中段,1——3年级为低段。
),各阶段的班主任老师须参加所处阶段的主题班会现场观摩评比活动,无特殊事情不应请假。
四、班会课主题:此次活动原则上以“安全、禁毒、文明”为主题,各班结合实际也可自选主题。
五、评比方式:1、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参加活动,鼓励采用多媒体教学。
2、每堂主题班会课的时间不超过45分钟。
3、各班于活动前提供5份纸质教案到教导处,具体出场顺序见《活动日程安排表》。
4、评委:程春风、黄贵、何兰川、李晓兰等。
六、主题班会课设计要求:(提前准备,上网观摩学习)1、班会要有明确的`主题,能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要强。
2、活动过程要清晰,形式力争新颖,活泼而多样,教育效果要明显。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高段年级,要让学生成为班会的设计、组织和参与者,能体现出团队精神,有一定创造性。
4、班会气氛要活跃,民主和谐,班主任能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七、评分标准:1、主题 10分2、内容设计10分3、课堂实施过程 30分4、学生参与程度、氛围 10分5、教育教学效果 40分八、奖项设置:此次评比活动设一等奖3名(高、中、低三个阶段各1名),二等奖若干名,获一等奖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考核分加10分,获二等奖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考核分加5分,对获奖的班主任学校给予激励表彰,颁发纪念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2011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初稿)
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引导教师从一节课的研究走向教学全过程,结合浙江省2011年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相关要求,制定市2011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1年3月27-30日
二.活动地点:温州市水心小学
三.比赛内容:1、理论考试;2、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3、评课、教学设计改进和课件制作;4、现场上课
四.比赛方法:
(一)理论考试
1、考试内容为涉及到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知识面要求广博。
还涉及到教育教
学方法和具体问题的分析。
考试内容避免死记硬背。
2、采用笔试,考试时间约为1小时。
3、理论考试不现场观摩。
(二)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
1、考试内容为本市使用的教材内的实验,观察参赛教师的实验操作正确程度和
熟练程度。
制作的教具也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具。
2、采用个人实验操作,从几个实验中抽签决定操作内容,评委根据参赛教师的
实验操作正确程度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
3、教具制作的比赛,采用提供规定的材料,制作规定的教具,评委根据参赛教
师的工具使用和制作的教具制作好坏程度,使用程度,进行评分。
4、考试时间为2小时。
5、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比赛不现场观摩。
(三)评课、教学设计改进和PPT制作
1、参赛教师观看一节录像课,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撰写评课体会,并对所听的一节课进行教学改进设计,并用PPT制作一个说课稿课件。
2、采用笔试方式,自带笔记本电脑。
3、比赛时间约3小时。
4、评课、教学设计改进和PPT制作不现场观摩。
(四)课堂教学
1、提前两周告知上课内容。
2、课堂教学比赛采用现场观摩方式进行。
五.计分
1、本次比赛总分为110分。
2、理论考试(20分);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25分);评课和教学设计改进(10分);课件制作(5分);现场上课(50分)。
3、最后以总分相加评出一、二等奖。
六.评委
1、课堂教学评委由各县(市、区)教研员和现场教师代表担任,分别计80%和20%。
2、其他比赛项目由特邀评委担任。
七.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