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俭以养德

合集下载

俭以养德养的意思

俭以养德养的意思

俭以养德养的意思
俭以养德意思是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行为是通过保持内心宁静来修养自身,用节俭的方式来提升品德。

《诫子书》是诸葛亮在他五十四岁时,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关于治学修身的家书。

扩展资料
关于“俭以养德”故事:
在宋汉章先生坐的办公室里,有一把陈旧不堪的座椅,当时身边的人很不理解,都建议他把破座椅扔掉,再买一个新座椅,可他坚决不同意,还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他早年与妻子在上海的住处非常狭小,平时从家到银行、从银行回家,都是步行,邻居都不知道他是中国银行经理。

有人对宋汉章说:“您身为中国银行经理,却拒绝总行出资的小洋房,一家人住在没有冷气的小屋,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人笑话您吗? ”
宋汉章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吃一餐饿一餐的;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换置房屋呢? 况
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光荣,是通过我们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拥有豪华的洋房和出行的洋车来评定的!”
老先生的这一番话,说得那人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老先生更加敬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素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素材

以下是关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一主题的素材: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表达了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节俭的生活态度,才能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

唐代文人柳公权在《玄秘塔碑》中提到:“静为躁君,俭为廉师。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节俭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性。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这句话强调了节俭和勤劳对于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家庭繁荣和个人健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是我们重复所做之事。

因此,优秀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强调了只有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实现个人优秀和社会价值。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这句话强调了年轻一代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养年轻一代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这些素材可以用于论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重要性,帮助人们理解其在个人成长、家庭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俭以养德 以的意思

俭以养德 以的意思

俭以养德以的意思
“俭以养德”是一句成语,意思是通过节俭来修养品德。

这句成语强调了节俭和修养品德之间的关系。

节俭是指节约使用,不奢侈浪费,而养德则是指修养品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句成语告诉人们,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因为节俭能够培养人们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现代社会,这句成语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倡导简朴生活,培养良好的品德。

因此,俭以养德不仅是一种处世之道,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修养境界。

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经说过:“俭以养德”。

我认为是这样的。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就是节俭可以培养品德。

俭以养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古诗《锄禾》中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要付出很大的辛苦才能使禾苗成熟,做成米饭。

可是,现在有很多人在饭馆吃饭的时候点很多菜,却吃不完,走的时候也不打包。

这种现象非常严重,并且极其的浪费食物这是不尊重农民劳作的行为。

因此,国家呼吁人们实行“光盘行动”,让人们点自己正好够吃的量,吃不完要打包。

一些饭馆也非常支持这个行动。

“光盘行动”这个节俭的做法尊重了农民辛勤的劳作。

俭以养德尊重了劳动者的付出。

俭以养德,可以约束自己。

战国时期的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必须要学会约束自己,必能因为一时的冲动丢去了最好的机会,自己只能后悔。

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一个节俭的人,他每天只吃一箪米饭,喝一瓢水,别人都忍受不了,但颜回却以它为乐。

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的节俭。

他善于约束自己,品德也很高尚。

我们应该俭以养德,约束自己。

俭以养德,能够磨炼意志。

《红岩》中的那些共产党员生活都很勤俭。

当他们被抓进监狱的时候,因为平时的勤俭,所以他们能适应监狱中的艰难生活,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

这些人磨炼了意志。

在学习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压力,我们要俭以养德,磨炼自己的意志,适应学习生活。

俭以养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当今的社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的人就每天吃喝玩乐,品德也很差。

我们需要改掉这些毛病,俭以养德,让自己的品德变得高尚。

俭以养德—搜狗百科

俭以养德—搜狗百科

俭以养德—搜狗百科关于道德修养其实,我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旬子等哲学家、教育家,到诸葛亮及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均首先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则难以胜任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

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右图为诸葛亮)第二、要俭朴节约。

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

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

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第三,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坚定。

每个人并非生就即成为伟人、圣人,孔老夫子一生都是不得志的,虽有鸿鹄之志,然而,却没有能够亲自去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能改变历史进程。

然而,他的儒家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民居然产生了二千多年的深远影响。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

唯有清心寡欲,方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也未朝令夕改,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作为职业法官,我们的理想就是追求法律至上、法律神圣,通过法律的实施来实现正义和公平。

“俭以养德”浅析

“俭以养德”浅析

“俭以养德”浅析我曾经写过一篇“《感恩戴德》曲解”的文章,完稿后常读常思,总觉得对德的形成的理解有不全的地方,苦思冥想之际很偶然翻到有关诸葛亮的人文书籍,看到了诸葛亮的“俭以养德”之说,回头对原来迷惑不清的问题进行归类有茅塞顿开、思路清晰的感受,真是学无止境呐!查康熙大字典,俭:1、节省俭约;如克勤克俭,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2、贫乏;不丰足,如俭腹,腹中空虚,比喻知识贫乏。

3、卑谦礼貌之意。

德:1、好的品行。

道德;品德。

如美德,德才兼备。

2、思德;好处。

“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3、感德;感谢别人的恩德而不能忘怀。

4、事物的属性。

“实、德、业三,各不相离”。

5、中国哲学范畴,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和特殊性质。

勤奋的工作和俭朴的生活,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竞能滋养人的品德?让我们从下面这些事例中看看:一、政治家是何以“俭以养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他所用的睡衣和毛巾被补了又补,究竟哪一块是底料哪块是补丁根本分不清,直到无法拆洗时才不得不放弃。

正是有这种高尚的品德所以能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粮食供应上带头严格执行机关干部的定量标准,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度过了困难时期。

那时为了给自己上大学的女儿李纳改善一顿伙食,有时甚至省下自己的口粮,吃一盘马苋菜顶一顿饭。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在六七十年代所穿的衬衣除了领子是完整的,其余部分是补了又补。

有一则报道:在出国访问期间也是将旧衬衣用加密的公文箱从驻地因公顺便带到大使馆,缝补后带回。

送带过程用加密的公文箱是为了不损害国家的形象,绝不是故弄玄虚。

中国共产党正是有一大批对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干部战士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高级领导干部忘我勤奋的工作态度,近乎吝啬的简朴的生活习惯,无异对干部队伍在思想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对解放区匮乏的财力物力的节约有着重大的意义,对凝聚干部战士的人心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无怪乎在毛泽东的卫士长权延赤所著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中写到毛泽东转战陕北时,在某战役之前生活上提出的最高要求竟然是给我吃一碗红烧肉,充满信心的表示:这一仗我一定打败蒋介石。

三年级新版传统文化俭以养德

三年级新版传统文化俭以养德

三年级新版传统文化俭以养德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独特的宝藏。

在传统文化中,俭以养德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三年级的学生们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一价值观。

本文将从生活、学习和互助三个方面探讨俭以养德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

一、生活中的俭以养德俭以养德的核心思想是节约和储蓄。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开始实践俭以养德。

比如,在使用纸巾时,他们可以只取一张而不是一堆,避免浪费。

在吃饭时,他们可以学会减少剩余食物的量,不浪费食物。

这些小小的行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培养孩子节约意识的良好起点。

二、学习中的俭以养德俭以养德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也包括我们在学习上的行为和态度。

作为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从学习方法上实践俭以养德。

比如,在做作业时,我们可以先认真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他人。

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节约他人的时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避免在学习中浪费时间,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三、互助中的俭以养德俭以养德也体现在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中。

作为三年级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分享学习资源,避免重复购买或浪费。

当我们有多余的学习材料时,可以主动与同学分享,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也能够增进友谊。

同时,在集体活动中,我们可以互相协助,合理分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实践,三年级的学生们可以逐渐意识到俭以养德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节约和储蓄,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管理我们的物质财富,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品格和气质。

总之,俭以养德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价值观。

在如今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中,三年级的学生们需要恰当地接触和传承传统文化,将俭以养德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在生活、学习和互助中实践俭以养德,他们将逐渐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俭以养德”浅析

“俭以养德”浅析

“俭以养德”浅析我曾经写过一篇“《感恩戴德》曲解”的文章,完稿后常读常思,总觉得对德的形成的理解有不全的地方,苦思冥想之际很偶然翻到有关诸葛亮的人文书籍,看到了诸葛亮的“俭以养德”之说,回头对原来迷惑不清的问题进行归类有茅塞顿开、思路清晰的感受,真是学无止境呐!查康熙大字典,俭:1、节省俭约;如克勤克俭,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2、贫乏;不丰足,如俭腹,腹中空虚,比喻知识贫乏。

3、卑谦礼貌之意。

德:1、好的品行。

道德;品德。

如美德,德才兼备。

2、思德;好处。

“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3、感德;感谢别人的恩德而不能忘怀。

4、事物的属性。

“实、德、业三,各不相离”。

5、中国哲学范畴,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和特殊性质。

勤奋的工作和俭朴的生活,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竞能滋养人的品德?让我们从下面这些事例中看看:一、政治家是何以“俭以养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他所用的睡衣和毛巾被补了又补,究竟哪一块是底料哪块是补丁根本分不清,直到无法拆洗时才不得不放弃。

正是有这种高尚的品德所以能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粮食供应上带头严格执行机关干部的定量标准,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度过了困难时期。

那时为了给自己上大学的女儿李纳改善一顿伙食,有时甚至省下自己的口粮,吃一盘马苋菜顶一顿饭。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在六七十年代所穿的衬衣除了领子是完整的,其余部分是补了又补。

有一则报道:在出国访问期间也是将旧衬衣用加密的公文箱从驻地因公顺便带到大使馆,缝补后带回。

送带过程用加密的公文箱是为了不损害国家的形象,绝不是故弄玄虚。

中国共产党正是有一大批对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干部战士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高级领导干部忘我勤奋的工作态度,近乎吝啬的简朴的生活习惯,无异对干部队伍在思想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对解放区匮乏的财力物力的节约有着重大的意义,对凝聚干部战士的人心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无怪乎在毛泽东的卫士长权延赤所著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中写到毛泽东转战陕北时,在某战役之前生活上提出的最高要求竟然是给我吃一碗红烧肉,充满信心的表示:这一仗我一定打败蒋介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劝勉。

勤俭节约不止在当今为我们所提倡,也是自古就有的老话,在这里就俭以养德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节俭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表现。

一个人品德优良与否,通过日常的吃饭穿衣就可以看出,有的人穿衣服虽然旧但是很干净整齐,有的人却觉得穿旧的显得土气。

我们大家伙在一起相处,肯定更愿意和前者相处,因为这样的人品德好,品质实在,和这样的人处着踏实,心理有底。

相反,后者我想大家都是这样:面儿上过得去就行了。

因为这些细节让别人觉得不靠谱。

其次,节俭是兴家富业的基础。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这也是老人们留下的关于节俭的训诫,我们同事们大部分都是结了婚自己单独过日子的人,谁都想把我们的小日子过得富裕,这样的前提就是要勤俭节约,在家我们要省着细着,到了公司我们一样要保持,公司人多,如果有一部分人都不在乎那点东西,那后果是不可想象。

相反,我们大家伙心往一块想,劲往一起使,时刻记得节约这件小事,时间长了,我们节省下来的积攒起来肯定会是一座金山。

俭以养德,养出的是一个优良品质的德行,同时也养出了一个不可小窥的好习惯,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并将其落实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勤俭节约为衡水英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