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材料作文“俭以养德”写作导引(完美整理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突破:俭以养德类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突破:俭以养德类

材料作文:俭以养德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一种德行,奢侈是一种恶行。

“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

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

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此外,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国庆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新的时代,仍要节俭”,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时期的吕蒙正,身居宋太宗一朝的宰相位,追捧者众多。

一官吏想经由吕蒙正之弟,送上自家祖传“古鉴(镜)”。

据说此镜能一直照出去二百里,是件稀罕物。

吕蒙正听弟弟提及此事,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这面宝镜究竟能照出多少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吕氏“寡好”的态度。

吕氏的“寡好”,透露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省”有各种各样:有种省是节省水、电、木材等资源,有种省是省精力,还有一种省是省时间……“省”还有几种理解:有种省叫反省、自省,有种省叫省悟,有种省叫省亲……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①不少于800字;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包做大了,扔掉。

面包做小了,扔掉。

面包做扁了,也扔掉。

这些看似维护顾客权益的行为,却造成食品的严重浪费。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3)俭以养德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3)俭以养德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3)俭以养德【论点1】节俭能培养人的品德。

【相关论据】1、毛主席的俭朴生活:毛主席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大大小小共16块。

毛主席一双旧拖鞋,穿了许多年,鞋底磨出了洞,鞋帮都开线了,仍不让扔掉,缝补好再穿。

1939年在延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和大家一样,搞生产,种蔬菜。

解放后,在3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给自己规定不吃猪肉和鸡,给大家很大鼓舞。

2、爱因斯坦生活俭朴: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节俭朴素也是世人皆知的。

他在柏林居住的寓所是两间小屋,屋内陈设家具极其简陋:床、床头柜、椅子、一把躺椅、一个书架和一张桌子,没有桌布,没有地毯。

他通常是穿一件简单的羊毛套衫,有时,穿着运动衫和凉鞋在柏林大学讲课,甚至当日内瓦大学决定给他颁发荣誉博士学位,仪式十分隆重,参加者都穿华贵燕尾服,头戴平顶丝织黑礼帽,而爱因斯坦却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套平时上街时穿的普通衣服,登台领取了博士证书。

3、周总理的衬衣:周恩来同志非常注意保持艰苦朴素作风。

他规定自己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食。

一双布鞋底磨穿了3次,还要缝起再穿。

他用的牙刷只剩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毛巾也补上补丁。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的警卫员拿了一件旧衬衣去请服务员缝补,衬衣上已经有好几层补丁,服务员手拿着这件衬衣,眼里滚动着激动的泪花。

4、朱总司令的“家当”: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同志担任18集团军的总司令,有一次要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准备了车辆,准备隆重欢迎。

当朱德同志到达时,只见他的警卫员手里拿着一床军毯,肩上挂着一个包袱,再没有别的东西了。

大家感到奇怪,而朱总司令却笑着说:“我这样很好,白天行李放在马上,晚上包袱当枕头。

”当同志们看见小包袱里只有一套军装和内衣,还有一双新布鞋时,很受教育。

5、茅盾的无私捐献:茅盾同志是我国著名的大文学家,他生活的节俭是人们难以想到的。

以俭以养德为话题的作文

以俭以养德为话题的作文

以俭以养德为话题的作文勤俭节约,美德之花哎呀呀,说到勤俭节约,这可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就像那古时候的诸葛亮,虽然家里条件好,可他依然穿着粗布衣裳,吃着粗茶淡饭,还经常提醒自己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不,现在社会进步了,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过了,但勤俭节约的精神还得传承下去哦。

说到勤俭,我可是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讲。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我们买了一堆零食和饮料,心想这一顿够吃好几天了。

结果回家后,妈妈就教育我说:“你看看你买的东西,都是些不健康的食物,以后要少吃这些,多吃水果蔬菜。

”从那以后,我每次买东西都会仔细想想,是不是真的需要,能不能替代。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去植树活动,我们每个人都种了一棵小树苗。

老师告诉我们,这棵树长大后能为我们提供阴凉,还能净化空气。

我看着那些小树苗,心里想着,这就是勤俭节约的结果嘛!我们要让这些树苗长大,让它们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它教会我们如何珍惜资源,如何在困难面前不气馁。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乱花钱,但如果我们学会了勤俭,就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当然啦,勤俭节约也不是说我们就要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要在享受生活的不忘节约。

比如我们可以多利用公共资源,少开车多走路;可以随手关灯省电,不用一次性筷子减少垃圾;还可以参加各种环保活动,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

总的来说,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它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还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俭以养德作文-1

俭以养德作文-1

俭以养德作文而一枚小小的硬币, 节省下来, 就会有无数的希望和财富。

多少伟人, 因为他们的勤劳能干, 能屈能伸, 将司马光的“以俭立名, 以奢自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功成名就, 成为一位英雄。

成名后, 他们不骄不躁, 仍然坚守“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的信仰, 终于成为一代伟人!也许, 这就是励志版的"伟人是怎样炼成的”吧。

但, 我们可以知道, 要成就大事, 非“勤俭节约”能够缺席的。

一个人, 无论他是多么地腰缠万贯, 无论他是多么伟大, 而少了“节俭”这个嘉宾, 再多的钱财也会挥霍殆尽, 再无瑕的伟大英雄也会被抹上一缕黑, 永远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那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简朴”是人们不能缺少的一种美德, 正是因为无数人的经历, 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可是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原有的节衣缩食在发生着变革, 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 但, 我们决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

我们并不推崇“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 而是要从前辈们身上汲取这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毛巾毯用十几年”、“周总理捡饭粒”这些已经能够被用滥的正面例子, 它们离我们实在太遥远。

我们需要忧心的, 是现在青少年的挥霍无度啊!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些人就忘记了节俭, 花钱大手大脚, 铺张浪费毫不在意。

并且相互攀比:你吃生猛海鲜, 我来熊掌鱼翅。

更有“黄金宴”另人咂舌。

个人追求享受之风蔓延开来,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人们心中潜滋暗长, 日胜一日。

仿佛不会享受、不会超前消费, 就不能成为现代人似的。

可是, 我们想想, “历览古今多少事, 成由谦逊败由奢。

”奢侈腐化是一个人精神和肉体堕落的开始。

那些走上审判台的贪污腐败分子, 不正是因此而成为千古罪人的吗?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 我们也比过去的人们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了。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

一些尚未正式步入职场、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也表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甚至经常过度消费,相互攀比。

材料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8%的受访者称平时会注意勤俭节约;73%的受访者月消费额度集中在1000-2000元72.9%的受访者希望学校组织开展勤俭节约辩论会、榜样人物宣传讲座等活动:58.2%的受访者建议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感受幸福生活得来不易;76.2%的受访者认为,秉持勤俭节约的美德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7.9%的受访者认同这个时代依然需要勤俭节约精神,认为如今勤俭节约的内涵是不与人攀比、不随意浪费和不奢侈铺张。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给大学生、学校、家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达看法,提出建议,并阐述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金阳”为写信人,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商隐曾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

从夏桀穷奢极欲而亡国到古罗马帝国因贵族们的奢侈无度而衰败,从满清八旗子弟的蜕变之痛到前苏联“共产主义贵族”们的特权之祸,一个个政权的兴亡史无不深刻地昭示我们: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

勤俭使一个国家得以繁荣昌盛,勤俭使一个人得以自立自强。

春秋季文子,贵为上卿,以俭为荣;五代李存审,“赠簇教子”,唤醒沉溺浮华享乐的孩子们。

鉴古知今,奢则成糜,糜则促败,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人说,当下的中国式奢侈,是一种炫耀式奢侈,严重到一定地步,往往会让人陷入“玛尔蒂德”陷阱,给家庭和自己带来可怕的后果,甚至灾难。

高三勤俭持家作文范文5篇

高三勤俭持家作文范文5篇

高三勤俭持家作文范文5篇高三勤俭持家作文范文1莎士比亚说:“勤是幸福的左手,俭是幸福的右手,两者均可致富。

”若是不懂得勤俭,你与幸福便渐行渐远了,这会是你想要的结果吗?邵雍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勤为人的一生之本,若是好逸恶劳,便是农人惰于深耕易耨,商人疲于乘时趋利,工人懒得计时效功,读书人无力笃志力行。

无法效力于自己的工作,这种在世上苟且偷生的人,对社会人群有何用处?若是为人勤奋,但不知节俭,便如同牟叔庸所说:“勤以得之,俭以守之。

勤而不俭,无异于左手取而右手丢。

”将勤奋以得到的,因不知节俭而丢失,最终仍是一无所获。

这样将先前的勤奋努力尽化为乌有,岂不可惜?由此便可知俭的重要性。

勤,是不怠惰的努力求进;俭,是当用则用,当省则省。

勤俭的代表人,当今非陈树菊女士莫属。

她每日清晨即起卖菜,勤于工作,所赚取的虽仅蝇头小利,却从不浪费一丝一毫,节俭持家,多年来所积存的财产,确是不容小觑。

她曾说:“钱要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才能发挥的用途。

”她将长期以来的存款尽数捐献,回馈社会,更是将勤俭的真谛发挥到极致。

勤俭不只可修身、齐家,更可推及至治国,甚至平天下。

倘若人人都懂得勤俭,国家怎会频临衰败、破产的绝境呢?富兰克林说:“勤俭使事情容易,懒惰使事情困难。

”想要成功,勤俭便是第一要务,古今中外的成功之士,如孔子、比尔盖兹等,哪一个不是为人勤俭的?力行勤俭二字,向成功迈进吧!高三勤俭持家作文范文2我们常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勤俭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那么,作为现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到勤俭、节约。

历有关于勤俭的故事不胜枚举。

就拿我们小学学过的《一夜的工作》来说吧,文中我们的周总理生活非常地节俭,每天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

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从不丢弃一片菜叶。

周总理逝世后,大家发现总理生平没有任何积蓄,他所有的钱全部都用来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周总理的勤俭,许多孩子的生命有了保障。

高考作文导写:节俭以养德,奏时代弦歌(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导写:节俭以养德,奏时代弦歌(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导写:节俭以养德,奏时代弦歌(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一种德行,奢侈是一种恶行。

“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

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

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也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打击经济?”此外,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国庆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新的时代,仍要节俭”,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设定的写作对象是“本校同学”,文体是“演讲稿”,主题是“新的时代,仍要节俭”,内容应体现“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多项任务皆需完成,缺一不可。

题目要求写演讲稿,那么就必须按照演讲稿的格式来写,避免犯与书信格式相混淆的错误。

另外,文体当选择体现思辨性的议论文,不可写成抒情类散文。

2.写作背景的限制。

题目将演讲稿的中心话题限定为“新的时代,仍要节俭”,那么写作背景就不应脱离“新时代”。

但在“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而我们身边也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

这是背景内容的限制性体现。

节俭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新时代,是否仍需节俭”才是本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价值判断的限制。

材料的倾向性很明显,话题也已经确定为“仍要节俭”。

俭以养德高考作文

俭以养德高考作文

俭以养德高考作文
俭以养德,是中华文明上古以来一直流传至今的传统美德。

俭是指节约,主张把握家庭收入,对生活节俭,不浪费物资,不奢侈浪费,以免拖累家庭经济;养德是指养育良好的品德,实现自我价值,按照社会道德要求规范行为,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礼貌、有孝心的好人。

在当今社会,俭以养德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视。

首先,俭有助于家庭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更好地养育子女,培养他们的品德。

其次,节俭的生活会给人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遵守社会道德,避免浪费,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品德。

最后,俭以养德也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价值,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在高考之前,家长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使他们能够在节俭的生活中学会珍惜物资,不浪费,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教育他们要谦虚谨慎,要有礼貌,要有孝心,要尊重他人,以及要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只有孩子的品德能够得到培养,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俭以养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长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俭以养德”写作导引
作文素材及指导
0409 1333
[文题展示]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首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歌中唱道:“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少不了,哪怕是一尺布,一分钱,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现在有人把它修改为:“奢侈是舶来的现世宝,‘王孙贵族’生活离不了,离不了。

不管是一顿饭,一件衣,一辆车,一间房,他们都要黄金造。

好钢要用在刀鞘上,千日打柴就要讲炫耀,就要讲炫耀。


阅读上面的材料,写—篇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
“俭以养德”主题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关于治学修身的家书,也是诸葛亮留给世人的处世箴言,激励着无数的人们修身养性。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个人由勤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勤俭却很难。

一个人若是丢弃勤俭,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便会不择手段。

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

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李商隐在《咏史》诗里就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我们的国家虽然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不算发达,且城市和乡村、东部与西部发展不平衡,我们仍然要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将这一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写作导引]
1.审阅材料
材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是引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流传的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歌词,一是当今人们对歌词的篡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揭示了两个时代人们的节俭意识和思想境界,引起我们的无比感慨。

第一首歌词观点明确,题目揭示出中心论点。

歌词中的一些细节,尽管带有当时艰苦年代里的特征,但节约正是要从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分钱做起。

后面材料讽刺性很明显,意在抨击当今某些人丢掉了勤俭的光荣传统,
挥金如上,浪费钱财,甚至当做炫耀的资本,令人深思。

两相对比,命题意图是很有倾向性的。

2,提炼观点
我们可以作如下思考,以便提炼出如下一些观点,作为作文的立意。

如:(1)时代不同了,勤俭的优良传统就过时了吗?(2)走向富裕了,可以丢掉勤俭的美德了吗?(3)勤俭,要不要与时俱进?(4)在勤俭与奢侈的天平上,
孰轻孰重?(5)这首歌词被修改,折射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状况?(6)当今社会,还要不要勤俭?(7)谈奢侈,就谈虎色变吗?……如此联想,就生发出许多客观提炼的立意,有利于确立自己的论点,写作成篇。

[拟题列举]
“传家宝”的变迁、勤俭与奢侈的对话、与时俱进谈勤俭、奢侈之风不可长、怎能丢掉“传家宝”、《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新编、有钱就该奢侈吗、谈炫耀等等。

文体上,可以写成议论文、杂文、时事评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对话录或童话。

【误区指津】
由于材料的对比性很鲜明,要求没有确立立意。

可能少数学生会对老歌词产生一种鄙夷不屑的神情,对修改的歌词反倒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从而产生立意误区。

如下面这些立意都是存在问题的:(1)老歌词老掉牙了,新歌词很时尚;(2)新时期,就该大大方方,不能缩手缩脚,“该出手时就出手”;(3)不讲奢侈,也起码不能穷日子穷过;(4)人生几何,及时行乐……这些涉及到世界观、道德观、消费观与思想情操消极、偏激,千万不能在立意上出现偏差。

【素材链接】
1.名人名言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吴兢《贞观政要·贪鄙》唐太宗语
2.“抠抠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富日子当穷日子过。

”最近有一群年轻人将“抠门”奉为时尚,提倡过节俭的生活,被网友们称为“抠抠族”。

如,在宁波工作不到两年的“80后”女孩陶岚,“月收入4000多元,扣掉房租、伙食费、交通费,以及偶尔的娱乐和购物的花销,剩下的就不多了”。

她说,“一个人在外打拼,要省着点”。

陶岚认为,“抠抠族”的根本目的是用健康节俭的方式过有品质的生活。

从事出版工作的网友“丽劫”,是豆瓣网“抠抠族”小组的创始人。

这个小组的成员,大多数是和她志同道合、提倡节俭有道的同事和朋友。

她们加入“抠抠族”,是想倡导一种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

能坐公交就不开车,能步行就不坐车;一张餐巾纸撕成两半用;剩菜一般不放在微波炉加热,而是放进电饭煲里,趁煮饭时“蹭”点热;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多用飞信、电子邮件,少打手机……不少“抠抠族”向身边人提倡节水、节电、节气,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低碳生活。

(选自《浙江日报》2014年8月23日,董音菲、袁艳/文,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