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水电解质平衡
《无机化学》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x
C盐+x
K
θ a
[H ][A [HA]
]
则[H
]
Kθa[HA] [A ]
由于同离子效应,HA解离度降低。
c酸– x ≈ c酸
c盐+ x ≈ c盐
[H ] KθaC酸 C盐
pH
pK
θ a
lg
c酸 c盐
结论: a.弱酸~弱酸盐组成(例HAc~NaAc):
pH
pKa
lg C酸 C盐
b.弱碱~弱碱盐组成(例 NH3·H2O~NH4Cl):
b
0
②近似公式: C
Kb
500时
C - [OH ] C
[OH ]
K
θ b
(Kθb
)2
4CK
θ b
2
[OH ] CKb
例:已知25℃时, KθHAc 1.75105 计算该温度下
0.10mol·L-1的HAc溶液中[H+]、[Ac-]及溶液pH,并计算该 温度下HAc的解离度。
解:设解离平衡时,[ H+ ]= x mol·L-1
解:
pH
pKa
lg CHAc C NaAc
lg(1.75105 ) lg 0.1 0.1
4.76
(1) 加 HCl 溶液后,HAc和 Ac- 的浓度分别为:
C HAc
0.10 90 0.01010 100
0.091(mol /
L)
C NaAc
0.10 90 0.01010 100
0.089(mol /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4.1 近代酸碱理论简介 4.2 强电解质溶液 4.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盐类的水解 4.6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3、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主要 电解质及其含量对比
表2-1
4、电解质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 液稳定性上的作用
功能
细胞外液中的 细胞内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主要电-
K+、HPO4-、H2PO4-
维持pH稳定 维持电中性
HCO3-
HPO4-、H2PO4-、 蛋白质
Na+、cl-、HCO3-
K+、HPO4-、H2PO4-、 蛋白质
二、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 质的交换
1、血浆与组织液间 2、组织液与淋巴液间 3、组织液与细胞内液间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1、健康成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保持动态平衡
2、机体失水的影响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人体体液中有哪些溶质? 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的溶质组成是否
相同?
1、细胞外液的电解质
主要是Na+、cl-、HCO3-,维持渗透压、 pH稳定和电中性。
2、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
主要是K+、HPO4-、H2PO4-和蛋白质, 维持渗透压pH稳定和电中性。
细胞内液的pH稳定,主要依靠 HPO4-、H2PO4-
>2% 产生脱水现象 >6% 极度口渴、尿少、软弱无力、体
温升高 >15% 昏迷、死亡
3、人体水的平衡障碍引起的人 体脱水和细胞水肿的原理
下列情况会造成什么结果?
(1)饮水不足,大量出汗 (2)只补充水,不补充电解质 (3)人体水的排出量小于摄入量
四、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人体是怎样保持体液中水和电解质动态 平衡的呢?
主要是靠神经和激素调节
1、水的摄入需求和排出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

4.电冶金 (1)金属冶炼的本质。 使矿石中的金属离子____获__得__电__子____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Mn++ ne-═══M。 (2)电冶金。 电解是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适用于制取一些__活__泼__金__属__单质, 如冶炼钠、钙、镁、铝等活泼金属。
(3)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阳极反应:___2_C_l_-_-__2_e_-_═__═_═__C_l_2↑_______; 阴极反应:___2_N__a_+_+__2_e_-_═__═_═_2_N__a____; 总反应:____2_N_a_C__l(_熔__融__)_═_电═_═解__═_2_N__a_+__C_l_2↑_____。
【解析】(1)铜极增重,说明银在铜极上析出,则铜极为阴极,X 为 负极。(2)C 中铜极增重 2.16 g,即析出 0.02 mol Ag,电路中通过 0.02 mol 电子。由 4e-~O2,可知 B 中产生的 O2 只有 0.005 mol,即 112 mL。但 B 中共收集到 224 mL 气体,说明还有 112 mL 气体是 H2,即 Cu2+全部 在阴极放电后,H+接着放电产生了 112 mL H2,则通过 0.01 mol 电子时, Cu2+恰好完全被还原。由 2e-~Cu,可知 n(Cu2+)=0.005 mol,则 c(CuSO4) =0.000.25 Lmol=0.025 mol·L-1。
(1)哪个装置是原电池?哪个装置是电解池? 【答案】甲 、乙构成原电池,丙是电解池。 (2)a、b、c、d电极名称分别是什么? 【答案】a是负极,b是正极,c是阳极,d是阴极。 (3)若模拟氯碱工业生产烧碱、氯气和氢气,如何选用电极材料和电 解质溶液? 【答案】c 电极用Pt或石墨,d电极用铁丝(导体均可),X溶液为饱 和食盐水。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第四章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③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例如:H 2SO 4、NaHCO 3、NH 4Cl 、Na 2O 、Na 2O 2、Al 2O 3 ⑵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 2O 、HF 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
如BaSO 4、CaCO 3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2、判断(1)物质类别判断: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除外)、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性质判断:熔融导电: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 均不导电: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3)实验判断:①测一定浓度溶液pH②测对应盐溶液pH③一定pH 溶液稀释测pH 变化 ④同等条件下测导电性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⑴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 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⑵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例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CH 3COOHB .Cl 2C .NH 4HCO 3D .SO 2例2:(1)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固体KCl ③氨④食盐水⑤CO 2⑥Cl 2⑦CaCO 3⑧Na 2O ⑨铜丝⑩氯化氢气体11氨水12浓硫酸13盐酸14碘化氢15硫酸钡。
大学化学 电解质溶液和电离平衡(第4章)

非电解质(稀 溶液的通性 溶液的通性——稀溶液定律 非电解质 稀)溶液的通性 稀溶液定律 对于非电解质(稀 溶液来说 溶液来说, 对于非电解质 稀)溶液来说,一些物理化学性 质具有特殊性:性质的值仅与溶剂物质、 质具有特殊性:性质的值仅与溶剂物质、溶液浓 度有关,而与溶质物质是什么无关——稀溶液的 度有关,而与溶质物质是什么无关 稀溶液的 依数性。 依数性。 这些性质包括: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 蒸气压下降 下降及渗透压等。 下降及渗透压等。
外界压(KPa) 103.3 沸点(K) 373 202.6 393 405.2 416 810.4 443
3.凝固点:某物质液相蒸气压和固相蒸气压达到 3.凝固点 凝固点: 相等的温度. 相等的温度.
273 温度(K) 蒸汽压(Kpa)0.61 271 269 0.52 0.44 267 0.37 265 0.31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 2、沸点上升及凝固点下降 、 3、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 、
一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一)纯水的蒸气压 沸点和凝固点 纯水的蒸气压 什么叫蒸发?什么叫凝聚 什么叫凝聚? 什么叫蒸发 什么叫凝聚
蒸发
水(液态 液态) 液态
凝聚
水(气态 气态) 气态
1.水的饱和蒸气压:平衡时,水蒸气所具有的压力. 1.水的饱和蒸气压 平衡时,水蒸气所具有的压力. 水的饱和蒸气压: 水的蒸气压与温度有关
沸点上升及凝固点下降: 沸点上升及凝固点下降: p/kPa B 101.325 0.611 A
∆p
O O’ ∆Tfp Tfp 0
B’ 纯水 溶液 ∆Tbp 100 Tbp T/℃ ℃ 下降多少? 下降多少?
图3-1 冰、水及溶液的蒸气压曲线
水电解质

(2)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 兴奋性↑
★ 传导性↓
★ 自律性↑ ★ 收缩性先↑后↓
血[K+]↓ →膜对K+ →K+外流↓ →静息膜电位 →兴奋性↑ ↓ ↓ 通透性↓ 0期Na+内流↓ 2期Ca2+ ↓ 内流↑ 0期除极化↓→传导性↓ 4期Na+ 内流↑→自动除极化↑→自律性↑ 收缩性↑ → 心肌Ca2+转运与分布异常 收缩性↓
★ 潴钾性利尿剂
★ 醛固酮↓
(2) K+从细胞内逸出:
★ 组织损伤 ★ 酸中毒
(3) 入钾过多
3.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兴奋性↑(轻度) ↑
血[K+]↑
与阈电位距离↓ ↑ 细胞内外 →静息电位↓ [K+]差↓ ↓ 静息电位低于阈电位 ↓ 兴奋性↓(重度)
除极化阻滞:
静息电位低于阈电位使细胞兴 奋性降低的现象为除极化阻滞。
水与溶质的总和
溶质:电解质和各种可溶性有机物
2、电指何物(electricity, electrolytes)? Sodium, potassium, magnesium ,etc
第一节 水、电解质的正常代谢及其调节
一、水的生理功能及其平衡
(一)水的生理功能
1、润滑 2、调节体温 3、参与物质代谢
3)经皮肤丢失(1.5℃,500ml)
4)经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
(二)对机体的影响
1、体液的变主要参数的变化:
1)渗透压的变化? 升高
细胞内水外移
2)水的运动方向? 3)脱水的主要部位?
细 胞 内
2、临床表现
1)口渴? 2)尿量?尿钠?尿比重? 3)脱水热(dehydration fever)? 4)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 5)中枢功能改变?
无机及分析化学-4解离平衡

酸性溶液中不含OH-,碱性溶液中不含H+。
()
3、中和0.1mol/L的氨水和NaOH,所需要的HCl量相同。()
4、下列物质pH值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HCl B H2SO4 C H3PO4 D CH3COOH 5、一种酸的强度与它在水溶液中性质有关的是()
A 浓度 B 解离度 C 解离常数 D 溶解度
[例] 在0.10mol· dm-3的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使 NaAc的浓度达0.20 mol· dm-3,求溶液中的[H+]和电离度 。
2019/7/10
第四章 解离平衡
4-3 缓冲溶液
一、缓冲作用原理和基本公式
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加少量酸、少量碱或稀释作用而
本身pH值保持基本不变的溶液。
[H ][OH ] Kc[H2O] 1.810 16 55.54 1.0 10 1(4 室温时) Kw
说明:
Kw—水的离子积常数
1)T
Kw
2)对于任何一种水溶液[H ][OH ] 1.0101(4 室温时)
或pH pOH 14
2019/7/10
HCO3-+H2O
H2CO3+ OH-
K h1
Kw Ka2
K h2
Kw K a1
第四章 解离平衡
4-2 溶液的酸碱性 小结
1、水的电离 任何水溶液中[H ][OH ] 1.01014 Kw或pH pOH 14
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水溶液中H+和OH-浓度 的相对大小
3)若[H+]<[OH-] 即[H+] <10-7 或pH>7
无机化学第4章

SO3 + CaO: = CaSO4
Ag+ + :Cl = AgCl
等
第38页/共128页
2024/2/12
酸碱电子理论注意以下几点:
1. Lewis酸碱电子理论中只有酸、碱和酸碱络合物, 没有盐的概念。
2.应该在具体的环境中确认物质的酸碱归属。同一 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环境中,既可以作酸,也 可以作碱。
2024/2/12
36
第37页/共128页
237024/2/12
* 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定义
酸——电子对接受体,接受电子对的物质为酸;
碱——电子对给予体,提供电子对的物质为碱。
酸碱反应
A + :B = A:B
Lewis酸 Lewis碱 酸碱加合物
如:
H+ + :OH = H2O
BF3 + :F = BF4
c0 2 1
对弱电解质:当 <5% 时,1-≈1
KӨi
c0
2024/2/12
33
第34页/共128页
稀释定律
Ka
c0
Kb
c0
稀释定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度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反 比,与其解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 (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浓度越稀,其解离度越大)
2024/2/12
34
第35页/共128页
2024/2/12
21
第22页/共128页
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
2024/2/12
Ka
c(H ) c(Ac c(HAc)
)
Ka:酸常数
22
第23页/共128页
2024/2/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1. 经胃肠道急性丢失: 大量呕吐、 经胃肠道急性丢失: 大量呕吐、 剧烈腹泻、引流、 剧烈腹泻、引流、胃肠减压 2. 经皮肤丢失:大面积烧伤早期 经皮肤丢失:
病理生理:既有细胞内液减少,又 病理生理:既有细胞内液减少, 有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 有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 减少— 减少—周围循环衰竭
2. pH<7.35时,为失代偿性酸中毒,可能为 pH<7.35时 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1)呼吸性酸中毒(呼酸) 呼吸性酸中毒(呼酸) (2)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3)呼酸+代酸 呼酸+ (4)以酸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
3. pH >7.45时,为失代偿性碱中毒。可能为 >7.45时 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1)呼吸性碱中毒(呼碱) 呼吸性碱中毒(呼碱) (2)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3)呼碱+代碱 呼碱+ (4)以碱中毒为主的复合性酸碱中毒
HCO3 pH =PK+log---------=PK+log---------H2CO3
1. pH为7.35-7.45时,有三种可能: pH为7.35-7.45时 有三种可能: (1)无酸、碱失衡 无酸、 (2)有酸碱失衡,但处于代偿期 有酸碱失衡, (3)复合性酸、碱失衡(如呼酸+代酸,呼酸+代碱) 复合性酸、碱失衡(如呼酸+代酸,呼酸+代碱) 要进一步判断是哪一种情况,还要结合其他指标 要进一步判断是哪一种情况, 注意:pH正常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注意:pH正常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包括胃肠吸引,肠瘘, 包括胃肠吸引,肠瘘,大量出汗等损失的液 损失多少,补多少) 体(损失多少,补多少) 发热、出汗、气管切开者还应增加补液量 发热、出汗、 体温每升高1 体温每升高1。C 时, 从皮肤缺水3-5ml/Kg, 从皮肤缺水3 5ml/Kg, 中度出汗丧失液500中度出汗丧失液500-1000ml, 其中含钠量1.25其中含钠量1.252.5g 气管切开的病人 ,每日蒸发的水分相当于 800800-1200ml
2. 补液的类型 (1)生理需要量:1/4用生理盐水,3/4用 生理需要量:1/4用生理盐水 3/4用 用生理盐水, 5%GS (2)已损失量:按缺水的类型 已损失量: 高渗性脱水:用5%GS或0.45%盐水 高渗性脱水: 5%GS或0.45%盐水 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含钠的等渗液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3)继续损失量:生理盐水与糖按1:1补充 继续损失量:生理盐水与糖按1
↑↑
增高
处理原则
(一)去除病因 (二)补液治疗
处理原则
1. 补液总量
日生理需要量+已损失量+ 日生理需要量+已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1)每日生理需要量: 2000-2500ml 每日生理需要量: 2000(2)已损失量 纠正病人现已存在的缺水,缺钠盐, 纠正病人现已存在的缺水,缺钠盐,酸中 毒等需要的水和电解质。 毒等需要的水和电解质。先用计算量的一半
第二部分 酸碱平衡失调 acid-base) (disbalance of acid-base)
学习要求
1. 识别各项血气分析指标 2. 能计算和正确判断各种酸碱失衡 代谢性/呼吸性,单纯性/复合性, (代谢性/呼吸性,单纯性/复合性, 代偿性/失代偿性) 代偿性/失代偿性)
一、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减少 增多→ 增多→代谢性碱中毒 pH↑) ( HCO3- ↓,pH↓) ( HCO3- ↑,pH↑) ↖ ↗ [HCO3-] [H2CO3] ↙ ↘ 呼吸性酸中毒← 减少→ 呼吸性酸中毒←增多 减少→呼吸性碱中毒 ( HCO3- ↑,pH↓) ( HCO3- ↓,pH↑)
(三)血清钠正常,但有水钠 血清钠正常, 丢失---等渗性脱水 丢失 等渗性脱水 水、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和 钠等比例丢失、 细胞外液渗透压仍在在正常范围 血清钠在135-145mmol/L间 内:血清钠在135-145mmol/L间; 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实验室检查
高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150mmol/L 血清钠 血浆渗透压 >310mmol/L <130mmol/L <290mmol/L
等渗性脱水
正常范围
血常规 RBC、 (RBC、 轻度↑ 轻度↑ HB、HCT) HB、HCT)
尿比重 增高
↑↑
尿钠、氯↓↓ 尿钠、 尿比重低于1.010 尿比重低于1.010
(二)二氧化碳酸分压( PaCO2 ) 二氧化碳酸分压(
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 动脉血正常值为35-45mmHg。 动脉血正常值为35-45mmHg。 1. PaCO2 >50mmHg: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 >50mmHg: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 或是代谢性碱中毒的代偿性增高 2. PaCO2 < 35mmHg:过度换气,为呼吸性碱中 35mmHg:过度换气, 毒,或是代谢性酸中毒时的代偿性降低
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电解质、 (disbalance of electrolytes、acid-base) electrolytes、acid-base)
第一部分 电解质平衡失调
(disbalance of electrolytes) electrolytes)
学习要求 1.能正确判断电解质失衡 1.能正确判断电解质失衡 2.掌握电解质失衡的处理原则 2.掌握电解质失衡的处理原则 3.了解补液方案的制订 3.了解补液方案的制订
三、临床应用与判断
血清钠过高---高渗性脱水 (一)血清钠过高---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高于150mmol/L, 血清钠高于150mmol/L,血 浆渗透压高于310 浆渗透压高于310 mmol/L
病因
1. 摄入水分不足:吞咽困难、昏 摄入水分不足:吞咽困难、 迷/意识障碍者 2. 丧失水分过多:高热大量出汗、 丧失水分过多:高热大量出汗、 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 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大面积开 放性损伤
(二)血清钠降低---低渗性脱水 血清钠降低 低渗性脱水 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 失钠多于失水, 130mmol/L,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低于 290mmol/L 290mmol
病因
1. 消化液的持续丧失:反复呕吐、 消化液的持续丧失:反复呕吐、 持续胃肠减压、 持续胃肠减压、肠瘘 2. 大面积烧伤慢性渗液 3. 长期应用排钠利尿剂等
疲乏头晕、手足麻 疲乏头晕、 木、尿量正常或增 多,口渴不明显
重度缺钠 < 120 0.750.75-1.25g/Kg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 尿量减少 Bp下降, P快, Bp下降 P快 下降, 站立性晕倒 视力模糊 神志不清, 神志不清, 肌痉挛性抽搐, 肌痉挛性抽搐, 肌腱反射减弱 或消失; 或消失; 木僵, 木僵,昏迷 休克
AB) (三)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 碳酸氢盐( AB可受呼吸因素的影响:PaCO2每升高1mmHg, AB可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每升高1mmHg, 可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HCO3- 将增加0.4mmol/L。 将增加0.4mmol/L。 急性呼酸时,因肾脏代偿作用时间有限, 急性呼酸时,因肾脏代偿作用时间有限, HCO3-代偿性增高的数值很少,仅3-4mmol/L。 代偿性增高的数值很少, 4mmol/L。 慢性呼酸时,肾脏有充分的时间再回收HCO3- , 慢性呼酸时,肾脏有充分的时间再回收HCO 代偿性增高数值较大,最大可达45mmol/L。 代偿性增高数值较大,最大可达45mmol/L。如超 45mmol/L,或超过代偿预计值 提示有复合性 代偿预计值, 过45mmol/L,或超过代偿预计值,提示有复合性 代碱的可能 的可能。 <12mmol/L或低于代偿预计值, 或低于代偿预计值 代碱的可能。如<12mmol/L或低于代偿预计值,提 示有复合性代酸的可能。 复合性代酸的可能 示有复合性代酸的可能。 如何计算代偿预计值? 如何计算代偿预计值?
正常范围
7.357.35-7.45 98-100mmHg 9835-45mmHg 3522-27mmol/L 2224mmol/L 45-55mmol/L 45±3mmol/L 22-29mmol/L 2298% 20%
三、血气分析主要项目的意义
(一)酸碱度(pH):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溶液中 酸碱度(pH):溶液中[H 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pH为7.35正常pH为7.35-7.45, 平均为7.40 平均为7.40 血液中的pH主要取决于碳酸氢盐 碳酸之比值, 血液中的pH主要取决于碳酸氢盐/碳酸之比值,即: 主要取决于碳酸氢盐/
病理生理: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病理生理: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血容量减少— 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
按缺钠程度临床可将低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按缺钠程度临床可将低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血清钠 mmol/L 轻度缺钠 130130-135 中度缺钠 120120-129 0.50.5-0.75g/Kg 0.5g/Kg 缺钠程度 缺钠表现
(2)已损失量
纠正病人现已存在的缺水,缺钠盐,酸中毒等需 纠正病人现已存在的缺水,缺钠盐, 要的水和电解质。 要的水和电解质。先用计算量的一半
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按丧失体重的百 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 分比估算。每丧失体重的1%, 分比估算。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 500ml。
(3)继续损失量
病人, 50公斤 公斤, 病人,女,50公斤,因肠梗阻频繁呕 天入院。 吐1天入院。 体格检查:T39℃,P134次/分,R20 体格检查:T39℃ P134次 BP:95/65mmHg,病人疲乏无力, 次/分,BP:95/65mmHg,病人疲乏无力, 皮肤弹性差,眼眶凹陷,唇干。 皮肤弹性差,眼眶凹陷,唇干。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Na+140mmol/L, K+3.2mmol/L。 入院后停留胃管,当天引 3.2mmol/L。 入院后停留胃管, 流胃液500ml。 流胃液500ml。 (1)该病人的诊断? 该病人的诊断? (2理生理:细胞内液减少, 细胞外液轻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