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教职工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社会和谐的调研

教职工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社会和谐的调研

教职工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社会和谐的调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师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但与此同时,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本校及周边学校教师的调查了解,部分教师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给和谐校园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教职工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一)通过对教职工的调查了解以及从体检情况看,患颈椎病、脂肪肝、结石病的人数居多,其次是咽炎与高血压。

(二)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教职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承受压力大,心理疲劳,很多中老年教师不同程度的出现乏力、失眠、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不少教师出现了烦燥、焦虑紧张等心理现象,极少数教师心态失衡,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的极端行为。

二、教职工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1、由于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对自己健康关注程度不够,教师很少自己主动前往医院体检,有病也是能拖则拖,能抗则抗,往往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

另外,生活饮食的结构不合理,加之运动量少,也是患“职业病”的原因,通过对患有脂肪肝教师的了解,他们暴饮暴食、每天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大,运动量非常有限;通过对患有结石教师的了解,他们基本上没有吃早点的习惯,且喜欢吃油腻食品,不喜欢喝水,据了解,这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与此类疾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2、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外界压力与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包括环境、工作、家庭等多个方面。

一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社会转型、课程改革、学生减负、升学率以及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如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等多重压力,教师心理负担过重;二是学生家长的过高期望。

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不仅对子女期望过高,同时也对教师寄予过高厚望;有的家长不理解教师工作的难处,学生稍有差池,就认定是教师的过失;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动辄就向教师兴师问罪,甚至向上级领导和媒体告发,面对着这种种的责难和要求,教师在工作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健康问题。

而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职工是高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身体健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

对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他们的身体管理,还能为学校提供科学的健康管理策略和对策,从而促进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发展。

1. 教职工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教职工体质健康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工作压力大。

教职工的工作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坐姿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生活节奏不规律。

教职工工作时间长,生活节奏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和作息不正常,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教职工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佳,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第四,饮食不健康。

一些教职工工作节奏快,饮食不规律,以快餐为主食,缺乏均衡营养饮食,这也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 教职工健康管理需求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高校教职工对健康管理需求较大。

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促进项目,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工作压力。

这也说明高校教职工对自身的健康非常重视,他们希望学校能够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和支持。

二、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工作压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方面。

1. 工作压力高校教职工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坐姿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如腰椎疾病、肩颈疾病等。

长期的工作压力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2. 生活方式教职工的生活节奏通常不规律,作息不正常,饮食不规律等,这些生活方式不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2、加强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学校工会要正确引导教职工科学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从调查中反映出:很少参加锻炼、没时间锻炼、不想锻炼的教职工占44%;很少参加休闲活动、不喜欢没兴趣的教职工占41%;饮食不注意、不太注意的教职工占87%。

这说明有相当部分的教职工对科学地饮食,正确地锻炼和休闲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很缺乏的,需要教育引导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习惯。

校工会要定期开展健康、防治疾病讲座,充分利用工会的各类活动和网络、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健康保健知识,从各方面、各角度来提高广大教职工健康水平。

省教科工会要继续开展“健康教育进高校”活动。

这项活动是我会与省医学会联合举办的。

每年都组织有关大医院专家到学校为广大教职工义诊、讲座。

通过零距离与专家接触,帮助教职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同时提高了自我保健的能力和水平。

3、积极组织开展有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是工会组织特有的职能,也是广大教职工所期盼的。

从调查中看出,广大教职工对工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喜欢,都能积极参加。

校工会要组织好各类文体协会,开展群众性、多层面、寓教于乐、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

吸引并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升华气质;在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促进和谐与合作。

4、加大对教职工之家设施建设和投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在校生迅速增加,新校区建设逐步扩大。

给工会教职工之家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

目前,高校新校区都远离城市,校区的面积很大,教职工上班比较分散,上下班都要坐班车往返,集中起来开展活动有一定困难。

通过实践证明,深入开展建家活动,进一步推进二级建家,充分发挥分工会和工会小组的作用,是高校新形势下工会的重点工作。

省教科工会大力推进高校二级建家,要求各高校在建好校级教职工之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二级建家工作。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于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高校教职工作为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研究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现状分析1. 高校教职工体重偏重现象普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教职工中存在体重偏重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教职工的生活方式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导致体重超标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极大,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

2. 缺乏运动的现象普遍由于高校教职工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多人长期坐在办公室里进行文职工作,缺乏运动的机会和动力。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能力下降,易患慢性病。

缺乏运动也会导致教职工的体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心理压力增加,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 健康知识普及不足在高校教职工中,对于健康知识的普及不足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教职工对健康饮食和运动方式的认识不足,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知识水平,对于保障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1. 工作压力大高校教职工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工作压力大是一个普遍的情况。

由于科研和教学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有一定的工作压力,教职工们大多忽略了自身健康的重要性,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问题。

2. 工作环境不利于健康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环境一般比较封闭,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工作,缺乏阳光和新鲜空气。

这样的工作环境不利于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容易导致缺乏运动和长期坐姿造成的身体不适。

在高校教职工中,健康意识不够强烈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很多教职工长期忽视了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忽略了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导致了自身健康状况的下降。

学校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职工的身体健康情况,为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参考。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95%。

调研结果及分析
性别分布
受访者中,男性占比为44.21%,女性占比为55.79%。

年龄分布
受访者年龄在25岁至60岁之间,参与调研的人员中,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占比最高,占比达到44.21%。

工作年限分布
参与调研的人员中,工作年限在11-20年的人员占比最高,达到37.89%。

身体状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有71.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属于身体健康的人员较为普遍。

饮食习惯
调研结果显示,有48.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注意饮食健康,而有25.7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饮食不规律。

运动习惯
有52.1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周运动时间在1-3小时,有28.9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运动习惯。

健康问题
在调研中,受访者最关注的健康问题为饮食健康(38.95%)、睡眠问题(16.84%)和心理健康(13.68%)。

健康服务需求
在调研中,受访者最需要的健康服务为身体检查(38.42%)、营养饮食指导(22.11%)和健康知识咨询(21.58%)。

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学校职工的身体健康情况和他们的健康需求,可以为学校制定相关的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参考。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职工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及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更贴心的健康服务,从而为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教师身体状况研究报告

教师身体状况研究报告

教师身体状况研究报告引言:教师作为社会中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为下一代培养人才的责任。

然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身体状况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报告旨在研究教师的身体状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以帮助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

一、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身体状况教师工作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应对各种管理、学术和社会压力。

这种长期紧张的状态会影响教师的身体状况。

研究发现,教师中出现的身体问题主要包括脊柱、肌肉和心理方面的疾病。

1.脊柱问题长期坐姿和不正确的体态容易导致教师出现脊柱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脊柱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还会引起疼痛和不适,影响身体健康。

2.肌肉问题教师工作常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容易导致腿部和脚底肌肉疲劳和酸痛。

此外,教师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肩部和颈部的肌肉紧张也是常见问题。

这些肌肉问题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3.心理问题工作压力不仅会对教师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情绪状态和人际关系,还有可能引发其他身体疾病,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二、教师身体状况的原因分析1.工作压力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承担重大的责任和压力。

教学任务的繁重、管理压力的增加以及日常事务的琐碎都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进而影响他们的身体状况。

2.工作环境教师的工作环境对身体状况有直接的影响。

研究发现,一些学校的办公室或教室设计不合理,座椅和桌面高度不适宜,缺乏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施,长期使用容易引发身体问题。

此外,教师长时间在室内教学,缺乏户外活动,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3.生活习惯一些教师长时间工作,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不均衡的饮食、缺乏运动和睡眠不足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同时,一些教师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为了舒缓压力而滥用咖啡因和烟酒等物质,进一步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全体教师身体健康调查报告

全体教师身体健康调查报告

全体教师身体健康调查报告背景为了了解全体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健康调查结果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全体教师的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占比约75%。

其中,正常健康者超过半数,有一定健康问题的教师占比约25%。

健康问题类型身体疲劳:调查发现身体疲劳是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占调查总人数的60%。

长时间的站立和讲课,加上工作压力大,导致了大部分教师的身体疲劳感。

压力和焦虑:调查显示,超过30%的教师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和焦虑。

工作压力和教学任务的增加都是造成压力和焦虑的主要原因。

缺乏运动:有超过20%的教师反映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运动或进行体育锻炼。

睡眠质量差:20%的教师报告称他们的睡眠质量较差,该现象可能与工作压力和生活习惯有关。

不良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5%的教师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他们通常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的外卖或快餐。

健康问题的影响这些健康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表现和生活品质。

身体疲劳和缺乏运动会导致教师精神不振,影响学生的教学效果。

压力和焦虑会增加教师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睡眠质量差和不良饮食习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健康促进建议为了帮助教师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供职业培训:为教师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工作压力和焦虑。

2. 创造健康环境:学校可以创建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提供健康食品,鼓励教师进行运动和体育锻炼。

3. 支持健康生活方式:学校应支持教师进行定期体检,并提供相关保健服务。

同时,鼓励教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睡眠品质。

4. 研讨和资源分享:组织健康研讨会和分享会,让教师们相互交流健康经验,从而激发健康的生活方式。

5. 提供心理支持: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提供相关资源,帮助教师应对压力和焦虑。

结论全体教师的身体健康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健康体检调查报告5篇

教师健康体检调查报告5篇

教师健康体检调查报告5篇【第1篇】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健康体检部分疾病调查报告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仪器检查,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

为了提高生命质量,增强人们预防保健认识,我院开展了健康体检这项工作。

自20__年5月~20__年11月,已有5988人接受了健康体检。

从体检结果看,疾病的阳性率多数单位高达80,疾病的种类繁多,同时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这三种病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次,随机抽样1010人,针对这三种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

1资料与对象1.1资料抽样人群中,男681人,女329人,后按照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岁以上五个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年龄段三种疾病发病情况比较例(略)1.2对象机关干部与普通职员,以轻型、中型体力劳动为主。

2结果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升高的发病人数以35~44岁年龄组为主。

这三种疾病的患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

高脂血症患者病人位居三种疾病之首。

3讨论3.1心理因素处在35~4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社会的重任;是事业的贡献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感情的主要依靠和经济的主要来源者。

这部分人群所面临的矛盾相对较多,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工作上的、社会上的矛盾等,如果心理调整能力较差,就会引起心身疾病上升,如高血压病、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

3.2生理因素进入该期的个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开始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但是随着改革所产生的危机,迎运而生的困扰增加,同时对新生事物的学习和应变,更加透支了有限的精力,忽略了健康。

3.3饮食不当食物是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维持机体生理需要,营养过剩或营养素不平衡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的明显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
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省教育科技工会高校部对我省部分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6000份,有效回收5184份。

这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拟定了50个问题,涵盖了教职工的自然情况、身体状况、心理品质、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建议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切实了解和掌握我省高校广大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基本情况
在接受健康调查的人员中,男教职工:2664人,占调查总数的51%,女教职工2520人,占调查总数的49%。

其中30岁以下25%,30-39岁30%,40-49岁30%,50岁以上15%。

在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博士11%,硕士26%,本科41%,大专15%,专科以下人员7%;在职务分布上,科级以下39%,科级38%,处级21%,校级2%;在工资收入情况方面,调查显示,1200-3000元占58%,3001—5000占35%,5000以上占7%。

被调查人员
绝大部分为一线教职工,切实体现广大普通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健康状况。

我们在调查中按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学历,工作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数据处理后我们发现,在不断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广大教职工在承担着创新理论,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特殊职责,同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和心理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等因素下,致使许多教职工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况态,需要很好地去疏导和调理。

二、健康状况分析
(一)身体状况让人堪忧
从数据中反映出:教职工中自我感觉身体健康的只有11%,感觉良好33.8%,感觉一般27.4%,也有9.8%的教职工认为身体较差。

患有职业病的情况:颈椎和腰椎病占34%,咽炎、鼻炎占26%,精神紧张占13%,头昏、失眠占13%,静脉曲张占8%,其他占6%(表一)。

教职工的常见病主要有:胃病、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四种。

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的教职工的占57%。

从感冒的周期上看,一年只感冒一至二次的教职工占35%,一年感冒好几次的教职工占46%。

被调查的教职工中,处亚健康状态占有一定数量。

突出表现在浑身酸痛无力和精神衰弱失眠两个方面,比例高达50%,经常感到疲惫的教职工占26%,时常烦躁易怒的占19%;在工作中感到精力一般的占45%,精力较差的占15%,精力很差的占2%。

近40%教职工认为自己属于肥胖,并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以上这些疾病的产生,都是与教师职业的特点相关联,由于坐立的工作时间较长,讲课时间长,吃饭不规律,休息没钟点,加上长期精神压力大,又缺乏劳逸结合和适当锻炼,造成高校一部分教职工,特别是一线的教师身体严重透支,不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也给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二)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激烈竞争中,教职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压力。

通过调查显示出,90%以上的教职工从不同程度上认为工作压力大。

压力主要29%的****于科研课题的压力,24%****于发表论文晋升职称的压力,11%****于教学科研成果考核的压力,还有16%****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压力,家庭负担的压力占11%。

从休息时间表上看,晚上11点前休息的教职工占38%,晚上12点后休息的占40%,凌晨一至二点休息的占22%;从业余时间的主要用处看,做实验、钻研业务的教职工占19%,备课、完成论文的占21%,电脑前浏览信息的占26%,用于第二职业的占8%,用于其他休闲的占26%;从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看,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至6次的教职工占7%,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至4次的占16%,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至2次的占45%,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32%。

从心理症状的调查中看,有46%的教职工平时会感到紧张,有10%的教职工会感到恐慌,有12%的教职工感到终日心神不宁,还有12%有教职工常感到有不幸的事要发生。

这些教职工经常会出现头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等现象,还有的教职工出现头痛、耳呜、口干、胸闷、便秘、多汗等症状。

以上的数据显示,高校教职工在工作学习上压力不断增大,许多教职工缺乏科学地安徘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与心理障碍,不会自我调整,不好意思或不会去求助他人,又不愿意上医院或找心理医生,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排忧解难,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他们需要有一个减压的环境和措施,需要组织上的关心和帮助。

(三)对健康的期望值很高
随着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高校广大教职工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从调查表上反映出,教职工对健康教育很感兴趣,喜欢专家做健康报告和知识讲座的占48%,喜欢板报和校园网上宣传健康知识的占25%,喜欢专家来校进行义诊的占18%,喜欢组织交流保健知识的占9%。

广大教职工非常喜爱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主要有春秋游,运动会,各种球类,气功,登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