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合集下载

毒死蜱在水稻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毒死蜱在水稻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毒死蜱在水稻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毒死蜱是1965年由美国陶氏益农化学公司开发的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40年来已成为一种最大吨位的有机磷农药,被广泛用于防治水稻、麦类、甘蔗、玉米、棉花、茶叶、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上的害虫。

从目前我国农药登记中可以发现,有众多厂家在水稻上登记毒死蜱系列的农药品种,毒死蜱已被认为是取代水稻害虫防治中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磷胺等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最好选择。

1毒死蜱的作用特点毒死蜱属高效、中毒、广谱类有机磷杀虫剂,具有中等毒性,对人体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在高等动物体内能很快降解为无毒物质。

毒死蜱从作用特性上看属神经性毒剂,主要杀虫机制是抑制生物体内神经突触ache的活性,致使大量的ache 积聚,中断神经传导,最终导致神经麻痹直至死亡。

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及一定的熏蒸作用,在植株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

2毒死蜱在水稻上的登记使用情况从原药性质上分析并结合农药剂型开发,毒死蜱一般可加工成乳油、水乳剂和可湿性粉剂。

目前,国外公司在我国登记的剂型有48%乐斯本乳油、40%毒死蜱乳油。

国内厂家大部分登记40%乳油。

目前,毒死蜱系列药剂已经被广泛用于水稻害虫防治,据不完全统计,毒死蜱及其复配剂登记在水稻上使用的品种超过190个,登记的剂型有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粉剂、颗粒剂、微乳剂、展膜油剂等,其中乳油剂型占绝大多数。

防治对象涉及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褐飞虱、稻瘿蚊、稻水象甲等,其中绝大多数登记在水稻螟虫上。

由于毒死蜱对稻飞虱也有相当的效果,许多厂家开发了一些复配剂,在防治螟虫的基础上兼治稻飞虱,根据公布的资料,毒死蜱登记用于防治稻飞虱的产品有11个(见表1)。

3毒死蜱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3.1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具有特效,并且起效快,持效期长,一般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或低龄幼虫高峰期喷雾防治。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40%毒死蜱乳油 1 125~1 500ml/hm2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喷药,5d后的相对防效可达90%以上,用750ml/hm2亦在80%以上;7d后40%毒死蜱乳油用750ml/hm2、1 125ml/hm2、1 500ml/hm2的效果分别为88.10%、94.60%和96.30%;药效和持效性相当于或略优于对照药剂甲胺磷和杀虫双。

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试验

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试验
维普资讯
植物保 护
现 代 农业科 技1 0 8年 第 9 20
不 同药剂对稻纵卷 叶螟与稻飞虱的防治试验
程建 华 冯成 玉 于 宝富 陆晓峰
( 苏 省 海 安 县植 保 植 检 站 , 苏 海 安 2 60 江 江 2 60)
摘 要 20 0 7年 选 取 含 有 不 同 有 效 成 分 的 1 8种 杀 虫 剂 , 第 五 ( ) 稻 纵 卷 叶 螟 卵 孵 高 峰 期 进 行 了 部 分 田 间 药 效 对 比试 验 并 观 察 了 在 3代 对稻 飞虱的 防治效 果。 步试验 结果 表 明 : 文云 、 初 稻 丙腈 、 三拂 、 丙辛 、 丙脲 、 劲特 、 清 以及 毒 死蜱 等 药剂 , 锐 顺 对稻 纵卷 叶螟 的 杀 虫与控 害效 果 均较理 想 ; 拂 、 三 丙脲 、 特 、 文 云、 独 稻 丙辛 、 劲特 、 锐 丙腈 、 毒死蜱 和 禾 生乐对稻 飞 虱也具 有一 定 的控 和 效果 。 l 关 键 词 杀 虫 剂 ; 纵 卷 叶 螟 ; 飞 虱 ; 治 效 果 稻 稻 防 中 图分 类 号 ¥ 8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0 )9 0 4 0 4 1t 9 0 7 5 3 (0 8 0 —0 7 — 2
维普资讯
《 现代 业科技》0 年第 9 20 期
植物保护
和毒 死蜱 8 4 6 g以上 用量 等 各处 理 之 间无 明显 差 异 , 叶 效 保
果仍 保 持在 8 %以上 ; 溴磷 与辛 硫 磷 、 唑 磷 与 氟 虫腈 、 5 丙 三 毒死蜱 、 氟啶 脲 等 复 配 剂 , 死 蜱 7 0 毒 2 g以上 以 及 阿 维 菌 素
6 等 处理 之 间差 异不 显著 , 叶效 果 保持 在 7 %以 上 ; 虫 g 保 0 杀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2007-6-29 8:47:50 责任编辑:泡泡一、有机磷类1、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中毒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是胆碱酯酶抑制剂。

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及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防治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

药剂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好。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敌敌畏:敌敌畏是一种高效、中毒、熏蒸作用强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为胆碱酯酶抑制剂。

该药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好,其熏蒸效果极强,对同翅目、鳞翅目昆虫有极强的击倒力。

施药后药剂易分解,并且持效期短,残留量少。

敌敌畏是所有有机磷农药中熏蒸作用最强的药剂,对灰飞虱成虫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主要在灰飞虱成虫大量出现时施用。

施药应避开晴天高温时段,以免引起人中毒。

该药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

二、氨基甲酸酯类1、混灭威:混灭威是由两种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飞虱、叶蝉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击倒速度快,一般施药后1小时左右大部分害虫即跌落水中,持效期只有2-3天。

药效不受温度影响,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防效。

混灭威对鳞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虫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叶蝉、飞虱、蓟马等。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产生药害。

2、异丙威:异丙威是中等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合成,致使昆虫麻痹直至死亡。

该药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持效期短,一般只有6天左右。

对稻飞虱、叶蝉科害虫有特效,可兼治稻蓟马和蚂蟥,对天敌安全。

施用异丙威前10天不能施用除草剂敌稗。

3、仲丁威:仲丁威是一种防治稻飞虱、叶蝉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害虫中毒死亡,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和一定的胃毒、熏蒸和杀卵作用。

对飞虱、叶螨类有特效,杀虫迅速,但持效期短,药效只能维持4-5天。

在水稻上使用前后10天,要避免使用除草剂敌稗。

毒死蜱不同剂型对单季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毒死蜱不同剂型对单季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蜱( 新农 宝 ) 乳油 10 、8 0 g4 %毒 死蜱 ( 绿憬 ) 油 10 、0 乳 0 g3% 毒 死蜱 ( 富 ) 乳剂 10 、 %毒 死 蜱微 乳 剂 10 及 剂型防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 死蜱 不同剂型处理对 稻纵卷叶螟理 防效 . 毒
药后 7 d以 4 % 微 乳 剂 10 / 6 m 0 0 g6 7 处 理 防 效 最 好 , 次 为 3 % 水 乳 剂 ( 富 ) 2 g6 7 处 理 、8 乳 油 ( 憬 ) 其 0 双 10 /6 m 4% 绿 10/ 6 m 处 理 、0 乳 油 ( 农 宝 ) 0 g6 7 处 理 , 理 之 间 无 显 著 差 异 ; 稻 飞 虱 防 效 以 4 % 水 乳 剂 ( 富 ) 0 g6 7 4% 新 10/ 6 m 处 对 0 双 10/ 6 m 2 g6 7 处 理 最 好 , 次 为 4 % 乳 油 ( 憬 ) 0 g6 7 4 % 乳 油 ( 农 宝 )0 g6 7 4 % 微 乳 剂 10 / 6 m 其 8 绿 10/ 6 m 、0 新 10/ 6 m 、0 0 g6 7
( 绿憬 ) 乳油 、0 3 %双 富( 死蜱 ) 毒 水乳 剂 、0 4 %毒 死蜱微 乳
剂 、%毒死 蜱 ( 丹 ) 粒 剂 为 新 农 化 工 生 产 ( 售 ) 5 紫 颗 市 , 2 % 噻嗪酮 可湿性 粉剂 为常 州农药 厂生产 ( 5 市售 ) 。 12 试 验 时 间与 地 点 选 在 单 季 稻病 虫 综 合 防控示 范 . 区, 稻纵 卷 叶螟 试验 的施药 时 间为 7 8日, 月 正值 四( ) 2 代
2 结 果与分 析
2 1 毒 死蜱不 同剂 型对 单季稻稻 纵卷 叶螟 效果 根 据 毒 .

锐劲特等几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三化螟的控制效果评价

锐劲特等几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三化螟的控制效果评价

种高毒农药以来 ,市面上各种复配药剂泛滥 ,防效 l 材料与方法 不甚理想 ,为明确常用农药单剂锐劲 特、三唑磷、
毒死蜱 、甲维盐 、杀虫双等及其与有机硅助剂杰效 1 1 供试药 剂 . 利混用后对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三化螟 的控制效 8 %锐劲特 WG、5 0 %锐劲特 S ( C 拜耳作物科 果 ,给 防治 提供 科 学 依 据 。我 们 于 20 0 7年 早 稻 在 学公司) 0 ,2 %三 唑磷 E ( C 上海 繁农 化工有限公 第3 代稻飞虱、第 3 代稻纵卷叶螟 、第 2 代三化螟 司) 8 ,1 %杀虫双 A ( S 广东罗定市永安化工有限责
1 2 试 验方 法 .
稻 飞虱 :
虫 口 ( %) : × 0 10
三 化螟 :
白穗 率 ( %) = ×10 0
试验 共设 1 处 理 ,分 别 为 :①8 %锐 劲 特 0个 0 水 WG 3 /6m2 g67 ;② 1 甲维 盐 E 0 /6m2 % C 3ml67 ; ③4 %毒死 蜱 E 5 /6 m2 0 C 7ml67 ;④2 %三 唑磷 E 0 C 10 / 6 m2 5 ml 7 ;⑤ 1 % 杀 虫 A 0 ml 6 m2 6 8 S 3 0 / 7 ;⑥ 6 8 %锐 劲 特 WG 2 /6 m2 0 g6 7 +杰 效 利 lml67 ; O /6m2
维普资讯
20 .0 ( 0 72 增刊 )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 7 0 387 2 0 )增 刊 一070 0 3 —4
广
西


3 7
锐 劲 特 等 几 种 药 剂 对 稻纵 卷 叶螟 、稻 飞 虱 和 三 化 螟 的控 制效 果 评 价

毒死蜱+噻嗪酮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初报

毒死蜱+噻嗪酮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初报

毒死蜱+噻嗪酮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初报
王会福;钟列权;谢宝玉;沈益民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试验调查结果及田间观察表明,35%毒死蜱+噻嗪酮乳油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667 m2用量100 ml、115 ml的总体防效90%左右,且持效期较长(药后14 d防效仍达83.4%、86.9%),与对比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 g、5%锐劲特悬浮剂40 ml处理的防效相当,明显优于对比药剂40%新农宝乳油100 ml、99%绿颖乳油300 ml的防效,且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2页(P471-472)
【作者】王会福;钟列权;谢宝玉;沈益民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317000;台州市农业局植保站,浙江临海,317000;台州市农业局植保站,浙江临海,317000;仙居县横溪农业服务站,浙江仙居,317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1+.9
【相关文献】
1.吡蚜酮、噻嗪酮两种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J], 罗益都
2.30%毒死蜱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初报 [J], 曹晖
3.25%噻嗪酮加入77.5%敌敌畏防治稻飞虱效果试验初报 [J], 陈源雄
4.毒死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初报 [J], 钟列权;王会福
5.20%高渗毒死蜱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J], 米青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氰虫·毒死蜱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及应用技术

氰虫·毒死蜱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及应用技术

- 130 -氰虫・毒死蜱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及应用技术曹忠泉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农技服务站 317314)余山红* 王会福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17000)稻纵卷叶螟是台州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量大、危害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效药剂,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笔者进行了氰虫・毒死蜱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及应用技术探索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麻车坑村的单季晚稻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四周均种植水稻。

供试品种为“甬优538”,于6月12日机插。

试验期间各小区水稻长势嫩绿,肥水管理一致。

试验实施前6月22日每667 m2用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30g+25%噻嗪酮WP 50 g防治1次,之后整个试验期间未用任何杀虫剂。

1.2 供试药剂36%氰虫・毒死蜱SE(商品名为新巴瑞,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阿维・氟酰胺SC(商品名为稻腾,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商品名为海正农头,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阿维菌素EC(商品名为威志,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商品名为冠雄,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处理(每667 m2用量):(1)36%氰虫・毒死蜱SE 120 mL;(2)10%阿维・氟酰胺SC 30 mL;(3)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30 g;(4)5%阿维菌素EC30 mL;(5)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30 mL;(6)清水对照(CK)。

每小区面积96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筑小田埂,以防田水串灌。

1.4 施药时间根据浙江省台州市植保检疫站提供的水稻病虫监测分析,预计四(2)代稻纵卷叶螟初龄幼虫高峰期在7月26日前后,因此本试验施药时间定在7月25日,每667 m2用水量为45 kg,用佳雨牌JY-767型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均匀喷雾,施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田间稻纵卷叶螟幼虫虫龄实际分布为1龄占24.2%、2龄占46.4%、3龄占20.3%、4龄占6.1%、5龄占3.0%。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2007-6-29 8:47:50 责任编辑:泡泡一、有机磷类1、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中毒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是胆碱酯酶抑制剂。

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及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防治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

药剂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好。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敌敌畏:敌敌畏是一种高效、中毒、熏蒸作用强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为胆碱酯酶抑制剂。

该药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好,其熏蒸效果极强,对同翅目、鳞翅目昆虫有极强的击倒力。

施药后药剂易分解,并且持效期短,残留量少。

敌敌畏是所有有机磷农药中熏蒸作用最强的药剂,对灰飞虱成虫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主要在灰飞虱成虫大量出现时施用。

施药应避开晴天高温时段,以免引起人中毒。

该药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

二、氨基甲酸酯类1、混灭威:混灭威是由两种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飞虱、叶蝉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击倒速度快,一般施药后1小时左右大部分害虫即跌落水中,持效期只有2-3天。

药效不受温度影响,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防效。

混灭威对鳞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虫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叶蝉、飞虱、蓟马等。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产生药害。

2、异丙威:异丙威是中等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合成,致使昆虫麻痹直至死亡。

该药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持效期短,一般只有6天左右。

对稻飞虱、叶蝉科害虫有特效,可兼治稻蓟马和蚂蟥,对天敌安全。

施用异丙威前10天不能施用除草剂敌稗。

3、仲丁威:仲丁威是一种防治稻飞虱、叶蝉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害虫中毒死亡,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和一定的胃毒、熏蒸和杀卵作用。

对飞虱、叶螨类有特效,杀虫迅速,但持效期短,药效只能维持4-5天。

在水稻上使用前后10天,要避免使用除草剂敌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别于三代稻纵卷叶螟卵孵末期至 1 ~2 龄幼 虫盛期 (2007年 8月 14 日 )和稻飞虱 1 ~2 龄若虫 高峰期 (2007年 9 月 12 日 )在不同稻田内进行 ,施 药用卫士牌 (W S - 16 )喷雾器喷细雾 1 次 ,喷水量 750 kg / hm2 ,田间有 3 cm 左右水层 。 1. 5 调查内容及方法 1. 5. 1 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调查 施药前不 查基数 。药后 16 d,采用平行跳跃法进行调查 ,每小 区查 5点 ,每点 25穴水稻 ,每穴水稻调查 30叶 。调 查束叶数 ,计算束叶率 ,剥查活虫数 ,并与空白对照 的束叶率和活虫数进行比较 ,计算保苗效果和杀虫 效果 。束叶率 ( % ) =调查束叶数 /调查稻叶总数 × 100;保苗效果 ( % ) = (对照区束叶率 - 处理区束叶 率 ) /对照区束叶率 ×100;杀虫效果 ( % ) = (对照区 活虫数 - 处理区活虫数 ) /对照区活虫数 ×100。 1. 5. 2 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调查 采用平行跳跃 式盘拍法取样 ,每小区拍查 20 个点 ,每点分别拍查 2穴水稻稻茎中下部的飞虱于白瓷盘内 ,统计 3种稻 飞虱的总量 。施药前调查稻飞虱虫口基数 。分别于 药后 2、5、10 d调查各小区的飞虱数量 ,计算虫口减退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迁飞性的暴发性害虫 , 由于迁入峰次多 ,世代重叠 ,导致防治难度大 。因 此 ,使用 480g /L 毒死蜱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 虱 ,应在其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 (若虫 )盛发期适 时用药 ,以确保对两迁害虫的防治效果 。
毒死蜱可与多种药剂复配使用 。田间稻纵卷叶
螟和稻飞虱发生量大时 ,可选用毒死蜱与甲氨基阿 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虫腈 、噻嗪酮或吡虫啉进行复配 防治 ,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两迁害虫的危害 ,还可延 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从而延长毒死蜱使用寿命 。
收稿日期 : 2008 - 02 - 28 作者简介 :许小龙 (1964—) ,女 ,江苏兴化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
作物害虫防治及农药应用研究 。 Tel: ( 025 ) 84390403; E - mail: xxl@ jaas. ac. cn。
褐飞虱低龄若虫为主 。 1. 3 试验处理
参考文献 :
[ 1 ]张瑞平 ,张建军 ,王 炜 ,等. 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 的效果 [ J ].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6) : 168 - 169.
[ 2 ]葛通阔 , 金之庆.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水稻主要虫 害影响 初探 [ J ].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4) : 36 - 38.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许小龙等 :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 121 —
率 ,与空白对照区的虫口减退率进行比较 ,计算校正 防治效果。减退率 ( % ) = (药前基数 - 药后活飞虱 数 ) /药前基数 ×100;校正防效 ( % ) = (处理区减退 率 - 对照区减退率 ) / (1 - 对照区减退率 ) ×100。 116 数据分析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江苏省水稻上两种迁飞 性害虫 。近年来由于受迁入量 、适宜作物生育期以 及气候条件等综合影响 ,两迁害虫连续几年大暴发 至特大暴发 ,令人猝不及防 ,损失惨重 [ 1 - 2 ] 。毒死蜱 是一种高效 、广谱 、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 ,具有 触杀 、胃毒和熏蒸作用 ,可作为取代高毒农药的首推 品种 ,广泛应用于地下害虫及其他农业害虫的防 治 [ 3 - 4 ] 。毒死蜱对水稻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 虱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随着国产高质低价毒死蜱的 大量推出 ,相信毒死蜱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从表 2可以看出 , 480 g /L 毒死蜱乳油对稻飞虱 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468 ~612 g a. i. / hm2 处理 , 药后 2~5 d的防治效果在 80%以上 ,药后 10 d对 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有所下降 。除 480 g /L 毒死蜱乳 油 612 g a. i. / hm2 药后 2 d效果外 ,其他处理对稻 飞虱 的 防 治 效 果 与 10%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30 g a. i. / hm2没有显著差异 。
试验设 480 g /L 毒死蜱乳油用量分别为 324、 468、612 g a. i. / hm2 ; 对照药剂设 20%三唑磷乳油 450 g a. i. / hm2 和 10%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30 g a. i. / hm2 ;另设空白对照 ( CK) 。各处理均为 4 次 重复 ,小区面积 30 m2 ,随机区组排列 。各小区间筑 小埂 ,以防止药剂间相互串流 。 1. 4 试验时间及方法
72. 24b
883
76. 26a
CK
851
1 461
1 804
注 :稻田中的飞虱为褐飞虱 、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一起组成的混合群体 ,其中褐飞虱占 90%以上 。
杀虫效果 (%)
72. 73c 81. 82b 90. 91a 73. 74c
药后 10 d
活虫数 (头 /百穴 )
2 870 2 514 1 950 1 819 4 059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药剂 480 g /L 毒死蜱乳油 (益阳市润慷宝化工有限
公司 ) ; 20%三唑磷乳油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 )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 公司 ) 。 1. 2 试验地基本情况
稻纵卷叶螟试验在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水稻田 进行 。水稻品种为武育粳 3号 ,单季晚稻 ,拔节期 。 试验时正值三代稻纵卷叶螟卵孵末期至 1 ~2 龄幼 虫盛期 。稻飞虱试验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 究所试验区水稻试验田进行 。水稻品种为扬辐粳 8 号 ,用药时处于穗期 ,水稻长势良好 。试验时田间以
校正防效 (%)
70. 19a 76. 33a 78. 34a 78. 27a
3 小结与讨论
480 g /L 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低 龄幼虫 (若虫 )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用 480 g /L 毒 死蜱乳油 612 g a. i/ hm2 ,药后 16 d防治稻纵卷叶螟 的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均达 90%左右 ,对稻飞虱的 防治效果可达 80%左右 ,持效期 10 d。
表 1 480 g /L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田间防治效果
处 理
用药量 ( g a. i. / hm2 )
束叶率 (%)
保苗效果 (%)
480 g /L毒死蜱
324
1. 08
74. 77b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68
0. 76
82. 24ab
612
20%三唑磷
450
0. 44 1. 20
89. 72a 71. 96c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019
药后 2 d
活虫数 (头 /百穴 )
951
校正防效 (%)
72. 57b
药后 5 d
活虫数 (头 /百穴 )
917
校正防效 (%)
78. 57a
468
2 227
706
81. 54ab
906
80. 80a
10 %吡虫啉
612
1 888
470
85. 49a
719
82. 04a
30
1 755
836
— 120 —
江苏农业科学 2008年第 4期
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许小龙 1 , 顾中言 1 , 徐德进 1 , 李慈厚 2
(1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14; 2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 : 研究了 480 g/L 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低龄幼虫 (若虫 )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 ,用 480 g/L毒死蜱乳油 612 g a. i. / hm2 ,药后 16 d的保苗效果和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均达 90%左右 ,对稻飞虱的防治 效果可达 80%左右 ,持效期 10 d。毒死蜱可与多种药剂复配 ,田间可选用毒死蜱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 虫腈 、噻嗪酮或吡虫啉进行复配防治稻纵卷叶螟或稻飞虱 ,以提高控制效果 ,延长药效期 ,延缓害虫对毒死蜱产生 抗药性 。 关键词 : 毒死蜱 ; 稻纵卷叶螟 ; 稻飞虱 ;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 S435. 11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1302 (2008) 04 - 0120 - 02
用 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及比较各 处理之间药效的差异显著性 。
2 结果与分析
2. 1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从表 1可以看出 , 480 g /L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
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480 g /L 毒死蜱乳油 468~612 g a. i. / hm2 ,药后 16 d的保苗效果和杀虫
[ 3 ]赵 华 ,李 康 ,吴声敢 ,等. 毒死蜱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 评价 [ J ]. 浙江农业学报 , 2004, 16 (5) : 292 - 298.
[ 4 ]陆长婴 ,吴彤东 ,刘凤军 ,等. 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混配的增效作用 [ J ].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1) : 202 - 204.
CK
4. 28
注 :同列数据后字母不同者表示处理间差异达到 0. 05水平显著性 。表 2同 。
表 2 480 g/L毒死蜱乳油对稻飞虱田间防治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