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34例临床观察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疾病背景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咳嗽症状,通常持续超过8周以上。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咳嗽的病因很多,可能是由于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的。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常用的药物包括祛痰药、止咳药等。
这些治疗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顽固性的慢性咳嗽病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方案,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探讨该方剂对慢性咳嗽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1.2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慢性咳嗽的治疗探讨展开。
过去的研究表明,慢性咳嗽是一种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症状,常常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在一些临床观察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这种中药方剂采用了杏苏散和小柴胡汤的传统配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加减,以增强疗效。
一些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该方剂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有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等。
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更多随机对照试验,明确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通过观察患者在接受该方剂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其疗效,以验证该方剂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有效性。
此研究旨在全面评估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对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该方剂的药效作用和适应症范围,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34例临床观察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34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68例各种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久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观察组给予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咳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咳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咳嗽;久咳;杏苏散加减;艾灸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引起,久咳指的是慢性长时间咳嗽,咳嗽持续数月以上。
中医认为咳嗽属于临床的“咳嗽”以及“喘证”范畴,西医则认为咳嗽是机体在拮抗呼吸道分泌物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1],主要因呼吸道感染病毒或者细菌有关,严重者可进一步影响肺部功能。
本研究针对呼吸道疾病引起久咳的患者采用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久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6.7±1.5)岁,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2例,上呼吸道感染1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7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6.3±1.7)岁,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例,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咳药物治疗,根据不同呼吸道疾病给予相应止咳药物,主要有苏芬氏合剂(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产,国药准字Z20110129)、复方止咳糖浆(广西日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5021946)、复方甘草合剂(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2965)以及孟鲁斯特(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70058)等,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杏苏散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验案二则

浙江中医杂志2019年1月第54卷第1期杏苏散加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验案二则刘卿胡淑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关键词杏苏散儿科慢性咳嗽导师胡淑萍临床诊病20余年,经验丰富,诊治慢性咳嗽患儿颇多,收到可观效果。
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将其运用杏苏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案例选介如下。
1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李某,男,5岁。
2018年3月6日初诊:患儿主因“咳嗽咳痰2月”就诊。
2月前患儿因发热、咳嗽咳痰于外院诊断为“支气管炎”,予对症治疗后热退,但咳嗽至今未愈。
现症:咳嗽,晨起咳重,痰多,色白,清稀,无发热,腹胀满,纳呆,小便调,大便稀溏,每日2~3次。
查体:咽-,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舌淡红、苔白滑,脉滑。
考虑为慢性咳嗽之感染后咳嗽,辨证为肺失宣降,痰湿内蕴证,治宜健脾化湿,宣肺止咳。
处方:紫苏叶、杏仁、清半夏、陈皮、前胡、枳壳、桔梗、茯苓、紫菀、款冬花各10g,甘草6g,生姜2片,大枣2枚。
3剂,水煎分服。
3月9日复诊:诉咳嗽减轻,纳食增,腹胀缓解,大便略稀,每日1~2次。
前方去紫菀、款冬花,加山药、白术各10g。
4剂。
服后患儿渐愈。
按: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作为小儿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多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期间,家长调护或治疗失宜所致。
有关专家通过临床统计分析,将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分为痰湿蕴肺、痰热壅肺、肺脾气虚等。
本例患儿咳嗽日久,痰多,色白质稀,腹胀,大便稀溏,乃一派痰湿内蕴肺脾之象。
痰湿伏于肺脏,肺气不利,宣降失调,咳嗽迁延难愈;痰湿困遏脾阳,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则腹胀满,大便稀溏。
患儿初诊,咳嗽明显,治疗当宣肺祛痰,以治标为主,故用杏苏散加紫菀、款冬花等降气止咳之品,方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调节肺之气机,枳壳、前胡,配紫菀、款冬花理气化痰。
患儿复诊,咳嗽减轻,痰量减少,乃肺气宣利之兆,然导师认为咳嗽虽减,但痰湿之邪尤存,脾虚之证仍在,治疗当健脾益气,以治本为主,故用山药、白术等益气健脾之物,与方中茯苓、大枣等健脾和中之品相配,共奏健脾祛湿之功,标本同治,痰湿渐除,则疾病向愈。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作者:张婧齐迅捷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7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杏苏散联合艾灸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咳嗽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杏苏散随证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艾灸联合杏苏散随证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艾灸;杏苏散;随证加减;咳嗽【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1-0102-02Abstract:Keywords:中医认为咳嗽与外邪的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西医学理论认为,咳嗽发病的主要机制为机体在拮抗呼吸道分泌物时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主要与呼吸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病情程度严重者会对肺部功能造成影响[1]。
笔者对应用艾灸联合杏苏散随证加减治疗咳嗽41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慢性咳嗽(排外刺激性咳嗽)患者82例,均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5.8±6.1)岁;体重43~85kg,平均体重(53.7±7.5)kg;发病时间3~12个月,平均(5.2±0.6)个月;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18~71岁,平均(45.5±6.6)岁;体重45~81kg,平均(53.8±7.3)kg;发病时间3~11个月,平均发病时间(5.0±0.7)天。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发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以杏苏散治疗,药用桔梗、紫苑、法半夏、杏仁、陈皮、茯苓、苏叶、百部各15g,黄芩、甘草各10g,大枣4枚,生姜3片。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慢性咳嗽是一种持续时间长达8周以上的咳嗽,并且伴有咳痰或者无痰咳嗽。
常见的原因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鼻窦炎、胃食管反流、药物反应等等。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咳嗽通常是外感邪气入侵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治疗。
本次临床观察选取了6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观察组选取30例患者,采用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并配合干预措施。
对照组选取30例患者,采用传统西药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咳嗽病史和症状等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患者先口服杏苏散,主要成分包括杏仁、薄荷、生甘草、旋覆花等。
再加柴胡、黄芩、黄连、麻黄等作为加减方,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个体化调整。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采用适量的针灸和推拿手法进行辅助治疗。
对照组患者口服小柴胡汤,并使用西药进行治疗。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咳嗽程度、咳嗽频率、咳痰量、痰液性质、肺功能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咳嗽程度、咳嗽频率和咳痰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痰液性质改善和肺功能提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分析痰液性质改善方面,观察组26例患者(86.67%)痰液变稀,4例患者(13.33%)痰液呈现凝结状态;对照组只有13例患者(43.33%)痰液变稀,17例患者(56.67%)痰液呈现凝结状态。
肺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为23例(76.67%),对照组只有12例(40.00%)。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具有显著疗效。
该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咳嗽程度、咳嗽频率、咳痰量,改善痰液性质和提高肺功能。
可作为慢性咳嗽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该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不足之处,后续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中药配方颗粒杏苏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疗效观察

中药配方颗粒杏苏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杏苏散配方颗粒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予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予中药汤剂,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
结果杏苏散治疗外感咳嗽配方颗粒和汤剂效果均较满意。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杏苏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且易贮存保管、便于使用,有利于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杏苏散;外感咳嗽[中图分类号] r25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1-85-02clinical study on drug granules of xingsu sa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d coughyan?zheng1??ding?qingsheng1??yu?changzhi21.department of tcm, the affili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n huangpu district of jinan?university,guangzhou 510700,china;2. department of tcm,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rug granules of chinese herbs of xingsu san on cold cough. methods all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reating with drug granules anddetection of cut crude drug. results both groups showed satisfactory?effects?on cold cough. conclusion drug granules of xingsu san have therapeutic effects to cold cough, equal effect with traditional detection of cut crude drugs, also were?convenient, and help for promoting tcm modernization and innovation process.[key words] drug granules of chinese herbs; xingsu san;cold cough咳嗽为临床常见病,究其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咳嗽通过艾灸和杏苏散中药加减治疗的效果观察

( 河南省南阳市 医专第二附属 医院 河南 南阳 4 7 3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 R 2 5 6 . 1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5 ) 5
【 摘要】目的:分析咳嗽通过艾灸和杏 苏散 中药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 2 0 1 4年 5月至 2 0 1 5年 5月期 间接诊的 8 0 例咳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 0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镇咳药物,观察组采用艾灸和杏 苏散 中药加减治疗,而后分析两组患 者在治疗上的效果指标差异。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 ,观察组为 9 7 . 5 %,对照组为 8 0 %,p < O . 0 5 ;在肺部功能 P E F 、MV V等指标改善效 果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O 0 5 。结论 :咳嗽通过艾灸和杏苏散中药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尽快的缓释临床相关症状。
中 西 医 i 强 i
i i 强 i i i i i ; i 强 i i ; 强 i 健 i 康 导 ; 报 i . ; i 医 学 版2 ; 0 1 i 5 年第 ; i 5 i 期2 i 0 卷 ;
咳嗽通过艾灸和杏苏散 中药加减 治疗 的效果观察
【 关键 词】艾 灸 ;杏 苏散 ;咳嗽 咳嗽属 于临床 常见 呼吸 道疾 病 ,一般 分为 内伤 性与 外感 性两 种 ,一般 外 感性一般 属 于实证 ,一 般 可 以分为 风燥 、风 热和 风寒 三 种 ,一般起 病 急促 ,会 伴有 鼻塞 、 咽干 、头痛 、发热 、身 体疼 痛 、 流涕和 喉咙痒 等感 受 。而采用 杏 苏散 治疗 ,其 性质 温和 而不 燥 热 ,滋润 而不寒 凉 ,因此 可 以达 到较 好 的 治疗效 果” 。 1资料 与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表1 :两 组患 者 药物 治疗后 的疗 效差异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咳嗽41例疗效观察

照组 、治疗组 ,每组 4 1 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杏苏散 随证加 减治疗 ;治疗组采用艾灸联合杏苏散 随证加减治疗 。对 比两组临 床效果 。结果 :治疗 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 0 5 ) 。结论 : 采取 中医艾灸联合 杏苏散 随证 加减治疗 咳嗽 ,临
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
间 3~1 2 个 月 ,平均 ( 5 . 2± 0 . 6 ) 个 月 ;治疗 组 男
程度 轻 微 的 咳 嗽 ,P O : 、P C O 等 呼 吸 功 能 相 关 指 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超过 5 0 %;无效 :治疗 4个星 期后 咳 嗽 症 状 没 有 任 何 改 善 ,相 关 指 标 有 明 显
1 资料 与方 法
肺俞 穴 ( 双) ,每 次 每个 穴 位 的艾灸 时间 2 0 m i n左
右 ,每天 1次 ,疗 程为 1 个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3 观察 指标
指标 。
选 择 两 组 治疗 总 有 效 率 作 为观 察 治 愈 :用药 2个 星期 咳 嗽症 状 彻
1 . 4 疗 效评 价
对 照组 总 有 效 率 为 7 3 . 2 % ,治 疗 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为 9 2 . 7 % 。组 间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组别 对 照 组
1 5 g ,黄芩 、甘草各 1 0 g ,大枣 4 枚 ,生姜 3片。鼻
塞 流涕 者加 用辛 夷 花 1 0 g ,痰 少 者 加 用 贝母 粉 5 g ,
治疗组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0 . 0 5 。
( 下转第 1 0 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数 ×1 0 0 %。
1 . 4 观察 指 标 观 察 两 组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及 肺 功 能 改 善 情况。 1 . 5 统 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数 据 软件 包 进行 分 析 ,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采用 检验 ,P< 0 . 0 5为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喘证 ”范畴 ,西 医则认为 咳嗽是机体在 拮抗 呼吸道分泌物
时的一种保护性 反应 … ,主要 因呼吸 道感 染病 毒或 者细 菌 有关 ,严重者可 进一 步影 响肺 部 功能 。本 研究针 对 呼吸道
疾 病 引 起 久 咳 的 患 者 采 用 杏 苏 散 加 减 联 合 艾 灸 治 疗 ,取 得
杏 苏散加减联 合艾灸治疗 咳嗽 3 4例 临床 观 察
曾小烈 姜 薇 林颖殉
广州 5 1 0 0 8 0 广东药 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 摘
要】 目的:观察 杏苏散加减联合艾 灸治疗咳嗽的l } 缶 床效果。方 法:选取 6 8例各种 呼吸道疾 病引起 的久 咳患 者作为研 究对象 ,
随机 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3 4例。观察组给予杏苏散加减联合艾灸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止咳药物治疗 ,治疗 3个疗程后 对 比观察两 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 7 . 0 6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 2 . 3 5 % ,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 照组 ,差异均具
咳嗽是 临床 常见症状 ,主要 因上呼 吸道感染 、支气管
炎及支气管 哮喘 引起 ,久 咳指 的是 慢性 长时 间 咳嗽 ,咳 嗽 持续数月 以 上。 中医 认 为 咳 嗽 属 于 临床 的 “ 咳 嗽” 以及
者去法半 夏 ,舌 苔 厚 者 去 大 枣并 加 藿 香 1 5 g ,每 天 1剂 , 2 5 0 m l 水煎取 1 2 0 ml ,分 3次 温服 ,1周为 1个 疗程 ,共治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e a l r e s e a r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 7 3・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 论 :杏 苏 散 加 减 联 合 艾 灸 治疗 咳嗽 临床 疗 效 较 好 ,值 得 临床 推 广 应 用 。
【 关键词】 咳嗽;久咳 ;杏苏散加减 ;艾灸 【 中图分类号】 1 1 2 5 6 . 1 l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5 )0 8 — 0 0 7 3 — 0 2
药 有 限公 司 生 产 , 国 药 准 字 J 2 0 0 7 0 0 5 8 ) 等 ,1 周为 1 个疗
组 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疗 3个疗 程 。艾 灸 治 疗 方 法 为 每天 用 艾 条 熏 灸 患 者 风 门
( 双) 、肺腧 穴 ( 双) ,每个穴位熏灸 2 0~3 0 m i n ,以皮 肤温 热舒 适为宜 ,治疗 3个疗程 。 1 . 3 疗效判定 参照 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发布 的 《 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 中咳嗽疗 效标准 进行 制定 J 。治 愈 :在经 药物治疗 1疗程 内咳嗽症状 消失 ,停用 药物后 随访 1周 内 无复发 ;好转 :治疗 1 ~ 2个疗 程 内咳嗽症状消失 ,但 是遇 到刺激仅有轻度 咳嗽 ;无效 :治 疗 2个 疗程 咳 嗽症状 无改
2 结 果
般资料方 面 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具有 可
比性 。 对 照 组 患 者 给 予 常 规 止 咳药 物 治 疗 ,根 据
1 . 2 治疗 方 法
2 . 1 两组 患者 临 床疗 效 比 较 观 察 组 患 者 总 有 效 率 为 9 7 . 0 6 %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的 8 2 . 3 5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两 组 患 者 临床 疗 效 比较 表 [ 例 ( %) ]
不 同呼 吸 道 疾病 给 予相 应 止 咳 药 物 ,主要 有 苏 芬 氏 合 剂 ( 广 东药学 院 附 属第 一 医 院 生产 ,国药 准 字 Z 2 0 1 1 0 1 2 9) 、 复方止 咳糖 浆 ( 广西 日田药业 有 限责 任公 司生产 ,国药 准 字Z 4 5 0 2 1 9 4 6 ) 、复方甘草合 剂 ( 广东 南 国药 业有 限公 司生 产 ,国药准 字 H 4 4 0 2 2 9 6 5 ) 以及孟 鲁斯 特 ( 杭州 默 沙东 制
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 均 年龄 ( 4 6 . 7±1 . 5 ) 岁 ,急 性 支 气管炎患者 1 2例 ,上呼 吸道感染 1 5例 ,支气管哮喘 患者 7 例 ;对照组 中男 1 8例 ,女 1 6例 ,年 龄 2 0~ 6 4岁 ,平均 年 龄 ( 4 6 . 3±1 . 7 ) 岁 ,急性 支气 管炎 患者 1 0例 ,上 呼吸 道 感染 1 6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 8例。两组 患者性别 、年龄 等
满意疗效 ,现报 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我 院 2 0 1 2年 3月至 2 0 1 4年 1 0月 收治
的6 8例呼吸道疾 病引起 的久 咳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 ,随机分 成观察组和对 照组 ,每 组 3 4例 。观 察组 中男 1 9例 ,女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