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镁锂合金实验报告

镁锂合金实验报告引言镁锂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合金,在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制备镁锂合金,并通过对合金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评估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准备纯度达到99.9%的镁块、锂块,并将其切割成小块,去除表面氧化物。
2. 实验设备准备: 准备熔炼炉、石墨坩埚、钨丝、电源、恒温槽等设备。
3. 实验操作步骤:- 将预先称好的镁块和锂块按照一定比例放入石墨坩埚中。
- 将装有镁块和锂块的石墨坩埚放入熔炼炉中,使用钨丝加热将石墨坩埚内的镁和锂熔化。
- 将熔化的镁锂合金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并进行冷却。
- 将冷却后的镁锂合金样品取出,进行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测试:镁锂合金样品的强度和延展性是评价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我们对合金样品进行拉伸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抗拉强度: 200 MPa- 延伸率: 10%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镁锂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延展性,适合在高强度要求的场景中应用。
2. 化学性能测试:镁锂合金的化学性能通常通过腐蚀试验来评估。
我们对合金样品进行了盐雾腐蚀试验,持续暴露在盐雾环境中,得到以下结果:- 腐蚀速率: 0.05 mm/year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镁锂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在恶劣环境中使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镁锂合金,并对该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镁锂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航天、汽车等领域。
然而,镁锂合金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下一步可以针对其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镁锂合金的研究进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XX, 12(1): 105-110.。
镁-锂合金表面腐蚀防护研究解析

镁-锂合金表面腐蚀防护进展摘要镁锂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除了具有一般镁合金的高比刚度、高冲击韧性、良好切削加工性等优点外,镁锂合金还具有密度小、塑性好、易加工以及优良的电磁屏蔽等性能。
但是镁锂合金的耐蚀性能极差,严重限制了该合金的实际应用。
简单描述了金属的腐蚀原理。
综述了近5 年来国内外镁锂合金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转化、阳极氧化、电镀、化学镀、气相沉积、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和热压技术等。
关键词:镁锂合金,腐蚀原理,表面处理1 前言近年来,环境能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能源日渐紧张的今天,镁合金材料的研制引起了各国广泛的关注。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都制定了镁合金的研发计划,有力地推动了镁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在众多镁合金体系中,镁锂合金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变形轻金属结构材料,更为各国所瞩目,成为研究的热点。
镁锂合金是目前最轻质的合金。
镁的密度为1.74g/cm 3,锂的密度为0.53g/cm 3,在镁中加入合金化元素锂,可使合金的密度降低到1.35-1.65g/cm 3,为铝合金系的1/2-2/3,为普通镁合金的3/5-3/4,比玻璃橡胶等许多无机物及有机物还轻。
镁锂合金不仅具有一般镁合金所具备的良好的阻尼减震性、导热性、电磁屏蔽性、抗高能粒子穿透能力以及机加工性能优良、易回收等特点,而且还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弹性模量和良好的高、低温韧性,在航空、航天、汽车、产业、医疗器械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镁锂合金的大量使用尚有自身需克服的问题。
例如合金熔炼困难,强度低,热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差等。
其中,限制镁锂合金应用的最大障碍是其极差的抗腐蚀能力。
由于锂的活性很高,合金化元素锂的加入使合金的耐腐蚀性极差,低于其他种类镁合金,采用适当的表面防护能够提高镁锂合金的耐蚀性。
2 金属电化学腐蚀倾向的判断人类的经验表明,一切自发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
过程发生之后,它们都不能自动的回复原状。
提高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提高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镁锂合金的密度约为1.35~1.65 g/ cm3,是目前存在的最轻质的合金[1],比玻璃橡胶等许多有机物及有机物还轻。
镁锂合金具有优良的阻尼性、机械加工性,极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3C产品、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普及。
虽然镁锂合金性能优良,但是加入Li元素后,合金中形成第二相,导致镁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着Li元素的增加而降低。
提高镁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使其得到普遍应用的前提。
本文对近年来提高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做了评述,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1. 化学转化膜技术化学转化膜技术是指金属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后,在基体表面生成的与基体结合良好的化学隔离层[2]。
传统的铬酸盐转化膜技术中,涉及到的六价铬具有毒性[3],故现在的化学转化膜主要采用无铬工艺。
现阶段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的无铬化学转化膜主要有:锡酸盐转化膜、磷酸盐转化膜、植酸转化膜、稀土转化膜等[4]。
1.1 锡酸盐转化膜张春红[5]等在镁锂合金表面形成了锡酸盐转化膜并研究其耐腐蚀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该膜的主要成分是MgSnO3,膜层表面由球形的均匀颗粒组成;成膜时间为45min时,获得的转化膜最为致密,耐腐蚀性最佳。
张华[6]等在镁锂合金表面采用含有锡酸钠( Na2[ Sn( OH)6])和磷酸二氢钾( KH2 PO4)的转化液,获得锡酸盐转化膜,获得的膜层均匀、连续,主要由 MgSnO3、 Mg3( PO4)及 SnO构成,该膜层的抗腐蚀能力明显优于基体。
1.2 磷酸盐转化膜江溪[7]等在镁锂合金表面形成磷酸盐转化膜并研究其耐腐蚀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9 min时获得的膜层最好,该膜层使镁锂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降低,析氢速率液大大降低,较大程度地提高了镁锂合金的耐腐蚀能力。
1.3 植酸转化膜植酸(又称肌醇六磷酸酯),是从粮食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无毒的有机磷酸化合物。
植酸与金属络合时,能够形成稳定性极强的络合物,故现在很多研究用植酸代替有毒的铬酸盐来制备化学转化膜。
镁合金腐蚀与防护研究现状及进展_郭冠伟

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镁合金腐蚀与防护研究现状及进展郭冠伟,苏铁健,谭成文,杨素媛(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镁合金的腐蚀问题是制约镁合金应用的主要瓶颈因素。
本文介绍了镁合金腐蚀的特点,并综述了镁合金腐蚀与防护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镁合金;腐蚀;防护中图分类号:TG17 文献标志码:A 镁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如密度小(密度仅为1.738g/cm3)、比强度高、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电磁屏蔽性能,减振和阻尼性能好,易加工不易老化等一系列特点受到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工业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1]。
但是耐蚀性差是镁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极大地限制了镁合金的广泛应用,使得镁合金的诸多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高镁合金抗腐蚀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开发新合金及提高纯度;2)采用快速凝固技术限制有害杂质的危害;3)表面处理。
1 镁合金的腐蚀特点纯镁的标准电极电位为-2.37V,故镁及其合金具有极高的化学和电化学活性,加之镁合金的氧化膜疏松多孔(M gO与M g的密度比为0.81)[2],因此,在一般的环境中都不耐腐蚀,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镁合金的腐蚀与纯镁的腐蚀反应类似,主要的反应是:Mg=M g2++2e-(阳极反应)2H2O+2e-=H2+2OH-(阴极反应)Mg2++2O H-=M g(OH)2(生成腐蚀产物)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反应,其中可能包括一些中间步骤,最典型的初始产物是+1价的镁离子,但是其存在的时间极短[3]。
镁合金的腐蚀具有特殊的电化学现象,称之为负差数效应(Negative Difference Effect,NDE),即镁的阳极溶解反应速率和阴极析氢反应速率随外加电压的增高或外加电流密度的增大都呈现加快的趋势,这与正常的电化学理论是相悖的,称为负差数效应。
Mo rdike B L认为阴极极化后,金属表面状况发生剧烈改变,与极化前相比差别很大,使得镁合金的自腐蚀速率增加,出现负差数效应[4]。
2023年镁锂合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镁锂合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镁锂合金行业的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镁锂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合金材料,由镁和锂两种元素组成,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镁锂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镁锂合金的轻质高强度特性,可以减轻飞机、导弹等航空航天设备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和载荷能力。
因此,航空航天领域对镁锂合金的需求量大,市场规模巨大,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镁锂合金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其次,镁锂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车辆重量和燃料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镁锂合金由于其轻质高强度特性,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和行驶性能。
因此,汽车制造商对镁锂合金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镁锂合金行业在汽车工业中的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镁锂合金还有广泛的应用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和军事装备等领域。
在电子产品方面,镁锂合金可以作为电池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在医疗器械方面,镁锂合金可以用于骨支架、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的制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军事装备方面,镁锂合金可以应用于飞机、坦克等军事装备的制造,具有轻质高强度的优势。
因此,这些领域对镁锂合金的需求也是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镁锂合金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镁锂合金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较高。
其次,镁锂合金在高温、湿度等恶劣环境下容易发生腐蚀和氧化。
此外,镁锂合金的供应链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镁锂合金行业的发展。
总之,镁锂合金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镁锂合金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然而,镁锂合金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完善供应链体系,以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2023年镁锂合金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镁锂合金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镁锂合金是一种由镁和锂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镁锂合金行业市场规模较小,但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镁锂合金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航空、汽车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镁锂合金由于其轻质高强度的特点,成为许多领域的首选材料。
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更高,镁锂合金的应用潜力巨大。
其次,镁锂合金行业技术不断进步。
镁锂合金的制备技术一直是行业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积极研发新技术,提高镁锂合金的制备质量和效率。
例如,采用气体冷却快速凝固技术、熔体处理技术等,使得镁锂合金的晶粒更细小、组织更均匀,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再次,镁锂合金行业市场面临的挑战仍然存在。
首先,镁锂合金的成本较高,制约了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
其次,镁锂合金的材料性能还有待提升,例如在耐腐蚀性能上仍然存在不足。
此外,镁锂合金的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未来镁锂合金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对材料需求的增长,镁锂合金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镁锂合金的应用将逐渐扩展到更多领域,例如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
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镁锂合金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镁锂合金行业市场在需求、技术和挑战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镁锂合金行业有望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镁合金改善耐腐蚀性的探讨

2 镁合金腐蚀种类
镁合金的腐蚀 【,按其腐蚀行 为可分为点 J J 蚀、丝状腐蚀、电偶腐蚀、应力腐蚀等。 a点腐蚀 . Mg是一种 自然钝 化 的金属 , Mg在非 氧 当
断裂是由于氢脆所致 ,但在不含氯离子的铬酸 盐 溶液 中 ,快 速凝 固 Mg A1合金不 会发 生应 力
腐蚀 。
化 性介 质 中遇到 C1 离子 时 V 一1 V,是工 . ~ 5 . 6 程合金中最负的。因此极易发生腐蚀 。 是 由于镁 合 金在 潮湿 空 气 中容易 与水 分 子发生反应 , 生成氧化膜 , 如式 ()所示 ,但 1 表 面形成 的氧化 膜( O Mg )的 P 比为 08< 1 B .1 , 不能形成有效的稳定保护膜 ,这种氧化膜 比较 脆 ,而 且不 像氧 化铝 薄膜 那样 致 密 ,所 以耐蚀
w F ) .3 ( e≤0 2的 w0i) w Ni .0 0 Vn ; ( ) 0 5% ; ≤O
w( u ≤00 %: C ) .7
( 2 ,( e a2 3 ( 03 C ,L ) ,Mg /l MgO 2, A1 0 O) , g 层( ( H) )
稀土 与氧 反应 生 成不 连续 的( e a2 钝 化 保 C ,L ) 03 护膜 ,从 而使 合 金 的 耐蚀 性提 高 。另外 稀 土 的 加 入 , 一 方 面 细 化 了 合 金 的 o Mg 相 和 - pMg1 1相 ,使 得 pMg7 2 — 2A1 7 2 — 1 相对 OMg相 AI - 腐蚀 的 阻碍 作 用增 加 ,另 一 方面 合 金 中的 一 部 分A与R l E形 成 了 A4 E相 ,A4 I R l RE相 较 耐腐 蚀 。通 过极 化 曲线 和 交流 阻抗 的测 定 ,发现 R E 使 镁 合金 的腐 蚀 电流 降 低 ,极 化 电阻增 大 ,容 抗 减小 ,合 金 耐腐 蚀性 提 高 。Sn hkL e等人 u ga e 研 究发 现 :利 用 Y 合金 化 的 A 9 Z 1合 金在 盐
镁锂合金的研究化学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1.1引言镁锂合金又称为超轻合金,该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对震动、噪声缓冲能力强,且切削加工和抛光性能好等优异性能[1],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20世纪90年代后其应用扩展到通讯、计算机和声像(简称3C产品)等领域。
但是,锂的加入在降低密度、提高塑性的同时,却使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显著降低,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护处理来发挥镁锂合金的优良性能。
Al的化合物尤其是氧化铝稳定性较好,铝的薄膜相比于镁和锂的氧化膜有着极强的耐蚀性能。
因此本论文将研究在Mg-Li合金表面合成耐蚀性能良好的Al膜,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研究了镁锂合金表面铝膜的形貌、结构和组成。
1.2镁铝合金的概述Mg中以Li为主要添加元素,即构成了Mg-Li合金。
Mg-Li合金密度只有1.30-1.65g/cm3,仅为铝合金的1/2,是传统镁合金的3/4,是迄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
Mg-Li合金可以降低宇宙射线对电子仪器设备的干扰,能满足航空、航天工业对轻质材料的需求,例如:1960 1967年,洛克希德马丁与IBM合作,开发了航天飞机“Stern-V”用的Mg-Li合金部件[2]。
总之,随着3C 产业迅速发展,人们对便携性、轻量化、环保型产品需求的增长,Mg-Li合金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1.3镁锂合金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3.1 镁锂合金的研究历史1910年,德国Masing[3,4]在研究Li、Na、K与Mg相互作用时,意外地1发现Mg和Li发生有趣的结构转变,并认为该结构是超结构。
1934-1936年,德、美、英三国研究者相继研究了镁锂合金的结构转变,并测定了二元合金相图,证实了镁含量达5.7%时出现bcc-fcc结构转变。
1942年,美国冶金学家提议向镁基合金中添加金属锂,使镁基合金的晶体结构由密排六方变成体心立方,以期改善合金的加工性能,并同时降低合金的比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9-06-24T15:48:21.133Z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3期作者:付琴姜炳春
[导读] 镁锂合金因其轻质性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
但由于其抗腐蚀能力较差,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提高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的方法,并展望了镁锂合金未来的研发方向。
0. 前言
镁锂合金的密度约为1.35~1.65 g/ cm3,是目前存在的最轻质的合金[1],比玻璃橡胶等许多有机物及有机物还轻。
镁锂合金具有优良的阻尼性、机械加工性,极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3C产品、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普及。
虽然镁锂合金性能优良,但是加入Li元素后,合金中形成第二相,导致镁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着Li元素的增加而降低。
提高镁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使其得到普遍应用的前提。
本文对近年来提高镁锂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做了评述,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1. 化学转化膜技术
化学转化膜技术是指金属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后,在基体表面生成的与基体结合良好的化学隔离层[2]。
传统的铬酸盐转化膜技术中,涉及到的六价铬具有毒性[3],故现在的化学转化膜主要采用无铬工艺。
现阶段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的无铬化学转化膜主要有:锡酸盐转化膜、磷酸盐转化膜、植酸转化膜、稀土转化膜等[4]。
1.1 锡酸盐转化膜
张春红[5]等在镁锂合金表面形成了锡酸盐转化膜并研究其耐腐蚀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该膜的主要成分是MgSnO3,膜层表面由球形的均匀颗粒组成;成膜时间为45min时,获得的转化膜最为致密,耐腐蚀性最佳。
张华[6]等在镁锂合金表面采用含有锡酸钠( Na2[ Sn( OH)6])和磷酸二氢钾( KH2 PO4)的转化液,获得锡酸盐转化膜,获得的膜层均匀、连续,主要由 MgSnO3、 Mg3( PO4)及 SnO构成,该膜层的抗腐蚀能力明显优于基体。
1.2 磷酸盐转化膜
江溪[7]等在镁锂合金表面形成磷酸盐转化膜并研究其耐腐蚀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9 min时获得的膜层最好,该膜层使镁锂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降低,析氢速率液大大降低,较大程度地提高了镁锂合金的耐腐蚀能力。
1.3 植酸转化膜
植酸(又称肌醇六磷酸酯),是从粮食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无毒的有机磷酸化合物。
植酸与金属络合时,能够形成稳定性极强的络合物,故现在很多研究用植酸代替有毒的铬酸盐来制备化学转化膜。
高丽丽[8]等采用植酸作为化学转化处理液对镁锂合金表面进行处理,获得的膜层均匀细致且膜上覆盖白色不规则的花絮状颗粒。
试验结果表明,与铬酸转化膜比较,植酸转化膜的腐蚀电位正向移动,析氢速率大大降低,说明植酸转化能有效提高镁锂合金的抗腐蚀能力。
王丽萍[9]等先在镁锂合金表面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出陶瓷膜,然后通过在基本电解液中添加植酸的方法,将植酸引入陶瓷膜中并对膜层的性能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陶瓷膜的厚度随着植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陶瓷膜的表面质量逐渐改善。
当植酸的质量浓度为4g/L 时,所制备出来的陶瓷膜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1.4 稀土转化膜
稀土盐,尤其是铈和镧盐是有效的腐蚀抑制剂,对钢铁、不锈钢、铝及其合金等表现出优良的防护效果[10]。
杨黎晖[11]等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稀土镧转化膜,使用的处理液以La(NO3)3为主要成分,并确定了最佳成膜工艺。
实验结果表明,成膜后,腐蚀电势大约升高280 mV,腐蚀电流相对于合金基体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极大地提高了镁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2. 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属于电化学氧化,指金属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在阳极形成氧化膜的过程。
早在20世纪90年代,印度科学家在含有K2Cr2O7和(NH4)SO4的电解液中,制备出黑色的阳极氧化膜。
董国军[12]等采用阳极氧化技术在Mg -Li -Al -Y -Ce 合金表面获得了均匀致密的白色阳极氧化膜。
研究结果表明:该阳极氧化膜的最佳成膜工艺为 :50 g/ L NaOH,40 g/ L Na2 SiO3•9 H2 O,20 g/ L Na2 B4 O7•10 H2 O,40 g/ L C6 H5 Na3 O7•2 H2 O,电流密度10 mA/ cm2,氧化时间20 min。
在该工艺条件下,合金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常立民[13]等以氨基乙酸为添加剂,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氧化膜并研究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膜主要由氧化镁(MgO)、氢氧化镁(Mg(OH)2)和氢氧化锂(LiOH)构成;质量浓度为6g/L的氨基乙酸,制备出氧化膜抗腐蚀能力最强。
3. 气相沉积
气相沉积技术是物质从气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中,在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过程。
气相沉积技术的优点是沉积速率高、沉积温度低,非常适合在镁及镁合金表面制备涂层。
曹得莉[14]等使用磁控溅射法在 Mg- Li合金表面沉积 Ti/ TiN复合薄膜,获得的薄膜厚度约为1.6 um,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与镁锂合金基体相比正向移动62 mV,腐蚀电流下降一个数量级,析氢速率也大幅降低,说明复合薄膜提高了基体的抗腐蚀性能。
4. 其他表面处理技术
4.1 冷喷涂技术
陈金雄[15]等采用冷喷涂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纯Al涂层和Al-50 Al2O3复合涂层并研究其性能。
结果表明: Al-50 Al2 O3复合涂层组织更致密,孔隙率更低,自腐蚀电流密度与基体相比,降低了3个数量级,大幅提高了基体的抗腐蚀能力。
4.2 激光熔覆技术
吴文妮[16]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Z31镁合金基体上制备出316L涂层以及SiC-316L复合涂层并研究其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涂层的腐蚀速率约为AZ31镁合金基体的一半。
5. 未来研发展望
虽然已有的研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镁锂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深入。
(1)镁锂合金表面成膜技术,需要深入研究成膜机理和腐蚀机理,从电化学、动力学、能量迁移等方面进行深入。
(2)所做的研究要考虑到成本,尽量地贴合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清远. 新型超轻Mg-Li-Al-Gd合金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M]. 2014
[2] 张丽丽. AZ31镁合金双稀土转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M]. 2008
[3] 常立民,王鹏,刘长江. 氨基乙酸对镁-锂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影响[J]. 电镀与环保, 2010,30(3):26-29
[4] 金和喜,王日初等. 镁合金表面化学转化膜研究进展[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1(9)
[5] 张春红,刘建强. 镁锂合金表面锡酸盐转化膜研究[J]. 电镀与涂饰. 2008,27(10)
[6] 张华,王淑兰. Mg-10Li-1Zn合金锡酸盐转化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研究[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07,35(12)
[7] 江溪,张春红. 镁锂合金表面磷酸盐转化膜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0,31(3)
[8] 高丽丽,张春红. 镁锂合金无铬植酸化学转化膜研究[J]. 功能材料. 2008,39(7).
[9] 王丽萍,徐用军,姚忠平. 植酸对镁锂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12,26(z1)
[10] 吴文妮. AZ31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的研究[M]. 2014 广东科技学院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KY-2016KYZD-6)广东科技学院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KY-2016KYY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