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一“经验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直观的印象,所以历来被奉为圭臬。
然而这种看法正因为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所以不完全符合思维科学。
当然,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多读书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也应该看到,为了进行新的工作,从事新的创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就只能作为原料来运用。
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简报、讲稿、文艺创作或其他任何文章(除非抄袭),这就如同木料不会自动变为家具一样。
再就专业特殊能力的锻炼来说,“读书破万卷”只是突出地锻炼了记忆力,而并未强调对感受、联想、想像、思维等能力的锻炼,因此也就没有准确而充分地揭示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特殊能力的养成途径。
在一般的读书过程中,大脑各种功能的发动大都是无意的、自发的;只有在目标明确的专业创造和专业写作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达到目的,这些功能才非拧成一股绳不可。
所以,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在创造的实践中养成;具有综合性的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
不经过创造与写作的直接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
杜甫七岁就写了歌咏凤凰的诗,直到晚年也还是“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可见他主要是在作诗的实践中成为大诗人的。
他说“读书破万卷”,只是强调了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决不可以把任何一个“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来看。
事实上,知识原料加文字表达还不能成为文章。
因为任何一个原料要变为一项特定写作任务中的实际内容,还需要经过提炼加工。
在任何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反映(即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与反联系的能力总是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前者主在立新,后者主在破旧,二者又总是难分难解地互相依存与制约。
宁夏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宁夏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6分)1. (4分)(2019·广州模拟) 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________。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________。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请简要说明理由。
2. (2分)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
①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
②“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
③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草一小,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生存的伙伴。
④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⑤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
⑥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A . ④③①⑤②⑥B . ③①②⑥④⑤C . ④①③②⑤⑥D . ③⑥②①④⑤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3. (6分) (2017高二下·玉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旧时,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好贵古贱今。
凡今人做了什么好事,这些人总觉得无论这事做得如何好,但比之古人,总要差一点,古人所做的事,一定更好,或做得更好。
如果今人做了什么坏事,这些人便借题发挥,用“世风不古,人心日下”等滥套,将令人骂得“狗血淋头”。
在旧时,除了些庙堂颂圣的作品外,在私家著作里,很少看见称赞他自己时代的文章。
王充《论衡·齐世》篇说“古有无义之人,今有建节之士,善恶杂厕,何世无有?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贱所见。
”王充看出了大部分人的错误,所以他在他自已的书里有《宣汉》篇。
在这篇里,王充指出,汉朝的文治武功,都超越前古。
在旧时,大部分人所以都贵古贱今,其原因有两点可说。
宁夏勤行学区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宁夏勤行学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考场、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芯笔或碳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5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宁夏勤行学区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宁夏勤行学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考场、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芯笔或碳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5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育才中学勤行学区2015-2016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
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那么,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舆论,所谓伪舆论云云会成为一种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社会灾难。
这就像现代的报纸如果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信马由缰,随意褒贬,受伤害者无处可以说话,不知情者却误以为白纸黑字是舆论所在,这将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混乱!而信任苏东坡才情的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当批评苏东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在狼狈与委屈中来到黄州的苏东坡是孤独无告的,而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他渐渐回归于空灵和清纯。
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本真和淳朴。
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学益学区2015年12月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搽.粉(chá)执拗.(niù)扫帚.(zhou)混沌.(tún)B.骷髅..(kūlóu)宛.然(wǎn)房檩.(lín)对称.(chēng)C.颤.动(chàn)谄.媚(chán)癖.好(pǐ)蠕.动(rú)D.夙.愿(sù)垝垣.(yuán)侘傺..(chàjí)兰皋.(gǒo)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岌岌可危蛮横揩油嗑头咳嗽B.蒙蒙细雨淹映瞩目拭泪屏彰C.博闻强记巅倒渲染喋血箫条D.蓊蓊郁郁惦记参差椭圆厮打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1)这则消息引发了现场所有人的,会场顿时乱成一团。
(2)日本地震灾害已经发生两周,许多企业正在或开始灾后重建计划。
(3)对于不熟悉车的消费者来说,或许不知道保时捷、宾利,但对于车头前着的三叉星徽车型,绝对不会陌生。
(4)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了。
A.振动制定竖立赢利B.震动制定竖立营利C.振动制订树立营利D.震动制订树立赢利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1968年,巴金被监禁;1972年8月,由于妻子萧珊病逝,使巴金陷入巨大悲痛中;1973年回上海,在四平米的小屋翻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的作品,直至“文革”结束。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第I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电影”大有可为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
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
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
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
从电影类型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
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
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
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
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题说明:1.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或碳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若要求粘贴条形码,请按照要求粘贴。
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一.一般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她真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
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
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
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
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
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
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才中学勤行学区2015-2016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
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那么,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舆论,所谓伪舆论云云会成为一种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社会灾难。
这就像现代的报纸如果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信马由缰,随意褒贬,受伤害者无处可以说话,不知情者却误以为白纸黑字是舆论所在,这将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混乱!而信任苏东坡才情的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当批评苏东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在狼狈与委屈中来到黄州的苏东坡是孤独无告的,而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他渐渐回归于空灵和清纯。
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本真和淳朴。
被贬黄州造就了一个属于苏东坡的时代。
此时,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节选余秋雨《苏东坡突围》)1.关于苏东坡被贬黄州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所形成的世俗社会的机制在利用、榨取、引诱苏东坡的同时,又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糟践、毁坏他。
B.一部分人酸溜溜地嫉恨苏东坡太出色、太响亮,不可避免地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诋毁苏东坡。
C.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是很难的,但诋毁苏东坡的洪流恰是由某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而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他们七嘴八舌地对苏东坡进行诋毁。
D.明知苏东坡无辜的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只能放弃对苏东坡的维护,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就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B.苏东坡太过于高调,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
C.伪舆论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常常会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D.难言的孤独和艰苦的物质生活使苏东坡回归于空灵和淳朴,体味着本真和清纯。
3.不符合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的一项是(3分)A.苦难造就诗才 B.舆论贵在监督 C.诋毁缘于嫉妒 D.文人自古低劣二、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陶渊明,字元亮。
或云潜,字渊明。
浔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道济谓曰:“贤者处世,隐于天下无道,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①。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
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
江州司马王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
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节选自《晋书·陶渊明传》)注①秫:高粱,可酿酒。
粳:谷米。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候:等候B.公田悉.令吏种秫悉:全部C.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赋:诗文D.江州司马王弘欲要.延之坐要:邀请5.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
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
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
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五柳先生。
B.魏晋南北朝,诸将军开府,府置司马一人,位次将军,掌本府军事,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
江州司马王弘即担任本职。
C. 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
晋陶渊明曾渭高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后多以三径指退隐家园。
D.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自幼便天分很高,情趣高尚,与众不同;成人后,更是不畏权贵,率性而为。
著有《五柳先生传》一书。
B.陶渊明让手下人在公田里种下酿酒的高梁,唯有妻子坚持要求种谷米,于是他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谷米。
C.任职彭泽令时,陶渊明不愿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督邮。
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向那样的小人折腰呢!”便辞官而去。
D.陶渊明一向自任率性,有一次郡里的官员来,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竟然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竟然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贤者处世,隐于天下无道,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西江月·秋兴程馞【注】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
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渔船。
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8、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简析。
(5分)9、这首词下阕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5分)(三)补写名句(8分)10、(1)《归园田居》中,陶潜自比为鸟,误落尘网三十年时,慨叹“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句是:,。
(3)《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表白自己坚持真理,且为之蹈死而不悔的两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散文,回答文后问题(13分)报秋宗璞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改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
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
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
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
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2分) 答:因为 (不超过8个字)(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2分)答:因为 (不超过10个字)1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 (不超过12个字)1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们减少一些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