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行为与输血安全

合集下载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以保护病人、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输血治疗达到安全水平。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血型检查、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输血的副作用及对策的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血交叉配血试验,严禁同时采用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5、输血前由两名护士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6、取回血液尽快输入,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7、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检查、治疗和抢救,妥善保管余血。

8、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袋捆扎,送输血科保存。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

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____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____%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____%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9.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输血后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后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后安全管理制度一、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医疗机构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认输血指征: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输血的指征和目的。

2. 获取输血同意书:在进行输血前,患者或其监护人需要签署输血同意书,明确知晓输血的目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3. 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包括输血反应的风险、传染病的风险等。

4. 完善患者信息记录:医疗机构需要在患者的病历中记录患者的输血史、输血指征、输血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

5. 确保输血质量:医疗机构需要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包括血液的储存条件、采集方式等。

二、输血环境的准备在进行输血时,医疗机构需要做好输血环境的准备工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输血设备的准备:医疗机构需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管、输血针、输血器等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输血环境的准备:输血室需要保持清洁、通风良好,避免输血环境污染。

3. 输血护理人员的准备:输血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输血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4. 输血后的监测设备:医疗机构需要配备输血后监测设备,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和血液参数变化。

5. 输血后的护理准备:医疗机构需要准备输血后的护理设备和药物,做好输血后病情观察和处理准备。

三、输血后的监测和管理在进行输血后,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输血后的监测:输血后,医疗机构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2. 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

3. 输血反应的处理:若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医疗机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血、输液、抗过敏药物等。

4. 输血后的病情观察:输血后,医疗机构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迹象。

安全用血工作总结

安全用血工作总结

安全用血工作总结
安全用血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直接
关系到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

在医疗工作中,正确的用血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安全用血的工作要点。

首先,医护人员在用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筛查,确保患者真正需
要输血,并且对输血可能产生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

在确定患者需要输血后,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用血操作,包括核对患者身份、血液类型和标本,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次,医护人员在用血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血液安全的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使
用输血设备和器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输血管路的畅通和安全等。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输血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医护人员在用血工作中需要严格执行医院的用血管理制度,包括用血的
申请、审核、配血、输血记录等环节,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用血知识,提高自身的用血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用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安全用血工作是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
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

只有严格遵守用血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用血管理水平,才能确保用血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够重视用血工作,做好安全用血的工作总结,为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保驾护航。

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与安全管理制度

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与安全管理制度

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与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确保患者安全与生命健康,提高医疗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门诊输液与输血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全部人员,包含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

第二章输液与输血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条患者治疗前,必需进行严格的病史核对与评估,确保患者适合接受门诊输液与输血治疗。

第四条医生在对患者进行的病情评估后,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输液与输血的方式、药物剂量和时间。

第五条护士应在输液前核对患者身份,验证患者信息和医嘱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核对输液及输血设备的完整性。

第六条患者应事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明确知晓牵涉到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输液与输血操作流程第七条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前,必需正确洗手并佩戴清洁的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环境卫生。

第八条护士应选用无菌注射器和无菌针头,并使用无菌棉球和适当的消毒剂对穿刺点进行消毒。

第九条护士应依照医嘱准确配制药物,认真检查药物的标识、有效期和药物是否浑浊或沉淀。

第十条护士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和穿刺方法,并保持穿刺点的稳定,避开输液引起淤血和渗漏。

第十一条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应注意输液速度,避开快速输注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浓度过高引发的风险。

第十二条输血操作需要严格依照血液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包含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满足输血适应证等。

第十三条输血血品必需进行冷链管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护士在输液与输血过程中,应不定时检查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显现的并发症和不适。

第十五条输血与输液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应及时记录并上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第四章输液与输血安全管理第十六条输液与输血操作前,必需核对医嘱、药品、器械等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七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输液与输血安全监测系统,记录输液与输血的过程和结果,包含输液速度、容量、时间等。

第十八条医院应订立相应的事故应急管理程序,针对输液与输血过程中可能显现的意外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输血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医疗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越来越成熟,输血对于医疗实践中的救治成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输血操作中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制定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建立一个系统化、全面、规范化的输血工作机制,以确保输血行为符合标准流程,提高抽血采血、血型鉴定、血液检验、血制品配血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

同时,也能够规范医务人员在输血方面的工作行为,防止职业卫生问题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到输血操作的科室和人员,包括外科、内科、妇产科等各个科室。

三、职责分工1. 医务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且按照要求让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全院输血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2. 输血专业人员:具体执行输血相关操作,并对血液采血、血型鉴定、血液检验、血制品采购、配血操作等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

3. 护士:协助输血专业人员进行输血操作、并负责输血前后的护理工作。

4. 患者:根据医嘱严格执行输血操作,并积极参与术前血液检验等工作。

四、管理流程1. 抽血采血阶段护士按照规定的采血标准和采血方法进行抽血工作,确保每次采血样品的标识和有效性。

在采血过程中,应注意穿戴手套和口罩,避免对患者和自己的感染风险。

2. 血型鉴定阶段对采集的血样标本进行严格的免疫学检测,确保明确患者的ABO血型及 Rh 血型,同步保存血样备查。

3. 血液检验阶段通过快速筛查器或免疫分析法对血样进行细菌培养、肝脏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以确保血样检测可靠、供血安全。

4. 血制品配血阶段根据患者的血型和需求,利用标准化计算配血,确定供血型,保证输血过程中不会出现免疫性反应等不良反应。

5. 输血操作阶段在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输血标本符合的基础上,排除选择注射器的安全隐患,避免输错血。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就是否完整;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对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者要认真确认患者身份。

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2.2、取血后在30分钟内输入;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再次核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ﻭ3.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注。

4.ﻭ4。

输血前将血袋内得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5.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得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液继续输注。

ﻭ6。

输血应遵循先慢后快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与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开始,应观察患者5-1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7、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

空血袋保留24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保存。

ﻭ8、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2—4小时之内输用,不得自行贮血、9。

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

ﻭ输血流程ﻭ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无菌操作建立静脉通道)→输血前核对病历、输血记录单、血袋(核对方式:一人持病历、输血记录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核对,另交叉重复一遍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品种、剂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有效期)→洗手,至患者床边→输血时核对:患者、床号、住院号、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两人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与血液制品﹝推治疗车﹞)→接血袋:确认通畅、消毒(严格执行两人核对)→调节滴数,<20滴/min(确认患者静脉通路完好、用安尔碘消毒血袋出口,将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血袋挂于输液架上)→输血后核对输血单、输液单、患者、腕带、床头卡(输血单必须双签名)→签名:输血单、输液单、临时医嘱(严格执行两人核对:核对内容同输血前核对)→15min再次调节滴数(成人40~60滴/min,休克患者适当加快,儿童、老年、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输血结束冲洗(输血结束后,继续滴入注射用生理盐水把输血管内血液全部输完;血袋按要求处理)→观察与记录(记录输血起始与结束时间、速度、输注量、输注就是否通畅、就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主诉等,将输血记录单放入病历)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为保障我院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三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由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负责。

第四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科学规范,持续改进;(三)责任明确,追究到位。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输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七条输血科设置以下岗位:(一)主任:负责输血科全面工作,主持输血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二)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三)检验师: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四)护士:负责输血护理工作;(五)其他辅助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事务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院输血工作,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护理部:负责输血护理工作,确保输血安全;(三)检验科:负责血液检验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四)血库:负责血液储存、发放工作,确保血液安全;(五)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血液采集与储存第九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合法、合规。

第十条血液采集前,应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血液污染。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将血液送至输血科进行检验、储存。

第十三条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储存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轻混匀后 , 严格按 照无 菌操作技术将血 液或血 液成 分 用标 准 输血 器输 给 患 者。
例 3 患者 , ,9岁 , 双髋 关节僵 : 男 3 因“ 直, 行走困难 2年余” 院, 入 手术后 当天 医
嘱给 “ 型 悬 浮 红 细 胞 2个 单 位 静 脉 输 注 , 两人 核对无误 后 , 经 因不可 直接 输入
时 , 格执行操作 规程 , 易挥 发 的消毒 严 对 剂, 在其放 的容器 上加盖 , 如不 慎液 体溅
到皮肤上 , 须立 即用水 冲洗 , 内保 持 必 室 空气流通 , 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
健科备 案 , 好 监测 工 作。② 噪 音 的 防 做 护: 供应室噪音 主要来源于消毒问 , 因此 ,
的输血知 识则是 安全输 血的关 键。这是 护士 的重要 职责 。只有 在 日常工作 中规
范 护 士 行 为 才 能 保 障 患 者 输 血 安全 。 参 考 文 献
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00 6 1 20 , ,. 2 朱萌华 , 周莺. 安全输血 的护理 体会 , 0 , 2 9 0
例 1患者 , ,5岁 , 车祸致 多发 : 男 7 以“ 骨折 1 小时” 院, 人 手细胞 2个单位静脉输 注, O” 因
病人是 R ( 阴性稀 有血 型 患者 , h D) 血库 内当时没有 R ( 阳性 同型悬 浮红细胞 h D) 2个单位 , 血库工作人员将 R ( 阴性 同 h D) 型悬浮红细胞 2个单位发给当班护士 , 因
学原则 。
熟练掌握及 规范输血技术 : 血应严 输
格执行 无菌技术 操作 规程 。核对及 检查
关键词
22. 8 27
护士行为
输血安全
患 者
di 1. 9 9j i n 10 —6 4 . 00 o:0 36 /.s . 0 7 s 1 x 2 1
无 误后 , 2名护士签字 , 照 医嘱 , 遵 将血液
项。
库存 血不得加 温 , 以免血浆蛋 白凝 固
护理技术 操作不 当造成 医患 纠纷的病 例
介绍如下。
病 历 资料
变形 , 不可直接输入冷库血。根据情况可
在室温下放 置 1 2 5~ 0分 钟 , 放置 时间不 能过 长 , 以免引起 污染 。 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 储存温 度为 4~6 , 复温后 即可输 注 。血 小 ℃ 稍 板的输注和护理 : 保存条 件为 2 4~2 ℃ , 6
免的人为差 错 造成 。《 临床 输 血 技术 规 范》 规定 输血 前 试验 “ 常规检 查 患 者 R h ( 血型 ” D) 。在 临床输 血工作 中, h患者 R
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 任务 , 中 其
护士对安全输血起 着 至关重要 的把关 作 用。护理 操作 中的三查七对 、 菌技术操 无 作, 熟练掌握各 种成 分血 的输 注特 点 , 是 安全输血 的前提 , 而强烈 的责任心及全面


轻轻振荡。血浆 的输注 和护理 : 保存条件
为 一 0C以下 , 2 ̄ 融化后应尽快取 回。 在临床上 , 输血 工作是 医生 、 士和 护
确保患者 安全 , 认真 查对 : 输血 必须 进行 认 真 查 对 , 命 的溶 血 反 应 多 因 致
A O血 型不合 引起 , B 而且 几 乎都 由可避
机。③粉尘污染 的防护 : 戴加 厚 口罩 , 更
2 2 中 国社 区 医师 ・ 6 医学专业 2 1 0 o年第 2 2期 ( 2 第1 卷总 第27 4 期
的红细胞 免疫而产生抗 一D, 是否被免 但 疫与受 者免 疫应 答 状态 、 人 红 细胞 数 输 量, 以及 其 他 未知 因素有 关 , 但是 当 R h ( 阴性患者被 R D) h阳性红细胞免疫产生 抗 一D后 , 将来再 输血就 必须输 R h阴性 血 了。当然这种 情况 下必须 向患 者或其 家属解 释 清楚 并 在 《 血 同 意 书》中 注 输
员在 回收 污染 的 物品时 , 必须戴 帽子、 口 罩、 手套 , 清洗处 理污染 物时还 要穿 防护
不符合要求的设备 或配件 , 使机器始 终处
于 良好 的 运 转 状 态 , 减 少 异 常 , 作 人 以 工
员可适 时 佩戴耳 塞 , 用 静音 空 气压 缩 使
衣等 , 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器械应做好 标记 , 供应室 回收后先灭菌后再按常规流
论 著 ・临
床 护 理
C H I E C 0 M M ONI Y 00 C T RS N SE T O
护 士 行 为 与 输 血 安 全
确保静脉输血管路 的通畅 , 然后按 照操作
张 春 霞
4 10 52 0河 南 巩 义 市 人 民 医 院骨 一科
明。在 临床输 血 实践 中 , 对于 R ( 阴 h D)
护 : 回收 、 洗 、 装 时 , 作 人 员 必 须 在 清 包 操
换上粉尘设备 。④ 高温 、 湿 的防护 : 高 消 毒间的工作人员 必须 戴帽子 、 口罩 、 防护 面罩、 防水 围裙 、 厚乳胶手套或双层手套 , 穿 防水 隔离 衣 和防水胶 鞋。配制 消毒 剂
程进程处理 , 供应室的水龙头应设脚踏 式 感应开关 , 坚持正确的洗 手方 法是预 防感
染的最 简单 、 最有效 、 最重要的措施 , 工作
戴手套 , 清洗穿刺针时 , 小心操作 , 以防刺 伤, 皮肤黏膜若 不慎刺 伤 , 应立 即进行局
部处 理 , 并做跟踪 观察 , 必要 时到 预防保
人员每 日操作完坚持六步洗手法 , 定期进
行健康检查 。 运动功能性危害和防护措施 : 工作人 员劳逸结 合 , 量缩 短 工作 人 员站 立 时 尽
冷库血 , 所输 的成分 血要 回温 , 当班护 因
士缺乏经验及 输血安全 知识 , 将血液交给 家属直接 放人 开 水 中升 温 , 血浆 蛋 白凝
固, 红细胞破坏 , 导致该袋血液浪费 , 同时 引起 了家属不满 。原 因分析 : 未掌握各种 成分血液 的输 注温度 和安 全输血 注意事
8, 7. 1
例 2 患 者 , ,0岁 , 摔 伤 致 左 股 : 女 6 因“
骨粗隆 间骨折 2小 时” 院 , 入 手术后 当天 医嘱给“ 型悬 浮红 细胞 2个单 位静 脉 A” 输注 , 2名护 士核对无 误后 , 经 由当班 护
士使用输血器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穿刺 ,
室最基本最重要 的防护措施。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 ①锐器刺伤的防
要加强对灭菌器的维护和保养 , 及时更 换
间, 平时注意增加营养 , 多参加文体活动 , 不 断提 高身体素质 , 以适应工作需要 。
参考文献
l 毛喜容.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保护
对策. 中国护理管理,O6 1( )33 2O , 4 :0. 7
生物 因素 的保护措施 : 供应室工作人
规程将输血器插入血袋 内, 在操作过程 中 不小心将血袋扎破 , 因当班护士缺乏经验 及输血安全知 识 , 导致该袋 血液 污染 、 浪 费, 同时引起 了家属不满 。原 因分析 : 输 血护理技 术操 作程 序不熟练 , 缺乏应对措
施。
性 和其 他稀 有 血型 患者 , 应采 用 自身 输 血、 同型输 血或 配合 型输血 。必须遵循 科
当班护士缺乏经验及输血安全知识 , 将此 袋 R ( 阴性 同型悬浮 红细胞 2个单 位 h D) 输给病 人 ,O分 钟 后 , 人 发 生 溶 血 反 2 病
应, 经抢救无 效死亡 。原 因分 析 : 不遵循 输血的科学原则 , 无严格 执行输血 的三查
八对制度 。
仅有部分人 的 体 内有抗 一D, h阴性 患 R 者接受 R h阳性血液后 , 可能被带 D抗原
安全输血是 抢救患 者生命 的重 要手
输血器插入血 袋 时, 将针 头做旋 转插入 ,
勿用力太猛 , 防扎破血袋造成污染和浪 预
费。
段之 一。护士 又是执行 输血 任务 的直接 责任人 , 因此 护士的输血操作技术尤为重
要 。我 把 两 年 来 骨 科 患 者 输 血 过 程 中 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