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2015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只填序号。
(5分)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①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②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③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④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⑤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⑥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A .①②⑤⑥③④B .③⑥①⑤②④C .①⑥③④⑤②D .⑤②⑥④①③试卷第2页,共12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3分)A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B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C .由于运用了从美国获取的1073张卫星遥感图片,这张南极陆地“景观图”的精度达到15米,这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南极地理环境的认识能力。
D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国家流感中心在日前成为第五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
2015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陕西⾼三联考语⽂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须将⾃⼰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认真填涂在相应的题号下,不得涂改。
4. ⾮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效。
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绝⼤多数天⽂学家均接受这样⼀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
宇宙中的暗物质⽐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物质多得多。
在阅读这段⽂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穿过你的⼩指。
⼈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物质的相互作⽤很少。
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乎⽆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但⼈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
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厘⽶5×10-30克。
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这个值⼩100倍。
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天⽂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个惊⼈的⾔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
茨威基⾸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太阳系的⼋⼤⾏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些星系中的恒星运⾏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
2015年高考真题——语文(陕西)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3 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窗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
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交子、钱引、见钱公据、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考试(三)——语文(语文)

陕西省咸阳市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自拍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其实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普通人只能从昏暗而晃动的水面中看到自己的模样。
历史学家莫蒂默认为,玻璃镜子虽小,但它在14世纪被威尼斯人发明的时刻,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几千年来,人类终于可以第一次如此清晰、完整、便捷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这种神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个人意识的增长。
以西欧为例,此前,人们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家族、教堂、领主、行业公会来定义自己的身份。
而镜子的发明则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身份,更频繁地从个体化的角度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个人主义思潮的萌芽和镜子的发明也许不无关系。
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
莫蒂默说,在西欧,镜子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人外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而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
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 文(含解析)

2015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若集合M={1,2,3,4},N={x|x2﹣4≥0},则M∩N=()A. {2,3,4} B. [﹣2,2] C. {2} D. [2,+∞)2.已知复数z=,则()A. z的虚部为﹣1 B. z的实部为1C. |z|=2 D. z的共轭复数为1+i3.设向量=(x,1),=(4,x),若,方向相反,则实数x的值是()A. 0 B.±2 C. 2 D.﹣24.一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若输出的y=,则输入的x的值可能为()A.﹣1 B. 0 C. 1 D. 55.下列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为π的函数是()A. y=cos(x﹣) B. y=sin2x﹣cos2xC. y=cos2 D. y=tan2x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p∧(¬q)为真命题,则q为真命题B.回归直线方程=x+一定经过(,)C.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数后,平均数与方差均没有变化D.某单位有职工750人,其中青年职工350人,中年职工250人,老年职工150人.为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应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7.设双曲线方程mx2﹣ny2=1(mn≠0),则“离心率e=”是“m=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三边长与圆的直径均为2,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π B. 5π C. 6π D. 7π9.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满足2a3﹣a72+2a11=0,数列{b n}是等比数列,且b7=a7,则b5b9=()A. 2 B. 4 C. 8 D. 1610.已知1≤a≤3,2≤b≤5,则方程x2﹣bx+a2=0有实数解的概率是()A. B. C. D.11.若圆C:x2+y2+2x﹣4y+3=0关于直线2ax+by+6=0对称,则由点(a,b)所作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A. 2 B. 3 C. 4 D. 612.已知[x]表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如[﹣1,2]=﹣2,[1,2]=1,[1]=1,则函数f (x)=[x]+[2x](0≤x≤3)的值域中不可能取到的一个正整数是()A. 1 B. 3 C. 5 D. 6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且a3+a4+a5=12,则a1+a2+a3+…+a7的值为.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a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面积等于2,则a= .15.给出下列等式:12=112+22=×2×3×512+22+32=×3×4×712+22+32+42=×4×5×912+22+32+42+52=×5×6×11…则按照此规律可以猜想第n个等式为.16.若函数f(x)=2sin(x+)(﹣2<x<1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过点A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B、C两点,则(+)•= .(其中O为坐标原点)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70分)(一)必做题17.设函数f(x)=sinxcosx+cos2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已知△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f()=,b+c=2,求a的最小值.18.某企业工会对清明假期在省内旅游的职工进行统计,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去汉中、安康、延安、渭南、宝鸡五地旅游人员中抽取若干人成立旅游爱好者协会,相关数据统计如下:旅游地相关人数抽取人数汉中 30 a安康 b 1延安 24 4渭南 c 3宝鸡 12 d(Ⅰ)求a,b,c,d的值;(Ⅱ)若从去延安和宝鸡两地抽取的人数中选2人担任旅游爱好者协会与工会之间的联络员,求这两人来自不同旅游地的概率.19.如图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EC∥PD,且PD=AD=2EC=2.(1)求证:AC∥平面BPE;(2)求三棱锥B﹣PAC的体积.20.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e=,点F2到直线y=x的距离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过F2任意作一条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是否存在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F1,若存在,求出直线l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设a∈R,函数f(x)=lnx﹣ax(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已知x1=(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和x2是函数f(x)的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值并证明:x2>e.(二)选做题(从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AB为圆O的直径,BC为圆O的切线,连结AC交圆O于D,P为AD的中点,过P 作不同于AD的弦交圆O于M、N两点,若BC=6,CD=4(Ⅰ)求MP•NP的值(Ⅱ)求证:∠C=∠AMD.【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已知直线l:(t为参数).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p=3(Ⅰ)设A、B是直线l与曲线C的交点,求|AB|(Ⅱ)若P是曲线C上任意一点,求△ABP面积的最大值.【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x,y∈R+,且x+y=2(Ⅰ)要使不等式+≥|a+2|﹣|a﹣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Ⅱ)求证:x2+2y2.2015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若集合M={1,2,3,4},N={x|x2﹣4≥0},则M∩N=()A. {2,3,4} B. [﹣2,2] C. {2} D. [2,+∞)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分析:求出N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N,找出M与N的交集即可.解答:解:由N中不等式变形得:(x+2)(x﹣2)≥0,解得:x≤﹣2或x≥2,即N=(﹣∞,﹣2]∪[2,+∞),∵M={1,2,3,4},∴M∩N={2,3,4},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已知复数z=,则()A. z的虚部为﹣1 B. z的实部为1C. |z|=2 D. z的共轭复数为1+i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化简已知复数可得其虚部,可得答案.解答:解:化简可得z====﹣1﹣i,∴z的虚部为﹣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属基础题.3.设向量=(x,1),=(4,x),若,方向相反,则实数x的值是()A. 0 B.±2 C. 2 D.﹣2考点: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即可得出.解答:解:∵,∴x2﹣4=0,解得x=±2.又,方向相反,∴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定理,属于基础题.4.一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若输出的y=,则输入的x的值可能为()A.﹣1 B. 0 C. 1 D. 5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模拟执行程序可得程序功能是求分段函数y=的值,根据已知即可求解.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程序功能是求分段函数y=的值,∵y=,∴sin()=∴=2kπ+,k∈Z,即可解得x=12k+1,k∈Z.∴当k=0时,有x=1.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和算法,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础题.5.下列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为π的函数是()A. y=cos(x﹣) B. y=sin2x﹣cos2xC. y=cos2 D. y=tan2x考点: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由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依次求得各个选项的周期,即可判断.解答:解:∵y=cos(x﹣)=﹣sinx,可求其周期为2π,故A不满足条件;y=sin2x﹣cos2x=﹣cos2x,由余弦函数的奇偶性及周期性可求此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为π的函数,故B满足条件;y=cos2=cosx,可求其周期为2π,故C不满足条件;y=tan2x,可求其周期为,故D不满足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诱导公式,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三角函数周期性及其求法等知识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p∧(¬q)为真命题,则q为真命题B.回归直线方程=x+一定经过(,)C.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数后,平均数与方差均没有变化D.某单位有职工750人,其中青年职工350人,中年职工250人,老年职工150人.为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应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简易逻辑.分析: A.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关系进行判断.B.利用回归直线方程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判断.C.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判断.D.根据抽样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若p∧(¬q)为真命题,则¬q为真命题,即q为假命题.故A正确,B.根据回归直线的性质可知回归直线方程=x+一定经过(,),故B正确,C.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数后,平均数有变化,方差没有变化,故C错误,D.由于青年职工,中年职工和老年职工差异比较明显,故用分层抽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要求熟练掌握各知识点的判断方法.7.设双曲线方程mx2﹣ny2=1(mn≠0),则“离心率e=”是“m=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若离心率e=,则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则m=n,则当m=n,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则e=,故“离心率e=”是“m=n”的充要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比较基础.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三角形的三边长与圆的直径均为2,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π B. 5π C. 6π D. 7π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出该几何体是球与圆锥的组合体,结合图中数据求出它的表面积.解答: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得:该几何体是底部为球体,上部为圆锥体的组合体,且球的半径与圆锥底面圆的半径都为1,圆锥的母线长为2;所以,球的表面积为4π•12=4π,圆锥体的表面积为π•12+π•1•2=3π,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π+3π=7π.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表面积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由三视图得出几何体的结构特征.9.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满足2a3﹣a72+2a11=0,数列{b n}是等比数列,且b7=a7,则b5b9=()A. 2 B. 4 C. 8 D. 16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化简已知条件,得到关于a7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a7的值,进而得到b7的值,把所求的式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化简,将b7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解答:解: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得:a3+a11=2a7,2a3﹣a72+2a11=0变为:4a7﹣a72=0,解得a7=4,a7=0(舍去),所以b7=a7=4,则b5b9=a72=16.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及等比数列的性质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10.已知1≤a≤3,2≤b≤5,则方程x2﹣bx+a2=0有实数解的概率是()A. B. C. D.考点:几何概型.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几何概型的意义,关键是要找出方程x2﹣2ax+b2=0有实数解对应的可行域面积的大小和实数a,b满足﹣1≤a≤1,﹣1≤b≤1对应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解答:解:x2﹣bx+a2=0有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b2﹣4a2≥0.即或.如下图所示,区域1≤a≤3,2≤b≤5的面积为6,在1≤a≤3,2≤b≤5前提下,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面积为,由几何概型等式可得方程x2﹣bx+a2=0有实数解的概率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几何概型公式的运用;几何概型的概率估算公式中的“几何度量”,可以为线段长度、含面积、体积等,而且这个“几何度量”只与“大小”有关,而与形状和位置无关.11.若圆C:x2+y2+2x﹣4y+3=0关于直线2ax+by+6=0对称,则由点(a,b)所作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A. 2 B. 3 C. 4 D. 6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题意可知直线经过圆的圆心,推出a,b的关系,利用(a,b)与圆心的距离,半径,求出切线长的表达式,然后求出最小值.解答:解:将圆C:x2+y2+2x﹣4y+3=0化为标准方程得:(x+1)2+(y﹣2)2=2,∴圆心C(﹣1,2),半径r=,∵圆C关于直线2ax+by+6=0对称,∴直线2ax+by+6=0过圆心,将x=﹣1,y=2代入直线方程得:﹣2a+2b+6=0,即a=b+3,∵点(a,b)与圆心的距离d=,∴点(a,b)向圆C所作切线长l====≥4,当且仅当b=﹣1时弦长最小,最小值为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涉及的知识有:圆的标准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勾股定理,以及圆的切线方程的应用,其中得出a与b的关系式是本题的突破点.12.已知[x]表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如[﹣1,2]=﹣2,[1,2]=1,[1]=1,则函数f (x)=[x]+[2x](0≤x≤3)的值域中不可能取到的一个正整数是()A. 1 B. 3 C. 5 D. 6考点:函数的值域.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新定义列举出f(x)所有可能的取值,比较选项可得.解答:解:由新定义可得当0≤x<1时,0≤2x<2,∴[x]=0,[2x]=0或1,故f(x)=[x]+[2x]=0或1;当1≤x<2时,2≤2x<4,∴[x]=1,[2x]=2或3,故f(x)=[x]+[2x]=3或4;当2≤x<3时,4≤2x<6,∴[x]=2,[2x]=4或5,故f(x)=[x]+[2x]=6或7;当x=3时,[x]=3,[2x]=6,故f(x)=[x]+[2x]=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值域,涉及新定义,列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且a3+a4+a5=12,则a1+a2+a3+…+a7的值为28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结合已知求得a4=4.然后由a1+a2+a3+…+a7=7a4得答案.解答:解:∵数列{a n}是等差数列,且a3+a4+a5=12,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3a4=12,则a4=4.∴a1+a2+a3+…+a7=7a4=7×4=28.故答案为:28.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基础的计算题.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a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面积等于2,则a= 3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a为常数),画出可行域,求出可行域顶点的坐标,再利用几何意义求关于面积的等式求出a值即可.解答:解:当a<0时,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M,一个无限的角形区域,面积不可能为2,故只能a≥0,此时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N,区域为三角形区域,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2,则AB=4,即点B的坐标为(1,4),代入y=ax+1得a=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15.给出下列等式:12=112+22=×2×3×512+22+32=×3×4×712+22+32+42=×4×5×912+22+32+42+52=×5×6×11…则按照此规律可以猜想第n个等式为12+22+32+…+n2=.考点:归纳推理.专题:排列组合.分析:根据题中式子各边的规律进行归纳猜想,即可得出第n个等式.解答:解:12=1,12+22=×2×3×5,12+22+32=×3×4×7,12+22+32+42=×4×5×9,12+22+32+42+52=×5×6×11,…由以上可得从第二个式子左边是连续数的平方和,右边分别是与三个数的乘积,且这三个数分别构成三个数列是:2、3、4、5、6…;3、4、5、6…;5、7、9、11…,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可为:12+22+32+…+n2=,故答案为:12+22+32+…+n2=.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推理,难点是根据已知的几个式子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注意从运算的过程中去寻找,考查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6.若函数f(x)=2sin(x+)(﹣2<x<1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过点A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B、C两点,则(+)•= 72 .(其中O为坐标原点)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周期,判断在﹣2<x<14时图象仅与x轴交于点A(6,0)且关于点A对称,得到+=2,进而可以计算出(+)•的值.解答:解:f(x)=2sin(x+)的周期是16,∴f(x)=2sin(x+)(﹣2<x<14)的图象仅与x轴交于点A(6,0)且关于点A对称,故A是线段BC的中点,则(+)•=2=2×36=72.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函数f(x)的图象仅与x轴交于点A(6,0)且关于点A对称.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70分)(一)必做题17.设函数f(x)=sinxcosx+cos2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已知△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f()=,b+c=2,求a的最小值.考点:余弦定理;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分析:(1)由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化简函数解析式可得f(x)=sin(2x+)+,由周期公式即可得解;(2)由(1)可得sin(A+)=1,结合A的范围可求A.由余弦定理,解得a2=(b+c)2﹣3bc,由b+c=2知bc的最大值,从而可求a的最小值.解答:解:(1)∵f(x)=sinxcosx+cos2x=sin2x+=sin(2x+)+,∴f(x)的周期T==π.…(6分)(2)∵f()=sin(A+)+=,∴sin(A+)=1,由A∈(0,π),可得A=.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b+c)2﹣3bc,由b+c=2知bc≤()2=1,当b=c=1时bc取最大值,此时a取最小值1.…(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18.某企业工会对清明假期在省内旅游的职工进行统计,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去汉中、安康、延安、渭南、宝鸡五地旅游人员中抽取若干人成立旅游爱好者协会,相关数据统计如下:旅游地相关人数抽取人数汉中 30 a安康 b 1延安 24 4渭南 c 3宝鸡 12 d(Ⅰ)求a,b,c,d的值;(Ⅱ)若从去延安和宝鸡两地抽取的人数中选2人担任旅游爱好者协会与工会之间的联络员,求这两人来自不同旅游地的概率.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Ⅰ)由表格可知抽取比例为,易得要求的值;(Ⅱ)设去“延安”4人分别为a、b、c、d,去“宝鸡”的人分别为:1、2,列举可得总的基本事件共15个,其中两人来自不同旅游地的共8个,由概率公式可得.解答:解:(Ⅰ)由表格可知抽取比例为=,∴a=30×=5,b=1÷=6,∴a,b,c,d的值分别为5,6,18,2;(Ⅱ)设去“延安”4人分别为a、b、c、d,去“宝鸡”的两人分别为:1、2,则从中任选2人的基本事件有(a,b)(a,c)(a,d)(a,1)(a,2)(b,c)(b,d)(b,1)(b,2)(c,d)(c,1)(c,2)(d,1)(d,2)(1,2)共15个,其中两人来自不同旅游地的基本事件有(a,1)(a,2)(b,1)(b,2)(c,1)(c,2)(d,1)(d,2)共8个,则两人分别来自两个旅游地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涉及分层抽样,属基础题.19.如图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EC∥PD,且PD=AD=2EC=2.(1)求证:AC∥平面BPE;(2)求三棱锥B﹣PAC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连接AC,设AC与BD相交于O,取PB的中点H,连接HE,HO.证明四边形OCEH为平行四边形,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AC∥面BPE.(Ⅱ)利用V B﹣PAC=V P﹣ABC,求解底面面积与高,即可求出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证明:(Ⅰ)如图,连接AC,设AC与BD相交于O,取PB的中点H,连接HE,HO.∵HO是△BDP的中位线,∴OH PD,又CE PD,∴OH CE.∴四边形OCEH为平行四边形,HE⊄面PBE,AC⊂面PBE∴AC∥面BPE,…(6分)(Ⅱ)V B﹣PAC=V P﹣ABC=S△ABC•PD==.…(12分)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20.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e=,点F2到直线y=x的距离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过F2任意作一条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是否存在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F1,若存在,求出直线l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Ⅰ)由题意得:⇒⇒b2=3,求得椭圆方程.(Ⅱ)设满足条件的直线为l,其方程为x=my+1,两交点坐标为A(x1,y1)B(x2,y2),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列得条件,求得所需直线.解答:解:(Ⅰ)由题意得:⇒⇒b2=3,所求椭圆方程为(Ⅱ)设满足条件的直线为l,其方程为x=my+1,两交点坐标为A(x1,y1)B(x2,y2)由消去x得:(3m2+4)y2+6my﹣9=0,以AB为直径得圆过点F1故有:(x1+1)(x2+1)+y1y2=(my1+2)(my2+2)+y1y2=(m2+1)y1y2+2m(y1+y2)+4=0代入化简得9m2﹣7=0,m=即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其方程为3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方程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中档题.21.设a∈R,函数f(x)=lnx﹣ax(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已知x1=(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和x2是函数f(x)的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的值并证明:x2>e.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1)先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a的范围,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2)先求出a的值,得到函数f(x)的表达式,从而证出结论.解答:解:(1)函数f(x)的定义域为(0,+∞).求导数,得f′(x)=﹣a=.①若a≤0,则f′(x)>0,f(x)是(0,+∞)上的增函数;②若a>0,令f′(x)=0,得x=.当x∈(0,)时,f′(x)>0,f(x)是增函数;当x∈(,+∞)时,f′(x)<0,f(x)是减函数.综上所述,当a≤0时,f(x)的递增区间为(0,+∞);当a>0时,f(x)的递增区间为(0,),递减区间为(,+∞).(2)因为x1=是函数f(x)的零点,所以f()=0,即﹣a=0,解得a==.所以f(x)=lnx﹣x.因为f()=﹣>0,f()=﹣<0,所以f()f()<0.所以x2∈(,),即:x2>.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是一道中档题.(二)选做题(从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AB为圆O的直径,BC为圆O的切线,连结AC交圆O于D,P为AD的中点,过P 作不同于AD的弦交圆O于M、N两点,若BC=6,CD=4(Ⅰ)求MP•NP的值(Ⅱ)求证:∠C=∠AMD.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专题:选作题;推理和证明.分析:(Ⅰ)利用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即可求MP•NP的值(Ⅱ)证明∠C=∠DBA,∠DBA=∠AMD,即可证明∠C=∠AMD.解答:(Ⅰ)解:因为BC为圆O的切线,所以BC2=CD•AC,因为BC=6,CD=4所以AC=9,所以AD=5,因为P为AD的中点,所以AP=PD=所以MP•NP=AP•PD=(Ⅱ)证明:连接BD,则∠ABC=90°,所以∠C+∠CAB=90°,因为AB为直径,所以∠ADB=90°,所以∠CAB+∠DBA=90°,所以∠C=∠DBA,因为∠DBA=∠AMD,所以∠C=∠AMD.点评:本题考查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切割线定理、相交弦定理是关键.【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已知直线l:(t为参数).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p=3(Ⅰ)设A、B是直线l与曲线C的交点,求|AB|(Ⅱ)若P是曲线C上任意一点,求△ABP面积的最大值.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专题: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Ⅰ)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化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求出圆心到直线距离,再利用勾股定理得答案;(Ⅱ)求出圆周上的点到直线l的最大距离,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ABP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Ⅰ)将直线l:化为普通方程,得x+y﹣1=0,由ρ=3,得x2+y2=9,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AB|=;(Ⅱ)圆周上的点到直线l的最大距离d=3+,∴=.点评: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考查极坐标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基础题.【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x,y∈R+,且x+y=2(Ⅰ)要使不等式+≥|a+2|﹣|a﹣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Ⅱ)求证:x2+2y2.考点: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三角不等式.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Ⅰ)由+=(+)•=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它的最小值为2,再由2≥|a+2|﹣|a﹣1|,利用绝对值的意义求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Ⅱ)由柯西不等式得(x2+2y2)•(1+)≥(x+y)2=4,由此变形即可证得要证的结论.解答:解:(Ⅰ)∵x,y∈R+,且x+y=2,∴+=(+)•=1++≥2,当且仅当x=y=1时,取等号.要使不等式+≥|a+2|﹣|a﹣1|恒成立,只要2≥|a+2|﹣|a﹣1|.而|a+2|﹣|a﹣1|表示数轴上的a对应点到﹣2的距离减去它到1对应点的距离,而对应点到﹣2的距离减去它到1对应点的距离正好等于2,故不等式2≥|a+2|﹣|a﹣1|的解集为(﹣∞,).(Ⅱ)证明:由柯西不等式得(x2+2y2)•(1+)≥(x+y)2=4,∴x2+2y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绝对值的意义,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
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详解版.

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详解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40分,延时3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B.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
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查《现代汉语词典》,“暴发”有两重意思:(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比如:暴发户,指突然发财得势的人或人家。
又例如,“他很善于走上层路线,没几年就暴发起来了。
”(二)指“突然发作”。
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例如:“河上本来有一座小桥,山洪暴发时,被冲毁了。
”“大水退走后,又暴发了一场传染病。
”再说“爆发”。
查《现代汉语词典》,“爆发”有三个义项:(一)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
多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例如:“这一带的火山正处于活跃期,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
高考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2015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三)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C(这是一种看法,文章结尾对中国高铁的发展的描述,没有批评的意思)2.D(这是中国大学快速成长的原因)3.A(B“希望今后的管理向着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C“削弱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别”;D“那些假设必须用美国模式才能办好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是错误的”)二、古代诗文阅读(一)4.D(致仕:退休)5.C(“为巡抚丘养浩劾罢”中的“为”表被动,而不是动词“担任”之意,故第一处断句应在“劾罢”后;按文意,“劾爵”的实施主体应为“养浩”,故第三处断句应在“劾爵”后)6.D(“带领家属”表述错误,应为“率领家中兵众”)(二)7.(1)译文:何卿于是和他们刻木缔约,分别安置他们的属官,画定疆界守卫,松潘道路又畅通了。
(“约”“曹”“画”各1分,大意2分)(2)译文:何卿镇守松潘17年成为蜀地的保障,军民歌功颂德,(他)并且贫穷,哪里得钱行贿赂呢?(“镇”“为”“安”各1分,大意2分)8.因为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3分)被贬的失落惆怅,难以排解,所以诗人病后频频把盏,借酒浇愁。
(2分)9.本来是秋风吹动人的头发,诗人却用比拟的方式形象地说秋风是从头发里生出,(3分)这样不仅指秋风萧萧,而且指年华逝去,白发新生,暗示了诗人凄冷落寞的情怀。
(3分)(三)10.(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参考译文】何卿,成都卫人。
年少时就有志气和节操,习练打仗之事。
正德年间,继承世职为指挥佥事。
因为有才能,被提拔为筠连守备。
跟从巡抚盛应期攻击斩杀叛贼谢文礼、谢文义。
世宗继位,评定功劳,升任都指挥佥事,充任左参将,协助守卫松潘。
嘉靖初年,芒部土司的儿子陇政、土司妻支禄等发动叛乱。
何卿计伐他们,斩首200余级,招降其兵士数百人。
陇政逃奔乌撒,何卿传檄文告诉土官安宁捉拿献上(陇政)。
安宁假装答应,却藏匿陇政不交出。
陕西省咸阳市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试题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
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
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
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精心。
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
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
另一方面,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
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
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
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
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
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关于公德有必要强调三点: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
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
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
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三)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这是一种看法,文章结尾对中国高铁的发展的描述,没有批评的意思)
2.D(这是中国大学快速成长的原因)
3.A(B“希望今后的管理向着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C“削弱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别”;D“那些假设必须用美国模式才能办好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是错误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4.D(致仕:退休)
5.C(“为巡抚丘养浩劾罢”中的“为”表被动,而不是动词“担任”之意,故第一处断句应在“劾罢”后;按文意,“劾爵”的实施主体应为“养浩”,故第三处断句应在“劾爵”后)
6.D(“带领家属”表述错误,应为“率领家中兵众”)
(二)
7.(1)译文:何卿于是和他们刻木缔约,分别安置他们的属官,画定疆界守卫,松潘道路又畅通了。
(“约
”“曹”“画”各1分,大意2分)
(2)译文:何卿镇守松潘17年成为蜀地的保障,军民歌功颂德,(他)并且贫穷,哪里得钱行贿赂呢?(“镇
”“为”“安”各1分,大意2分)
8.因为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3分)被贬的失落惆怅,难以排解,所以诗人病后频频把盏,借酒浇愁。
(2分)
9.本来是秋风吹动人的头发,诗人却用比拟的方式形象地说秋风是从头发里生出,(3分)这样不仅指秋风萧萧
,而且指年华逝去,白发新生,暗示了诗人凄冷落寞的情怀。
(3分)
(三)
10.(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参考译文】
何卿,成都卫人。
年少时就有志气和节操,习练打仗之事。
正德年间,继承世职为指挥佥事。
因为有才能,被提拔为筠连守备。
跟从巡抚盛应期攻击斩杀叛贼谢文礼、谢文义。
世宗继位,评定功劳,升任都指挥佥事,充任左参将,协助守卫松潘。
嘉靖初年,芒部土司的儿子陇政、土司妻支禄等发动叛乱。
何卿计伐他们,斩首200余级,招降其兵士数百人。
陇政逃奔乌撒,何卿传檄文告诉土官安宁捉拿献上(陇政)。
安宁假装答应,却藏匿陇政不交出。
巡抚汤沐上报有关情况,皇帝削夺何卿官职。
四川、贵州军队合力讨伐,才剿灭叛贼,何卿又官复原职。
嘉靖五年春天,提拔河卿任副总兵,仍镇守松潘。
不久,陇政遗党沙保再次叛乱。
何卿偕同参将魏武、参议姚汝皋等一起进攻,斩杀沙保等叛贼头目7人,其余也全部消灭。
记功,魏武功劳最大,何卿次之。
黑虎五寨番人反叛,乌都、鹁鸽诸番也相继反叛。
何卿全都攻破平定,就提升为都督佥事。
威茂番十多个寨子合兵抢劫军粮,并且攻打茂州及长宁各堡。
何卿与副使朱纨用计谋杀死了一些叛军,屡战屡胜,于是攻打深沟,焚烧他们的碉堡。
诸番困窘,请求赎罪,断手指割耳朵,歃血为盟,发誓不再反叛。
何卿于是和他们刻木缔约,分别安置他们的属官,画定疆界守卫,松潘道路又畅通了。
升任都督同知,仍旧镇守松潘。
很久以后,因病退休。
二十三年,边塞警报不断。
朝廷召何卿,他以病推辞。
皇帝很生气,夺了他的都督头衔,命令他以都指挥使的身份到部里听候调用。
不久,敌寇逼近京郊地区,朝廷命令何卿在卢沟桥驻扎守备。
松潘副总兵李爵被巡抚丘养浩弹劾罢免,朝廷下诏用何卿代理。
给事中许天伦说何卿贿赂丘养浩弹劾李爵,为自己留下提升的空间。
皇帝发怒,削夺何卿和丘养浩的官职,让巡按冉崇礼核实。
当时战事很棘手,翁万达又推荐何卿,于是何卿仍然担任都督佥事,统领东官厅军马。
不久冉崇礼详细报告李爵贪污,“何卿镇守松潘17年,成为蜀地的保障,军民歌功颂德,他并且贫穷,哪里得钱行贿赂呢?”皇帝的怒气才消解。
升任都督同知。
先后在松潘镇守24年,军民拥戴他如同慈母。
再次因病归养。
三十三年,倭寇自海上侵犯。
朝廷下诏令让何卿与沈希仪各率家中兵众奔赴苏、松军门。
第二年充任副总兵,总管浙江及苏、松海防。
何卿是蜀中名将,不熟悉海上军务,年纪已老,兵众与将领也都不习惯水战,最终无所作为。
被巡按御史周如斗弹劾罢免,去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B3分,E2分,A1分,(A项“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从而折射出社会现实”说法比较笼统,给1分。
C项,“钱包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不正确,它并未贯串全文。
D项,人物语言“简洁明快,通俗生动,富有口语化”等说法不准确,电视台男主持和女主播的语言就比较具体、典雅,带有抒情情,具有书面语的特点)
(2)①毕力格老汉是一个由草原进入城市的失地牧民,随遇而安,生活适应能力较强;②善良厚道,拾金不昧
,面对巨款毫不动心;③纯朴自然,坚守做人底线,待人真诚,不虚伪世故。
(每点2分)
(3)示例:①毕老汉接受采访之前生活悠然自得、动静有致与之后饱受嘲讽、抑郁苦闷的对比:前后形成强烈反差,引人深思,从而凸显小说主题。
②老孙头等在毕老汉被誉为“最美的人”之前对他的热情接纳与之后对他冷嘲热讽的对比:展示出一幅市民众生相,揭示小说的社会环境,有助于表现小说主题。
(如回答其他,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每点3分)
(4)示例:①社会道德水平有待提升。
当毕力格老汉跌倒在地时,路人视而不见;但当他大喊“谁的钱包”时
,却有许多人纷纷冒领,甚至差点发生冲突。
②普通民众的心态需要纠正和改善。
在毕力格老汉被电视台誉为“最美的人”之后,伙伴冷嘲热讽,老孙头也疏远、排斥他。
③媒体需要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社会公信力。
电视台记者以假掉钱包的办法来寻找“最美的人”,这种简单化的方式是工作不深入、不扎实的表现,也是一种公然作假。
(答出两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E给3分,答C给2分,B给1分;A、D不给分。
(B.张冠李戴,应为崔向群和王力帆。
A.从光纤数量上看,最多的是美国的斯隆巡天望远镜。
D.原文为“参与建设”和“预研究”,选项是“完成了”,未然变已然)
(2)①学以致用阶段:为了学有所用,崔向群要求改分配到军用光学仪器厂。
②求知报国阶段:1978年正式走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始从事天文光学望远镜的研究;1993年,放弃国外的一再挽留和优厚待遇,回到祖国。
③天文设备的创新阶段:2008年LAMOST项目落成,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功;领导团队完成了南极光学望远镜阵CSTAR的研制。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选取典型细节(事例)表现传主精神品质。
“喝咖啡”吃安定”表现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
回到祖国,挤50多平方米的房子,表现了她热爱祖国、勇于奉献的精神。
②使用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更清晰。
③按照时间顺序叙事。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4)①吃苦耐劳。
②勇于奉献,热爱祖国。
③勇于担当。
④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
(联系文本略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13.D(风流云散: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A“休整”指休息整顿,多用于军队。
改为“修整”或“修缮”。
B“一再”即“一次又一次”,与后面“从未间断”矛盾,应该用“一直”。
C川流不息:形容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可改为“人头攒动”。
)
14.C(A语序不当,“在海南博鳌”应调至“29日”之后。
B搭配不当,改“获赠”为“获得”。
D成分残缺,应在“试点”后加上“等措施”)
15.D(③是全段的话题,包含了“意境”与“意象”两个方面。
①紧承③,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
④承①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
⑥承④的比喻,⑤承⑥的“千姿百态”。
②句是对前文的总结)
16.【答案示例】
结论一:不同行业的上海青年群体对法律的关注侧重不同。
(3分)
结论二:绝大多数人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
(2分)
17.【答案示例1】《读者》涨价,势在必然。
当前综合类杂志中,《读者》品位最高,价位最低,这样的反差,无疑增加了其运营成本,此其一。
其二,过低的价位,容易使之沦为地摊货,也易让人轻视知识。
【答案示例2】《读者》涨价,疏远读者。
第一,《读者》的读者群大多是中学生,涨价无疑会使这个群体产生分化,一部分人可能会因此而不再购买;第二,页码的增加,也会给读者造成阅读时间上的压力。
【答案示例3】涨不涨价,都无所谓。
首先,对于热爱《读者》的人来说,涨不涨价无所谓,他们看重的是文章的品位;再说,增加页码,加了彩印,涨价也很自然;况且,涨价的幅度其实也并不大。
(观点明确1分,两点理由各2分,语言连贯1分)
六、写作(60分)
参考之意:
危机可以转化为机遇;不利可以变为有利;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的思维;点亮希望的灯,才能照亮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