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合集下载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小班(15篇)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小班(15篇)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小班(15篇)幼儿个案跟踪记录小班第1篇:地点:小一班活动室、操场对象:谢子诺等目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情景描述: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从一早开始就飘着蒙蒙细雨。

为了避免让孩子感冒,我决定取消每一天的户外活动,代之以在走廊散步一会儿。

这天上午的活动结束了,快吃午饭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一齐交谈,有的在相互嬉戏,仅有谢子诺站在靠近走廊的窗户边,透过玻璃窗向外凝神张望了好久,教师叫她也好像没听到。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边是操场的大型户外玩具――孩子最喜欢爬上爬下的城堡。

午时幼儿要离园了,送小朋友去坐车时,我发此刻谢子诺的奶奶在操场上拖着谢子诺往前走,谢子诺一声不吭,一脸的倔犟,最终拗可是奶奶,老大不情愿地走了。

谢子诺的奶奶看到我,无奈地笑着说:她硬要在那里玩要回去呢。

分析:谢子诺也属于我班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齐生活,老人家开了间小店,白天在店里忙生意,谢子诺经常也只能和爷爷奶奶一齐在店里玩,较少到外面去玩。

自然,幼儿园的大型户外玩具是吸引她来上幼儿园的诱-惑。

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她十分渴望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齐被约束天性。

措施:透过和谢子诺说悄悄话,我了解到她十分想玩幼儿园户外的大型玩具。

我和孩子约法三章,定下了几条玩城堡的“守则”,让孩子明白有规则才能更欢乐地玩。

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思考到幼儿人数较多,最终分组由教师带领去玩户外的大型玩具。

和谢子诺的奶奶沟通,让她理解孩子的想法,推荐她趁生意不太忙的周末带孩子来幼儿园玩户外玩具。

反思: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

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

个性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涣散,空洞的群众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吸引孩子的眼光,个性是在操作材料匮乏的状况下,儿童自然表现出的“不合作”尤甚。

顺应自然的天性,让幼儿在生命内在驱力的召唤下自由活动,充分运动其肢体,激发其思维,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小班第2篇:班级:小二班记录人:周巧亚姓名:吴柬白性别:男时间:10.15地点:自然角行为表现来到自然角看到这么多花生,我请小朋友把花生取出来,柬白走过去就把花生拿起来用嘴巴咬了,这时吴红芸说不好用嘴巴咬,有细菌的,你以后要打针的。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导语】幼⼉园教育的内容是⼴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艺术等五个⽅⾯,还可按其它⽅式作不同的划分。

那么,作为幼教该如何写个案观察记录?下⾯为您提供了幼⼉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供您参考。

【篇⼀】 观察实录 今天的特⾊活动是《核桃⼤变⾝》,核桃壳是幼⼉经常接触的⼀种坚果。

之前已经让孩⼦们欣赏了核桃壳的作品,所以他们知道如何对核桃壳进⾏创意添画。

Z拿了两个核桃壳,⽤超轻黏⼟粘在了纸上,然后⽤记号笔在核桃壳⾝上画了⼏个圈圈,然后⼜添加了⼏根竖线,我⾛到Z⾝边,然后他拉住我的⼿,对我说:“你看我画的⼩乌龟。

”对于Z的创意我⾸先表扬了他,然后对他说:“核桃壳变⾝了⼩乌龟,真有创意,⼀只乌龟有点孤单,怎么办呢?”于是Z⼜对我说:“没事的,我再给它做⼀个⼩伙伴吧,还可以添画⼀些⼩鱼,于是他拿起记号笔⼜开始画起来了。

” 分析措施 1.Z是⼀个很有想法的孩⼦,他的想象⼒和创造⼒⾮常的好,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美术⽔平有⼀点差,这需要让他多加练习,毕竟熟能⽣巧。

2.在活动中Z也愿意听取我的意见,能够进⾏添画、绘画、制作,说明他能够将⽼师的意见接受,是⼀个很虚⼼的⼩朋友。

3.Z在绘画的过程中拉住了我的⼿,说明他急于想把⾃⼰的作品让我看到,希望有⼈能够肯定他,这⼀点是值得关注的,要多给孩⼦⿎励各关⼼。

观察记录 我⾛过Z他们⼀组,然后看到L做的⼩乌龟很有特⾊,他⽤轻黏⼟做成了乌龟背上的花纹,我表扬了L的创意,Z听到之后看了看我,然后⼜继续做起了他的乌龟,等我再兜⼀圈回来的时候发现,Z的⼩乌龟⾝上粘满了超轻黏⼟,⼀点核桃的影⼦也看不出来了,他还笑眯眯的对我说:“看,我的⼩乌龟⾝上还有粑粑的图案呢。

”他这么⼀说,旁边的⼩朋友们都笑了。

我问Z:“你的⼩乌龟是拿什么材料做的啊?”Z回答我说:“是核桃壳和彩泥。

”“那我怎么看不出你⽤的材料呢?”“我把它包住了,所以你就看不出了。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导读:本文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案例:早晨幼儿陆陆续续的开始来园了,来得早的宝宝已经开始玩角色游戏了,有的宝宝在抱娃娃,有的宝宝在扮演医生,心晨宝宝蹦蹦跳跳的走进了活动室,她最喜欢娃娃家了,直蹦娃娃家,一眼就看中了徐尖宝宝手中的娃娃,就把娃娃抢了过来。

徐尖眼看着娃娃被心晨抢走了,急的哭了起来。

我走过去问心晨:“娃娃刚才是谁在玩的呀?”她说:“娃娃是我的。

”尖儿急着说:“是我在玩的,心晨来抢了。

”“心晨肯定是觉得徐尖抱娃娃太累了,所以想帮帮忙是吧?”听我这么一说,心晨就说:“是的,我来抱一会,等会再给你抱。

”这么一说,尖儿也不再争着要抱娃娃了。

两个人一个抱娃娃,一个忙着做饭了。

分析与措施:心晨宝宝对自己的东西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占有欲比较强,小班孩子又缺乏和别人交往的意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去抢过来,所以这也是多数幼儿的现象,也是导致幼儿发生争执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我也多次和家长沟通,希望在家的时候也能正确的引导宝宝和伙伴玩耍时能一起分享玩具,让心晨宝宝体验到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篇二】案例背景: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情境一:“老师好!”门口A进来。

“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

”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

”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

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七篇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七篇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七篇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篇1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___观察周期:9月----10月一、个案基本情况:连续几日我班整体午睡情况都较好,可有一小朋友却有点“个性”,这种情况引起了我对他的好奇。

班级中的行为表现:__是名大班的幼儿,基本上午睡不睡的,但他会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那就是每到睡觉时间他会乖乖的睡觉,就算看到他,眼睛也是闭好的,过不了几分钟也会不断翻身,比较好的是他不会影响其他的幼儿。

这孩子脸上没什么血色。

虽然这样,但他的精力还很往旺盛。

午睡时所有小朋友都睡了,但他还是不睡,就躺在床上玩一个中午。

这样玩不会影响其他的幼儿午睡,只是他不睡而已。

情况稍好时可以观察到他睡了十几分钟左右。

原因分析:找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__从小就不喜欢睡觉,在睡觉方面父母没有给他更多的要求,特别是时间上比较忽视。

因为他比喜欢睡觉,晚上也睡得比较晚,所以个子不太高,脸色不好看。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9月2日——9月24日开学前几天的时候,__根本没法静静地躺在床上午睡,东转西翻,在床上手舞足蹈。

我觉得有点影响其他小朋友,所以就制止了他。

他的表情看起来很难受,于是我就陪着他,悄悄地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他慢慢的安静下来,我告诉他如果再动的话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他朝我点点头。

分析:孩子只在情绪很主动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意见,懂道理,所以我采取了先讲故事后陪他的策略。

10月11日——10月22日__能够安安静静躺在床上睡觉了,这时,我开始试图尝试让他睡觉,于是我守着他,拍着他的背,几分钟后睡着了。

分析:由此推测,孩子不想睡觉可能是因为没有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

但是我也发现就算守着他,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最多半小时,但至少也算可睡觉了。

11月15日——11月19日起床的时候我开始和他谈话,谈话了解他自己不喜欢睡觉,他告诉我他在家确实也睡得比较晚,我问他既然不喜欢睡觉,为什么幼儿园午睡的时候躺在床上,他说的话令我很意外,他说,我想睡但我睡不着,所以我就不喜欢睡觉。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15篇)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15篇)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15篇)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1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回应过程:区角活动时,杨晨曦和何梓炀一起玩搭积木,杨晨曦不答应:“你很笨的,什么都不会,我才愿意和你一起玩!”说完还冲着杨晨曦瞪眼。

杨晨曦委屈极了。

陈樽岳走过来拉了拉杨晨曦的手说:” 何梓炀你怎么这么骄傲,这样说别人是没有礼貌的老师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的,晨曦吃饭就比棒!而且他很有爱心,经常帮老师做事情,我愿意和他做朋友!”说完陈樽岳拉着杨晨曦走了,留下何梓炀站在积木旁边发愣。

评析与反思:5岁的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他不恰当的评价都是对孩子有害的,设计情景,给幼儿以表现自己的能力,特长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竞赛,如叠被子比赛、跳绳比赛、折纸比赛等,看到自己别人好的、强的一面,从而增进对自我的积极体验,增进对自己的认识,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特别是要帮助那些做事不积极主动,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经常被别人忽视的孩子。

给予机会展示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同伴中是很有地位的。

同时也让那些过分自信的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虚心向他人学习。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2冉冉小朋友是本学期刚刚入园的小朋友,入园以来他不喜欢和小班小朋友交流玩耍,但他喜欢跟大班小朋友一起玩耍。

观察记录:镜头一:入园以来,他总是坐不住,时不时的就跑到大班教室去跟大班的小朋友玩耍,不论老师怎么叫他他都不愿意回来或者是回来一会会就又跑了。

镜头二:有一次早操时间,我就注意观察,别的小朋友都乖乖的站着做操,只有冉冉,他一会在这位小朋友的头上动一下,一会又在把前边小朋友的帽子拽住往后拉,更甚的是他还将小朋友的哑铃一脚踢飞。

镜头三:他不会正确跟小朋友交流,在他的意识里,把别人推一下或打一下就是和他们玩的方式。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范文(通用6篇)【篇一】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对象:刘某某某性别:男观察时间:20某某.02.2观察环境:教室中三班观察目的:培养刘某某某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某某某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

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

我适时表扬了刘某某某。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

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

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

”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某某某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

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

每次只要他完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刘某某某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篇二】幼儿园个案追踪观察分析与记录有时候思思不会,涵涵便帮助她折,最后,思思的长颈鹿也折成了,她很开心,和涵涵一起玩着。

思考分析:折动物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虽然我们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看得懂一些步骤,而无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

而能力强的幼儿看着步骤,有时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是折纸,有了纸,有了步骤图,但缺乏层次,给一些能力弱的幼儿造成困难,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涵涵和思思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较乐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强烈。

幼儿园个案追踪记录(共16篇).

幼儿园个案追踪记录(共16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大(1)班个案追踪记录观察个案背景:幼儿姓名:徐xx性别:男年龄:5岁情况分析:从孩子的阿姨那里了解到,孩子从小由外婆一个人照顾。

爸爸妈妈已经离婚。

孩子在婆婆的这种教育下也渐渐形成了任性、爱打人、脾气暴躁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随着孩子的成长,妈妈担心孩子的这些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希望能通过老师的帮助,改掉这些坏习惯,帮助孩子愉快而正常的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跟踪时间:2012年9月现象记录:在自由活动时,孩子们总是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徐许杰最喜欢玩玩具了,只要一有空,总是围在玩具柜前张望、摆弄着。

今天吃完饭,突然间听到一声响亮的声音,“这是我的汽车,不是你的。

”我扭头看去,只见徐许杰一手把汽车拿在手里,藏在身后,而一边的龙龙心急的叫着。

“徐许杰,你的玩具呢?”他对我的问题不作答,其他小朋友连忙说:他没有带玩具的。

是啊!我这才想起来:徐许杰今天都没有带玩具来,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最喜欢玩汽车呀?那你也把你最喜欢的玩具带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玩,好吗?”看他不说话,我继续说:“这是龙龙的汽车,如果你想玩,应该对龙龙说什么呢?”在大家的帮助下,徐许杰不仅把玩具还给了龙龙,而且还对龙龙说:“我和你一起玩,好吗?”分析与措施:1、与爸爸妈妈,家园一致地帮助徐许杰,教会他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对同伴说一句有礼貌的话:“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玩好吗?”等等。

2、让爸爸妈妈为他准备一样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满足孩子玩的愿望。

跟踪时间:2012年10月现象记录:大型玩具是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每次游戏前,我都要提醒他们听到信号及时来排队,比比谁的动作快。

可是,总有几个孩子要贪玩一会儿。

记得徐许杰就是其中的一个,叫人头疼。

今天,当我一拍手,示意孩子排队时,没想到徐许杰确是第一个,他还兴奋的提醒我:“我是第一个排队的。

”可还没等我来得及高兴时,他却又走开了,走到队伍的后面和其他孩子玩了分析与措施:1、肯定徐许杰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赞同他及时排队的表现,增加他对自己的自豪感。

幼儿园个案记录_共10篇完整篇

幼儿园个案记录_共10篇完整篇

★幼儿园个案记录_共10篇范文一:幼儿园个案记录村大地幼儿园教师个案记录幼儿姓名:朱庆浩班级:XX班班年龄:5教师:XXX幼儿情况:我们班有一个叫朱庆浩的男孩,他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孩子.朱庆浩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

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

成因分析:家长反映幼儿在家时家里都很宠,不管什么事情都不会阻止他去做。

小班时候因为教育孩子的事情也与家里老人沟通过,但是完全没有得到回应。

培养目标:1、平时多关注幼儿,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及时进行纠正.2、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案例(一):在每次进餐活动前洗手的环节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排好队伍一个接一个有秩序的等待着洗手,然而朱庆浩小朋友每次都很迟排队却总喜欢插队排第一个,我见状,叫他接到后面队伍中去,他无动于衷,于是我把他拉到最后一个位置去,然后紧接着他又插到前面位置上了,这让其他已经站好的幼儿都十分讨厌他这样的行为.分析与反思:针对朱庆浩这一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1)家庭教育的原因,由于家长宠爱倍至,尽其所能满足其需要。

(2)缺少玩伴,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使他难以体会到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案例(二):今天早上晨间活动,孩子们在开心游戏着,朱庆浩在我的注视下明显乖巧了许多,没有做出捣乱的行为。

于是,我便有意地走到另外一边,指导其他孩子游戏。

可刚过了一会,有几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朱庆浩抢我的玩具,还打我的脸!"只见朱庆浩嘟着嘴巴站在一边,叫着:“他先抢的我玩具的!”我问小朋友“你们看见是谁先抢的玩具吗?”小朋友都回答说是朱庆浩抢的玩具!我问他:“为什么老是要抢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话,可以问小朋友借来玩的,抢别人的东西还打人,是非常不对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Þ 写成教学设计,案例不应是对一个教学活动设计的评 价,它不等于课程的评价
Þ 写成教学实录,把一堂课从头到尾详尽地记录下来, 再写上作者的看法
Þ 重记录轻分析,在过程描述时用了很大的篇幅,分析 却只有廖廖数语,看不出案例研究的问题
8
编辑课件
ß 3、缺乏典型性
Þ 所选的题目不应是“共性”——即幼儿园的常见现 象,而应具有个性。如幼儿园孩子告状、小班幼儿 入园不适应、新生入园的焦虑等都不宜作为案例的 选题
10
编辑课件
区角游戏中的风波(2)
ß 于是,我首先安慰佳佳不要哭,然后和他们两人说:“小朋友在一 起做游戏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对不对?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相互抢蛋 糕吃,我们应该和别的小朋友快乐游戏,要和他们一起分享游戏快 乐。如果有小朋友想要你的‘巧克力’蛋糕,那说明你的‘巧克力’ 蛋糕很好吃,你就让他尝一口或者让他们一起品尝。”说完,我又 转过去对玮玮说:“你咬人也是不对的,这样小朋友会很疼的,如 果你被别人咬了,也会很疼的,对吗?”玮玮一个劲的点头。我又 说:“玮玮你想继续游戏吗?那就要和佳佳好好说,不可以咬人 哦。”
12
编辑课件
存在的问题:
ß 解决问题是以教师为主导,解决问题的 措施没有什么新意
ß 描述的比重多于分析 ß 分析与描述脱节
13
编辑课件
孩子的游戏──记餐后活动中的一幕
ß 案例背景
Þ 每天午餐时,由于孩子们用餐的速度快慢不 一,所以常常是一部分孩子吃完了,而另一 部分孩子碗里的饭才缺了一个角,时差就在 一前一后中产生了。考虑到教室小,教师人 手又不够,所以我就让那些先吃完的孩子自 由活动,这样的安排恰恰给了孩子一个自由 的时间和空间。一块小毛巾或是一个小碗都 成了他们饭后可心的玩具。
ß 这时候,佳佳已经不哭了,好像两个人都听懂、明白了似的。于是 我就让他们两个继续进行游戏。在活动结束前,我给幼儿做了简要 的小结,表扬了几位认真的“店员”和顾客,然后我将玮玮和佳佳 的事情提了出来,请幼儿讨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幼儿的回 答是:不要和别人争一块蛋糕;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蛋糕;不 可以咬人的,也不可以打人的……对于幼儿的回答我给予了极大的 肯定,并且提出希望幼儿每次进行区角游戏时都能这样做。
不断创造出的新的游戏。 16
编辑课件
ß 反思
ß 在不经意中我捕捉到了这个短暂的一刻,也是绽现幼儿创造 的一幕。反过来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想我还是得继续调整 自己的教育方法。
ß 首先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准则。在上述 的案例中教师从头到尾都只是个旁观者,但幼儿的游戏热情 并未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的有规则性。那么,我们的教学 中是否也应该给幼儿多点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些 教师的说教,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于创造的天空 呢。
9
编辑课件
案例:区角游戏中的风波(1)
ß 案例描述
ß “爱护玩具”、“玩具大家一起玩”……这是我经常教育幼儿的话。我班 的幼儿在平时活动中都能够做到和别人一起玩,但是在进行区角游戏时特 别容易发生纠纷。这段时间本班开展了主题活动《小鬼显身手》,为更好 的开展主题活动,本班创设区角“我们开店了”。
ß 今天上午,幼儿们在我的带领下,一起开开心心的学习了新本领之后,就 到了进行区角游戏的时候了。在活动前,我让他们简单讲述了蛋糕店里工 作人员的工作分配情况,让幼儿自己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店员、顾 客),同时我也提出了几点要求:1、游戏时轻声说话;2、与同伴一起游 戏;3、不争抢区角中的物品。当我刚交待完要求,幼儿就急不可耐的参 与游戏中:有的幼儿扮演着店员的角色,正在认真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做的 蛋糕有多好吃呢;有的幼儿扮演顾客的角色,正在瞧着哪块蛋糕更好吃 呢……真是一片热闹的场景。突然,从蛋糕店里传来了一阵哭声。我心里 一紧,赶紧查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我看到佳佳在哭,玮玮在一个劲的和佳 佳说着什么话。佳佳边哭边向我走来,我也快步走向她。我问:“怎么了? 出了什么事?”佳佳哭着说:“玮玮咬我!”玮玮急着说:“我想吃那块 ‘巧克力’蛋糕,佳佳不卖给我,我一急就咬了她。我已经和佳佳讲过很 多遍对不起了。”
ß 4、描述与分析脱节
Þ 案例分析的力度不够深入,有些案例重在案例的描 述,把案例的描述当作是事件的实录,在分析时概 括性不强
Þ 有些案例在运用理论分析时,基本模式是先是案例 描述,之后是一大通的纯理论,没有把理论与案例 分析结合进行
Þ 有些案例分析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分析出原因, 而没有找出相应的具体措施,如《谈幼儿的攻击性 行为》,不应是纯理论的反思,而更重要的是应如 何解决这一问题
ß 案例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所选择地记录,一 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可以针对一节课,也 可以针对几节存在共同问题的课
6
编辑课件
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区别
ß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 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
ß 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 考
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燕
1
编辑课件
教育案例的定义
ß 教育案例,是一个介绍特定教育组织内部 事情的故事,它描述一个有价值的有关教 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其 中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人物、情 景与气氛。
ß 一般说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 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她们的想法就被认可了。那么,乐乐在游戏中担任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我
想赋予他游戏启动者的名号并不过分。是他的奇思妙想带动了其他孩子的
游戏,也正是他坚决的态度保证了游戏规则的执行。所以,我们不应该常
以有色的眼光看待那些“皮蛋”,而应该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细心去观察,
这样就会发现许多如上的,在共同的构建中以交互的形式吸收更多经验而
15
编辑课件
ß 案例分析
ß 从上面的近乎“恶作剧”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游戏的渴望。虽 然只是简单得不能简单的游戏规则,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平时,我 们看到乐乐这样的孩子会立刻采用铁腕政策,将他压制,却不知这种主观 的做法将孩子的创造天赋扼杀于无形。其实,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 己的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待孩子体验到了这种成功,就容易保持他们喜欢 探索,发现的兴趣。就如例中的斌斌不管撞几次门就是没用,而按了门铃 的涵涵和轩轩则能很顺利的进来。故事中的乐乐在毫无提示的情况下,将 自己想象成一扇门,全然不在乎这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一个好笑的举动。不 但重复着同种游戏同种规则,而且非常遵守游戏规则。不是按门铃的就不 让进,这强烈的规则意识让我不得不为之叹服,真是不可思议。
3
编辑课件
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ß 从文体看
Þ 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
Þ 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叙述为主,兼有议 论和说明
ß 从写作思路看:
Þ 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
Þ 案例是为事件找理论
ß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 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
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
ß 还记得有本书上曾说:“游戏是孩子赖以学习的方式”我想在上述案例中
不难看出,游戏中斌斌就是个败而不馁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次的体验,最
后终于明白游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畅通无阻。而
涵涵和轩轩则是已有经验的使用者,显然她们将乐乐的行为理解为是在进
行开门的游戏,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付着于行动(特别是涵涵)。很快,
ß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1)为儿童的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以及同伴的合作游戏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越是小 年龄的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材料投放越是应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全面,满足每个幼儿的 游戏需要。因为他们现在处于一起独立的游戏,并不能和同伴真正做到合作游戏。 (2)在幼儿的游戏中如果出现有不安全的倾向、出现过激行为教师可适度得介入,但 需以不干扰和打断幼儿游戏为前提。有一个方法,在说教的时候让他们俩自己想想应 该怎么做,或问别人:“他们应该怎么办?”对于主动提出“大家一起品尝”和“让 给对方吃”的幼儿给予及时表扬,然后说:“我们一起吃这块蛋糕”、“这块‘巧克 力’蛋糕送给你了,我买另一块”或者可以在讲评是让好的表现重现,用事实来说话。 (3)如果幼儿的经验有所提升后,可以开设小饭店、小医院、小商店等角色游戏,开 创多种角色游戏和玩具,也可以改善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
2
编辑课件
ß 案例:是对具有问题性、典型性、故事 性的教育实例进行的理论分析。
Þ “问题性”是说案例需要解决问题;
Þ “典型性”是说案例具有普遍意义;
Þ “故事性”是说案例必须生动可读;
Þ “实例”是说案例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例子, 表现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或者片断;
Þ “理论分析”指要求对典型实例从教育学、 心理学、教育哲学等教育理论的高度进行分 析,从而给读者以启示。
14
编辑课件
ß 案例描述
ß 这天中午,小朋友的菜是蒸蛋,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好多孩子都 能很快的吃完,乐乐也是其中一个。用完餐照例是要拿毛巾擦脸 的,他拿了一条放于最上面的毛巾很快的擦了擦,擦完后就把毛 巾放进另一个箩筐里,然后站在门口,靠在门边看别的孩子。忽 然,他把两个手撑在两边的门框上,笑着看门外的孩子。这时, 斌斌刚好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走,见门被堵住了,就用身子往 乐乐身上撞。可是不管怎么用力,乐乐就是不松手。而另一边的 涵涵也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进。只见她走到门边伸出右手在乐 乐的左手上按了按,嘴里还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马上, 乐乐就把左手放了下来,让涵涵进去了。斌斌也想跟着进去,却 让又乐乐拦在了门外。于是,他又往胜胜身上撞,可胜胜就是不 让他进。过了一会,轩轩也擦完了脸,走到门边,同样伸出右手 在胜胜的左手上按了按,同时嘴里也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 乐乐又立刻放开了左手让轩轩进去,而且马上又将手放回到门框 上。斌斌看了会,走到门边,伸出右手照轩轩的样按乐乐的手, 嘴里使劲喊“叮咚,叮咚。”乐乐马上放下了左手让他进了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