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__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拓展素材新人教版_323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原文阅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原文阅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原文阅读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广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门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202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__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

202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__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内容,掌握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及写法。

2.反复阅读,品味语言,理解文章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3.深入体会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难点:1.熟读课文,把握内容,掌握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及写法。

2.反复阅读,品味语言,理解文章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与默读结合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教学过程展示:一、新课导入同学们,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飞天夺魁,飒爽英姿不让须眉跳水运动员吕伟夺冠的过程很短,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也书写在祖国的史册里。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欣赏新闻特写《“飞天”凌空》。

跟着夏浩然、樊云芳的镜头,走近跳水池畔,欣赏中国跳水姑娘吕伟演绎的1.7秒的神话。

二、走进课文(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展示课前预习)1. 亚运会:是亚洲运动会的简称。

主要由亚洲地区举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

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

2.写作背景: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

女子10M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工程,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

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3. 新闻特写:记录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具体描述,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事实。

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飞天”凌空__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飞天”凌空__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掠.过(lüè)轻盈.(yíng)敦.煌(dūn)B.凌.空(líng)悄.然(qiāo)一瞬.间(shùn)C.酷.似(kù)气氛.(fēn)一刹.那(chà)D.屏.息(bǐng)绷.直(bēng)翘.首(qiá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璧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萧洒自如。

D.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过来,她已经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A.反应展开拥抱B.反映展开拥护C.反映打开拥护D.反应打开拥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人物特写,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瞬间。

B.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

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新闻特写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通讯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

C.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

D.作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如在眼前。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丨人教版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2019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丨人教版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2019版】

课文标题是“‘飞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 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 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 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 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 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 解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 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动作分解为 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 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 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一般。
品味语言
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①一瞬间……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 “飞天”。
字词积累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
到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 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 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 裁判评分等情况。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 “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 作轻盈,宛如天仙。
②如梦初醒的观众……向他们喜爱的运 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侧面烘托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 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部编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__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

部编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__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2.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3.感受中国健儿在运动场上的精彩,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朗读法;2.品读法;3.讨论探究法。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问鼎冠军,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响彻雄壮的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让我们把视野转向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中,中国姑娘吕伟用自己的实力拿下了10米高台跳水的冠军,让我们跟随记者,一周回放她精彩的比赛过程。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1.新闻特写。

指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2.新闻特写、消息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新闻的范畴,都要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点:消息,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新闻特定不要求报道新闻的过程,只抓住新闻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场景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可以借助一些文学手法。

3.字词积累凌.空(líng) 翘.首(qiáo) 屏.息(bǐng)潇.洒(iāo) 轻盈.(yíng) 由衷.(hōng)眼花缭.乱(liáo)凌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翘首:抬起头。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极像。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

4.这篇新闻特写报道的主要事实是什么?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赢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比赛冠军。

5.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抓住吕伟跳水的瞬间,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现跳水动作的完美。

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阅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写她站在10米高台的姿态,为什么还要写“白云”“飞鸟”?用白云、飞鸟衬托她“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八年级语文上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八年级语文上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意为“(人体的
一部分、物体的
一头儿)向上仰
起”时读qiào, 其余情况一般读

qiáo。
( qiáo)翘首 ( qiào)翘尾巴 (chà )一刹那 ( shā )刹车
( bǐnɡ)屏息

(pínɡ)屏障
( qiǎo)悄然

(qiāo)悄悄
形近字
潇(xiāo)潇洒 萧(xiāo)萧条
缭(liáo)眼花缭乱 瞭(liào)瞭望 撩( liáo)撩拨
眼花缭乱:指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词语集注
侧重于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侧重于东西太多。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含褒义,近义词:不慌不忙。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
[动静结合]
写静中之动,以慢镜头烘托出吕伟的从容优雅, 以及现场紧张的气氛。
状元贴士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即在写景状
物中,将动态事物与静态事物结合在一起。运用这 种表现手法能增强画面感与感染力。
起跳: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 飞去。
[动作描写/特写镜头] “舒”“举”“蹬”“飞”四个动词,以特写镜头的
②从侧面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
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凸显出来。
吕伟精”, 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状元贴士 5136(跳水动作代码) “5136”动作中,“5”指第5
组跳水动作,“13”指向前翻腾一 周半,“6”指转体三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拓展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拓展素材 新人教版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拓展素材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跳水的起源:宋朝以前就出现一种跳水运动,当时叫“水秋千”。

表演者借着“秋千”使身体凌空而起,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之后,直接跳入水中。

它动作惊险,姿态优美,类似现代的花样跳水。

唐代赵璨的《因话录》记载:洪州(今南昌)曹赞能在“百丈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或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千状”。

这可看作是我国早期的跳水运动。

历史上的跳水曾经以谁跳得更远为比赛标准。

跳水运动的历史非常久远。

人类在掌握了游泳技能之后,就开始有了简单的跳水活动。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花瓶上就有描绘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状的图案。

我国在宋代出现了名为“水秋千”的简单跳水器械。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从那时起直到公元394年,1170年间,共举办了293届。

而迄今为止最早的有关跳水的资料记载则仅比古代奥运会晚了200余年。

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陶质花瓶,这是公元前500年时的一件文物,花瓶上描绘着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的姿势。

这是迄今为止见到跳水运动最早的图像。

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经历变化。

最早的时候,跳水是以谁跳得更远为标准的,后来又变成了谁跳得更高——17世纪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一带的港湾,不少码头工人、船工和渔民就盛行在陡峭的岸上、桅杆上跳水。

直到1900年,现代竞技跳水才在第二届现代奥运会上出现。

跳水运动是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伴随着游泳技能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运动项目。

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跳水竞赛发生在中国。

1000年前的宋朝,就已有了跳水运动,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宋朝诗人王珪曾作过一首描述当时跳水比赛的诗:“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

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áo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紧接着,是向前翻滕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liáo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掠.过(lüè) qiáo(翘)首而望屏.息敛声(bǐng)刹.那(chà) 眼花liáo(缭)乱悄.然不惊(qiǎo)(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翻滕”,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翻腾”。

(3)“沉静自若”中“自若”的意思是自如,“潇洒自如”中“自如”的意思是不拘束,不变常态。

(4)文段中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从容不迫)(2)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眼花缭乱)(3)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如梦初醒)(4)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震耳欲聋)3.八年级某班以“走进中国梦之队”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标题。

(不超过20个字)林跃获全运会跳水比赛男子个人全能金牌第十三届全运会跳水比赛男子个人全能决赛8月21日在天津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结束,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比拼,北京代表队的林跃以总分1 049.85分夺得了该项目冠军,为北京代表队斩获金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拓展素材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跳水的起源:
宋朝以前就出现一种跳水运动,当时叫“水秋千”。

表演者借着“秋千”使身体凌空而起,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之后,直接跳入水中。

它动作惊险,姿态优美,类似现代的花样跳水。

唐代赵璨的《因话录》记载:洪州(今南昌)曹赞能在“百丈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或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千状”。

这可看作是我国早期的跳水运动。

历史上的跳水曾经以谁跳得更远为比赛标准。

跳水运动的历史非常久远。

人类在掌握了游泳技能之后,就开始有了简单的跳水活动。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花瓶上就有描绘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状的图案。

我国在宋代出现了名为“水秋千”的简单跳水器械。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从那时起直到公元394年,1170年间,共举办了293届。

而迄今为止最早的有关跳水的资料记载则仅比古代奥运会晚了200余年。

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陶质花瓶,这是公元前500年时的一件文物,花瓶上描绘着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的姿势。

这是迄今为止见到跳水运动最早的图像。

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经历变化。

最早的时候,跳水是以谁跳得更远为标准的,后来又变成了谁跳得更高——17世纪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一带的港湾,不少码头工人、船工和渔民就盛行在陡峭的岸上、桅杆上跳水。

直到1900年,现代竞技跳水才在第二届现代奥运会上出现。

跳水运动是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伴随着游泳技能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运动项目。

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跳水竞赛发生在中国。

1000年前的宋朝,就已有了跳水运动,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宋朝诗人王珪曾作过一首描述当时跳水比赛的诗:“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

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

”诗中所指的水秋千就是指花式跳水,它比欧洲的跳水竞赛要早六百多年。

跳水的发展:
现代竞技跳水始于20世纪初。

1900年,瑞典运动员在第2届奥运会上作了精彩的跳水表演,一般公认这是最早的现代竞技跳水。

1904年第3届奥运会上,男子跳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08年正式制定了跳水比赛规则。

到1912年第5届奥运会时,增加了女子比赛项目。

近代竞技跳水是随着其他欧美体育一道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

1979年以来,我国选手在一系列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已经被公认为世界跳水强国。

而欧洲一些国家的跳水运动发展也很快,一批优秀的跳水运动员涌现出来。

跳水的设施要求:
场地跳水池面积为25×25米,池深为5.4米。

跳台跳台跳水在离水面10米高的坚硬无弹性的平台上进行。

10米跳台按国际泳联规定,应最少长6米,宽3米,并于表面覆盖防滑材料。

跳板跳板跳水在一条离水面3米高的有弹性的板上进行。

3米跳板按国际泳联规定,跳板应最少长4.8米,宽0.5米,并于表面覆盖防滑材料。

跳水的基本动作:
每组跳水动作都有自己的号码,以表示动作组别和翻腾转体的周数。

1~4组动作的号码均采用3位数。

第一个数代表动作组别;
第二个数代表飞身动作(如果第二位数是“0”,则表示没有飞身动作)
第三个数代表翻腾周数(以“1”为半周,“2”为一周,“3”为一周半,以此类推)。

例如“201”,表示第二组动作:向后跳水翻转半周;“305”,表示第三组动作:反身翻腾两周半;“113”,表示向前飞身翻腾一周半。

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4位数。

第一位数表示第5组(特指转体跳水);
第二位数表示翻腾的方向;
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
第四位数表示转体周数,计算方法同前。

例如:“5136”这个动作中,“5”表示第5组转体跳水,“1”表示用第1组向前跳水的方向完成翻腾转体,“3”表示翻腾一周半,“6”表示转体三周。

再如“5337”这个动作,是指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第3组反身跳水方向完成翻腾转体,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半。

第6组臂立动作也采用3位数。

第一位数表示第6组(特指臂立跳水);第二位数表示臂立跳水的方向;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计算方法同上)。

例如“614”动作中“6”表示第6组臂立跳水,“1”表示采用第一组向前跳水方向翻腾,“4”表示翻腾两周。

再如“632”,是指第6组的臂立跳水动作,用反身跳水方向翻腾一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