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冠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课件(共27张PPT)

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 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比喻 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 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 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形象地说 明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 美、无可挑剔。
拟人
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 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 人化了,赋予时间以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 慨”,实际上是突出了吕伟的跳水动作完成得既 迅疾又潇洒。
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是怎么做到的?
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解说清 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的方法, 把完整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 个部分,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 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一般。
探究写法
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效果? 本文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
腾(ténɡ)翻腾 表示动作。
赢(yínɡ)输赢
滕(ténɡ)滕州
嬴( yínɡ)嬴政
用作地名,也可作姓氏。
秦始皇。
藤(ténɡ)顺藤摸瓜
羸( léi )羸弱
与植物相关。
多音字
作名词意为“遮挡”时,读pínɡ; 意为“抑止,除去”时,读bǐnɡ。
翘
意为“(人体的
一部分、物体的
一头儿)向上仰
起”时读qiào, 其余情况一般读
翘首( qiáo ) 酷似( kù ) 敦煌( huánɡ)
潇洒( xiāo ) 慷慨( kǎi ) 绷直( bēnɡ )
轻盈( yínɡ ) 悄然( qiǎo ) 由衷( zhōnɡ)
一刹那( chà )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共16张PPT)

2. 文章为什么一开头用“她”而不直接写出吕伟的 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开篇就把“她”定格在十米高台上,让她 与白云、飞鸟为伴,却不直接写出名字,一是因为 她站得很高,下面的人看不清她是谁;二是给读者 留下悬念。这样写既符合特写的特点,又增强了文 章的可读性。
[沉静自若] 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
这篇人物特写巧妙地捕捉到了最精彩的瞬间,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时1.7 秒的美妙表现,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表达 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 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
年到1989年,樊云芳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全国好新闻 奖,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和好评。她的通讯文笔流 畅、细腻、形象、生动,特写《“飞天”凌空——跳 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写作背景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 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 比赛冠军。本文记者目睹了吕伟在1.7秒的时间跨度 里的精彩瞬间,并对此作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课文探析
1. 生词
凌.( línɡ )空 一刹.( chà)那 翘.(qiáo )首
酷.( kù)似
潇.(xiāo )洒 慷慨.( kǎi )
轻盈.(yínɡ ) 由衷.(zhōnɡ) 屏.(bǐnɡ )息敛.(liǎn)声
眼花缭.(liáo)乱 悄.(qiǎo )然不惊 绷.( bēnɡ)直
2. 组词
凌 línɡ
陵 línɡ 绫 línɡ
凌空 山陵 绫罗
缭 liáo
瞭 liào 嘹 liáo
缭乱 瞭望 嘹亮
蹬 dēnɡ 蹬腿
瞪 dènɡ 瞪眼 澄 chénɡ 澄清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pptx课件

动静结合。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 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 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 雅”的特点。
2. 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跳水的场面以外,还 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 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 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 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 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 出来。
工作特写
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杂记性特写 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写作特点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 默风趣,耐人寻味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优雅( yǎ )掠过( lüè ) 翘首(qiáo)屏息(bǐng)一刹那( chà ) 慷慨( kǎi)哧地( chī )悄然( qiǎo)
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多媒体显示: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 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 比赛进入白热化状 态 。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 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 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 “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 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 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 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 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 动作的飞动之美。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 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跳水的场面以外,还 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 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 都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 的完美。同时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 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 出来。
工作特写
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杂记性特写 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写作特点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 默风趣,耐人寻味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优雅( yǎ )掠过( lüè ) 翘首(qiáo)屏息(bǐng)一刹那( chà ) 慷慨( kǎi)哧地( chī )悄然( qiǎo)
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多媒体显示: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 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 比赛进入白热化状 态 。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 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 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 “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 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 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 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 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 动作的飞动之美。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幻灯片35张)

8.作者根本不写吕伟是如何压水花的,而是用一个比喻“像___轻__盈__ _的__、___笔__直__的__箭_______”,一个动词“___插_____”,形象地写出 她入水时水花之小,最后用水花“_悄___然__不__惊____”稍做小结。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雨中的军礼 新华社记者 冯国栋 ①新华社武汉 10 月 26 日电 26 日黄昏,在淅淅沥沥的雨中, 武汉汉阳沙滩排球场结束了军运会期间的最后一场比赛。但是, 现场观众几乎没有人离去。人们静静守在雨中,默默等待五星红 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
示例:每当中国队打出漂亮进攻,或挽救对方一次惊险的 进攻,观众总是报以最大声的欢呼和喝彩。坐在记者身边 的一位小朋友声嘶力竭,喊得嗓子都哑了。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作用:侧面烘托出比赛的激烈程度,表现了中国观众浓浓 的爱国情。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5.在这场比赛中,中巴双方的队员们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 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3 分)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7. 赏析下面语句。 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
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时间人格化,1.7 秒的时 间似乎有情有义,让她充分展示自己,表现了吕伟跳水动 作的娴熟。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品读 入水——动中有静 入水阶段,运动员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压水花”。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课时一 筑要素基石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雨中的军礼 新华社记者 冯国栋 ①新华社武汉 10 月 26 日电 26 日黄昏,在淅淅沥沥的雨中, 武汉汉阳沙滩排球场结束了军运会期间的最后一场比赛。但是, 现场观众几乎没有人离去。人们静静守在雨中,默默等待五星红 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
示例:每当中国队打出漂亮进攻,或挽救对方一次惊险的 进攻,观众总是报以最大声的欢呼和喝彩。坐在记者身边 的一位小朋友声嘶力竭,喊得嗓子都哑了。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作用:侧面烘托出比赛的激烈程度,表现了中国观众浓浓 的爱国情。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5.在这场比赛中,中巴双方的队员们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 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3 分)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7. 赏析下面语句。 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
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时间人格化,1.7 秒的时 间似乎有情有义,让她充分展示自己,表现了吕伟跳水动 作的娴熟。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品读 入水——动中有静 入水阶段,运动员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压水花”。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课时一 筑要素基石
部编(2018)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冠记》精美课件(23张)

比兴。写吕伟宛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写白色的气
泡拥抱了这位“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巧妙 的比兴,不但写出了运动员完美的跳水技术,而且 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深入探究
1.文章中写到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 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 这些不都与“飞天”关联不大吗?
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 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声, 对于特写的主人公——她——“飞天”来讲,都属于侧面描 写,起烘托作用,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 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 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
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比 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 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字词注音
潇洒( xiāo ) 翘首( qiáo ) 悄然( qiǎo )
新闻特写的特点: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
新课导入
“飞天”,原为敦煌著名壁画之一,画面内容是飘飘欲飞的
仙女,这里喻指中国跳水队员吕伟。
“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通常用来形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形象描 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
•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 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 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 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 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泡拥抱了这位“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巧妙 的比兴,不但写出了运动员完美的跳水技术,而且 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深入探究
1.文章中写到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 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 这些不都与“飞天”关联不大吗?
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 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声, 对于特写的主人公——她——“飞天”来讲,都属于侧面描 写,起烘托作用,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 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 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
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比 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 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字词注音
潇洒( xiāo ) 翘首( qiáo ) 悄然( qiǎo )
新闻特写的特点: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
新课导入
“飞天”,原为敦煌著名壁画之一,画面内容是飘飘欲飞的
仙女,这里喻指中国跳水队员吕伟。
“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通常用来形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形象描 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
•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 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 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 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 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部编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共35张PPT)

采写的。
总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①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 ② 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③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 ④ 裁判评分等情况。
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 吕伟跳水的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 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 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 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 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静态 描写
动态 描写
以动衬静。 以白云、飞 鸟之动来衬 托她的沉静。
突出了紧张激 烈的比赛气氛,衬 托了主人公镇定从 容的心态。
1.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中地再 现人物的特点。
后半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在 空中滞留的情态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 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吕伟动作的美妙,表达 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❷ 多种写法,表现力强。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观察为描绘 的基础,捕捉运动员吕伟跳水这一细节,运用多 种文学手法,如比喻、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运动员的 精彩表演。
课文小结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 动地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 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 静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文体知识
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
新 定 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
义 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
闻
闻体裁。
特
①落笔集中,突出一点;②浓淡相宜,
特点
真切再现;③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④强调时效性、新闻性。
写
表
借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
总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① 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 ② 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 ③ 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 ④ 裁判评分等情况。
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 吕伟跳水的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
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 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 的动来衬托吕伟的沉静。跳水后观众的 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 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静态 描写
动态 描写
以动衬静。 以白云、飞 鸟之动来衬 托她的沉静。
突出了紧张激 烈的比赛气氛,衬 托了主人公镇定从 容的心态。
1.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中地再 现人物的特点。
后半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在 空中滞留的情态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 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吕伟动作的美妙,表达 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❷ 多种写法,表现力强。
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观察为描绘 的基础,捕捉运动员吕伟跳水这一细节,运用多 种文学手法,如比喻、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运动员的 精彩表演。
课文小结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 动地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 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 静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文体知识
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
新 定 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
义 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
闻
闻体裁。
特
①落笔集中,突出一点;②浓淡相宜,
特点
真切再现;③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④强调时效性、新闻性。
写
表
借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八年级语文PPT课件

自主阅读课本第9页相关信息,掌 握知识点:什么是新闻特写??
1.本则新闻特写的标题告诉我们 哪些内容?有何表达效果?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十足,动静相 宜,主体突出,尤其是修辞手法及正侧面描写手 法的运用,读来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请你找 出相关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练习册相应内容。 3、课外了解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与同学交流。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 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 闻工作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 代表。
1982年11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 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 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际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 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 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于其他媒 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 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 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 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 面。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 写的一些特点。
2.梳理新闻内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 言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3.结合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我国跳水运动 员的风采,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 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 会上获荣誉奖。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动地 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精彩瞬 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静拼搏精神和 爱国主义的情感。
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战奥运,担任乌兹别克斯坦旗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

飞天是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传
说中飞天能歌善舞,每当飞天凌空飞舞 时,全身会散发芬芳的香气,所以又有 人称之为“香音神”。
飞天壁画是敦煌莫高窟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 都画有飞天。
líng
凌空
qiǎo
悄然
qiáo
翘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ù sì
酷似
zhōng xīn xiù
由衷 新秀
xiāo
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①“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好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 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 ‘飞天’。”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 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 作轻盈,宛如天仙凌空飞舞。
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 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动作疾如流星” 。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吕伟跳水的速度、动作比 作“旋风”“流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跳水速度之 快,动作之娴熟、优美。
• 3、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 第二部分(2-4) :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 动作。
• 第三部分(5-8) :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颂以及现场的气氛。
• 4、速读课文,从现场观众的角度向大家介绍吕伟跳水 的几个步骤及特点。
“ 飞 天 ”
凌 空
十米跳台运动员:你像一 只轻捷的雏燕,驾起矫健的翅 膀,凌空一跃,在蓝色的水池 上方,划出美丽的曲线,酷似 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 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今 天,我们就走近这篇特写,一 睹“飞天”女将吕伟的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 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声, 对于特写的主人公——她——“飞天”来讲,都属于侧面描 写,起烘托作用,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 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新闻特写(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
新课导入
“飞天”,原为敦煌著名壁画之一,画面内容是飘飘欲飞的
仙女,这里喻指中国跳水队员吕伟。
“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通常用来形容声
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课题交代了人物,概述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形象描 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课文精讲
再读课文,思考: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简要 分析句子的表现手法。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 中地再现人物的特点。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深入探究
这篇特写仅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 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 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 定格、放大。
刹
应
chà( 一刹那 )
yìnɡ( 反 应 )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词语集注
翘首: 抬起头来。 一刹那: 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酷似: 极像。 屏息敛声: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屏:抑止。敛:收束。
轻盈: 轻巧柔美。 悄然: 形容寂静无声。 眼花缭乱: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 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
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比 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 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字词注音
潇洒( xiāo ) 翘首( qiáo ) 悄然( qiǎo )
作者简介
夏浩然
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 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 大会上获荣誉奖。
樊云芳
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 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 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背景链接
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 12月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是自第一届 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以来,经过了31年,亚运 会再度回到新德里。
•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 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 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 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 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泡拥抱了这位“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巧妙 的比兴,不但写出了运动员完美的跳水技术,而且 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深入探究
1.文章中写到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 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 这些不都与“飞天”关联不大吗?
人 教 版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教学目标: • 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明确特写的一些特点。 •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 3、感受运动员努力拼搏的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 光。 • 4、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新闻特写的定义: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再填空。
阅读_新___闻__特__写__《“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 韵流动的_速__写__画___,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 _立__体__电___影__,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全___国__好__新__闻___作__品__的体 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_夏__浩__然__、樊___云__芳__1982年11月24日在第_9__ 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
屏息敛声( bǐnɡ liǎn )
震耳欲聋( lónɡ )
由衷( zhōnɡ )
慷慨( kānɡ kǎi )
眼花缭乱( Liáo )
凌空翔舞( línɡ xiánɡ )
多音字
bǐnɡ( 屏 息 )
屏
翘
pínɡ( 屏 障 )
qiáo( 翘 首 ) qiào( 翘尾巴 )
shā( 刹 车 )
yīnɡ( 应 该 )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课文精讲
再读课文,思考:
2.“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 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试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比兴。写吕伟宛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写白色的气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深入探究
2.新闻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 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 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 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因而不是面 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新闻特写(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
新课导入
“飞天”,原为敦煌著名壁画之一,画面内容是飘飘欲飞的
仙女,这里喻指中国跳水队员吕伟。
“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通常用来形容声
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课题交代了人物,概述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形象描 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课文精讲
再读课文,思考: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简要 分析句子的表现手法。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 中地再现人物的特点。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深入探究
这篇特写仅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 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 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 定格、放大。
刹
应
chà( 一刹那 )
yìnɡ( 反 应 )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词语集注
翘首: 抬起头来。 一刹那: 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酷似: 极像。 屏息敛声: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屏:抑止。敛:收束。
轻盈: 轻巧柔美。 悄然: 形容寂静无声。 眼花缭乱: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 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
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比 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 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字词注音
潇洒( xiāo ) 翘首( qiáo ) 悄然( qiǎo )
作者简介
夏浩然
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 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 大会上获荣誉奖。
樊云芳
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 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 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背景链接
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 12月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是自第一届 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以来,经过了31年,亚运 会再度回到新德里。
•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 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 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 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 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泡拥抱了这位“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巧妙 的比兴,不但写出了运动员完美的跳水技术,而且 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深入探究
1.文章中写到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 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 这些不都与“飞天”关联不大吗?
人 教 版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教学目标: • 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明确特写的一些特点。 •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 3、感受运动员努力拼搏的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 光。 • 4、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新闻特写的定义: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再填空。
阅读_新___闻__特__写__《“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 韵流动的_速__写__画___,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 _立__体__电___影__,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全___国__好__新__闻___作__品__的体 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_夏__浩__然__、樊___云__芳__1982年11月24日在第_9__ 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
屏息敛声( bǐnɡ liǎn )
震耳欲聋( lónɡ )
由衷( zhōnɡ )
慷慨( kānɡ kǎi )
眼花缭乱( Liáo )
凌空翔舞( línɡ xiánɡ )
多音字
bǐnɡ( 屏 息 )
屏
翘
pínɡ( 屏 障 )
qiáo( 翘 首 ) qiào( 翘尾巴 )
shā( 刹 车 )
yīnɡ( 应 该 )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课文精讲
再读课文,思考:
2.“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 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试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比兴。写吕伟宛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写白色的气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飞天凌空跳水姑 娘吕伟 夺冠记 》PPT课 件
深入探究
2.新闻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 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 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 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因而不是面 面俱到的泛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