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 课 时 第2课时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 正确书写独体字“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人物形象;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借助重点词句、抓住重要的故事情节,融入想象,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1.随文理解“丈”的含义,并正确书写。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动笔勾画下来,并试着读一读,读出神奇。
【学习任务二】
1.交流神奇之处,边读边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神话的神奇,感受人物的伟大形象。
2.讲述故事。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推荐阅读《希腊神话故事》《世界神话故事》。
3.通过推荐阅读《希腊神话》《世界神话》,巩固运用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学习任务
1.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故事的神奇?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盘古开天地》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重点句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盘古的高大形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教师念出词语,指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提示: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词语听写。
2.教师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导入新课。
过渡:刚才这几位同学默写得很不错,可见课下是真正用心复习了的。
上节课上,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盘古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宇宙的?他又是如何创造的呢?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把握的内容。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圈画出重点语句。
要求:(1)用单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天和地分开的句子。
(3)用双横线画出描写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
2.学生汇报圈画的内容,教师相机点拨重要语句。
(1)盘古沉睡万年。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课文语言的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吗?)提示: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比喻词“像”,据此可知运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
然后分析该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而体会神话故事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仿写句子时,要使学生明白“像”字连接的两种事物要有相似之处,且联系要合理。
(2)盘古开天辟地。
A.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盘古是如何分开天地的?你从他的行为中体会到了什么?)明确:盘古劈开天地的行为一方面说明了他力大无穷,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勇于开创的精神。
B.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找出这句话中的几组反义词,分析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内容。
)提示: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找出句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分号前后的两个句子,抓住“天”和“地”体会两个分句所写的内容。
盘古开天地公开课第二课时教案

盘古开天地公开课第二课时教案2、研究第然段过渡句:第然段。
1、___开天地之后,天和地分开了,那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请同学们读一下文中的描述。
2、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阳气”、“阴气”、“日月星辰”等词语,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
师: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那就是“天地初开”。
四、)研究第四自然段过渡句: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读一下文中的描述,___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什么?他的眼睛变成了什么?他的血液变成了什么?2、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山川河流”等词语,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
师: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那就是“___化身”。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听,让他们也了解一下我们的老祖宗___开天地的故事。
同时,也可以尝试画一幅___开天地的图画,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了解了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体会到了___的献身精神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板书、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讲述了___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的传说故事。
___用他的力量和毅力创造了天地万物,付出了艰辛和痛苦,但最终使混沌的世界有了生机,让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创造出奇迹,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美好的光彩。
从___身上,我们可以学到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具有献身精神等精神。
___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他为了创造美丽的世界,毅然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相信同学们也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在板书设计上,可以突出___的形象,配合相关的文字和图案,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精神。
作为一名师,在公开课上,我们需要充分准备,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2课时说课稿

字句雕琢传神话想象飞扬绘天地——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2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呈现的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的第2课时说课内容。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神话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着先人的智慧和愿景。
《盘古开天地》作为一篇经典的神话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宇宙起源的独特想象,更蕴含着对天地万物起源的哲学思考。
一、细研教材多元解课标解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本课时旨在通过《盘古开天地》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古代人民对宇宙起源的想象,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对比分析:与以往版本教材相比,统编版更加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盘古开天地》作为经典神话故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更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敬畏与探索。
二、深入学情学生观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神话故事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在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和感悟古人的智慧方面,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本课时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精准定位目标明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生动的四字词语。
-学会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借助提问、比较、朗读等策略,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和天地形成的神奇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讲述等活动,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学习其勇于献身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难点:通过想象、讲述等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四、互动合作策略谈本课时将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互动合作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优质课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优质课1. 引子:神话的魅力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盘古开天地。
这可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哦,听说过没?想象一下,那时候宇宙还是一团混沌,啥都没有,只有一个巨大的蛋,里面藏着盘古这位大哥,真是让人既好奇又向往!在我们这个时代,网络发达,信息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但古代的人们可没有这些便利,只能靠着口口相传来维系这些神话。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这个奇幻的故事,看看盘古是怎么大展拳脚,开创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2. 盘古的诞生2.1 混沌初开话说在那片混沌的宇宙中,盘古可真是个勇敢的小伙子哦。
他一醒来,就发现自己被困在这团黑乎乎的东西里,像个刚从梦中醒来的小猫,呆呆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象一下,咳咳,空气都没有,周围一片寂静,真是无聊得很!不过,盘古可不是个甘于平凡的人。
他心里想着:“这可不行,我得出去看看!”于是,他用力一顶,啪!这下子,混沌被劈开了,光明与黑暗分开,简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2.2 努力与坚持大家有没有想过,盘古开天辟地是多么辛苦啊!他不止一次地用力,都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把天地撑开。
他每天都在努力,像个拼命三郎,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撑到了天的高度,实在是了不起!更厉害的是,盘古为了让天地稳定,还用自己的身体做了不少贡献。
头变成了天,脚变成了地,呼吸变成了风,汗水变成了雨,甚至连骨头都变成了山脉,真是牺牲奉献的典范啊,大家不觉得他特别伟大吗?3. 盘古与自然的联系3.1 天地万物的诞生在盘古辛苦地开天地之后,万物也相继诞生了。
小鸟在天上飞,鱼儿在水里游,花儿在地上开,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
这时候,盘古就像个骄傲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们茁壮成长,心里一定乐开了花!其实啊,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盘古,我们今天可能连一片绿草都看不见,那生活可真是单调得很。
盘古就像是个艺术家,把这幅宏伟的画卷一点点勾勒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幅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2.理解盘古开天地的含义
3.能够背诵课文并朗读流畅
4.能够朗读课文并能理解其大意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的背诵和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盘古开天地的象征意义
2.背诵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
1.课文《盘古开天地》课本
2.手写板书
3.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 初始阶段
•评析生字
•介绍课文背景
2. 中心阶段
•教授课文,引导学生朗读
•解释课文涵义
3. 巩固阶段
•布置作业,要求背诵课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盘古开天地》这一古代神话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对其中蕴含的哲理也能有一些认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并通过背诵和朗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七、教学延伸
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重新叙述《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或者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八、作业
背诵课文《盘古开天地》,并绘制你心目中盘古的形象。
以上为本课教学大纲,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读神话,感神奇,悟神韵——《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智行显身手【设计理念】《盘古开天地》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神话主题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进而走向更广阔的神话世界。
作为单元首篇课文,《盘古开天地》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
这则神话核心在一个“神”字,第二课时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讲好故事,并感受人类童年时代对宇宙的神奇想象,感悟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寻找神话神奇之处,感受人物形象,再通过讲故事的活动,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让学生讲好这个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神韵。
课尾,向学生推荐整本书,把学生引入更为宽广的神话世界。
【教学目标】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文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神话语言生动、想象奇特的特点。
2.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的词语等,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3.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做好阅读整本书的知识和经验准备。
【教学重难点】1.说出文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神话的特点。
2.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的词语等,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重温故事情节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走进了《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谁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老师手中的图排排序?读神话,感神奇,悟神韵——《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傅丽利《盘古开天地》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讲好故事,感受神奇的情节与盘古的形象特点。
教学第二课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回顾故事,寻找、交流神奇之处;再通过讲故事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神话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感悟神话的神韵;最后推荐阅读整本书,走向更广阔的神话世界。
《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人物形象60智慧教学 2023年7月61The Horizon of Education出示图1。
图1师:同学们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能把这四幅图排好。
哪位同学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师:“盘古开天地”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不仅可以简单地复述,还可加以想象,生动地讲述。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精华版】

品读课文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 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 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除了神奇,你还 能感觉到什么呢?
品读课文
10天过去了,天天升和高地10成丈形,地的下过沉程了 非10 常丈,漫盘长古。长高20丈。 100天过去这了样,过天升了高一10万0 八丈,千地年下沉,1天00升丈得,盘高古极长了高了,20地0丈变。 1得000厚天过极去了了。,天盘升古高 这100个0 巍丈,峨地的下沉巨1人00就0 丈像,一盘古根长柱高子200,0丈撑。 十在年天过去和了地…之…百间年,过去不了让…它…千们年重过去新了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 一少万年八千,年天过和去了地…终…又于不成知形过了了多,少年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 倒下了。
12 盘古开天地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chēng jié zī zhēng huǎn zhuó
撑竭滋 睁 缓 浊
复习导入
2.请说出每句话相对应的词语。 (1)指模糊一团的状态。混沌 (2)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或者造出来。创造
3.请用以上两个词语说出盘古创世的原因。
因为宇宙混沌一片,所以盘古要创造世界。
品读课文
比一比:看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他的牙齿变成了 晶莹剔透的宝石 ; 他的鼻子变成了 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山洞 ; 他的骨骼变成了 纵横交错的道路 ; 他的(胡须)变成了 金灿灿的丝线 。
品读课文
比一比:看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他的牙齿变成了美丽的星座。 他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枝。 他的头发変成了一棵棵小草。 他的胡须变成了绿油油的藤条。 他的五指变成了壮观的五指山。 他的牙齿変成了高大无比的山峰。 他的脚指头变成了一颗又一颗的石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6、课文是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的?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呢……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吧!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复述是记忆课文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你能把学过的课文内容讲给家人或者朋友听吗?那么你就按下列步骤去试试: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2、细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3、品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
4、找出课文中意思相反的词。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
2、课文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打开”天地,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创造”天地。
3、天地分开后还没完全形成,盘古是怎样做的?
4、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盘古开天地容易么?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6、用“”画出文中排比句,读读,感受盘古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达标检测
1、我能填:(学文后完成练习)人类的老祖宗(),用他的()创造了。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和();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他的双眼变成了()和();他的四肢,变成了();他的肌肤,变成了();他的血液,变成了();他的汗毛,变成了();他的汗水,变成了()。
盘古开天地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知识链接:
经典神话故事:《山海经》、《述异记》、《淮南子》、《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河伯娶妇》、《搜神记》、《封神榜》、《西游记》、《哪吒闹海》、《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天仙配》、《白蛇传》、《聊斋志异》、《济公传》、《镜花缘》、《心灯》、《昆仑之歌》、《愚公移山》、《女娲造人》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用自己的语言练习试试Biblioteka ,把你学习的课文,复述给家长或朋友听。
他们的评价:
2、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非常有趣,以下这些神话故事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哪个就赶快找到读一读吧!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读后感受:
2、选择主要内容()
A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故事
B天和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3、改头换面(按要求把句子改写来,试试你的本领吧!)
(1)传说中,盘古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改变词语顺序,不改变句子意思。)
(2)今天了一篇故事学习神话我们(把这些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写几个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