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口模式下PLC与计算机的通信

合集下载

一种PC与PLC在自由口模式下的串行通讯方法

一种PC与PLC在自由口模式下的串行通讯方法

一种PC与PLC在自由口模式下的串行通讯方法
金元郁;李磊
【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6)004
【摘要】针对在自由口模式下实现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与上位机的通讯,给出了一种简单的用户自定义协议,并给出了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程序.该方法简单实用,在中小型系统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总页数】3页(P351-353)
【作者】金元郁;李磊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Windows 95的PC与PLC串行通讯口程序设计 [J], 金学波;王先忧
2.PLC与PC机串行通讯口之间信号适配器设计 [J], 贾玉芬
3.S7-200PLC与PC在自由口通讯模式下的多种通讯实现方法 [J], 无
4.S7—200PLC与PC自由口通讯的多种实现方法 [J], 黄祥国; 黄小文
5.S7-200PLC与PC自由口通讯的多种实现方法 [J], 黄祥国;黄小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现计算机与PLC自由口模式串行通信的研究

实现计算机与PLC自由口模式串行通信的研究

20 年 1 月 06 1
No v. 2 0 06
实现计算机与 P C 自由口模式 串行通信的研 究 L
何 志 明
(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 重庆 万州 4 4 0 ) 00 1
摘 要: L P C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控制器得到广泛的运用, 它也有 自身的一些缺点: 但 数据的计算处理和 管理能力较弱, 不能给用户提供 良好 的界面等。而计算机恰好能弥补 P C的不足 , L 它不但有很好的数据计算 处理和管理能力, 而且能给用户提供非常美观而又易于操作的界面。将 P C与计算机通信 网络连接起来, L 并 实现 串 行通信 . 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 系统的整体 自动化程度。
格式 :M al,o .可以用 X T指令发送数据 , X TT b Pr e t M X T指令激活发送缓冲区( T be M 从 al 开始的变量存储区) 中的数据。数据缓冲区的第一个数据指明了要发送的字
节数 ,o 指明了用 于发送 的端 口,缓 冲区最多可 以有 Pr t
25 5 个字符。在发完缓冲区的最后一个字符时 , 会产生一 个中断( 对端 口0为中断事件 9 。 ) 1 . 接收数据指令 R V .2 3 C 格式 : C al,ot 用 R V指令接收最多为 25 R V TbePr . C 5

1一无奇偶校验 :1 O 1一奇校验 : () :每个字符的数据位,一每个字符 8位;~每 2d O l 个字符 7位 ; ()b1 0 920波特率 :l_9 0 Oo -600波特 率 ;1一48 0波 特 0 l 0 率 ;O ~240波特率 ;O一 1 0 lO 0 ll 0波特率 ;l一6 o波 2 1O o 特率 :1—3 o波特率。 11 o
R 22 S3 .但西门子公司提供 的 P /P I C P 电缆带有 R 2 2/ S3 R45 S8 转换器 . 冈此在不增加任何硬件的情况下 . 可以很 方便地将 P C和 P L C机互联。

PLC与PC机互联通信的三种方式

PLC与PC机互联通信的三种方式

PLC与PC机互联通信的三种方式
plc即可编程规律掌握器:它采纳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规律运算、挨次掌握、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对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掌握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通信方式
市面上各种类型PLC,它们各有优缺点,能够满意用户的各种需求,但在形态、组成、功能、编程等方面各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厂家制订的通信协议也千差万别。

目前,人们主要采纳以下三种方式实现PLC与PC的互联通信:
(1)使用目前通用的上位机组态软件,如COOLMAYhmi、组态王、InTouch、力控等,来实现PLC与PC机的互连通信。

(2)通过使用PLC开发商供应的系统协议和网络适配器,来实现PLC 与PC机的互联通信。

(3)利用PLC厂商所供应的标准通信端口和由用户自定义的自由口通信方式来实现PLC与PC机的互连通信。

PLC和一体机与PC通讯不上有下面几种状况:
(1)电脑串口坏掉,没方法使用
(2)笔记本电脑使用的USB转232,驱动没有装好
(3)电脑串口可能漏电,烧掉PLC下载爱护电阻
(4)电脑硬件上面COM口选择不正确
(5)可以通讯上,通讯不稳定,检查一下线路,更换电脑试一下
小结:PLC 没方法下载状况有多种,建议使用替换法排解故障,比如更换电脑,跟换下载线,更换PLC等。

PLC自由口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PLC自由口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PLC自由口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在实际工业控制系统应用环境中,研究plc自由口模式的通信有助于实现plc与windows程序开发环境间的实时通信。

通过研究plc自由口模式的通信,实现系统与plc的实时通信,从而能够完全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中上下位机的通信,实时显示和控制plc 采集的数据,并将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起来方便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plc 实时通信数据采集自由口模式一、前言在实际的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是系统的控制核心。

由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简单、控制安全且易于编程等优点,能够超乎想象的满足小规模的控制要求,因此plc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满足了各行各业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需求,被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中流砥柱。

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plc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并研究了主流应用的s7-200系列自由口模式的通信技术以及应用情况。

二、plc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首次应用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数字设备公司为gm公司设计的解决方案中,其主要功能是逻辑控制。

根据i/o口分类,plc可以分为巨型、大、中、小、微等多种plc。

而且不同国家生产的plc由于生产地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结构,plc可以分为整体式、组合式和混合式这三种。

整体式结构是plc以前采用的主要结构,通过将cpu主机模块、i/o口以及电源和接口端等基础组成模块通过一定的方式紧密的封装在一个整体的壳体内,形成一个整体。

整体式结构目前主要应用在集中控制的工业现场。

模块式结构是根据不同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的进行封装。

主要分为cpu主机、输入、输出、电源和辅助功能模块。

各个模块相互独立,在组装时可以根据所需功能按照相应的规范安装在莫班上,各模块自动组建成控制系统。

模块式结构主要应用于分布式控制的工业现场。

混合式结构包含plc主机和拓展模块,plc主机包含主要的基本模块,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

拓展模块式主要其他辅助只能模块。

.NET的计算机与S7-200 PLC自由口通信

.NET的计算机与S7-200 PLC自由口通信

.NET的计算机与S7-200 PLC自由口通信PLC作为一种高效、灵活、可靠的控制器,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包括数字逻辑控制、运动控制、闭环过程控制、数据处理和联网通信等工业控制领域。

在联网通信方面,PLC与上位计算机设备一起,可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

在这种控制系统中,PLC与上位机的通信对系统整体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面对众多厂家不同类型的PLC,它们在功能编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在通信协议上也是千差万别,选择一种即能满足通信要求又经济实用的通信协议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以S7-200PLC为对象,详细研究了S7-200PLC在自由端口模式下与PC之间的通信方法,并采用.net环境下的C#语言编写通信程序实现了计算机与PLC之间的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硬件投入低,通信协议灵活,可以在多个工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 S7-200 PLC与上位机的通信方式S7-200 系列PLC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S7-200 PLC的OPC服务器(pc access)作为上位机的OPC服务器,这种方式只须在OPC服务器中配置相应的测点数据,编程简单,但通信速率不高,用户不能自由修改通信协议;(2)利用触摸屏,这种方式需要根据触摸屏兼容的通信协议进行选择,通信可靠性高,但灵活性差,触摸屏界面编程功能也不够强大;(3)利用通用编程软件实现,这种方法虽然系统开发工作量大,对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经验都要求较高,但编程灵活,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功能。

本文采用了第三种通信方式,在开发通信软件时考虑了S7-200 PLC所特有的一种通信方式—自由口通信模式。

在自由口模式下用户可自定义协议,利用串口和PLC的通信口来收发数据,通信功能完全由用户程序控制,通信任务和信息定义均需由用户编程实现,通过调用子程序来进行接收中断、发送中断、发送指令(XMT)、接收指令(RCV)等通信控制操作。

2 自由口通讯工作模式的定义在中小规模系统,通信速率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S7-200 PLC自带的编程口可以作为通信口使用。

基于自由口模式的两台PLC之间的通信

基于自由口模式的两台PLC之间的通信

前言生产实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 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大四的学生,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在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在7月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生产实习。

这次生产实习是与今后的职业生活最直接联系的,我们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将完成学习到就业的过渡,因此生产实习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它不仅是校内教学的延续,而且是校内教学的总结。

可以说,没有生产实习,就没有完整的教育。

我们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就应该重视生产实习所能掌握的实践能力和素质。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我们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

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对我而言,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现场,是我们在正式工作之前积累实践经验的最好方式。

我想通过这种方式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努力的提高自己,以满足社会的要求,争取在走出校园以后能为学校争光,为学院争光,为老师争光!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习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训练,培养实习动手能力和向实习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课程。

通过直接面向工厂、企业开展的认识实习环节的教学,巩固已学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程的有关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作必要的知识准备;通过实习,学习本专业的实际生产操作技能,了解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应用状况,拓宽专业知识面;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开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

自由口模式下PLC与计算机的通信.doc

自由口模式下PLC与计算机的通信.doc

产品部门:AS 所属行业:其它工业领域工程来源:Siemens概述----本例说明如何以自由协议实现计算机与S7-200的通信,计算机作为主站,可以实现对PLC从站各寄存器的读/写操作。

----计算机通过COM口发送指令到PLC的PORT0(或PORT1)口,PLC通过RCV接收指令,然后对指令进行译码,译码后调用相应的读/写子程序实现指令要求的操作,并返回指令执行的状态信息。

通信协议----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是由用户定义的。

用户可以用梯形图程序调用接收中断、发送中断、发送指令(XMT)、接受指令(RCV)来控制通信操作。

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完全由梯形图程序控制。

指令格式定义•计算机每次发送一个33字节长的指令来实现一次读/写操作,指令格式见表1 说明:1. 起始字符----起始字符标志着指令的开始,在本例中被定义为ASCII码的"g",不同的PLC从站可以定义不同的起始字符以接收真对该PLC的指令。

2. 指令类型----该字节用来标志指令的类型,在本例中05H代表读操作,06H代表写操作。

3. 目标PLC站地址----目标PLC站地址占用指令的B2、B3两个字节,以十六进制ASCII码的格式表示目标PLC的站地址。

4. 目标寄存器地址----在PLC内部可以用4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寄存器的地址(但不能表示一个位地址)。

前两个字节表示寄存器类型,后两个字节表示寄存器号。

00 00(H):I寄存器区01 00(H):Q寄存器区02 00(H):M寄存器区08 00(H):V寄存器区5.例如:IB000的地址可表示为00 00 00 00(H)VB100的地址可表示为08 00 00 64(H)6. 读/写字节数M当读命令时,始终读回从目标寄存器开始的连续8个字节的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ASCII码后占用16个字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取用,M可以任意写入。

当写命令时,M表示的是要写入数据的十六进制ASCII码所占用的字节数。

自由口模式下PLC与计算机的通信

自由口模式下PLC与计算机的通信

HTAVB180, VB172, 2//BCC 校验码写入发送缓冲区 NETWORK 8 LDSM4.5//发送反馈信息 XMTVB153, 0 Write 子程序: NETWORK 1 LDSM0.0//停止端口 0 的接收 RSM87.7, 1 RM0.0, 1 RCVVB100, 0 NETWORK 2 LDSM0.0//装入要写如数据源的地址指针 MOVD&VB115, VD145 NETWORK 3
第5页共6页
ATHVB113, VB139, 2 ATHVB131, VB140, 2 SM0.1, 1//置位 Verify 子程序的触发条件 MOVB0, VB179//BCC 码寄存器清零 MOVD&VB102, VD149//装入地址指针 XMTcomplete 中断程序 NETWORK 1 LDSM0.0 RM0.0, 1//复位 BCC 校验码正确的标记位 SSM87.7, 1//允许口 0 举行接收 MOVB0, VB179//BCC 校验码寄存器清零 MOVB0, VB180//BCC 校验码寄存器清零 MOVD&VB102, VD149//重新装入地址指针 MOVD&VB156, VD181
第4页共6页
MOVB103, SMB88 MOVB71, SMB89 MOVB+1000, SMW92 MOVB35, SMB94 RSM87.2, 1 NETWORK 3 LDSM0.0 ATCHRCVcomplete, 23//衔接口 0 接收完成的中断 NETWORK 4 LDSM0.0 ATCHXMTcomplete, 9//衔接口 0 发送完成的中断 NETWORK 5 LDSM0.0 ENI //中断允许
第1页共6页
MOVB21, VB153 NETWORK 3 LDSM0.0//计算 BCC 校验码 FORVW177, +1, +16 NETWORK 4 LDSM0.0 XORB*VD181, VB180 NETWORK 5 LDSM0.0 INCDVD181 NETWORK 6 NEXT NETWORK 7 LDSM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口模式下PLC与计算机的通信自由口模式下PLC与计算机的通信概述----本例说明如何以自由协议实现计算机与S7-200的通信,计算机作为主站,可以实现对PLC从站各寄存器的读/写操作。

----计算机通过COM口发送指令到PLC的PORT0(或PORT1)口,PLC通过RCV接收指令,然后对指令进行译码,译码后调用相应的读/写子程序实现指令要求的操作,并返回指令执行的状态信息。

通信协议----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是由用户定义的。

用户可以用梯形图程序调用接收中断、发送中断、发送指令(XMT)、接受指令(RCV)来控制通信操作。

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完全由梯形图程序控制。

指令格式定义计算机每次发送一个33字节长的指令来实现一次读/写操作,指令格式见表1说明:起始字符----起始字符标志着指令的开始,在本例中被定义为ASCII码的"g",不同的PLC从站可以定义不同的起始字符以接收真对该PLC的指令。

指令类型----该字节用来标志指令的类型,在本例中05H代表读操作,06H代表写操作。

目标PLC站地址----目标PLC站地址占用指令的B2、B3两个字节,以十六进制ASCII码的格式表示目标PLC的站地址。

目标寄存器地址----在PLC内部可以用4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寄存器的地址(但不能表示一个位地址)。

前两个字节表示寄存器类型,后两个字节表示寄存器号。

0000(H):I寄存器区0100(H):Q寄存器区0200(H):M 寄存器区0800(H):V寄存器区例如:IB000的地址可表示为00000000(H)VB100的地址可表示为08000064(H)读/写字节数M----当读命令时,始终读回从目标寄存器开始的连续8个字节的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ASCII码后占用16个字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取用,M可以任意写入。

----当写命令时,M表示的是要写入数据的十六进制ASCII码所占用的字节数。

例如要写入1个字节的数据,数据在指令中以十六进制ASCII码表示,它将占用2个字节,此时应向M中写入"02"。

同理,如果要写入5个字节的数据,M中应写入"0A"。

要写入的数据----要写入的数据在指令中以十六进制ASCII码的格式表示,占用指令的B14-B29共16个字节。

数据区必须填满,但只有前M个字节的数据会被写入目标寄存器。

一条指令最多可以写入8个字节的数据(此时M中应写入"10",代表十进制的16)BCC校验码----在传输过程中,指令有可能受到任何的干扰而使原来的数据信号发生扭曲,此时的指令当然是错误的,为了侦测指令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接收方必须对指令作进一步的确认工作,以防止错误的指令被执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校验码。

BCC 校验码的方法就是将要传送的字符串的ASCII码以字节为单位作异或和,并将此异或和作为指令的一部分传送出去;同样地,接收方在接到指令后,以相同的方式对接收到的字符串作异或和,并与传送方所送过来的值作对比,若其值相等,则代表接收到的指令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

----在本例中,bcc为指令B1到B29的异或和,BCC为bcc的十六进制ASCII码。

----bcc=B1xor B2xor B3xor B4xor……xor B29结束字符----结束字符标志着指令的结束,在本例中被定义为ASCII码的"G",不同的PLC从站可以定义不同的结束字符以接收真对该PLC的指令。

PLC在接到上位机指令后,将发送一个21字节长反馈信息,格式见表2说明:起始字符----起始字符标志着反馈信息的开始,在本例中被定义为ASCII码的"g",不同的PLC从站可以定义不同的起始字符,这样上位机可以根据信息的起始字符来判断反馈信息的来源。

状态信息----该字节包含指令执行的状态信息,在本例中01H代表读取正确02H代表写入正确03H代表BCC 校验码错误04H代表指令不合法数据区----反馈信息的B3到B18为读指令所要读取的数据,以十六进制ASCII码表示。

BCC校验码----与上位机指令中的BCC校验码类似,它是反馈信息B3到B18的异或和。

结束字符----结束字符标志着反馈信息的结束,在本例中被定义为26H。

指令中为何要使用ASCII码----一条指令除包含数据外,还包含必要的控制字(起始字符、结束字符、指令类型等)。

如果指令中的数据直接以其原本的形式传输,则不可避免的会与指令中的控制字发生混淆。

----例如本例中,指令的起始字符为"g",其ASCII码值为67H,结束字符为"G",其ASCII码值为47H。

假设要写入的数据中也有47H,并且数据直接以其原本的形式传输,则PLC会因为接收到了数据中的47H而停止接收,这样PLC接收到的指令将是一个不完整的非法指令,很可能造成PLC的误动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用文本来传送二进制数据。

通过以16进制ASCII码的格式描述数据,每个二进制的字节都可以表示成一对ASCII编码,这对编码表示这个字节的两个16进制字符。

这种格式可以表示任何的数值,仅仅使用ASCII代码的30H到39H(表示0到9)和41H到46H(表示A到F)。

ASCII码的其余部分可以用作控制字(起始标志、结束标志、指令类型等)。

这样,数据中的47H以ASCII 码的形式进行传送就变成了34H37H两个字节,从而避免了PLC因接收到数据中的47H而停止接收的错误。

表1上位机指令格式表2反馈信息格式PLC程序执行过程----PLC在第一次扫描时执行初始化子程序,对端口及RCV指令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完成后,运行RCV指令使端口处于接受状态。

----RCV会将以"g"开头"G"结尾的指令保存到接收缓冲区,并同时产生接收完成中断。

----RCVcomplete中断服务程序用来处理接收完成中断事件,它会将接收缓冲区中的十六进制ASCII码还原成数据并保存,同时置位Verify子程序的触发条件(M0.1)。

----Verify子程序首先复位本身的触发条件以防止子程序被重复调用,然后求出接收缓冲区中指令的BCC校验码并与指令中的BCC 校验码进行比对。

如果相等则置BCC码校验正确的标志位(M0.0)为1;如果指令格式正确(指令的结束标志在接收缓冲区中特定的位置VB133)而BCC码不相等,则发送代表BCC校验码错误的反馈信息;如果指令格式不正确(VB133中不是指令的结束标志),则返回代表指令格式错误的反馈信息。

----Read子程序的触发条件为:指令中的站地址与本机站地址相符、指令类型为读指令、BCC检验码正确。

当条件满足时,Read子程序被执行。

Read子程序首先禁止RCV,然后将指令所要读取的数据转换成十六进制ASCII码并写入发送缓冲区、计算BCC检验码、最后发送反馈信息。

----Write子程序的触发条件为:指令中的站地址与本机站地址相符、指令类型为写指令、BCC检验码正确。

当条件满足时,Write 子程序被执行。

Write子程序首先禁止RCV,然后将指令中的数据写入目标寄存器,最后发送代表写入正确的反馈信息。

----PLC每接到一条指令后都会发送一条反馈信息,当反馈信息发送完成时,会产生发送完成中断,XMTcomplete中断服务程序用来处理发送完成中断事件。

在XMTcomplete中断服务程序中所要执行的操作包括:复位BCC校验码正确的标志位(M0.0);允许RCV;bcc码寄存器清零;重新装入用于计算BCC校验码的地址指针;接收缓冲区中存放指令结束字符的字节VB133清零(用来判断下一条指令格式是否正确)。

概述----本例说明如何以自由协议实现计算机与S7-200的通信,计算机作为主站,可以实现对PLC从站各寄存器的读/写操作。

----计算机通过COM口发送指令到PLC的PORT0(或PORT1)口,PLC通过RCV接收指令,然后对指令进行译码,译码后调用相应的读/写子程序实现指令要求的操作,并返回指令执行的状态信息。

通信协议----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是由用户定义的。

用户可以用梯形图程序调用接收中断、发送中断、发送指令(XMT)、接受指令(RCV)来控制通信操作。

在自由口模式下,通信协议完全由梯形图程序控制。

指令格式定义计算机每次发送一个33字节长的指令来实现一次读/写操作,指令格式见表1说明:起始字符----起始字符标志着指令的开始,在本例中被定义为ASCII码的"g",不同的PLC从站可以定义不同的起始字符以接收真对该PLC的指令。

指令类型----该字节用来标志指令的类型,在本例中05H代表读操作,06H代表写操作。

目标PLC站地址----目标PLC站地址占用指令的B2、B3两个字节,以十六进制ASCII码的格式表示目标PLC的站地址。

目标寄存器地址----在PLC内部可以用4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寄存器的地址(但不能表示一个位地址)。

前两个字节表示寄存器类型,后两个字节表示寄存器号。

0000(H):I寄存器区0100(H):Q寄存器区0200(H):M 寄存器区0800(H):V寄存器区例如:IB000的地址可表示为00000000(H)VB100的地址可表示为08000064(H)读/写字节数M----当读命令时,始终读回从目标寄存器开始的连续8个字节的数据(转换为十六进制ASCII码后占用16个字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取用,M可以任意写入。

----当写命令时,M表示的是要写入数据的十六进制ASCII码所占用的字节数。

例如要写入1个字节的数据,数据在指令中以十六进制ASCII码表示,它将占用2个字节,此时应向M中写入"02"。

同理,如果要写入5个字节的数据,M中应写入"0A"。

要写入的数据----要写入的数据在指令中以十六进制ASCII码的格式表示,占用指令的B14-B29共16个字节。

数据区必须填满,但只有前M个字节的数据会被写入目标寄存器。

一条指令最多可以写入8个字节的数据(此时M中应写入"10",代表十进制的16)BCC校验码----在传输过程中,指令有可能受到任何的干扰而使原来的数据信号发生扭曲,此时的指令当然是错误的,为了侦测指令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接收方必须对指令作进一步的确认工作,以防止错误的指令被执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校验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