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固法_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

合集下载

法律论文:论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

法律论文:论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

法律论文:论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对逻辑在法律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逻辑在立法范畴的运用和司法范畴的运用由论文中心整体提供。

1、逻辑为法律提供肯定性人们创制法律并不是由于它是一种绝对客观的学问。

而只在于人们对具有肯定性的法律的宏大需求。

马克思·韦伯以为,组成法律的是一些可能远离详细事物和行为的高度笼统的法律概念和命题。

法律的适用有赖于对笼统法律概念和规则的逻辑剖析以及从规则到详细判决的方式逻辑推理。

这样,有法律程序保证和逻辑方式请求的方式性得以贯串立法和司法的一直,法律确实定性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

“这种准确性会使对法律结果的正确预测最大化。

”2、逻辑为法律结果赋予可信性逻辑是人们思想必需恪守的根本原则。

逻辑的办法也是最常用的办法之一。

只需是考虑推论或论证主张,就必定运用了某种逻辑,而我们能够透过方式逻辑的剖析,来调查此种考虑论证是运用了哪种推论方式。

以及这种推论方式能否符合方式逻辑的规则。

固然在社会法律范畴并不存在绝对为真的大前提,有些大前提以至会随着社会的开展变化而被修正,但是,依照逻辑得到、修正或废弃的大前提,却能产生较有可能是真的命题。

3、逻辑为法律提供合理性虽然逻辑推理只是追求正义的工具,但却是论证的最关键工具。

法学家的考虑方式以推理为根底。

它请求对决议停止诸如判决理由那样的合理化处置,以保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受人尊重的法律必需有理由,而且只要契合逻辑考虑规律的法律推理才干被承受”,谨守逻辑方式并防止错误能够压服他人,并给予司法判决合理性。

4、逻辑为方式正义和个人权益提供保证在法治国度,逻辑上的严谨性是司法理性的一个外在表现。

正是司法活动的逻辑性质,才使得法官的司法与国度的整个法律体系获得了分歧性。

同时,司法推理的逻辑性质还意味着“对等、无成见地施行公开的规则”,而这正是程序正义的根本请求。

人们应用的就是法律逻辑捍卫下的方式正义来限制权利的恣意,私人的任性,以维护社会次序的平安,保证个人的权益和自在。

法律逻辑学基础读后感

法律逻辑学基础读后感

法律逻辑学基础读后感《法律逻辑学基础》是由杨光宇编著的一本法律理论著作,该书系统介绍了法律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理解法律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法律逻辑学在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对法律逻辑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通过本书的学习,我对法律逻辑学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思维和法律推理规律的学科,它是法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法学研究的基础。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思维和法律推理,它通过系统的逻辑分析和论证,揭示了法律规范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运行规律,为法学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

本书对法律逻辑学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使我对这一学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其次,本书系统介绍了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了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这些原理构成了法律逻辑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法律思维和法律推理的基本规范。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法律逻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了逻辑分析、论证、辩证和判断等,这些方法为法律思维和法律推理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工具和推理手段。

通过学习这些原理和方法,我对法律逻辑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为将来的法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最后,本书还介绍了法律逻辑学在法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法律逻辑学通过对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和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和论证,为法学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指导法学理论的建设,还可以为法学实践提供重要的规范和指导。

通过学习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法律逻辑学在法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将来的法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

总之,通过阅读《法律逻辑学基础》,我对法律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对法律逻辑学在法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为我的法学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为我的将来的法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浅析法律逻辑在法律及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浅析法律逻辑在法律及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浅析法律逻辑在法律及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一、法律逻辑在法律及社会活动中的作用1.法律人的思维借助法律逻辑思维实现法律思维不能与基本的逻辑规律相违背,根据法治规模式的设计要求,相关的法律操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借助逻辑思维规律来形成法律逻辑形式。

在形成逻辑思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思维规律形成一套一般的思维模式,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指导在法律思维操作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利用法律语言和法律思维进行表达和分析是一个法律操作者工作的主要方式。

那么如何对上述定义的两个条件进行认定呢?法律语言的基本要求表达形式不能违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条理需要清楚,而法律思维主要是依照法律规范进行一些思维活动,具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如说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程序优先进行强调,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等,另外,法律思维不能和日常的一些逻辑思维相违背,法律判决的结果一定要根据推理的手段进行逻辑推理而获得,不然判决就没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2.法律解释依赖于法律逻辑从现代法学的角度讲,法律解释的方法论,一定要通过法律逻辑的手段来做好研究的工作,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逻辑规则来进行操作,法律解释学是利用彻底的理性本质和一些直觉解释形式进行区别的,主要是一些逻辑解释在司法三段论当中利用很多简单的案件进行直接使用,来对判决结果进行推导,可许多学者认为80%的案件都能够通过三段论的推理手段来进行解决,但是在法律解释的过程中,清晰性原则也是通过三段论来进行支撑的,也就是说明确法律,一定要做好坚决执行的工作,不需要解释也不能随意进行一些意义的添加,在法律解释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三段论也是把解释的过程中进行推论的基本方法之一。

3.法律逻辑巩固法律发展在进行法庭辩论的过程中,双方的辩论逻辑是来自法律的一种反驳和论证,整个内容与立法者所思所想并不相关,而是利用这个案件在法律条文援引的过程中的一些意义进行显示。

利用法律逻辑的指引可以使人民在法治社会当中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但是在诉讼事实论证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又希望对法律上的论证性质进行了解,继而对证明的可能性进行推论,并且了解证明的技术和手段,为了得出以上结论就需要使用逻辑规则,甚至是反逻辑规则来对证据的相关性进行证明,从而让整个结论可以有相应的法律逻辑依据。

法律逻辑期末总结

法律逻辑期末总结

一、导言法律逻辑作为法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是法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

它以法律为对象,通过运用逻辑的方法和工具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本学期的法律逻辑课程围绕逻辑知识、逻辑思维和逻辑论证等方面展开,让我对法律逻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本次期末总结中,我将对本学期所学的法律逻辑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对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指导。

二、逻辑知识总结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了解了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了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内容。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研究命题、命题间的关系以及命题的真值,通过符号化和推理规则构建复杂的逻辑系统。

我学习了命题逻辑的基本符号与推理规则,了解了命题逻辑的一些基本定理和推理形式,例如析取三段论、假言三段论等。

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对法律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一个扩展和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谓词,关注的是量化、命题函数、论域和量词的问题。

我了解了谓词逻辑的基本符号与推理规则,学习了谓词逻辑的一些基本定理和推理形式,例如全称推理、存在推理等。

谓词逻辑在法律逻辑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可以解决很多关于命题逻辑无法处理的问题,如对于量词的处理和命题函数的定义等。

3.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以一种严密的方法进行推理的过程,是从一些已知的命题出发,经过一定的推理规则,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演绎推理中包括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两个方面。

学习演绎推理,我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例如假言推理、假言三段论等。

演绎推理在法律逻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法律条文的解释、判案过程的推理和法律政策的制定等。

4.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具体的个别事实,根据事实的共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过程。

学习归纳推理,我了解了归纳推理的定义、特点和方法,如类比法、分解综合法等。

归纳推理在法律逻辑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法律规范的制定、法官判案的决策和法律研究的思路等。

逻辑思维在法律分析中的作用

逻辑思维在法律分析中的作用

逻辑思维在法律分析中的作用概述逻辑思维是指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归纳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法律分析中,逻辑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是一门严密而复杂的学科,需要严密的推理和逻辑分析来解决问题、裁决争端。

本文将探讨逻辑思维在法律分析中的作用和意义。

逻辑思维在法律分析中的重要性在法律分析中,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案情证据的有效性对于一起法律案件来说,了解和评估证据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律师或法官对证据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

通过对证据的逻辑推理,可以判断证据是否充分、是否相关,从而识别出真正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分析法律问题并找出合适的法律依据逻辑思维有助于律师或法官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

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将复杂的法律问题进行分解和分类,找出每个法律问题的核心要素。

进而,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律师或法官从海量的法律依据中寻找适用的法律规定和判例,为案件提供正确的法律解释和依据。

陈述观点和辩护论证逻辑思维也是律师或法官进行陈述观点和辩护论证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观点的合理性传递给听众或评判人,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同时,逻辑思维也可以帮助律师或法官分析对方观点的逻辑漏洞,及时进行反驳和驳斥。

逻辑思维在法律分析中的具体应用逻辑思维在法律分析中有许多具体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进行法律推理逻辑思维在法律推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法律实践中,律师和法官常常需要根据案情和法律规定,对问题进行推理。

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将大量的事实、条款和规则加以整理和分析,从而推导出法律解释和结论。

进行法律分析逻辑思维也对法律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逻辑思维,可以对案件中的各个要素和事实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彼此之间的关联和联系。

同时,逻辑思维还可以辅助律师或法官从各种角度和层面进行法律分析,避免遗漏和错误。

判别法律论证的有效性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律师或法官判别法律论证的有效性。

法律人如何思考法律人的逻辑艺术

法律人如何思考法律人的逻辑艺术

法律人如何思考法律人的逻辑艺术法律人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包括律师、法官、法学教授等。

作为法律人,他们在处理各种案件和法律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艺术进行思考和决策。

下面将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和法律解释三个方面探讨法律人如何思考。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方式,他们更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

首先,法律人需要具备客观、中立的思维方式。

法律是客观存在的规范体系,法律人应该摆脱个人情感和主观偏见,以客观的眼光看待案件和法律问题。

其次,法律人需要思维严密、缜密。

法律是一门严密的学科,法律人需要用严谨的思维方式对案件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再次,法律人需要善于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考。

法律问题往往与社会、人类行为等相关,法律人需要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历史、背景、原因等,以全面理解并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是法律人思考的重要方法之一、逻辑推理是指从已知前提出发,运用严格的思维规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在法律人的思考过程中,逻辑推理有助于解决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首先,法律人需要正确把握事实和证据。

在案件中,有时事实和证据并不明确,法律人需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猜测和推断,找出关键的证据和事实。

其次,法律人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分析法律规则。

法律是由各种法律规则组成的,法律人需要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法律规则的内在逻辑和含义,以正确解释和运用法律规则。

最后,法律人还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案件的结果。

法律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权衡,法律人需要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各种可能性中选择出最合理的结果。

法律解释是法律人思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实践中,法律的文字表述往往无法完全准确地适用于所有情况,因此需要法律人进行解释和理解。

首先,法律人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

法律条文往往含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法律人需要借助逻辑推理和法律准则,解释其含义和适用范围。

其次,法律人需要参考法律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解析法律的逻辑法律逻辑学读后感

解析法律的逻辑法律逻辑学读后感

解析法律的逻辑法律逻辑学读后感在阅读《解析法律的逻辑法律逻辑学》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法律逻辑学这一重要学科,并深入剖析了法律逻辑在解决法律问题中的作用。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本书对法律逻辑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使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指出,法律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法律思维和法律论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法律中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关系。

通过对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以及案例等进行逻辑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真正含义和内在逻辑。

了解了法律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后,我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其次,本书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法律逻辑学的应用。

作者针对不同的法律问题,运用了不同的逻辑推理方法,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些案例既包括一般的法律问题,也包括一些具体的法律争议案例。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逻辑学在解决实际法律问题中的重要性。

它可以帮助律师更好地进行案件分析,指导法官做出公正的判决,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每个普通人对法律问题的认知水平。

此外,本书还系统地介绍了法律逻辑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作者将法律逻辑学与逻辑学、哲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和联系,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同时,作者还介绍了法律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使我更加理解了法律逻辑学的内涵和研究内容,也让我对今后深入研究法律逻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体来说,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逻辑严谨,通俗易懂。

它不仅对法律逻辑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法律逻辑学的应用和意义。

这本书不仅适合法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也适合对法律问题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应用法律逻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解析法律问题,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法律逻辑心得体会800

法律逻辑心得体会800

法律逻辑心得体会800法律逻辑是一门研究法律推理与法律思维方法的学科。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逻辑的重要性,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法律逻辑有助于我们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在法律逻辑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的基本原理和规则。

这些原理和规则确立了法律的逻辑体系,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法律条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法律制度的整体运作。

通过深入研究法律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从而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具体规定和适用。

其次,法律逻辑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法律逻辑学的学习过程要求我们对法律条文进行分析和解构,判别其中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

这要求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发现其中的漏洞和矛盾。

通过不断锻炼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我更加善于思辨和辨别,能够对问题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

此外,法律逻辑也有助于我们提升论述和表达能力。

在法律逻辑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文字和语言对法律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论述。

这要求我们具备清晰的思维、准确的表达和逻辑的推理能力。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的论述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学会了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能够清晰地陈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另外,法律逻辑还培养了我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法律逻辑学的学习过程要求我们将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原则进行整合和综合分析,从而形成自己对法律问题的判断和看法。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逐渐培养了辨别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复杂的法律问题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判断。

最后,法律逻辑还教会了我如何运用逻辑的思考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学习法律逻辑,我学会了运用逻辑的思考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我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通过逻辑的推理和论证,确立问题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学习法律逻辑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法律的本质和内涵,提升了自身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1 卷 第 7 期 Vol . 21 No. 7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学术笔谈 :法律逻辑与法律教育】
2007 年 7 月 J ul . 2007
我们看到 ,各种批判法律与逻辑关系的理论 ,在法律 和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许多有影响的重大 疑难案件中 ,形式逻辑的作用在下降 ,法律外的正义 、人 情 、情势等因素的作用在强化 。依法办事的原则面临着理 论与实践的双重冲击 。法学教育也深受这种实践和种种 批判理论的影响 。法律逻辑的权威地位实际上已经有了 很大的动摇 。在法学院的理论课堂上 ,逻辑与法律的密切 关系被撕裂了 ,二者似乎变成了完全对立的关系 。许多学 校的专业课中并没有“法律逻辑”这样的课程 ,即使有的 话 ,课时量 、人员配备也相对薄弱 。多是作为选修课被开 设或因人而开设 ,教学管理者 、教师和学生对法律逻辑学 都不是很重视 。这种现象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法律 逻辑学研究还很欠缺 ,没有研究出适应我国法学教育的法 律逻辑学体系 。从整体上看 ,也许我们的法律逻辑教学还 停留在简单地把逻辑规律运用于对案例的说明阶段 。我 们还没有把逻辑规律“自然”地内化到法律思维中去 。形 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没有成为法律思维者的基本模式 。对 此 ,我们常抱怨逻辑学家没有做好工作 ,但在我看来 ,原因 主要不是出在逻辑学家身上 。最关键的是整个法学界对 逻辑的批判和忽视 ,造成了法律逻辑学在许多学校的法学 研究与教学中的缺位 。法学家对法律逻辑的批判 ,影响了 法律人思维的倾向 。法律人思维的逻辑欠缺 ,不是逻辑学 家造成的 ,而在于法学家尤其是法律教育家没有做好工 作 。法学家与逻辑学家有不同的任务 ,法律逻辑没有深入 到法律人的思维过程中去 ,法律教育家要承担主要的责 任。
The Force of Logic to Judicial Decision : on the Functions of Legal Logic
CHEN Jin2zhao
(The Key Research Base of Legal Methodology , Wei2hai Campus , Shandong University , Weihai 264209 , China)
法律意义的固定性是法制得以可能的前提 ,和固法的 表述较为接近的概念是法律的稳定性 。韩非子早就讲过 “法莫如一而固”观点 。这是对法律稳定性的追求 。法律 只有具有意义的稳定性 ,所谓法制 ,即通过法律的管理以 及对权利的维护等等 ,才可能在相对意义上实现 。法律的 可预测性 、行为的安全性等 ,均源自法律意义的稳定性 。 法律只有具有了稳定性 ,其作为行为的指南的作用才能发 挥出来 。依法办事 、罪刑法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等等法 制原则都是建立在法律存在着意义的固定性基础上的 。 如果法律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这些原则都是空话 。法律 存在着稳定性 ,源自事物本身运动的相对性 。变化是事物 永恒的运动规律 ,是事物绝对的存在方式 。事物的运动变 化存在相对稳定性 。但是 ,在哲学解释学的冲击下 ,许多 法学家 ,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法律批评家们却否定了法律 意义的固定性 。我们认为 ,法律作为文本是具有意义的固 定性 ,即使在司法中法律的意义有所变化 ,也存在着相对 稳定性 。比如 ,我们都认识到司法是一个由一般法律向个 别判决转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法律解释 ,解释使 得固定在文本中的可能意义散发出来 。许多人正是看到 了这一点指出 ,即使是法律语言 ,其意义也一直处于流变 之中 。语言意义的流变是永恒的 ,否则世界就是静止的 。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 ,具有较为固定意义的法律也是处于变 化之中的 ,但我们又必须看到 ,法律语言同时也存在着意 义的相对固定性或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一方面靠语词本 身的含义在理解过程中不被重复使用 ; 另一方面则靠逻 辑 ,主要是在法律思维过程中运用形式逻辑的规律 ,把一 般的法律意义转变为特殊情境中的意义 。各种各样的推 理方式虽然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 ,但是 ,逻辑规律的使 用是新知识产生不可缺少的工具 。逻辑固法 ,这似乎是一 个常识性问题 ,但却经常被法学家们遗忘 。逻辑固法的 “逻辑”主要是指三段论的使用 。司法三段论的规则是法 律中最常用的逻辑 。这当然不是说司法过程中法官只使
8
重庆工学院学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三段论 ,而不运用其他的逻辑方法 。 对逻辑在法制 、法学教育 、法学研究中的作用 ,我们有
以下 3 点感悟 。 第一 ,对法制的意义 。在法制史上 ,由习惯法向成文法
的转变是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成文法的出现 ,本身就 是对法律意义的相对固定 。但这种固定方式在司法过程中 重新受到了挑战 ,因而法学家们创造了许多方法 、原则 ,试图 保持法律意义的固定性 。如 ,要求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坚持司 法克制主义 ,使用文义解释方法 ,学者在理论上探寻法律意 义的客观性等等 。在这些众多的原则和方法中 ,都在使用形 式逻辑的方法 。这一方法虽然简单 ,但对法制却有着重要意 义 。以司法中的三段论为例 ,在许多的简单案件中直接运用 就可以推出判决结论 。有法官认为 80 %的案件都可以通过 三段论推理加以解决 。法律解释的明晰性原则也是靠三段 论来支撑的 。所谓明晰性原则指的是 ,对明确的法律就必须 坚决执行 ,不需要解释的就不能随意添加意义 ,这是法律解 释的重要原则 。三段论的推理是逻辑固法的基本方式之一 , 是法制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逻辑固法的另一种表现 是 :在形式逻辑中有许多对思维规律的揭示 ,这些规律构成 了一般的思维模式 ,指导着人们的思维 。法律思维也不例 外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我们虽然不能依据逻辑规律来衡量 法官断案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答案 ,但我们却可以用逻辑 规律作为标准 ,衡量法官的判断是不是错误的答案 。一般来 说 ,违背形式逻辑思维规律所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这 是逻辑固法的一种表现方式 。①逻辑固法还有一种表现形 式“: 在针对一个具体的案件所做出的法律决定中 ,在大多数 情况下无法只根据一个规范来完成 ,而必须是多个规范 。而 且这些规范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对该案件的影响必须 合乎逻辑且具有充分理由 。”[2] 以法律关系或犯罪构成理论 作为工具分析案件为例 ,我们会发现 ,用这些原理分析案件 其思维走向 ,必须拉近法学原理与法律事实之间的距离 ,设 法使二者靠拢 。在二者逐步接近的过程中 ,我们得运用逻辑 思维规则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二者 的对接 。没有逻辑规则的运用 ,人们不可能逻辑有效地思 维 ,从而形成哪怕是较为有说服力的意见 。
律人过分依赖逻辑提出了批评 。学者们认识到 ,法学界对 司法过程中过度依赖逻辑的批判 ,对克服法律的僵化 、明 确法律的目的重要性 、使法律更好地适应社会等起着重要 作用 。然而这种倾向也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 。近百年来 西方主流法学 ,对法律逻辑的作用的否定之声不绝于耳 。 他们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 法律是由语词构成的 ,语词在应 用过程中一直处于流变之中 。因而 ,法律也是一个变量 , 无时无刻都处在变化之中 。法律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这种 不确定性源于事物的不断变化 。这种观点 ,打破了法律的 确定性 、稳定性和意义的固定性的传统观点 。法制由此失 去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法官造法 、无法司法等能动主义观
从我们阅读的各种法学文本中 ,似乎能够感受到 : 法 律解释代替了法律推理 、法官造法代替了法律发现 ,甚至 在有些法学作品中利益的衡量代替了法律本身 。多年的 理论学习与研究使我坚信 ,法律逻辑虽然没有像有些逻辑 学家鼓吹的那样 ———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存在着逻辑指 引 ,都渗透着逻辑的影子 ,但是我们相信 ,法律实践中的主 流思维却是靠简单的逻辑来支撑的 。我没有系统研究过 逻辑学 ,只有一些肤浅的涉猎 ,但从阅读逻辑学文本中体 会到 :逻辑学科相当精深或者说复杂 ,各种符号和严密的 思维可能会“吓跑”许多学者 ,虽然许多的逻辑学模型在仔 细审视后并不复杂 ,但搞清楚却也非常费劲 。对逻辑学望 而生畏似乎是许多人不愿意与逻辑沾上关系的原因 。能
逻辑固法 :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Ξ
陈金钊
(山东大学 威海分校 ,山东 威海 254209)
摘要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 ,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 ,但必须看到 ,法律与逻辑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 ,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 、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 律意义的功能 。所以 ,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 。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 成 、法制建设 、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关 键 词 :法律逻辑 ; 法制 ; 法学教育 ; 法律思维 中图分类号 :B81 ;D90 - 0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0924 (2007) 07 - 0006 - 03
虽然学界对“法律逻辑”这样的命题尚存争论 ,但法律 与逻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却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逻辑对 法律意义的稳定性或固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而在解释 法律的过程中 ,过分地强调形式逻辑就可能出现法律的僵 化 。在抓住了法律与逻辑关系的这一特点之后 ,美国的大 法官霍姆斯断然指出了“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的结论 。 自此 ,在美国开始了一场对法律逻辑的批判运动 。法律作 为一种文本 ,其生命肯定不是逻辑 ,人才是法律生命的载 体 。法律的生命虽然不是逻辑 ,但这绝不意味着逻辑与法 律无缘 。有学者在认真研究了霍姆斯的文章后指出 ,霍姆 斯并不是否定法律与逻辑的关系 ,只是对那一个时期的法
Abstract : Although in the nearly hundred years of western legal science , the functions of logic have received some scholars’critiques , it must be acknowledged that the law and the logic have the inalienable relations with each other. In the legal methodology , the logical rules have so many functions to ascertain the signifi2 cance of rule in legal interpreting and legal argumentation that the lawyers must earnestly treat the logic , es2 pecially the formal logic , which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formation of legal thinking ,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by law , the legal educ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 legal logic ; rule by law ; legal education ; legal think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