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信号论文
高中个人先进事迹范文(精选)

高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陈景祥同志,自83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奋战在偏僻的农村中学。
因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区、市优秀教师。
94年经哈市教委批准由代课教师破格转为公办教师。
94年、96年连续被授予二十五和二十六两届哈尔滨市劳动模范。
97年被授予第八届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说起陈景祥老师,大家都有一大堆掏心窝子的话要倾吐。
全校的学生爱戴他,老师尊敬他,校长心疼他。
亲朋好友真是拿他没辙,说不爱他吧,那是气话;说恨他吧,倒是恨个“透心凉”。
说句合情入理的话是爱中有恨,恨中有爱,怨他是一个不合时代潮流的怪人,怨他有致富之路不走,有发财职业不干,偏偏爱上空得叮当山响的教书匠这一行。
陈景祥今年四十岁,是一个苦命的梦生,父亲没有见到儿子就病故了。
小小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苦废人生。
当他嗷嗷待哺时,苍天无眼又雪上加霜,使他患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双腿落下残疾。
现在每只大腿只有啤酒瓶子一样细,又患有神经衰弱和严重胃病,因营养不良,又得不到很好地休息一个堂堂男子汉体重却只有四十七公斤,着实让人见了可怜。
然而他却能顶天立地。
自立自强,以超人的毅力,做出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使大家有口皆碑。
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读完高中,因没有资格踏入高等学府的大门,为了生活他拜师学习烫发、烹饪、园艺技术。
一九八一年在阿城县园艺技术员考试中获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拿到了园艺技术员的合格证书。
同年被哈市一五一中的学聘为该校的职业教育的园艺技术员,一九八四年该校职业教育取消转为代课教师。
一九九四年四月经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委申请上报,市教委批准陈景祥同志被破格转为公办教师。
陈景祥自一九八六年开始担任班主任以来,他所带的班级年年都被评为校优秀班级,他个人也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学生毕业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教育这块沃土上不图名利辛勤的耕耘着。
一五一中学地处偏僻农村,学额少,生源都是四里八村的农家子女。
有句顺口溜:重点校考不上,实在没有着来到一五一,最后抱地垅沟找豆包。
高频信号传输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频信号传输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对策
文/石磊
摘
本文通过说明了频率和传输
衰 耗 之 间 的 关 联 性 情 况, 并 分 析 要 了高频信号传输的相关问题,同
时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解 决 对 策。 该 研
究以分析高频信号的传输问题及
解 决 对 策 作 为 主 要 的 目 的, 从 而
(4)处于相 - 相耦合的模式当中的时候, 应该确保高频差接网络合理接地,提高整体的 安全性。
2.2 短电缆效应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高频电缆和其两边的负载符合相应阻 抗匹配的时候,此时的电缆输入阻抗与有关特 性阻抗是相同的。假如电缆的特性阻抗、源相 应的输出阻抗以及负载输入的阻抗间出现失配 的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反射,具体的反射情况 与电缆的长度密切关联。在高频电缆的长度是 相应工作频率的 λ/4 偶数倍的情况下,此时电 缆的具体输入阻抗会产生极大值;在高频电缆 的相应长度是工作频率的 λ/4 奇数倍的情况下, 此时电缆的具体输入阻抗会产生极小值。
对于上述出现的高频信号传输问题,可 以运用下述几个方面的抗干扰解决对策,具体 总结如下:
(1)将有关的串联电容装设到通道的入 口位置上,进而旨在谨防由于因工频地电流导 致相应的变量器出现饱和的情况,进而使得高 频闭锁的信号产生间断,出现保护误动的现象, 形成不良的危害。
(2)做好接地设备的安装处理工作。鉴 于很多变电站的相应接地网不是真实的等电位 面,所以,各个点间可能形成一定的电位差差 异。在很大的接地电流被接入到相应的接地网 之后,不同点间便易于产生很大的电位差情况。 假如相同的连接回路在变电站当中的各个点予 以接地以后,此时地网的电位差会被接入到此 连通的回路当中,形成相应的分流现象。1 频率和传输衰耗Fra bibliotek间的关联性说明
湖北省2012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初选名单(第09批)

湖北省2012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初选名单(第09批) ( 3116 篇)
序号 论文标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地下厂房监测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 论交通的改善对世博前后市民生活水平的显著影响 论列宁关于政治口号的思想 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武汉市城市边缘带识别 仿人双足机器人步行机构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民间金融:法治化迷局及其突围 低功耗并行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VLSI架构设计 广域电网失步震荡中心定位方法的研究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尾水洞爆破开挖程序优化与设计 某抽水蓄能电站钢筋混凝土岔管结构分析 清江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研究 表面贴生物电极前置放大器研究 出版传媒企业舆情及其风险指数探析 羊曲水电站泄洪洞出口边坡稳定计算与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集中度与企业融资难度关系探究 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氮化碳基复合涂层制备及结构和性能分析 针对屈曲褶皱现象的多尺度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新型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研究 纳米零价铁耦合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污染的机理研究 可变时间尺度动态水量平衡模型研究与应用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行为研究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 权力如何影响道德判断行为:情境卷入的效应 作者 周浩 耿骏贤 秦嘉敏 马晶 凌杰 余猛 毛曼卿 王乙斐 冷振东 程丹 刘章君 钟维 吴荆棘 阮航 刘幸 刘文慧 王如意 阳杰 张鑫龙 王博雅 王静波 潘宝祥 谭郁 唐晶星 郑睦凡 指导教师 陈俊涛 胡亦钧 金筱萍 李全 肖晓晖 冯果 刘克刚 廖清芬 陈明 苏凯 郭生练 黄启俊 沈阳 王涛 江晴 冯果 杨兵 胡衡 周海兵 刘思跃 王弘宇 熊立华 郭均英 白晓燕 赵俊华 单位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2012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单

单位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第 2 页,共 112 页
序号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论文标题 超声波高浓度含沙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SBR法处理渗滤液电Fenton出水的研究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辩驳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区建筑物提取算法研究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并网控制研究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及关键变换器控制技术研究 深埋隧道围岩稳定影响研究 钢管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基于光谱信息的色彩鉴别研究 代理成本、避税程度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二度梅》戏曲的流变及人文意蕴探讨 随机微分方程 地图代数聚类:一种基于距离场的空间聚类方法 数字的作用:金钱启动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雷帕霉素对尼古丁激活mTOR引起敏化的作用 竞争中的合作:草根NGO构建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的策略选择—基于“ 大山里的魔法教室”之个案分析 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立法论 大电网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辨识研究 基于视频图像序列的面部表情识别研究 基于MatLab的汉江中下游段河流水华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Agglomerins最小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确定及其在异源宿主中的表达 武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PRO/E电视遥控器下盖注射模模具设计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制备研究 闸门自动卸载装置及闸门自动化设计 水性UV树脂连接料的制备及表征 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板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和应力滞后的数值模拟 农民工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研究
202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

高自友
XXXX大学
微通道内气体流动换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田田
贾力
XXXX大学
神经网络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韩红桂
乔俊飞
XX大学
多载波系统的联合收发算法设计研究
刘婷婷
杨晨阳
XX航空航天大学
离散双线性系统可控性与临近可控性研究—一种隐函数方法
铁林
蔡开园
XX航空航天大学
分数阶傅里叶域多抽样率滤波器组理论及应用
袁野
王国仁
XX北大学
车载网络XX访问控制与信息广播技术研究
毕远国
赵海
XX北大学
XXXX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研究
侯学宾
姚建宗
XX大学
XX下新型超硬材料的结构设计
李全
马琰铭
XX大学
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动态自组装研究
闫毅
吴立新
XX大学
刺激—响应聚合物复合一维光子晶体
王占华
杨柏
XX大学
聚电解质的构象行为及复杂流动研究
施章杰
XX大学
天然蜂窝和人工管束材料的力学研究
张凯
王建祥
XX大学
基于碳纳米管的无掺杂高性能器件和集成电路
丁力
彭练矛
XX大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背景研究
周绪杰
张宏
XX大学
议会主权下的XX违宪审查
李蕊佚
韩大园
XX民大学
唐代中书舍人与文学研究
鞠岩
傅璇琮
XX民大学
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价格波动
曾雪云
徐经长
XX民大学
王堃
孙润仓
XX林业大学
P14、P53和P73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二次原发肿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小学议论文作文:《小兵张嘎》介绍作文5

《小兵张嘎》介绍作文《小兵张嘎》,改编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
是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中亚广告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
由徐耿执导,徐兵编剧,谢孟伟,杜雨,张一山,王莎莎、钱哆多联袂主演。
讲述了河北省保定市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
《小兵张嘎》于2004年7月27日在央视八套全国首播。
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
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
在县城结识了集贤居少掌柜佟乐,嘎子仇没报,反而陷入鬼子追杀。
在佟乐和一个神秘便衣的帮助下,脱离险境。
便衣原来是罗金保,将嘎子带到区队秘密隐藏之地,钱队长收留了嘎子。
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
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
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
嘎子要单独替奶奶报仇。
由此同时,后方特派员刘燕肩负使命路经白洋淀被伏击。
刘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冒充特派员混入区队。
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嘎子和佟乐、胖墩行动起来,误认为区队联络员纯刚是鬼子奸细。
纯刚竟然被孩子制服,报信不成有口难辩。
白洋淀渔户女儿玉英,打鱼时救了刘燕。
刘燕受伤难行,请玉英去城里寻找联络员。
玉英在城里遇到了嘎子一伙。
三方力量围绕着真假特派员斗智斗勇,特派员肩负的任务迫在眉睫,大批药品将在指定时间内经过白洋淀。
鬼子方面,龟田和斋藤一武一文,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奸细石磊了解真相,将区队八路和药品一网打尽。
区队钱队长则逐渐识破石磊真面目,将计就计引鬼子出动。
而真特派员刘燕却与孩子们在一起。
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龟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小兵张嘎为奶奶报仇,为国家报仇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轨道交通车辆正线冲标原因分析

轨道交通车辆正线冲标原因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2T03:12:28.19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3期作者:李石磊[导读] (轨道交通车辆正常运营时,导致冲标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主要与信号、电制动、气制动李石磊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邮编:210000)摘要:(轨道交通车辆正常运营时,导致冲标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主要与信号、电制动、气制动、闸瓦等有密切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轨道车辆在以ATO模式运行时,由于信号系统控制列车的进站、停车、离站全过程中,由于信号原因可造成车辆冲标:当电制动与牵引系统的计算方法不一致,可能导致电制动计算出的电制动力值与气制动计算出的电制动力值不一致,导致列车冲标;当列车速度达到淡出值时,电制动被激活气制动准备介入,若气制动的响应时间无法满足,导致整车制动力不足出现冲标;对于新旧闸瓦,摩擦系数μ不一样,也可能是导致车辆冲标。
本文将针对轨道交通车辆4编组扩8编组项目的冲标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有效解决列车冲标问题,提高轨道交通列车的停站精度。
)关键词:(ATO、冲标、信号系统、电制动、气制动、摩擦系数、4扩8、停站精度)作者简介:李石磊(1989-),男,工程师。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positive line punching of rail transit vehicles(CRRC Nanjing Puzhen Vehicle Co., Ltd.,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Zip Code: 210000,China)Abstract:When rail transit vehicles are operating normally, there may be many reasons for the marking, mainly related to signals, electric brakes, air brakes, brake pads, etc., and the specific analysis is as follows.) When the rail vehicle is running in ATO mode, due to the signal system controll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entering, stopping and leaving the train, the vehicle can be caused to punch the standard due to the signal: whe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electric brake and the traction system is inconsistent, it may lead to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electric braking value calculated by the electric brake and the electric braking force calculated by the pneumatic brake, resulting in the train punching; When the train speed reaches the fade value, the electric brake is activated to prepare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air brake, if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air brake cannot be satisfied,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braking force of the whole vehicle; For new and old brake pad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μ different, which may also cause the vehicle to charge.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unching problem of the 4-group expansion and 8-group project of rail transit vehicle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in marking and improve the parking accuracy of rail transit trainsKey words:ATO, punching, signal system, electric brake, pneumatic brake, friction coefficient, 4 expansion 8, stop accuracy。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获奖名单1

刘进
模糊与粗糙集研究:几类新的模糊正规子群
曹姝
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分析
何建莹
城市更新建筑与景观设计—青岛小港湾滨海景观设计 李萌
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脑部磁共振图像分割方法研究与实 现
蒋超
学生姓名
第4页 共36页
指导教师姓名 阮新波 陈松灿 刘冰 袁慎芳 左敦稳 陈柏 陆珩瑱 崔一平 徐青山 吴刚 滕玉明 舒赣平 罗翔、何农跃 王鑫 张东旭 沈雷 廖祖华 李晓钟 史明 蔡利梅
朱礼成
滨河景观带设计
羊娟娟
中式寿宴设计与制作
李金龙
互动传媒《SOGO校园》消费资讯导航报创业计划书
周井
学生姓名
第2页 共36页
指导教师姓名 陈志强 范元勋 吕青、李彩霞 连冬花 唐洪武 施国庆 盛玉刚 丁彦芬 杨震 吴斌 刘承华 李金贵 王灿明、季燕 蔡建军、杜伟略 陆荣、奚小网 孙燕华、唐立平 王杰 张菲 陈金标 袁玉玲
顾静
淮安市白酒市场细分变量与策略研究
王珊珊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设施农业智能化中的应用研究 张浩
邳州城北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丁肖立
钟摆式高楼自助逃生装置
刘啸
非圆对称部分相干平顶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因子 丁 杰
汉语元音F1-F2共振峰结构及聚类特性分析、转换
朱春雷
RFI高性能双马来酰亚胺-三嗪环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廖凡
伽玛射线暴的时变和能谱分析
王鑫
富有雄心而又现实的政策——戴高乐欧洲政策(19581969)简析
孙一先
固定床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
肖洋
宋黎明 许钧 肖国民
钢筋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的钝化和锈蚀行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论文题目:配电网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结果与分析姓名:石磊班级:电气08-8班学号:01号成绩:摘要测量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不同于一般条件下有源网络或无源网络的传输特性测量。
因为配电网扩频通信系统一般是在配电网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进行通信。
配电网上的负荷随时间随机投切势必造成信号传输特性的时变性。
设计实际的扩频通信系统需要考虑上述低压配电网对扩频信号的传输衰减特性、噪声特性以及群时延特性对接收效果的影响。
关键字配电网;信号;传输;幅频特性;测量;系统英文翻译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work;signal;transmission;frequency-amplitude characteristic;survey;system引言以配电网作为信号传输媒介实现通信是最近几年国内外电气工程与网络工程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前沿研究课题。
扩频通信技术的应用为解决配电网电力线可靠通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一般情况下,配电网电力线扩频通信系统在配电网上的通信效果既与系统所采用的扩频技术本身有关(如调制方式、使用的频带等),同时又与配电网本身的拓扑结构、负载特性等有关,因此设计实际的配电网电力线扩频通信系统必须对此两方面作统一考虑。
而两者的有机结合点则是扩频信号在配电网中的传输特性。
配电网的扩频信号传输特性通常是指扩频信号在配电网传输时的传输衰减特性,即信号传递函数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或群时延特性。
在发送端信号功率一定的条件下,配电网的信号传递函数决定了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
接收效果同时还与配电网的高频噪声有关。
信号传递函数特性与噪声特性一同构成了配电网通信信道特性。
目前已有的配电网通信信道特性研究主要针对欧洲标准频带3~148.5 kHz 或某些非标准试验频带且多以试验研究为主。
Olaf G.Hooijen对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一居民区低压电力线网络的通信信号在9~95kHz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幅度衰减与相移、噪声分布等进行了大量测量[2];Morgan H.L.Chan等研究了5个不同建筑物内配电线路在20~240 kHz频率范围内一些离散频率上信号幅度的衰减规律[3];M.Tanaka研究了一日本建筑物内电力线上10kHz-10MHz 频率范围内的一些离散频率上信号在短距离范围(30m)的传输损耗以及噪声功率谱分布[4];C.Hensen研究了德国Paderbon大学实验内电力线上通信信号在1-30MHz频率范围内传输10m时的传输衰减特性与噪声特性[5]:D.Liu等研究了美国一居民房间内电力线通信信号在1-60MHz频率范围内的平均衰减与平均时延以及噪声功率谱分布。
为设计和实现100-400kHz频率范围的采用线性调频扩号方式(Chirp)的低压电力线扩频通信系统,对应用区域的220V配电网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
本文的工作侧重于配电网的扩频信号传输特性,同时兼顾噪声特性。
首先讨论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相频特性与群时延特性的测量结果及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接收效果的噪声特性;根据配电网信道的一般特性提出了设计扩频通信系统时的补偿对策,现场明所提出的对策非常有效。
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测量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不同于一般条件下有源网络或无源网络的传输特性测量。
因为配电网扩频通信系统一般是在配电网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进行通信,所以其传输特性的测量也只有在此条件下才有意义。
这样就涉及到如何实现强电(50 Hz,220V电能信号)的隔离和弱电(100~400 kHz扩频信号)的耦合,以及在不对网络进行开路、短路处理的条件下,如何测量网络的扩频信号传输特性等两个问题。
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以网络分析仪为核心的测量系统,如图1所示。
将待测的配电网和两个网络耦合器连同高频传输电缆线在通信信号的频率范围内等效为一个双口高频网络,该网络可以用S参数来描述,见图2。
由图2可得端口的散射方程b2=S21 a1+S22 a2(1a)b1=S11 a1+S12 a2(1b)式中S参数角标规定第一个为输出口、第二个为输入口;S11为输入反射系数;S21为正向传输系数;S12为反向传输系数;S22为输出反射系数。
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归结为配电网的S21的测量。
选用网络分析仪HP4395A实现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该仪器具有测量传输参数功能。
测试信号B与激励扫频信号R之比正比于待测网络的正向传输系数,式中c1与c2是专用的功率分配器的分配系数。
HP4395A内部的幅相接收机将该比值的幅频和相频分别处理,即可显示出待测网络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实际测量时,希望得到配电网的扩频信号传输特性,而不是配电网+耦合网络+高频传输电缆的传输特性。
为实现此目的,首先将图2(a)中的配电网去掉并将两个耦合器相接作为校准网络,测出该校准网络在规定频率范围内的传输特性。
将该传输特性作为一个校准基础,对测量系统在相同频率范围内进行校准,使得测量系统的幅频特性为0 dB、相频特性为0°。
然后再对图2(a)网络进行测量,显示器上显示的传输特性即为配电网的传输特性。
低压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测量结果与分析采用上述测量方案,笔者在国家电力公司东北公司所属的赤峰松山供电局松政线1538线15号台区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现场试验工作,完成了配电网扩频信号传输特性、噪声特性的测量和实际扩频通信系统的通信等多项内容的试验。
1 典型同相传输特性按图1将网络耦合器和网络分析仪置于变台下,将另一网络耦合器置于远端被测点,用高频传输电缆将接收信号引回到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端B。
网络分析仪的工作频率范围选为50~500 kHz(比扩频通信系统的带宽略大一些),分辨频率带宽(IFBW)取为1 kHz。
图3-5给出了变台与试验现场某一远端点的同相传输试验结果。
其中图3是信号传输的幅频特性,图4是相频特性图,图5群时延频率特性。
由图3的幅频特性可知,随着频率的增高,信号衰减从(100 kHz,-15.58 dB)逐渐增大到(400k Hz,-32.60 dB),两点相差17 dB且趋势上基本呈线性递减规律,对其作线性拟合有(3)式中f的单位为Hz。
这意味着对于等幅的线性调频信号(其频谱在带内为均匀分布),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幅度将随频率的升高而线性变小,其波形包络呈锥形。
同时注意到幅频特性中有5点传输衰减幅度有较大的变化,它们是传输极小值点(122 kHz,-45 dB),(131 kHz,-40 dB),(218 k Hz,-39dB),传输极大值点(263 kHz,-15 dB),(306 kHz,-22 dB)。
造成这些传输极值点的原因有三种:一是网络中的负载对以上频率构成了谐振电路[7];二是由于配电网电力线的分叉,造成了多路径信号传输[8];三是驻波效应[9]。
三种原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共存。
图4的相频特性随频率线性递减变化(大趋势如图中的线性拟合线),图5的群时延特性近似为常数。
在上述特殊频点相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传输特性的时变性配电网上的负荷随时间随机投切势必造成信号传输特性的时变性。
为研究其时变性,利用HP4395A的编程功能在试验现场对变台和某一远端点之间的同相传输特性进行了连续测量记录,测量时间间隔为5 min。
图6是一组传输特性中的幅频特性的连续测量样本曲线,图7是同时测得的群时延特性样本曲线。
笔者注意到所测得的传输特性曲线图大致相同,具有某种内在不变性。
实际上由大数定律可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如半小时左右)的传输特性随时间变量是一个平稳随机过程,可以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对其建模与分析。
限于篇幅,这里仅给出图7群时延数据的一阶矩与二阶矩。
经计算[10]有平均群时延τ=1.32μs,标准差στ=6.34μs。
进一步可估算出被测配电网两点间电力线(架空铝裸线)的长度约为396 m。
3 高频噪声特性配电网的高频噪声是影响接收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产生噪声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从通信系统的角度讲我们更关心进入通信频带(100~400 kHz)的噪声。
配电网的噪声尤以变压器付边侧的噪声最为严重。
利用TDS220数字示波器与HP4395A的频谱分析仪功能对变压器付边侧的噪声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分别进行测量,在耦合器弱电侧测得的典型噪声如图8与图9所示。
从图8的时域波形可以看出随机背景噪声中混有周期性干扰,其幅度较大(峰-峰值为3.24 V),但其频率为20 kHz左右,属通信频带以外的噪声。
从图9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可以看出,频率低于150 kHz时噪声功率谱密度值较大且随频率增高呈衰减趋势;频率高于150 kHz时,噪声功率谱密度值变化幅度不大、近似为常数,表现为白噪声特性。
配电网电力线扩频通信系统的实现对策设计实际的扩频通信系统需要考虑上述低压配电网对扩频信号的传输衰减特性、噪声特性以及群时延特性对接收效果的影响。
为补偿配电网的信号传输幅度随频率升高而线性衰减的实际特性,分别在发送端与接收端对线性调频信号的幅值随频率作线性提升处理,见图10。
发送通道的提升实现采用高Q值的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一方面限定发送信号于400kHz以内,不对中频无线电广播(465 kHz以上)构成干扰,另一方面实现高频信号的提升。
接收通道的扩频通信信号的提升由高频放大器实现,该放大器对前级带通滤波器的带内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倍数随频率的升高而作线性增长,且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度进行自适应调整,以适应低压配电网对信号传输衰减的时变性。
对于电力线上的噪声,在接收通道加带通滤波器(100~400 kHz)以衰减通信信号频带以外的噪声。
对于群时延特性,因本系统的设计传输码率为10 kbps,Ts=100μs,由上述测量知群时延标准方差的典型值στ=6.34μs远小于Ts,故采用CRC纠错码作为信道编码。
现场试验表明,采用上述补偿技术及信道纠错码技术后,在以上所述特性的网络上通信成功率为 100%。
结论结合100~400 kHz频带范围内线性调频信号方式的低压电力线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实际配电网的扩频信号传输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设计了以网络分析仪为核心的测量系统新方案;讨论分析了220 V配电网对扩频信号传输的衰减特性、相位与群时延特性、噪声特性;提出了对扩频通信系统的输入与输出通道在频域上作线性提升均衡、接收通道带通滤波以及采用纠错码技术减小群时延离散性所造成的符号间串扰的补偿对策;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低压配电网通信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1] 吴云韬,廖桂生,田孝华. 一种波达方向、频率联合估计快速算法,电波科学学报, 2003,(04) .[2] 吕铁军,王河,肖先赐.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的DOA估计,电波科学学报, 2000,(04)[3] 刘全,雍玲,魏急波. 二维虚拟ESPRIT算法的改进,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2,(03) .[4] 吕泽均,肖先赐. 一种冲击噪声环境中的二维DOA估计新方法,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03) .[5] 金梁,殷勤业,李盈. 时频子空间拟合波达方向估计,电子学报,2001,(01) .[6] 金梁,殷勤业. 时空DOA矩阵方法的分析与推广,电子学报, 2001,(03) .[7] 黄浩学,吴嗣亮. 基于均匀圆阵的信号源DOA和多普勒频率估计算法,电子学报, 2001,(05)[8] 叶中付,沈凤麟. 基于混合波达方向矩阵的测向方法,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