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作为足球运动准备活动的可行性
陈式太极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陈式太极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郭建营【摘要】陈式太极拳虽是现今流传的各派太极拳的始源,但是由于初期传播和发展的封闭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落后于杨式太极拳.改革开放以来,陈式太极拳在政府的帮助指导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对外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就陈式太极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促进陈式太极拳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期刊名称】《辽宁体育科技》【年(卷),期】2012(034)004【总页数】3页(P14-15,29)【关键词】陈式太极拳;传播;研究;对策【作者】郭建营【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G852.11太极拳是一种集体育、健身、技击为一体的武术运动,因男女老幼皆可修习,数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在目前所流传的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郑氏等太极拳流派中,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为各派太极拳的始源。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陈式太极拳通过自身套路和拳势的变化与完善,以及多种形式的对外宣传,20世纪80年代后快速向全世界传播,成为目前人们最喜爱的武术项目之一[1]。
据统计,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者达1.5亿人之多[2]。
但是,目前在太极拳文化传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1 陈式太极拳发展的现状1.1 传播者太极拳的创始人及传人或太极拳的练习者对太极拳的传播深度和广度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太极名家的感召,把太极拳传播到社会各阶层。
历代陈式太极拳传播者虽然都曾为其发展做了积极的努力,但在早期真正达到如杨氏太极的杨露蝉、孙式太极的孙禄堂那样有广泛影响的却没有,这点从当时武术传人杨季子写的诗“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中可见一斑。
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陈家沟陈式太极的传承者才纷纷由农民转变为专职传播陈式太极拳的角色,如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陈瑜、冯志强等人。
太极拳准备活动教案

太极拳准备活动教案上课地点:武术馆实习老师:曾显志(2010212030)指导老师:谭晶上课时间:8::00-9:30学习目标1.使同学们能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使肌细胞进入活跃状态,防止运动损伤。
2. 增强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意识。
3. 增加师生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活跃大脑思维,为能高效的学习太极拳动作打基础。
教学内容慢跑两圈完后,徒手操体育游戏结构时间教学过程(内容、教法、学法、组织、重点、难点、要求、评价等)准备部分基本2分钟5分钟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报告人数,检查服装3.师生问好4.宣布准备活动内容及要求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队列队型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齐2.慢跑两圈:学生成一路纵队绕武术馆慢跑两圈圈3.徒手操(4x8拍)头部运动肩部绕环运动腰部运动弓步压腿运动膝关节绕环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两人一组互相压肩三列横队下完成★○○○○○○○○○○○○○○○一列纵队下完成○○○○三列横队下完成★○○○○○○○○○○○○○○○4.体育游戏俯卧撑接力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游戏的进行: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组学生面向内手拉手成圆圈站好。
教师预先规定每组必须完成俯卧撑的总数。
当教师发令后,每组先出一人做俯卧撑,教法建议:1达不到时,可改为手撑跳箱盖或手撑台阶完成俯卧撑,以降低难度。
部分13分钟其他同学帮数数,尽力做完后站起,第2人马上接做俯卧撑,其他同学接续第一人完成的数量往下数,依次类推,直至全组完成规定数量后站好举手示意,以各组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
游戏规则:1姿势;屈臂时,大小臂夹角要小于90度,否则不算。
2总数时,允许做第2次以凑足总数。
3站直后方准后面人俯身做俯卧撑。
2质较好时,除增加总数的数量外,可改为令其脚放置高处(跳箱盖、台阶或同伴手握练习者的踝关节处)以增加两臂的负荷。
3撑推起后击掌再接做俯卧撑,以增加两臂负荷,提高素质的目的。
刍议太极拳运动的准备活动

体 育 世 界 学 术
刍议太极拳运动的准备活动
张 延 海 侯 连 丽
摘 要: 极 拳 运 动 是我 国习 练人 群 最 多 的健 身项 目之 一 , 我 国 有 着 悠 久 的历 史。习 练 者 大 多关 注 其健 身效 太 在 果 , 少 关 注 太极 拳 造 成 的 疼 痛 和 损 伤 , 很 忽略 了 准备 活动 的作 用 。 文 从 人 体 生 理 学 等 方 面 分 析 太极 拳 运动 的基 本 本形式 , 强调 习练 太极 拳 准 备 活 动 的 重 要 性 , 出适 合 太极 拳 运 动 准 备 活 动 的 主 要 内容 , 期 为 太 极 拳 初 学者 能 提 以 够循序渐进、 康的掌握太极拳。 健
关键词 : 太极 , 我 国 流 传 广 泛 的 传 统 武 术 项 目 , 是 有 益 的体 是 也 育 运 动 和 健 身 项 目 , 我 国有 着 悠 久 的历 史 。 太 极 拳 运 动 虽 不 在 是激 烈的体育 运动项 目, 由于太极拳 运动 自身 的特点 , 但 大多 数 习练太极拳 者都会 有不同程度 的疼痛或损伤 。初学太极拳的 学 员由于对我 国传统武术 的热 爱和太极 拳健 身效果 的推 崇往 往只知道 习练太极拳 的好处 , 而对 因习练不 当所造成 的身体伤 害 知 之甚 少 。 1太极 拳 运 动 特 点 太极 拳对 身法 和下 盘 要 求较 高 。 虚 领 顶 颈 、 胸 拔 背 、 肩 含 沉 坠 肘 、 指 塌 腕 、 腰 突 腹 、 臀 落胯 、 体 中正 放 松 下 沉 等 。 虽 舒 松 敛 身 说 太 极 拳 身 法 皆乎 自然 , 在 习 练 过 程 中 , 此 复 杂 的 动 作 要 但 如 求, 习练 者 很 难 一 次 性 做 到 。 太 极 拳 是 在 松 胯 屈 膝 的 情 况 下 进 行锻炼的 , 常只有一条腿支撑重心 , 经 通过 较长时 间的练 习 , 腿 部肌 肉由于疲劳就会 比较 紧张 , 以给腿部和膝 关节的压 力很 所 大 。很 多人 练 习太 极 拳 时 不 做 热 身 运 动 , 接 进 行 套 路 练 习 , 直 一 般 认 为虽 然 开 始 感 觉 身 体 紧张 。 练 几 遍 后 就 放 松 了 ; 些 拳 多 有 师 本 身 也 不 重 视 热 身 运 动 , 于 学 员提 出身 体 的 疼 痛 认 为 是 正 对 常现 象 , 是 非 常 错误 的 。活 动 不 够 充 分 就 开 始 练 拳 , 肉和 韧 这 肌 带 还 比较 僵 硬 。 动 作 不 慎 就 易造 成 部 分 关 节 的 损 伤 , 今 后 做 在 练习时经常会出现 “ 练前疼 , 中不疼 , 练 练后疼 ”等现 象。长此 以往 , 不 及 时矫 正 , 员带 着疼 痛 来 。 着 疼 痛 走 。 学 员 在 练 若 学 带 到 甲 强 攻 扣 球 而 乙 却 避 开 拦 网 吊球 ,那 么 乙 防 守 成 功 率 为 4 % ; 果 乙 猜 到 甲采 取 吊球 , 甲 却 强 攻 扣 球 , 么 乙 的 防 守 0 如 而 那 成 功 率也 是 4 %。甲 若想 进 攻 成 功 , 有 通过 骗过 乙 , 乙 猜 不 0 只 让 到 他 到 底 是 要 强 攻 。 是 要 吊球 , 有 这 样 , 还 只 甲才 能 有 最 大 的 可 能 进 攻 成 功 。 意 味 着 甲必 须 采 取 一 种 混 合 策 略 , 攻 时 灵 活 多 进 变 , 吊结 合 。 打
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

开办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专科可行性论证报告国家开放大学: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特申请于2015年秋季开设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专科,该专业作为专项教改项目由邯郸广播电视大学进行先期试点.经过调研形成如下论证报告:一、开办专业的必要性一太极拳概况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它既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融阴阳、刚柔、健身和技击为一体,在国内外深受欢迎.目前,已经传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者已经达到1.5亿人,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第一武术健身运动项目.二专业开办的政策依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等中医传统运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总会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规定:“切实将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工作‘三纳入’纳入政府规划、纳入年度计划、纳入财政预算.”河北省人民政府2015年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开办本专业,对于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弘扬国粹文化、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三专业开办的目的开办本专业,为全民科学普及太极拳和提高太极健身运动水平提供终身学习平台,培养高素质太极拳健身运动人才,学习跆拳道、柔道等国际传统运动项目发展经验,为太极拳改革、提高,成为规范的竞技运动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1、克服太极拳传统教学不足.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不足,普通高校全日制培养模式又受招生对象和办学规模的限制,这对于培养大批高层次太极拳人才有很大局限性.2、发挥电大开放教育办学优势.利用电大远程教育优势和电大系统办学优势,打造全民太极健身的远程学历教育平台,最大限度弥补上述培养模式的不足,既实现培养模式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不影响学员日常工作,工学结合.3、发挥邯郸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太极拳资源优势.河北邯郸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邯郸成为中国最大的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广为传播,尤其是杨式太极拳开武术健身之先河,使太极拳易于习练,成为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拳之乡,具有开办专业所依托的人文、产业等资源优势.三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分析为了更好地论证专业开办的必要性,专门向省、市武协和先期开办该专业的邯郸学院相关专家进行咨询,选取了一定的区域进行了生源调研,对拟申办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从目前太极拳行业人员素质状况来看,大多数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缺乏系统的太极文化理论学习和规范的太极实践技能培训,一是对太极文化内涵掌握不足,二是习练太极拳套路不规范,三是太极拳片面发展,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太极拳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长.开办本专业,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经调研分析,在以下五个方面有较好的生源保障:1.中小学和体育运动学校急需太极拳专兼职教师.在中小学、体育学校,太极拳作为一项普及运动项目,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太极拳的系统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为学生正确习练太极拳埋下隐患,太极拳专兼职教师缺乏日益突出.全省中小学3万多所,按照每校1名兼职教师计算,就需要3万多人.2.社区教育辅导需要大批的太极拳专业技术人才随着社区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太极拳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些社区太极拳辅导人员中,太极拳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尤为严重,这成为制约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河北省人口7千多万,据统计,有70多万人习练太极拳.按照平均每100人需要1名辅导人员计算,全省需要7千多人.3.太极拳组织需要大量高素质专兼职教练员、裁判员国内外太极拳馆、武术馆等民间组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太极拳专兼职教练和辅助工作人员,各类太极拳比赛也急需一支高素质太极拳裁判员队伍.据统计,河北省范围内各类太极拳学会、协会以及太极拳馆等民间组织800多个.按照每个组织平均需要3—5人计算,需要3000多人.4.太极文化产业研发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太极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太极文化产品的设计、策划、研发、营销等产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打造品牌太极文化产业,也需要一大批精通太极文化的专业人才.据统计,河北省有太极酒、太极服装、太极器械、太极旅游等各类企业100多家,每个单位按照平均需要3人计算,全省需要300多人.随着经济发展,呈现日益增长趋势.5、护卫保卫人员是太极拳学历教育的需求群体之一.保安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领域蓬勃发展的产业之一,保安工作已经成为社会领域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事业.太极拳作为武术项目,其搏击术在武术实战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习练太极拳对提高保安、护卫等行业搏击术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据统计,河北省在公安机关备案的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65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这也是专业学历教育重要的生源群体之一.6、有志于提升自身水平的太极拳爱好者是专业学历教育的最大群体.太极拳爱好者人数逐年上升,人们对习练太极拳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据统计,河北省平均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60多万,新增加老年人40多万,这些都是习练太极拳的重点人群,接受太极拳学历教育的人群逐年扩大.总体而言,根据河北省区位特点、产业及事业需求,急需培养一大批文武兼备的太极拳特色专业人才.二、开办专业的可行性一邯郸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试点单位具备较好的太极拳社区教育办学基础近几年来,邯郸电大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当时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批准成立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成功开展了以太极拳教学、科研、培训等为特色的社区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太极拳教育教学经验.一是在邯郸市主城区各大公园、生活小区以及武安市、磁县等10多个县区建立社区太极拳辅导站61个,太极拳会员6000多名,并在山东济南建立了一个社区太极拳辅导总站.二是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市太极拳大赛,三届社区太极拳辅导站展演大会.三是重视太极文化对外交流,多次获奖.四是积极开展太极文化科研课题研究,重视太极文化理论研究,出版杨式简化28势太极拳等多部辅导教材,开办了以传播太极文化为特色的学报,先后发表太极文化学术论文几十篇.五是中央电大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批准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点,为本专业毕业生取得武术段位证书打下基础.试点单位通过多年的太极拳社区教育,为开办专业学历教育打下良好基础:首先,锤炼出了一支基本的主干课程及实践辅导教师队伍;第二,建立了系统的实践实习基地;第三,储备了必要的准生源,每个辅导站每年为本专业输送3名学生,仅试点单位每年就有200名以上生源.试点单位太极拳社区教育也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大力支持.2014年9月,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一行到邯郸电大调研指导工作,专门到太极拳活动基地参观考察,肯定了邯郸电大在太极拳普及和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邯郸市政府批准在邯郸电大成立“邯郸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时,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曹子玉专门批示:“请财政支持,并协调县市、区财政支持.”邯郸市政府副市长及教育局、体育局等多个部门主要领导出席第二届太极拳大赛,并给予充分肯定.二具有较好的系统办学优势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拥有完备的远程教育教学网络和办学系统,是河北省宝贵的公共教育资源.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为中心、15所市级电大为骨干、142所县级分校工作站为基础,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育办学网络和教学组织系统,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学习平台、云教室、计算机房,具有微课、多媒体、网络直播课堂等资源建设能力,具有多年举办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积淀.三具有基本满足需要的专业师资队伍1、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现有高级职称71人含正高30人,是专业管理人员和相关课程教学队伍的重要支撑.2、试点单位具有一支太极拳主干课程教师队伍,庞大明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晋升为武术七段,通过举办太极拳辅导站骨干培训班,培训骨干学员160多名,25名骨干成员已经取得国家武术协会颁发的太极拳教练员证书.3、邯郸学院先期开办全日制该专业,今年已有第一届毕业生,拥有10多名高学历、高职称太极拳专业教师,采取政策优惠、费用倾斜等措施与之建立密切关系,聘请他们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责任课教师,可以保证试点期间师资队伍需求.并借助省武术协会、各地市武术协会相关专业人员充实师资力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4、具有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科带头人李守新,邯郸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常务副主任.庞大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副主任,邯郸市太极拳学会会长,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邯郸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管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国家武术七段,中国武术协会太极拳教练员执教导师,中国武术段位制太极拳指导员、考评员,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教师用书专家组成员,经济师,药剂师.先后担任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副秘书长;邯郸市武协副主席;邯郸杨班侯太极拳研究会理事长;北美武郝式太极拳总会海外顾问;邯郸太极志主编;太极通览杂志副主编;邯郸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邯郸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副主编,被第五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授予太极大师称号,被太极拳大辞典等二十多种国内外大型辞典收录.先后在武林、武魂、少林与太极、精武、武术健身等省级以上武术杂志发表太极拳论文百余篇,太极拳专着11部.目前师资主要来自以下四方面:1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的专业管理人员和相关课程教学队伍;2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邯郸电大及各分校专业教师;3外聘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等普通高校太极拳及相关专业教师;4外聘河北省武术协会以及各地市武术协会太极拳专家、各太极拳门派掌门人、教练员.四具有可以利用的专业课程资源开设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模块:一是公共基础课,二是专业基础课,三是专业核心课,四是专业延展课,五是通识课,六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采用自建、借用和改造的办法,在2年内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并不断完善.一是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两大模块,属于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已开设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题库等专业资源已经基本具备.二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延展课三大模块课程资源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邯郸学院先期开办全日制该专业已经四届,相关课程资源经过借鉴、改造,可以先行利用.中央电大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太极拳教育和全省社区教育积累了一定的太极拳教育资源.通过整合上述资源,并吸收系统外优质教材或教学资源,大部分课程已具有出版教材或讲义.三是采用自建、共建和引进等多种方式,按时完成开设课程的题库建设,2017年底完成全部课程的题库建设,保证试点期间教学使用,以后逐步丰富和完善.四是综合实践模块建设上,作为专业试点单位,邯郸电大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和15个县级电大,建立正式挂牌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61个,专门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太极拳教研活动室,每个实践基地都有经验较为丰富的太极拳指导师傅,为试点开办本专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五保障措施到位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高度重视本专业建设,成立了由董兆伟校长任组长、武喜春副校长和汤振林副校长任副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方案.邯郸电大作为试点单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李守新为组长、以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相关专家组成的学科攻坚发展办公室.把本专业建设作为开放教育重点专业进行推进,人、财、物全力倾斜,在国家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的领导下,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具体实施专业建设工作计划和方案.三、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太极文化需要,掌握太极拳基础知识,掌握传统太极拳主要套路技能,能够胜任太极拳健身指导和太极文化传播推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1.学制专科,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2.人才规格具有良好的武术品德与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太极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太极拳主要套路技能,胜任太极拳健身指导和太极文化传播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3.知识结构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计算机和远程学习相关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专业知识和主要套路动作技能;掌握太极拳健身指导相关知识和技能.4.能力结构具备太极拳的健身指导与训练能力;具备一定的太极文化产品研发能力;具备太极拳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三生源范围国内外太极拳馆、太极养生馆专兼职教练员;各类太极拳竞赛裁判人员;中小学、各类体育学校太极拳专兼职教师;社区教育辅导人员;太极拳文化产业研发人员;有志于太极文化传承发展的太极拳爱好者.四、专业建设机制与设想一突出社区教育发展,实施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毕业生可以取得毕业证书和武术段位证书“双证书”1、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太极拳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在课程资源、专业师资和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等方面,可以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在发展过程中,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毕业生可以取得毕业证书和武术段位证书“双证书”.本专业学生经过学习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证书.同时,试点单位是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点,有权授予1—4级武术段位,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经过社区教育培训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获得武术段位证书.3、学习成果互通互认.专业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和社区教育技能培训内容可以互认互通,对于学生参加社区教育培训取得的武术段位证书,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置换开放大学一定的课程学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二实施“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完善“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吸收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势,建立一带一或一带几的导师型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校外太极拳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其核心内容是“校站联合、双师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最大限度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三专业总的建设思路邯郸电大作为试点单位开始首轮招生,待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在总结试点经验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报经国家开放大学同意,在全省电大或全国电大系统作为共享专业进行推广.五、结论综上所述,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开设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专科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故申请于2015年秋季开设此专业.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二〇一五年五月十日。
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

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陈式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陈式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太极拳是一门武术,一种养生方法,一种修养术,,一种艺术,是中国传陈式太极拳作为中国太极拳统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一部身体文化的书籍。
而之首,为杨式、孙式、吴式、武式等中国各个门派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广大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陈式太极拳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文主要讨论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历程、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陈式太极拳,陈家沟,传承,发展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在古代和现代,在各个时期之间,总有互相贯通的灵魂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是负载了人类精华的智慧成果,它的价值不随时间[1]和空间的变化而消退。
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类发自内心的自然需求,太极拳就是这些灵魂性的东西之一。
陈式太极拳是陈王廷整理并继承了戚继光、俞大猷、唐顺之等民间武术的优良传统,吸取了导引、吐纳、五禽戏及少林武术之所长,研[2]究各家拳法之特点,根据太极图学说原理,参照内经,推陈出新,创编而成的。
1 陈式太极拳简介陈式太极拳由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最初有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后又增新架路二套。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整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但是经过各代拳师精心编排后,两种套路的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是不同的。
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捧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列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
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
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而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列肘靠”为主,以“捧捋挤按”为辅。
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
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
陈式太极拳介绍

陈式太极拳介绍一、引言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重要门派之一。
它以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陈式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套路以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二、起源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由陈王庭所创。
陈王庭深入研究了道家的太极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武术中。
他将太极拳的动作细化、缓慢化,注重内力的运用和呼吸的调节,形成了独特的陈式太极拳。
三、特点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慢而流畅的动作:陈式太极拳注重动作的缓慢、连贯和流畅,通过慢速运动来培养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2. 内力的运用:陈式太极拳强调内力的运用,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的放松来提高内力的发挥。
内力的运用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
3. 气贯全身:陈式太极拳注重气的运用,通过呼吸调节和动作的协调来达到气贯全身的境界。
这种气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力量,还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4. 精神集中: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专注和集中的精神状态,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四、套路陈式太极拳的套路共有108式,包括了起势、虚实、攻防、转身、起落、进退等动作。
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意,通过练习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五、身体健康的益处陈式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益处:1. 增强肌肉力量:陈式太极拳注重整体的肌肉协调,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2. 提高柔韧性: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流畅,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柔韧性。
3. 改善姿势和平衡: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改善姿势和提高平衡能力。
4. 调节呼吸和放松身心:陈式太极拳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身心的放松,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5. 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六、结语陈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还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多益处。
陈式太极拳教案21

【指导思想】太极拳是我国乃至世界人民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遗产,更是我们温县的特色文化,我们每个温县人都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
太极拳作为我县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的特色乡土教材,体育教师应该精益求精,熟练掌握,并全身心地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才能达到强身健体、传承特色文化遗产的目的。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我县太极拳教学的主要内容,她动作舒展大方,松柔圆活、螺旋缠丝、刚柔相济。
只有长期锻炼,方能身体强壮有力,然后逐步达到以意行气,以气催形,内外合一,周身相随的艺术境界。
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推广普及太极文化及太极拳套路,是发扬光大陈氏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教材分析】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相对较难掌握,每个动作都体现出阴阳开合、刚柔相济的特点,整个套路突出腰的主宰作用,用意不用力,内外合练,混元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容易出现动作死板僵硬,以力领意的动作表象,此乃练习太极拳之大忌。
具体表现为重心变换不灵活,不自然,重心过高,动作不稳。
例如:第一势预备势,立而不挺,顶劲领起,松肩含胸塌腰,而学生易出现弯腰低头现象。
第二势:金刚捣硾应以腰带腿,震脚时周身之劲发与右脚。
学生练习时易出现重心不下降,震脚砸拳乏力,身体左右斜;第三势:懒扎衣定势时放松左髋,气沉丹田而学生易出现重心下不去不会放松。
第四势:六封四闭在左右转动时上体须正直,不能前附后仰而学生易出现在左右转动时上体左右摆动前附后仰。
如何改变以上的变形动作、错误,教师应该多加指导,勤于纠正,学生应该多练勤练,并用心体会,以意行气,刚柔相済的特点,方能展现出阴阳开合、松柔圆活,中正安舒、潇洒大方的艺术风格。
【学情分析】:小学生初学太极拳,对陈式太极拳一点也不了解,没有一点基础,对每个动作比较陌生,因此,教授老架一路动作难度非常大。
在教学生练习动作时,应提醒、指导学生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
另外,部分学生可能出现厌学情绪,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不认真。
此时,应多鼓励他们,做好思想工作,也可以在发展教学活动时,穿插一些集中注意力等小游戏,来调节一下练拳的枯燥无味,以便重新点燃他们的学练热情。
校园足球课程 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准备活动的目的
2. 避免运动员轻易的受伤
(1)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损伤
(2)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 成的身体不适
3、调节心理状态
(1)体育锻炼=身体活动=心理活动 (2)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准备活动可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接通各运动
中枢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
率:25—30次/10”)、反应
准备活动的原则
1、带有移动的活动
都动起来,减少排队, 同时都在活动中
2、简单和有效的活动
练习形式尽量简单, 简单的练习达到预期, 无球慢跑、动力性为主, 加强度、有球活动,有 一定压力的练习
准备活动的原则
3、多样性原则
形式手段多样,调 动情绪,促进身心, 进入临战状态
准备活动的形式
1、不结合球活动
(1)一般准备活动:快走、跑步、踢腿、弯腰等 (2)专项准备活动:与所从事的足球心理内容有关,
热身活动操,亦可结合球进行简单活动
2、结合球活动
(1)专项性强 (2)有针对性 (3)以球为主
都有一些什么主要的活动?
热身、慢跑 牵拉(动力性、静力性牵拉)
加速跑 活动球 起动、反应
4、适宜于环境(天气、
灯光、场地条件)
考虑天气、环境、 比赛的性质灵活安排
5、和比赛有关内容要有针来自性, 即为主题服务,如位 置技术等要领要点
准备活动的原则
6、不中断原则
练习中不要中止训 练而去教学指导,可 使用语言或肢体语言 给予各种提示
7、简便易行原则
强调行之有效的组 织形式:如慢跑,强 调的是团队行动
8、思维性原则
大脑参与、观察、思 考、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后
实 验 组 对照 组
. 29± . 63 - 49_69 - 定位 球踢 远( 4 . m) 26±63 4 . 61 4 _± 63 4 .4 .
3m 跑( 0 s )
43 04 -± .
43±03 . .
41 O2 42 04 . ± . .± .
立 定跳 高(m 7 . l . 42± l . 89± 1. 66 l . c 36± 1 7 . 3 21 . 7 36 7 .± 39
的实验之后, 再次与对照组进 行一 系列 与足球有关的专项测
试 。结 果 如表 1所 示 。
表 1 实验 前后足球 专项 素质 与技术测试
实 验 前
实验 组 对 照 组
±1 y . 。接受 陈式太极拳训练 1 5 个月。于足球课 ( 赛)前 以 陈式太极拳为主要准各活动 内容,时间为 4个月。 对照组:男生 l 9人,_均年龄 l ±1 7 ,平均身 高 , = l £ 9 .y 5 12 .5m, 均体重 6 ±98g 7 ±8 c 2 5 . ,下均足球训练年 限 4 k ± Iy . 。不接受陈式太极拳训练 ,并于足球课 ( )前 以一般 5 赛 徒手操 为准备活动 的主要 内容 。 所有对象均为健康献m者。实验 前两纽在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足球训练年限等方面无 著差异 , 具有可比性 。
摘 要 :采用 文献法、实验 法、数理法对 陈式太极拳 与足球运动的准备 活动的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陈式 太极拳作为足球运 动准 备活动的可行性 ,为两者结合 的进一步实践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陈式太极拳;足球运动;准备活动
中图分类号:G 00 39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 152 0 )50 8 -2 0 99 1(0 90 -0 00
伤病( 次) 人/
2 结 果
2
1
l
4
对 照 表 1的实 验 数 据 明 可 以看 }, 验纽 和 对 照 组在 】 实 j
收稿 H期:2 0 .30 0 90 .4 作者简介:宋晓字 ( 9 4) 18. ,女 ,河北秦皇 岛人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 研究生,研究方 向为体育文化 史。 卜
t ec mbn t h o i ai f o ht f t r o t r ci s v n o b o u h p h c g
Ke r s C e si a iun fob l pe aai s y d : hnh iq a;o ta ; rprt n wo Tj l o
第 3 卷第 5 1 期
, .3 .5 oz lN0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 0 9年 9月
Se 20 9 p. 0
dun lfTn sa eces ol e ora aghnTahr lg o C e
陈式太极拳作为足球运动准备活动的可行性
宋晓 宇
( 广西师 范大 学 体育学 院,广西 桂林 510) 4 0 4
( )前 以陈 式 太 极 拳 为 主 要 准 备 活 动 内容 ,时 间为 4 月 赛 个
及研究并且已经得到 丫实践的检验 。 本文将以陈式太极拳与 足球运动准备活动二者之 间的相关 因素 为契合点 , 针对二者 结合到一起的可行性进行研 究与探讨 。
1 研 究 对 象 与方 法
I 研 究对象 . 1
以广 两师 范 大 学 体 育 学 院运 动 训 练 系 2 0 0 6级 足 球 专 业
四个教学班 4 O名男生为例。 实验组:男生 2 1人 ,平均年龄 l ±1 8 ,平均身高 9 .y 6
11 . c 7 ±8 7m,平 均 体 重 6 ±1 . g 3 4 03 ,平 均 足 球 训 练 年 限 4 k
foblpeaa o s a n l e, n ef s it f h nT iq a f p ra oblpe aa o s a i usd T e a f otal rprt n s ay d a dt ai l o e a iu o ot s o tal rprt n s s se . h t o i w a s h e bi y C j n s f i w dc da
T e e s it f e a iu na o t al rp r t n h ai lyo nT iq a s F ob lP e a ai F bi Ch j a o
S ONG a — u Xi o y
(co l f h s aE u mi , ag i omaUn esy G inG ag i 4 4 C ia S h o o yi l d c o Gun x N r l i ri, ul un x 0 , hn) P c n v t i 51 0 Abtat n ti p pL b s gtemeh do t a r, x ei n, ts h s s terl iefcoso a iun ad src:I hs ae y ui h to fle t e ep r t ma - yi , h e ̄v atr fTiq a n n ir u me hp c j
陈 式 太 极拳 作 为 我 国传 统 保 健 体育 的精 粹 ,其 健 身 、养 性 、修心 、益 智 的 奇妙 功 效 千 百 年来 被 许 多有 识之 十反 复 提
1 研 究方 法 . 2 1 . 文献资料法 .1 2 查阅陈式太极拳与足球运动准备活动 的相关资料, 为研 究工作做好准备。 1 _ 实验法 .2 2 实验前两个组进行 一系列与足球有关的专项测试 。 实验 后,即实验组在接受陈式太极拳训练 1个月,并于足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