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治亚健康的优势探讨

合集下载

论中医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及养生调治

论中医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及养生调治
维普资讯
L H H NM DC E N A E I M DC EE R H20 V L1 N . I I E E IN DM TR EIAR SA C 6 O . O1 SZ I A A 0 7 0
时珍 国医 国药 2 体 内过程 以阐明其 防治 疾病原 理 的科 学。数 十年来 的大 量研究 由于大量 的临床 实践 经验的积累 , 中药 的功效 、 应范 围、 用 已经 有了充分 的认 识 , 上升 到了理 论 的高 度。在进行 动 表明 , 应用 现代 医药技术和方法 , 究中药药理 , 助阐 明中医药 特点等 , 研 有 的基本理论 和提高临床疗效 , 为临床治 病提供 可靠 依据 , 并 促进 物实验时要考虑 到动物与 人之 间 的差异 。有些 药物对 人有 明显 但 如 对 中医药学 的向前 发展 , 促进 中医药的 国际化 , 向 国际 化 的方 向 的作用 , 是对动物却无作 用 , 巴豆对人有 强烈的泻下作用 , 并 甚 但 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和条件。中药学是 以临床功效分类 的 , 如何研 小 鼠则无泻下作 用雷公藤对 人有 毒 , 至可 引起 中毒 死 亡 , 对 但在 临床上却无效 或疗效 不 究 中药药效 , 中药药理学 的一个重要 内容。中医治疗疾 病是 以 羊无毒性 。有 的药物 在实验 中有效 , 是 对 辨证论治为基 础的 , 因此 , 中医“ 的动物模 型 以研究 中药 明显 。如从丹皮 中提取的丹皮酚 , 实验 性高血压有 明显的降血 建立 证” 但对 对小 的作用 , 中药药理学研究 的一个重 要的 内容 。离开 了中医 的理 压作用 , 人无 明显作用 。葛根 中的黄酮类 化合物 , 鼠有 是 对人却 无效。故 中药研究成果最终要 由临床来 论 研究 中药 , 如无 源之水 , 本之木 。如哮喘 , 犹 无 根据 临床表 现 , 很好 的避孕 作用 , 有虚实寒热之分 , 病 在肺 , 本在脾 。 治疗 原 则 是急 则 治其 检验 , 其 其 肾, 中药药理研究必须 与 临床相结 合。 . 病” 证” 病” 证” 标, 缓则治其 本 , 在喘 证急性发作 期 , 以清肺化 痰 , 咳平喘为 43 建立中医“ 与“ 的动物模型 中医学的“ 和“ 应 止 疾病 ” 症状 ” 全不同的两个 概念 。中医学 和“ 完 主; 缓解期 则 以扶 正固本 、 健脾补 肾为主 , 因此 , 物模 型 的制作 是 与现代 医学的“ 动 所 谓“ ” 病 是指 有特 定病 因 、 发病 形 式 、 病机 、 展规律 和转归 的 发 要同时考虑虚证 和实证 , 寒证和热证 的各个方面 。 证 即是 指在 疾病 的发 展过 程 中 , 我们研究 中药药效 的物质基 础 , 应该是在肯定 中药临床疗效 种完整的过程 。中医 学之 “ ” 的前提下 , 整体动物实验器官和组织 、 从 细胞 、 分子生 物学 四个水 某 一阶段 的病 理概括 , 括病 之原 因 、 位 、 它包 部 性质 和邪正关 系 、 平上筛选研究 中药有 效组分 , 中药化学指纹 图谱和 中药生 物 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过程 中 , 阶段 病理变化 的全 面情 况。 结合 该 指纹 图谱 , 建立能 同时 体现有效组分 和分 子生 物药效信息 的中药 有些药物 , 是在病理 情况下 才 产生作 用 的, 五苓散对 健 多 如 正 家兔均 无利 尿作用 , 对有水 代谢 障碍 者 , 但 有利 药效组分指纹 图谱 , 在分子水平上建立和完善整个 中药药效指纹 康 人 、 常小 鼠、 但 图谱研究体系 。并据 此考察 中药 胃 动力学、 清药化学等有效 尿作用 。 白虎加人参汤能降低血 氧嘧 啶性糖 尿病动物血糖 , 对 肠 血 组分 动态变化 的主要 过程 , 应用数学计算 机技术 和方法研究 中药 正常动物血糖无影响 。所 以要建 立 与临床 一致 的病理 模 型进 行 有效组分指纹 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 , 中药 药效物质基 础的现 药理试验。 实现 代化学、 药理学和分子生 物学等 多学科方 法 的表 达 , 而探索 中 进 目 , 中药 药理 研究 中, 前 在 主要有 “ 的动物模型 和“ ” 病” 证 的 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 代谢过程及 作用 机理 , 最终 阐明治 病原理 , 创 动物模型 , 最理 想 的情 况是 先 对某 种 中医 “ ” 证 的病 因病 机和 生 理变化等本质有所 了解 , 然后采 取适 当的手段 在动物身上复制 模 建 中药药效 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体系口 。 型。对动物模型的可靠性 的评价 , 个方面是将其症 状与 中医临 一 4 中药药理研究 中应 注意 的几个 问题 41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中医药理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 床症状 加 以比较 ; -是采 用药 物反 证法 , . g 即用 中药代表 方剂 对 与疾病 的斗 争 中, 不断 总结对 药物本 质的认识 和使用 中药的很多 所建立的病理模型进行治疗 , 根据疗 效来判断模 型的可靠性 。 规律 性知识 中逐渐形成 的。这些规律 , 在临床实 践 中, 指导 临床 综上所述 , 中药的现代研究必 须与 中医学 的基本 理论联系 起 用药卓有成 效 。用现代科学方法 , 中医药理论 , 结合 来研究 中药 , 来 , 这样 才能使 中药研 究沿 着 正确 的轨道 向前健 康发展 , 只有 使 可以阐明中药作用机理 , 帮助 中医临床 用药 , 并使 中药 在继 承的 中医药理论得到进一 步地完善 。 基础上加 以发 展和提高 , 中药 现代化 、 使 国际化 , 好 的为人类 的 更 健康 服务。 由于中医药 的理论体 系所 决定 , 中药 药理研究 , 须 参 考文 献 : 必 以中医药理 论为指 导 , 究 中药 的药理 、 研 配伍 和功 效 , 究 中医 [ ] 高学敏 . 研 1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一中药学 , 1 [ . 京 : 民卫 生 第 版 M]北 人 “ 与现代病理 生理及 药 理的 内在联 系 , 证” 才能创 立 独特 的具有 出版社 , 0 :9 . 2 0 82 0 2] 王平 张静 等. J. 中医药特 色的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才能促进 中医药的发展 , 取得 [ 张艺 , , , 中药药效物 质基 础研究的新思路探讨 [] 四 川生理科 学杂 志 ,0 5,7 1 :1 2 0 2 ( )4 . 更 大的成绩 。 42 与临床结合 中医临床是指导中药研究的基础。几千年来 , .

中医对于亚健康状况的调理

中医对于亚健康状况的调理

中医对于亚健康状况的调理亚健康状况是指身体出现一系列轻微不适的症状,但又没有达到明显的疾病程度。

这种状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积极研究并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调理亚健康状态。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亚健康状况的调理方法,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案。

一、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原因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焦虑、抑郁等症状。

它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

这些因素导致身体机能出现紊乱,使人产生不适和症状。

二、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调理方法中医将亚健康状态看作是身体的阴阳平衡失调和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

因此,调理亚健康状态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

下面将介绍中医常用的几种调理方法。

1. 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食物和草药对身体健康的调理作用。

在调理亚健康状况时,中医推荐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枸杞、黄芪、当归等。

这些食物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理亚健康状态也有很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师可以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容易疲劳和失眠的人群,可以使用补气养血的方剂;对于消化不良和抑郁的人群,可以使用理气和疏肝舒郁的方剂。

3. 中医按摩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调理方法,通过按压和推拿来刺激经络和腧穴,促进气血的运行,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按摩常用的手法有推拿、捏揉、拨罐等,可以根据个人的症状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

4. 中医养生中医讲究养生保健,强调个体的自我调养和调整。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可以通过中医的养生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结构等都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

三、中医对亚健康状态调理的临床实践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与局限

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与局限

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与局限一、亚健康的概念和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却处于一种状态——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身体状况稍差于健康状态但又未达到某种疾病状态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健康的表现包括乏力、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等。

在亚健康状态下的人们,虽然没有真正的疾病,但生活品质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许多人认为,仅靠中医药无法治疗亚健康,但实际上,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1、综合调理全面改善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之一在于其综合调理的特点。

中医药注重的是整体性治疗,不仅仅针对单一的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身体整体出发,通过调节体内各个系统的功能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药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全面改善身体状况,不仅缓解亚健康状态,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少副作用健康无忧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之二在于其副作用较小。

由于中医药药材来源主要为自然植物、动物,相对于合成药物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而且中药还可以与人体相融合,且中医药的治疗过程温和,不伤身体,使用后对身体的影响不大,长期使用也无需要担心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3、老少皆宜个性化治疗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优势之三在于适用人群广泛和个性化。

中医药适用人群包括了老年人、成年人、儿童等各个年龄阶段,也适用身体不同状况的人。

同时,使用中医药治疗亚健康需要依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和处方,药物的剂量、煎服方法、取药时间等都针对性很强,具有个性化治疗优势。

三、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局限中医药有其独特的治疗亚健康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治疗周期长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局限之一在于治疗周期比较长。

中医药的治疗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大约一个疗程,即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治疗效果。

2、难以进行量化分析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的第二个局限在于难以进行量化分析。

发挥中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中的优势

发挥中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中的优势
病 之 病 ,病 之 微 也 。 先 知 三 部 九 候 调 之 。 度 疲 劳 等 很 多 因素 有 关 : 当 身 体 出 现 心 慢 性 病 已 临 床 治 愈 进 人 恢 复 期 。而 表 现
即疗 其 微 .故 不 败 也 ”萌 芽相 当 于 亚 健 理 不 平 衡 、 营 养 不 平 衡 、 动 静 不 平 衡 、 为 虚 弱 及 种 种 不 适 :在 人 体 生 命 周 期 中 康 状 态 。欲 病 为 将 病 。其 中人 也 微 .莫 生 活 环 境 不 良 . 可 以使 健 康 的人 逐 渐 衰 老 引 起 的组 织 结 构 老 化 与 生 理 机 能 减 见 其 形 ,莫 知 其 情 。观 于 冥 冥 。 孙 思 邀 转 变 为 亚 健 康 产 生 亚 健 康 状 态 的 原 因 退 所 出 现 的 虚 弱 症状 _ 6 _
亚 健 康 状 态 是 身 体 处 于 健 康 和 疾 病 证 调 理 正 是 基 于 这 种 防 患 于 未 然 的 考 减 轻 。体 虚力 弱 :不 易 人 眠 ,多 梦 易 醒 ; 之 间 的一 种 中 间 状 态 .又 称 “ 色 状 态 ” 虑 。 防 微 杜 渐 。提 早 干 预 、 提 早 治 疗 、 晨 不 愿 起 。 昼 常 打 吨 :局 部 麻 木 。手 脚 灰
的广 泛 关 注 我 国 中 医学 擅 长 于 调 整 状 生 活 方 式 。安 定 祥 和 的 精 神 状 态 .顺 应 唇 起 疱 疹 ;鼻 塞 流 涕 , 咽 喉 疼 痛 :憋 气
态 .积 累 了丰 富有 效 的 防 范 和 调 整 方 法 . 自然 界 四 时 气 候 的变 化 . 科 学 平 衡 的 膳 气 急 ,呼 吸 紧 迫 :胸 痛 胸 闷 。心 区 压 感 ; 充 分 发 挥 传 统 中 医 特 有 的 优 势 . 通 过 辨 食 结 构 . 适 度 的 体 育 锻 炼 .都 是 对 亚 健 心 悸 心 慌 。心 律 不 齐 :耳 鸣 耳 背 ,易 晕 证 论 治 来 有 效 地 调 整 与 改善 亚 健 康 状 态 . 康 状 态 治 疗 调 控 的重 要 内容

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阐述, 旨在通过对比突出中医药在调理亚健康状态中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2 1 R 2
随 着社 会 的 发 展和 生 活 水平 的提 高人 们 对 健康 的重 视
女 性患 者 , 有 痤 疮 、 患 黄褐 斑 、 雀斑 等 面 部皮 肤 问题 , 或者 有
也与 日俱增 。 当前随着“ 疾病医学 ’ ’ 向“ 逐渐 健康医学’ ’ , 转变
处 于 高发 阶 段 。
1 4 诊断和治疗亚健康 的不足之处 由于现代 医学在诊 .

全球性调查表 明 , 真正健康的人仅仅 占 5 , % 患有疾病的
人 占 2% 而 7 % 0 , 5 的人 处 于 亚 健康 状 态 。 国 内学 者对 部 分地

区调查表 明, 健康人群仅 占总人群的 1% 被确诊为疾病或 5, 不健康的人也 占 1% 亚健康状态人群 占人群 总数 的 7 9 5, o, 6 其 中处于亚健康状态 的知识分子高于其他人群 ,0 5 4 — 0岁
年龄 段 的知 识 分 子 竞 高达 7% 5 。另有 报 道 我 国知 识分 子 的
是人类存在的一种非健康、 非疾病的中间状态 , 亚健康多处 于一种轻度心神失调阶段, 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
状态, 即机 体 并没 有 发 生器 性 疾 病 的改 变 , 是 陷入 一 种 易 但 疲 劳 、 有 活力 、 绪 不 稳 定 、 眠 的“ 色 状 态 ”在 生 理方 没 情 失 灰 。
萍 参照 D lh e p i法并结合 中医症状 、 证候特点确定亚健
康 诊断 标 准 , 自行 设 计 亚 健 康 状况 调查 问卷 , 1 9 名 高 对 1 1 校 教 师 进 行 亚 健 康 调 查 , 中 符 合 亚 健 康 诊 断 标 准 者 有 其

浅论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浅论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态 的词 治 等方 面 作 一较 全 面 的论 述 , 为 中医药 认 调治亚健 康状 态具 有很 大 的优势 。 1 亚健 康 状态 的 中医病 因与病 机 中 医学 而行 之有效 , 具体 有 :
3 1 精 神摄 养 中 医 学 的“ . 精神 摄 养 ” 调 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 养神 ” 的重 要 性 。教导 人们 “ 安定 情志 , 调摄 精 认 为 人体 的健 康 是 人 与 自然 、 会协 调 以及 自身 神 ” 要“ 社 , 惜精 神 、 嗔 怒 ” 戒 。做 到 心境坦 然 , 喜怒 不 阴 阳动 态平 衡 的结 果 。把 “ 平 阳秘 ” 阴 阳平 妄发 , 阴 的“ 不为 私念 耗身 神 伤正 。提倡 清心 寡欲 、 目 抑
花、 健忘 失 眠、 面色苍 白 ;气 虚” “ 则脏 腑 机 能低下 ,
就会身疲 体倦 、 心悸 气短 、 欲不振 。中医亦 指 出 食
津液 ” 亦强 调适 度饮酒 , 于 “ 酒 ” 中医认 为少 关 饮 ,
饮 能 “ 血行 气 , 神 御 寒 ” 且 能 增 进 食 欲 , 复 和 壮 , 恢
件 , 气 的充 足 与 否 决 定 了人 一 生 的 健康 状 况 。 气 法时 论篇 》 “ 元 ; 五谷 为养 , 果为 助 , 畜为益 , 五 五 五 “ 血虚 ” 则人 体脏 腑 器 官得 不 到 滋养 , 就会 头 昏眼 菜 为充 历 代非 常重 视 “ 粥 ” 粥 “ ” 食 , 能畅 胃气 , 生
和” 之人作 为心 身 和 谐 的健 康 标 准 。人 体 阴 阳平 静耳 、 神用专 一 、 畅性情 、 和 循理 乐俗 。 在七情 的调 衡, 脏腑 功 能协 调是健 康 的根本 保 障 。 阴 阳动态 节 方面 : 当地发 泄 和积极 地 转 移情 绪 , 若 适 以保持 良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解读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解读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解读亚健康是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身体状态,表现为身体功能处于亚健康水平,人体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持续存在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而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在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和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首先,该指南对亚健康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定义。

指南指出,亚健康是人体机能出现失调,但又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的一种健康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如疲劳、失眠、头晕等。

因此,亚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其次,该指南提出了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体内气、血、津液等不和谐造成的,通过调整中气、调理气血、调畅津液等方法来恢复体内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亚健康的目的。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患病之前进行调理,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此外,该指南还提出了中医药物调理亚健康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物治疗亚健康主要通过调理脏腑、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等方法来改善身体的功能状态,达到缓解亚健康症状、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中药材中有许多能够调理气血、养血安神的药物成分,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

总的来说,《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发布对中医治疗亚健康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为广大中医师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参考,使中医在亚健康治疗方面更加有章可循。

同时,指南的发布也提高了人们对亚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倡导人们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预防亚健康问题的发生。

然而,也需注意到,中医治疗亚健康问题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是人们对中医的认可度不高,许多人对中医的疗效和方法持怀疑态度,导致中医在亚健康治疗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其次是中医药物的疗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长期调理才能显现,这对患者的耐心和信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需要加强对中医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人们对中医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方法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方法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方法亚健康状态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加、生活习惯不健康、生活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的一种健康问题。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一种失衡状态,而中医疗法以调理平衡为核心,因此中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来改善亚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方法。

一、中医四诊法中医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可以观察到舌苔、面色、眼睛等外貌状况,从而判断机体的健康状况;闻诊则可以通过闻气味判断病情;问诊则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病情症状和生活习惯;切诊则是通过对脉搏的观察,判断病情。

通过综合运用四诊法,中医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亚健康状况,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中药调理中医通过中药来改善亚健康状态,其中包括了许多具有调理功效的中药材。

常用的有枸杞、当归、黄芪、白术等。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益气的功效;当归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血液运行;黄芪则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白术可以健脾益气、调理肠胃功能。

中医通过合理配伍这些中药,可以起到修复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师通过对患者的脉搏和病情综合判断,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比如,对于亚健康状态中的失眠问题,中医师可以选择在足三里、神门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帮助患者入睡。

四、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中医强调预防和保健,提倡个体化的养生方法。

例如,根据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和疾病症状,中医师可以制定相应的饮食、睡眠和运动计划。

比如,对于亚健康状态中的体虚症状,中医师可能会建议患者多食用温补的食物,如红枣、姜汤等,同时也建议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提升机体的抵抗力。

五、中医心理疗法中医将身体和心理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在改善亚健康状态时,也注重调整人的心理状况。

中医师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并结合中医理论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例如,对于亚健康状态中的情绪低落症状,中医师可能会给予患者一些中药调理,同时也会建议患者通过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研究干预亚健康状态, 已成为 实现医学目 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 被认为是新世纪 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医调治亚健康在理论上的优势 中医治疗学理论以“ 天人相应”“ 、形神合一”“ 、治 未病” 所体现的整体观为基础, 从实践中建立起一套 以整个机体状态偏离程度作为判断 根据的 整体性治疗 体系, 应用“ 阴阳五行” 解释人、 社会、 环境之间的关 系, 符合现代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观点。在处理 亚健康状态的问题上, 中医治疗重视情志、 、 环境 生活 习惯等因素在疾病发生、 发展、 预后方面所起的作用, 其整体思维治疗医学模式比 现代医 学逐步迈向的生物 一 心理 一 社会医学模式更是跨前了 一大步。 1. 1 “ 天人相应” 的整体思想为亚健康的 病因病机奠 定了基础:《 灵枢 岁露论》 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 日 月相应也。《 ” 素问 宝命全形论》 又日: “ 人以天地
世界中医药 2007 年 7 月第 2 卷第4 期
19 5
i} 仑
土 云
中医调治 亚健康 的优势探讨
梁 锦芳, 李捍东 黄达强 2 2
( 1 香港东华三院执行总监, 香港上环普仁街十二号; 2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中心)
摘要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 把现代医学的功能定位在关乎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这样一种新思维之上。现代医学追求的不单是 没有病理改变, 还要使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等都能达到一种积极的完好状态。中医学认为, 人体的健康是人与自 然环境、 社会协调以 及自 身阴阳一种动态平衡。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是人与自 然环境的协调出 现紊乱, 以及其他因素而导致的自身阴 阳、 气血、 脏腑的失衡状态。本文尝试从中医 基础理论及中医 诊疗方法学两个层面探讨中医学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以及在 此基础上发挥优势、 完善拓展, 使中医学调治亚健康独特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关键词 亚健康/ 中医药疗法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Ed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pon "Sub-health" Liang Jinfa g,Li Handong, Huang Daqiang n ( Donghua 3rd Hospital , Hong Kong)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 Sub-health" has given a new definition to the functional role of contemporar medicine in the new perspecy tive of healthiness a d quality of life. The pursuit of contemporar medicine nowadays, is not just free from pathological disorders , n y but also the attainment of an active harmonic state of physical ,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w ell-being.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he state of healthiness is a dynamic equilibriumof ma kind' s "yin" a d "yang" with his natural surroundings, a d the social enn n n vironment that he l ves in. From this holistic perspective, the phenomenon of "Sub-health" is a dera gement to this dynam equilibrii n ic um, which results in a state of imbala ce among the "yin" a d "yang" , n n "qi" and "blood" , d among the integrated physiological sysn a tems of the human body. It is the attempt of this ar icle to a alyze the competitive ed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t n edicine upon “ Subhealth" , fromits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basis, a d its distinctive diagnostic a d treatment methodology. A to discuss the future both n n nd directions that we should take ,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se competitive edges, while furthering the actualization of its potential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ur hope that 场achieving such goals , we shal witness the tur ing of a newpage on howTraditional Chinese M l n edicine, in its most gracious and vivacious ma ner , contributes to the health care industr of mankind. n y
Key Words sub-health/ Chinese medical therapy
亚健康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病前状 态、 亚临床期、 临床前期、 潜伏期等, 是介于健康与疾病 之间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人群机体虽无明确的疾 病诊断, 但却呈现活力降低, 反应能力减退, 适应能力 下降等生理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 一些功能改变,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躯体症状为主 的躯体性亚健康状态; 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
康状态;以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 症状为主的人际关系性
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特点是在不断动态变化发 展的, 既可向健康状态转变, 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向 哪方面转化主要取决于自 我保健措施和自 身的心理、 生理功能状态水平。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一 此, 对亚健康状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