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骏图》:朗世宁笔下的神驹
郎世宁的《八骏图》

艺术品知识清郎世宁《八骏图》清郎世宁的八骏图纵:139.3公分,横:80.2公分本幅虽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著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
右下角的签名,用极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据此推测,此画应是郎世宁来华初期,亦即雍正年间(1723-1735)的作品。
他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结合西洋画,色彩明暗聚焦透视的绘画手法。
八骏图,是在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下,在境界秀丽视野开阔的环境中,画着色彩不同的八匹骏马,神态各异造型逼真色彩外貌十分准确生动无不栩栩如生。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4、埃及绿松石:多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蓝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腻,但颜色不受欢迎。
5、阿富汗、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也有少量优质绿松石,大多呈暗黄色,无宝石价值。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4、埃及绿松石:多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蓝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腻,但颜色不受欢迎。
5、阿富汗、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也有少量优质绿松石,大多呈暗黄色,无宝石价值。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

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郎世宁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入宫廷充当画师,历康、雍、乾三朝。
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他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按照皇帝的要求创作御用绘画作品,以洋画技法为主,使用中国画具、纸张和颜料,参以中国画法,形成了独特的“清画院的绘画新体”(91),受到宫廷的欣赏,成为乾隆朝画院主要画派之一。
这种画派新体被王致诚、艾奇蒙、安德义、潘廷章和贺清泰等人,及郎世宁的中国徒弟等继承并加以发扬,在宫廷前后存在约一个世纪,并影响京畿地区,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这些画中,骏马的身形、皮毛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与我们古代的白描手法有着天壤之别。
郎世宁的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的技法不同的是,他是画油画出身,特别善于表现马的皮毛和肌肉,同时因为他学过解剖,能用明暗的方式表现出皮毛的质感,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他画的马就从过去那种画上的马变成相片里的马了,也就是完全有立体感、质感很强,让人看了产生想动手摸一摸的感受,就像真的似的。
所以,当时在宫廷里轰动一时,得到了皇帝和王公贵族的喜欢,更是受到乾隆皇帝的器重。
郎世宁的作品以惊人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了大量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也使清代宫廷纪实绘画的数量与水平远超前代。
这些绘画以精彩的笔墨记录了中华帝国最辉煌的历史,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盛世的恢宏光荣。
据文献记载,郎世宁的画法被称作“线画法”,代表当时宫廷的主流画派。
郎世宁来到中国以后,画有大量作品,存世的有近百幅。
郎世宁在人物肖像画方面,以当时先进于中国的解剖学作为造型依据,加之擅长运用逼真画法描绘人物,体现出较强的写实能力,因而受到好奇西方学术、艺术和科技的清朝皇帝的器重。
郎世宁的肖像作品追求立体感、准确性、比例合理、晕染精细、凹凸分明。
这一类作品的特点可以从他几幅比较重要的作品当中如体现出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乾隆朝服像》《乾隆大阅图》《孝贤纯皇后像》《平安春信图》等。
清代·郎世宁《十骏图》画马名家意料精美

清代·郎世宁《十骏图》画马名家意料精美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油画师,兼习建筑。
19岁时,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27岁来华传教,以绘事供奉内廷。
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画师。
画法中西合璧,善画人物花鸟,尤擅犬马。
御侍宫廷画师长达50多年,创作了花鸟静物、人物肖像以及纪实绘画等多题材的作品,尤擅以画马闻名。
郎世宁像郎氏为清初杰出的画马御师,运用西洋油画技法:焦点透视、色彩秾艳,色调明暗深浅变化,真实生动地表现出马的架构体积,尺寸大小似真马,生动逼真。
相异于中国画用线条来塑造马的外貌,而以碎细的笔触来画皮毛和尾鬃的质感,更将颈部、腿部肌肉的皱折与皮下筋、血管都表现出来。
乾隆八年,郎世宁奉旨绘制十匹骏马的肖像,十幅《马图》大画依照真实的骏马大小所绘。
「十骏图」3月起稿,10月底完成,共10轴,画钤上有汉、满、蒙文标明马的身长、高度、及由何人进贡。
裱成命交懋勤殿,张照等人按月份等级编次,俱为上等,特制黑红漆画金龙箱收储王室。
「十骏图」成画于乾隆八年(1743),所绘骏马均来历不凡,由新疆藩臣、蒙古各部王公贵族亲王、郡王、贝勒进贡,有喀尔喀、科尔沁、和拖辉特、翁牛特等部旗。
是乾隆的坐骑也是他一生武功的见证。
雪点雕(科尔沁郡王诺们额尔龢图进贡)▲郎世宁《十骏图》之『雪点雕』霹雳骧▲郎世宁《十骏图》之『霹雳骧』大宛骝▲郎世宁《十骏图》之『大宛骝』奔霄骢▲郎世宁《十骏图》之『奔霄骢』赤花鹰▲郎世宁《十骏图》之『赤花鹰』阚虎骝▲郎世宁《十骏图》之『阚虎骝』红玉座(新疆藩臣敬贡乾隆坐骑)▲郎世宁《十骏图》之『红玉座』如意骢▲郎世宁《十骏图》之『如意骢』自在骢▲郎世宁《十骏图》之『自在驈』爾云驶▲郎世宁《十骏图》之『爾云驶』《十骏图》被收录在《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详尽。
从中可知,《十骏图》收藏于御书房,是“素绢本,着色画”,属上等品。
在清宫内务府的活计档记载:“乾隆八年,三月初三日,司库郎正培面奉上谕:着郎世宁画十骏大画十幅,不必布景,起稿呈览。
为何郎咸宁的《百骏图》会有出现三匹象征“死亡”的瘦马?

为何郎咸宁的《百骏图》会有出现三匹象征“死亡”的瘦马?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于1715年来到中国,先是在澳门学习了中文,后来又因为绘画能力而被康熙召进宫。
身为意大利人的他,因为欧洲绘法无法全然适用于大清宫廷,因此他开始学习中国的绘画方式与美学观。
大清宫廷画的新风貌别以为他只是学习使用中国的绘画工具、技巧与美学意涵,别以为他只是单纯的奉旨作画而已。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在这五十一年内,郎世宁开拓了大清宫廷绘画的崭新风貌。
郎世宁本就会运用欧洲的透视法技巧,而让画作变得立体感十足、光影层次鲜明,当他习得了中国绘画后,技能更加丰富。
中西合璧的绘画又添加了中国独特的水墨特色与美学象征,虽为外来者,他却引领着宫廷绘风。
最出名的莫过于《百骏图》了!郎世宁善画马郎世宁擅长描绘人物肖像、静物、花鸟、动物等,《百骏图》、《八骏图》更是众所瞩目的焦点。
三位清帝中,就属乾隆最喜爱在文物上盖玉玺,乾隆毫不吝惜的表示了他对郎世宁的重视与赞叹。
乾隆甚至对郎世宁的画法提出建议,认为不需要明暗过显,以免脸面过黑。
皇帝的意见,郎世宁当然是采纳!可是奇怪的是,能捕捉马的雄壮威姿的郎世宁,居然在《百骏图》的前、中段画了三匹瘦马。
第一匹瘦马的后面跟着一位驯马者,第二匹瘦马则背对赏画者,站在树木下。
第三匹瘦马则站在树旁,看着与它有段距离的马群。
论《百骏图》的三匹瘦马有研究者表示,这些瘦马不可能为皇帝所画,因为并无皇帝表示喜爱瘦马,况且根据内务府造办处档案内,并没有记载皇帝要求画瘦马的条件。
解释一:再者,瘦马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象征着死亡,就好比水果和肉象征着物质贪婪的欲望,尽是不好的东西。
那么,郎世宁为什么刻意描摹那些连欧洲人都排斥的晦暗形象?研究者认为,形只影单、步履蹒跚、缺乏安全感或沟通的瘦马,可能反映了异于中国人的“郎世宁”在中国的生活经验与感想。
简单来说,官场复杂,在耳目众多又人际复杂的皇宫中,时刻担一份是否会遭人妒忌的担忧吧!战战兢兢就在所难免。
郎世宁的骏马图

郎世宁的骏马图E-mail
文化传播网
CC-164
年郎世宁生于意大利米兰市,19岁入热那亚耶稣会。
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
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中国。
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尽管如此,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郎世宁《百骏图》[2]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
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
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3]、《百骏图》(见插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
郎世宁原系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画竟没有机会传教。
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
今日全球各大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陈列。
2010.3.6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郎世宁《神骏图》高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神骏图》高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郎世宁神骏图设色绢本海士德1020秋拍成交价2016万元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天主教士。
康熙年间来中国,工画,以西法参入中国画中,自成一家,历经康、雍、干三朝供奉“内廷”。
他把西洋画的技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开创了一条“西画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体,史称“郎世宁新画体”。
郎氏擅长花果、走兽、翎毛、历史事件,最擅长画马。
马也是他的绘画中出现最多的题材。
而满族自古以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是马背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在马背上兵戎相见,攻城夺地,所以马深为满族皇室所钟爱。
从现存的郎世宁墨迹来看,它既有西洋油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风格,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凸显的笔墨趣味,两者合一,呈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艺术感染力。
此幅《神骏图》,为设色绢本镜心,乾隆御题于1767年,为郎世宁去世后一年。
郎世宁堪称所有外国画师中的翘楚,由此《神骏图》可使我们领略到郎世宁画马艺术之天纵风韵。
郎世宁擅画马,风格卓然一家,他的马画颇有杜甫口中的“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境界。
这幅画线条坚实有力、流畅自然,一丝不苟地层层熏染,再配以油画独特的色彩运用,整幅画显示出了一种当时中国画从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能带给世人焕然一新的审美体验。
画中三匹膘肥体壮的马姿势各异,俯首嬉游,自由舒闲,栩栩如生,神气毕现。
在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充分运用了光影效果,画面中事物的立体感均十分强,在线条上用笔细腻,充分展示了他的西洋油画功底及中西结合上做到的统一与和谐。
传说郎世宁画马,为了了解马的习性,他常去马厩观察、揣摩,熟悉周边环境,领悟马的精气神。
画面中马的头部造型稍加变形,顺服拟人,显然与真马不同,但艺术加工独具匠心,使人赏心悦目。
画幅背景为一棵盘郁古拙的树,造型准确、精细,以素描和明暗效果使其具有比较强烈的凹凸感和立体感。
谨严神形:郎世宁《十骏图》

谨严神形:郎世宁《十骏图》
郎世宁《十骏图奔霄骢》绢本设色
根据《石渠宝笈》及《国朝院画录》记载,乾隆八年(1743),郎世宁奉命恭画《十骏图》10轴,画的是蒙古外藩所进贡的骏马。
郎世宁《十骏图》所绘属中小型马类,产于蒙古和新疆地区的马种。
郎世宁《十骏图赤花鹰》绢本设色
郎世宁的绘画风格是以扎实的造型功底、严谨的解剖知识为基础的。
他笔下的十骏,体量饱满,毛色纯净,更为难得的是不仅形态极其写实,而且恰当地表现出了每匹骏马的神态性格。
应该说,在形神兼备上,中西方绘画有着共同的追求。
郎世宁《十骏图大宛骝》绢本设色
《十骏图》为10轴,分别命名为“奔霄骢”、“赤花鹰”、“大宛骝”、“爾云驶”、“红玉座”、“霹雳骧”、“如意骢”、“狮子玉”、“雪点雕”和“自在驈”。
《十骏图》现在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存5轴。
郎世宁《十骏图爾云驶》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红玉座》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霹雳骧》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如意骢》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狮子玉》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雪点雕》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自在驈》绢本设色。
浅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百骏图》:「不务正业」郎世宁

浅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百骏图》:「不务正业」郎世宁不知不觉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来到了最后一期:《百骏图》猜猜看这幅画出自哪位画家之手?是的,他就是本业为传教士但当了一辈子宫廷画师的意大利男子郎世宁不会画画滴西方人不是好传教士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经历公众号后台回复百骏图可获取高清资源链接(tif格式图片)郎世宁(1688.7.19-1766.7.1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圣名若瑟,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画家,意大利米兰人,清代宫廷画师。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27岁的郎世宁来中国传教,先在澳门学习中国文化和礼仪,并给自己取名郎世宁,由于擅长绘画,他很快受到了康熙帝的接见,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师,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曾奉乾隆帝之命参与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包括我们熟知的十二生肖兽首),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圆明园海晏堂喷泉旁的十二兽首红铜像之牛首原本按照西方的风格,郎世宁设计的是十二座裸体女性雕像,但乾隆帝认为有伤风化,于是改成了人身兽首形象郎世宁圆明园铜版画海晏堂西面点击图片放大,可看到图中喷泉旁的十二兽首人身铜像郎世宁擅肖像、花鸟、走兽,尤工画马,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注意透视和明暗,刻画细致,受到皇帝的喜爱,常奉命为宫廷重大活动作纪实绘画,对康熙及以后的宫廷绘画风格产生较大影响。
郎世宁的作品有《聚瑞图》、《百骏图》、《八骏图》、《嵩献英芝图》、《竹荫西狑图》、《十骏犬图》、《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乾隆皇帝大阅图》、《弘历观画图轴》、《乾隆帝后妃嫔图卷》等,其中,由郎世宁带领西方传教士画家们起稿绘制的《平定西域战图》,后来被送往欧洲做成铜版画,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郎世宁嵩献英芝图是为雍正帝贺寿所作郎世宁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局部:乾隆帝和富察皇后)又名心写治平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29岁乾隆戎装像此外,郎世宁还帮助当时的学者年希尧撰写《视学》,将透视法及原理介绍到中国。